第137章 血战柴桑

三千江东士兵兵分两路,一路千人由裨将潘璋率领,驾驶数十艘战船向水门进攻。

另一路两千人则由徐盛亲自率领,顶着十几架竹筏梯向城墙奔来,鼓声如雷,喊杀声震天。

“咚!”一声巨响,攻城槌重重撞击在铁栅栏上,几根手臂粗的铁条顿时被撞弯。

攻城槌上绑有数十根绳索,两边各站着三十人,他们拉动绳索,将攻城槌悬空,在一声声大喊中,攻城槌回荡着撞向铁栅门,又是一声闷响,攻城槌重重撞击在铁栅栏上。

尽管城内数百不断向外放箭,但两道铁栅门却成了江东军天然屏障,大部分箭矢都被铁栅栏挡住了。

刘璟眉头皱成一团,抬头向城上望去,上面居然没有守军,他心中暗骂自己一声,立刻回头对一名屯长令道:“张乾,你速带第一屯和第二屯上城,从上面放箭!”

“遵命!”

屯长回头一挥手,“跟我来!”

他带着两百手下向城头奔去,片刻,城头上箭如雨下,拉拽绳索的数十名士兵纷纷中箭倒地。

在后面一艘船上指挥攻门战的裨将潘璋顿时大怒,喝令道:“给我用弓箭压制住城头,再去六十人撞门!”

城下近千江东士兵乱箭齐发,叮叮当当射向城头,将城头弩兵死死压制住,无法再露面射击。

六十人奔上前,接过绳索,再一次挥动攻城槌撞击铁栅门,刘璟在瓮城内大喊:“用火箭射船!”

........

‘轰隆!’一声巨响,高高的竹筏重重搭在城墙之上,一块块木板搭在护城河上,上千士兵冲过护城河,奋力向上攀爬。

城上箭矢如雨,滚木礌石如冰雹一般砸下,江东士兵举着盾牌抵挡,但依然被砸得翻滚坠落。

江东军集中十架竹筏,在长达两百步的城墙上进攻,城下千余士兵举弩向城头放箭,不断有士兵中箭,惨叫着从城头摔下。

双方的交战渐渐进入白热化.......

城门处火光冲天,七八艘战船先后被火箭点燃,大火熊熊燃烧,大船上、漕河两岸,到处是七零八落的尸体,而城头守军也死伤四十余人,攻城槌翻滚在一边,绳索被火烧断。

这时,攻城槌已将铁栅栏砸开了一条宽两尺的豁口,可以侧身钻入,近百余名江东士兵钻进了豁口,进入了水门洞。

水门洞长约三丈,宽一丈八尺,左边有一条三尺宽的石阶,石阶上的甬道已经被荆州军用巨石堵死,要想进入瓮城,只能砸开另一边的铁栅门。

只可惜攻城槌无法进入水门洞,江东士兵只能用斧劈刀锉,但他们却遭遇了荆州军士残酷的打击。

刘璟率领三百人用弓弩密集地射向水门洞内,使水门洞毫无立足之处,江东士兵只能浸泡在水中,举着盾牌防御。

但没有攻城槌强大的力量撞击,光凭斧劈刀锉,是无法砍断手臂粗细的铁条。

水门洞内无处藏身,不断传来惨叫声,河水被血染成深红色,水门洞内伏尸累累,士兵们企图用盾牌挡住铁栅栏,但又被荆州士兵无情地用斧子劈开。

不到半个时辰,进入水门洞的近百名江东士兵几乎死伤殆尽,剩下的十几名江东士兵也拼死逃了出去,整个水门内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

但相对于水门洞的成功防御,城墙的防御却险象环生,岌岌可危。

............

城墙争夺战已经打了大半个时辰,城上城下尸骨累累,血流成河。

城墙染上了一片片的赤红色,十架攻城竹筏已经毁了七架,但又不断有新的竹筏投入战斗。

两千江东军已死伤进五百人,而城头的守军也死伤七百余人,其中大部分是协防的民夫,他们没有皮甲防御,被箭射中后往往就会流血过多而亡。

此时守军开始使用守城铁叉,这种铁叉长三丈,重愈百斤,专门用来对付攻城梯。

铁叉叉住一架竹筏,十几人奋力向外推去,竹筏摇摇晃晃、吱吱嘎嘎,开始离开城墙,向外竖直,随着守军的一声呐喊,竹筏终于向外倾翻而去,筏上数十名江东士兵发出一片惨叫声。

在不远处观战的徐盛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焦虑,水门进攻毫无建树,城墙进攻又死伤惨重,再这样打下去,他的三千军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

徐盛奋然提枪大喝:“跟我攻城!”

