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爪牙

有三皇子杨元溥所赐的侍卫武官腰牌,品秩比照侍卫亲军营指挥,韩谦只要不走外戚徐氏及太子直领兵马所控制的城门,带着十数携刀随扈,夜间出入金陵城都不是什么问题。

十数骑簇拥着一辆马车,车辙辚辚的碾过石板路出了城,消失在夜色深处。

赶到桃坞集,韩谦顺路先去拜访沈漾。

韩谦赶到时,沈漾正拉张潜在公署的后衙弈棋。

张潜此前是桃坞集的里正,此时被沈漾荐为军府从事。

张家在金陵算是大户,张潜自幼也读诗书,也有从军的经历,之后归乡才任里正,官位低微,为人任事也小心谨慎,但见识却是不浅。

沈漾跟信昌侯府终归不是一路人,他愿意打理屯营军府的事务,一方面是天佑帝钦定他出任侯府长史、侍讲,职责所在,有些事情推脱不掉,此外更多的也是同情饥民的处境。

而信昌侯李普以及李知诰等人,也怕沈漾的眼睛太毒,看出什么破绽来,也有意让他们的人与沈漾保持距离。

因此沈漾在屯营军府,除了张潜、郭亮等寥寥数人外,也实在没有其他能用、能亲近的人了。

“韩大人找沈大人有事相商,张某不在这里打扰了。”张潜见韩谦半夜跑过来找沈漾,却站在一旁不吭声,也知道自己应该回避。

“……”韩谦歉意的朝张潜拱拱手。

沈漾即便不赞同他们,也不会屑于向安宁宫通风报信,但他暂时还没有能在张潜身上看到这样的气度跟格局。

“你半夜撞上门来,有什么事情找我?”沈漾吩咐僮仆带上房门走出去。

“殿下欲使新建一部司曹,专事刺探之事,日后韩谦少不得要请沈师给行方便。”韩谦说道。

沈漾治屯营军府,主要是安置饥民,所筑屯寨,甚少考虑军事防御所用。

当然,龙雀军想在桃坞集建造二十五座堡垒,代价也相当大,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韩谦要将秋湖山别院当成秘曹左司在城外的核心基地,日后要防止他人渗透、窥探,那在进出山庄的溪谷、山口处,就要择地建造利于防守、隔绝内外的哨堡。

这事不仅要跟沈漾事先打招呼,少不得还要沈漾配合才能成事。

“唉!”沈漾长叹一声,他不愿看到嫡争有往血腥方向演变的趋势,但三皇子这边都要设立秘曹,专司其事,便知道有些事非他所能更变,说道,“殿下但凡有令,又合朝廷法度,我这边自然会给方便。韩大人可知此事?”

“家父知道此事,但殿下所令,韩谦不敢不遵。”韩谦含糊其辞的说道。

天佑帝尚在,雄武霸才,安宁宫徐后始终都还隐藏在天佑帝的阴影之下。

目前朝中诸多大臣,主要也是看到外戚徐后及太子一系势大,不愿得罪,却没有几人能真正认识到安宁宫隐藏在暗处还没有显露出来的血腥獠牙。

世妃及三皇子长期生活在安宁宫的阴影下,感受自然是最深刻的。

沈漾此前被天佑帝钦点为侯府侍讲,这么一个孤傲的人却消极怠工,除了不欲介入争嫡之事,韩谦认为他对安宁宫敛藏的血腥爪牙,应该是有所警觉的。

只可惜,沈漾跟他父亲是一类人,不顾安宁宫的猜忌站出来主持屯营军府,却也只是怜悯染疫饥民,至少目前并不会过深的卷入争嫡之事中来。

听韩谦这么说,沈漾点点头,也没有再追问下去。

韩谦接下来除了筑堡、雇人之外,还与沈漾商议如何通过山庄与屯营军府的交易,作为筹办秘曹左司的经费,每年稳定输入四百万钱的盈利。

虽说这事已经得到三皇子杨元溥以及李知诰的许可,掌握事权的兵曹、工曹、仓曹等三司参军也都是信昌侯府派出的嫡系,但这些事不可能瞒过沈漾,甚至还需要沈漾帮忙掩饰,才不至于让郭荣、宋莘等人觉察到蛛丝马迹。