他长枪一摆,向城头飞奔而去,后面数百士兵见主将亲自上阵,顿时士气高涨,跟着徐盛奋勇争先。

徐盛冲上一架竹筏,一口气奔上七八步,城头十几块滚木礌石向他迎头砸下,徐盛左手举盾,右手挥动长枪,将一块块巨石滚木从他头顶挑飞。

徐盛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在东吴享有盛名,他不仅武艺高强,同时精通谋略,是东吴出了名的文武双全之将,深得孙策、孙权兄弟的器重。

他深知士气可鼓不可泄,在江东军屡攻不利的情况下,他身先士卒,便一定能鼓舞士气。

徐盛眨眼便靠近了城头,这时七八支长矛一齐向他刺来,他举盾抵挡,手中长枪在缝隙中乱刺,片刻便有五六名守军被他刺中倒地。

十几步外,桑铭见徐盛勇猛异常,眼看要登上城头,他心中大怒,大喝一声,挥刀向他劈去。

“来得好!”

徐盛大喊一声,扔掉盾牌,双臂挥枪招架,只听当一声巨响,刀枪相格,巨大的力量震得桑铭双臂发麻,大刀险些飞出去。

桑铭心中大骇,转身要逃,不料徐盛长枪疾快,手一翻,长枪‘噗!’地刺穿了桑铭的脖子,奋力向外一挑。

桑铭一声闷叫,从城头甩飞出城去,徐盛一跃跳上城头,长枪飞刺,瞬间,三四名士兵被他刺翻,士兵们吓得纷纷后退。

就在这时,王泰大喝一声,挥刀向徐盛劈来。

.........

刘璟正在瓮城安排手下士兵部署火箭,火箭无疑是对付江东军水上进攻的利器,昨天晚上和今天,两次将江东军杀败,都是依靠火攻。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惊恐地大喊:“璟公子,桑将军被杀,敌军攻上城了!”

刘璟脸色大变,如果江东军占领城头,那就意味着柴桑失守了,他大吼一声,回头令道:“留一百人,其余跟我来!”

他带领两百士兵向城头奔去,在甬道处遇到张乾率领的另外两百军士,两军合并,变成四百人,呐喊着向城头杀去。

城头上,江东军士兵已冲上百余人,正和城头数百守军激战在一起,刘璟忽然看见王泰正和一名江东大将鏖战。

这名江东大将武艺高强,将王泰杀得节节败退,被逼退到城墙边,王泰危在旦夕。

冲去营救已来不及,情急之下,刘璟张弓搭箭,一箭向敌将射去,这是他第一次针对某人的射箭,应该说,他的箭法远远达不到百发百中的境地,只是有时运气不错,这一箭徐盛措不及防,一箭正中徐盛左臂,徐盛大叫一声,捂着手臂连退数步。

王泰在危及中得救,一个翻滚,躲开了徐盛的枪圈,就在这时,刘璟和他的数百手下一声大喊,杀进了敌群之中。

四百名手下中,有近三百人是陶氏家兵,个个武艺高强,身经百战,他们的杀入,使城头危急形势顿时逆转。

江东士兵被杀得节节败退,纷纷离开城头,沿着竹筏下城,徐盛见功亏一篑,心中极为不甘,大声怒吼,要和刘璟一战,但他的几名亲兵却强行将他拖下了城头。

江东军进攻受挫,士气低迷。终于如潮水般撤退。

这场攻城战,经历了近一个时辰,最终以江东军的失败而告终,三千军队死伤近千人,十几艘船被烧毁,三十几架攻城竹筏也损失殆尽。

而柴桑守军和民夫也同样付出了千余人的代价,连刚刚出任军侯的桑铭也不幸惨死在徐盛的手中。

.......

“公子不觉得是天意吗?”

战斗间隔,士兵们纷纷靠墙休息,被士兵们一致推举为新牙将的刘璟和徐庶在城头上慢慢走着。

徐庶微微笑道:“周凌之死,为公子掌控柴桑铺平了道路,本来我还想劝公子寻找机会杀了此人,但上天却公子心意相通,让他有了私通江东军的罪名,这样公子便可顺利接管柴桑军队。”

“是啊!”

刘璟也感慨道:“我来柴桑只是为了拜寿,不料天意巧合,竟遇到江东军进攻柴桑,使我阴差阳错,竟掌握了柴桑的军事大权,只能用天意来解释。”

刘璟走到城头,凝望远处的江东军船队,略有些忧心道:“可如果城池被江东军攻破,我依旧一无所有。”

“公子没有发现江东军只有三千人吗?由此可见江东并不打算大规模进攻江夏,只想偷袭柴桑得手,然后把柴桑变成江东进攻江夏的跳板,所以可以看出孙权的决心并不坚定。”

“那元直以为,如何应对眼前的危机,我是说,如何守住柴桑城?”刘璟又问道。

徐庶站在城墙边负手一笑,“其实要守住城池也不难,柴桑城高大坚固,本身易守难攻,今天之所以险象环生,关键是防御手段太少,除了弓箭,就是滚木礌石,其实效果不大,如果有石砲和投石机,对江东军实施远距离打击,不仅能大量杀伤敌人,也能使他们船只无法靠近水门,对江东军的士气将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公子为何不用?”

“还有这些民夫!”