郭荣身为监军使,秋湖山别院想要直接改修成堡垒,他必然要追究下去。

而韩谦又绝没有借口在屯营军府的范围内为私人建造堡垒,沈漾这边更没有借口坐视不理。

目前沈漾借用张潜家宅院作为军府公署使用,韩谦的想法是屯营军府在这边直接修建一座堡垒,这样就能恰到好处的将进入秋湖山别院的主要道路扼守住。

之外,在山庄的后山及东西两侧的山嵴,还有三四个缺口,建筑小型的哨房,设置哨岗,就能防备外人潜入山庄以及小规模的兵马进攻。

韩谦将示意图简略的画给沈漾看。

沈漾抬头看了韩谦一眼,韩谦有一层意思没有说透,但他不是看不出来。

如此布置,除了要将秋湖山别院当成秘曹基地使用外,韩谦必然也有考虑到一旦争嫡形势恶劣,三皇子在城外需要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固落脚点聚拢兵马。

沈漾心里暗暗一叹:道勋你心存高远,无意卷入争嫡之事,但你有一个厉害的儿子啊。

“只要殿下有令,钱粮无碍,我这边会遵办的。”沈漾说道。

“那就托付沈师了。”韩谦站起来揖礼道,便告辞离开。

他这个计划,三皇子及信昌侯李普只会觉得绝妙,怎么会反对?

再说了,屯营军府真要在出山庄的溪谷口修建城垒,秋湖山别院也完全位于这座城垒的监控之下,这也是韩谦向信昌侯府及晚红楼讨个放心啊。

…………

…………

从沈漾住处离开,韩谦领着林海峥、范大黑、赵无忌以及赵庭儿等人回到山庄,也未歇口气,又将郭奴儿、林宗靖等几个在山庄里的家兵子弟领队,都喊到东院来,将筹办秘曹左司之事告诉他们:

“虽然秘曹左司筹成之后,殿下那边或许还会派人过来,但此时我只能依赖你们这些人办事。”

“庭儿也能替公子办事?”赵庭儿有些抑不住兴奋的问道。

“当然。”韩谦说道。

韩谦以前将郭奴儿、林宗靖等家兵子弟往侦察斥侯方向培养,主要是为自己日后能顺利脱身考虑,现在筹办秘曹,主要考虑渗透刺探等事,很多事情都需要调整。

晚红楼借助妓寨这个古老而每代必然兴盛的行业进行渗透,除了床笫之间能听到太多的秘闻外,这些年至少还培养了二十名红倌儿,以妾室的身份直接渗透到大楚高层人物的宅院之中。

右神武军副统军孔周养在外宅的春娘,看上去不是特别成功,但也钩住冯翊、孔熙荣两条鱼。

当然,晚红楼能做到这一步,背后不知道谋划了多久、投入多少人力、物力,韩谦没有能力仿效这个。

拉拢冯翊新设货栈贩售生石灰等物资,能够从最底层撬开一个缺口,往朝中大臣家的宅院里进行渗透。

此外,韩谦还考虑到有一条线,能较快撬开新的缺口,那就是各府的女眷。

虽然当世男女之防不算十分的严厉,但要跟各府女眷保持频繁而深入的接触,还是要用妇人。

“庭儿一人,可办不了这些事啊?”赵庭儿听韩谦说她竟然有机会独挡一面,兴奋之余也担心将事情办砸了。

“怎么可能让你一人将所有事都办下来。”韩谦微微一笑,让赵庭儿到卧房床底,将一只木匣子拿过来。

韩谦从木匣子里拿出一份名单,交给林海峥他们,说道:“你们几人,明天就凭借这份名册,分头去找这些人,问他们愿不愿意为殿下办事——愿意就带到山庄来,不要大肆声张,兵曹以及沈大人那边,会配合你们行事。”

屯营军府最多时收编三万六千余饥民,龙雀军那边主要目的是要将这些饥民有效转化为兵户,他们是不会管这些饥民有什么异同,在李知诰等人眼里,青壮男丁要训练到能编入龙雀军作战,其家属最主要的责任就是屯田耕种,日后能供应龙雀军粮草。

而龙雀军目前基层武官,也都是从早年追随信昌侯府的老卒及家兵中选拔,饥民之中即便有武勇之辈,暂时还没有出头的机会。

虽说当世民众以务农为主,但遇战乱饥荒,逃难民众除了农户之外,商贩匠工乃至城镇市井之民,也都无法幸免,这也注定饥民的成分是极其复杂、无所不包的,甚至还不乏精擅武战的老兵。

天佑帝将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等州完全纳入统治,还是这几年的时间,之前江淮之间势力错综复杂,有不少势力被天佑帝打败后,有一部残兵败将没有被捉住或杀掉,自然就逃归家乡定居。