徐庶一指躺在城墙根的一大排民夫,叹息道:“公子让这些未经训练的人身临作战第一线,其实是一种失策,发挥不出他们的作用,应该让他们在后方作战,比如让他们使用步弓,在后面向城下射箭,或者训练他们操纵投石机,这样,他们就能顶上一个士兵的作用。”

徐庶的分析非常透彻,总是能看到问题的关键处,刘璟点了点头,不愧是徐庶,果然名不虚传,他有些惭愧道:“元直说得有理,我这就命人去寻找木匠。”

徐庶笑了笑,目光又望向浩淼的长江,徐徐道:“其实关键是双方援军,如果不出我所料,武昌的黄射援军一定会赶来,而江东的援军或许也会赶至,如果江东军战胜江夏军,那么这场战斗的关键,就在甘宁能否及时赶到,甘宁在外,公子在内,里应外合,江东军必败无疑。”

刘璟心中有些感慨,其实冥冥中的天意不仅仅是自己成为柴桑主将,而是徐庶跟自己同来,使他竟成为了自己的军师。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句俗语无论如何不能再让他发生了。

想到这,刘璟微微笑道:“说句题外话,这场战役结束后,我会在柴桑替你找一座房宅,同时保举你为柴桑县尉,元直就把母亲妻儿一起接来吧!”

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909章 人口战略第77章 新野急报第98章 老将黄忠第994章 风起武威第1079章 布下陷阱第958章 匈奴来使第67章 竹林试刀第636章 合肥激战(下)第152章 主堂争执第986章 河西对策第835章 家事烦忧第458章 谁为鼓槌第167章 有客自江东来第858章 援军到来第641章 江北血战(下)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793章 杨崔之谋第460章 达成共识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556章 走投无路(上)第847章 把话挑明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1038章 归途论战第256章 拙劣的反间计第518章 三巴归心第560章 转变心意第821章 奇兵出击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879章 关键一战第719章 兵进西海第902章 丰盛收获第945章 江东决策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364章 云梦之路第809章 连锁反应第986章 河西对策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362章 兴袁八俊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193章 先兵后礼第1083章 各寻出路(上)第417章 偷袭柴桑第969章 签发手令第909章 人口战略第74章 意外来信第1106章 中原大战(五)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218章 危机突发第345章 初为人父第368章 疫病初现第679章 攻取陇西第1115章 青州之变(下)第253章 蔡瑁抢功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811章 汉骑初至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490章 庞统之策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185章 战火再燃第597章 尚香归来第836章 谈判初成第225章 特殊嫁妆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177章 下雉县的土产第167章 有客自江东来第1065章 小人出卖第182章 兴师问罪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150章 黄蔡之谋第1091章 进军函谷第771章 江东风云(十五)第252章 主帅之争第284章 南阳噩耗第886章 单于之死第1012章 汉国科举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891章 宅院风波第255章 二战于禁第1106章 中原大战(五)第390章 黄忠的忠告第111章 刘军侯乱点鸳鸯谱第1000章 科举消息第1000章 科举消息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433章 聚财之令第918章 出兵南阳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886章 单于之死第1115章 青州之变(下)第804章 曹丕反击(下)第748章 兵败豫章第1037章 江东后事第1019章 出兵之争第1113章 危局酿变第207章 风云聚襄阳第692章 关中收官(中)第173章 局势复杂的江夏
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909章 人口战略第77章 新野急报第98章 老将黄忠第994章 风起武威第1079章 布下陷阱第958章 匈奴来使第67章 竹林试刀第636章 合肥激战(下)第152章 主堂争执第986章 河西对策第835章 家事烦忧第458章 谁为鼓槌第167章 有客自江东来第858章 援军到来第641章 江北血战(下)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793章 杨崔之谋第460章 达成共识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556章 走投无路(上)第847章 把话挑明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1038章 归途论战第256章 拙劣的反间计第518章 三巴归心第560章 转变心意第821章 奇兵出击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879章 关键一战第719章 兵进西海第902章 丰盛收获第945章 江东决策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364章 云梦之路第809章 连锁反应第986章 河西对策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362章 兴袁八俊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193章 先兵后礼第1083章 各寻出路(上)第417章 偷袭柴桑第969章 签发手令第909章 人口战略第74章 意外来信第1106章 中原大战(五)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218章 危机突发第345章 初为人父第368章 疫病初现第679章 攻取陇西第1115章 青州之变(下)第253章 蔡瑁抢功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811章 汉骑初至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490章 庞统之策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185章 战火再燃第597章 尚香归来第836章 谈判初成第225章 特殊嫁妆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177章 下雉县的土产第167章 有客自江东来第1065章 小人出卖第182章 兴师问罪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150章 黄蔡之谋第1091章 进军函谷第771章 江东风云(十五)第252章 主帅之争第284章 南阳噩耗第886章 单于之死第1012章 汉国科举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891章 宅院风波第255章 二战于禁第1106章 中原大战(五)第390章 黄忠的忠告第111章 刘军侯乱点鸳鸯谱第1000章 科举消息第1000章 科举消息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433章 聚财之令第918章 出兵南阳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886章 单于之死第1115章 青州之变(下)第804章 曹丕反击(下)第748章 兵败豫章第1037章 江东后事第1019章 出兵之争第1113章 危局酿变第207章 风云聚襄阳第692章 关中收官(中)第173章 局势复杂的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