天佑帝再残酷无情,也不可能将这些残兵败将都捉出来进行清算。

信昌侯府对屯营军府的控制极深,从屯营校尉、屯寨寨主以及小到屯长,几乎都是他们的人,这就保证了龙雀军将来会绝对受他们掌控。

哪怕韩谦、沈漾为屯营军府的筹立出了大力,涉及兵权之事,还是没有机会染指。

不过,从最初收编染疫饥民,韩谦就让山庄的家兵及子弟就深度参与救济以及后续屯营军府的建设。

而郭奴儿等家兵子弟,更是直接来自饥民,更容易与染疫饥民建立亲切跟紧密的联系。

这种联系,不足以直接让韩谦对龙雀军拥有多深的影响力,但在过去几个月里,他让郭奴儿他们做了一件事。

这件事就是从收编入屯营军府的饥民中,将有一技之长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之人都甄别出来,并登名造册。

韩谦最初只是从这份名册里,挑选一些匠工为山庄所用,但这时候总算是能发挥真正的作用了。

第七百四十四章 夺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九十四章 纯酒第六百零四章 迎亲(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妖言惑众第五百二十七章 传旨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撤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洞第六百三十二章 天下大局第三百八十九章 弃城第四百九十章 实地第三百八十九章 弃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国君臣第二百八十二章 问策第七百九十六章 劝嫁(三)第五百九十章 重逢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七百六十六章 蜀使(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诏(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惊雷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衅(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黄雀在后(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五百二十七章 传旨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赏爵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御山河第八十九章 袭寨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撤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来第六百五十九章 称臣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六百一十七章 传议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四百一十九章 秘信第一百六十五章 形势危急第三百七十六章 犹豫难决第四百二十章 秘议第五百九十八章 宫中(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弑第四百六十八章 残尸第三百二十一章 谋蜀主第二百九十六章 缓追(一)第三百零四章 选择第六百七十七章 反应第二百四十三章 闭城第七十三章 婚宴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二百零六章 重逢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心第七十九章 深夜闯营第三百零七章 离去第三百八十四章 夺兵第三百零一章 幽怨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驿道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七百五十八章 关中(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六十八章 角色扮演的意义第四百八十六章 定计第四百三十章 短兵(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慑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八十六章 改造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二百八十一章 军购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谋第四百章 计划第五十四章 再设司曹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袭第五百九十章 重逢第一百六十五章 形势危急第六百二十七章 初春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川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十八章 误导第二百五十章 父女第四十五章 烧石第五百五十五章 深夜出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对峙(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计第七百七十四章 樊川河第三百二十一章 谋蜀主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驿道第二百二十七章 静观其变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丧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江东去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陵来使第三百六十五章 过河拆桥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锋第四百三十九章 条件第五百九十二章 虎狼之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
第七百四十四章 夺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九十四章 纯酒第六百零四章 迎亲(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妖言惑众第五百二十七章 传旨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撤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洞第六百三十二章 天下大局第三百八十九章 弃城第四百九十章 实地第三百八十九章 弃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国君臣第二百八十二章 问策第七百九十六章 劝嫁(三)第五百九十章 重逢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七百六十六章 蜀使(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诏(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惊雷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衅(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黄雀在后(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五百二十七章 传旨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赏爵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御山河第八十九章 袭寨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撤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来第六百五十九章 称臣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六百一十七章 传议第一百七十七章 江畔第四百一十九章 秘信第一百六十五章 形势危急第三百七十六章 犹豫难决第四百二十章 秘议第五百九十八章 宫中(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弑第四百六十八章 残尸第三百二十一章 谋蜀主第二百九十六章 缓追(一)第三百零四章 选择第六百七十七章 反应第二百四十三章 闭城第七十三章 婚宴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二百零六章 重逢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心第七十九章 深夜闯营第三百零七章 离去第三百八十四章 夺兵第三百零一章 幽怨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驿道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七百五十八章 关中(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六十八章 角色扮演的意义第四百八十六章 定计第四百三十章 短兵(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慑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八十六章 改造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二十一章 授计第二百八十一章 军购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谋第四百章 计划第五十四章 再设司曹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袭第五百九十章 重逢第一百六十五章 形势危急第六百二十七章 初春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川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十八章 误导第二百五十章 父女第四十五章 烧石第五百五十五章 深夜出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对峙(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计第七百七十四章 樊川河第三百二十一章 谋蜀主第三百零六章 雪峰山驿道第二百二十七章 静观其变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丧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江东去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陵来使第三百六十五章 过河拆桥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锋第四百三十九章 条件第五百九十二章 虎狼之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