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嘎一声,正驾驶着车子的王庸猛地踩下了刹车。
通向太平湖方向的一条小路上堆满了秸秆,两人高的一大坨,把路堵得只能容下一个人通行。
现在不过是夏初,还不到收麦的季节。这些秸秆一看就是去年堆积的。也从侧面印证了子玉风晴所说,这块地方已经完全被放弃,没有开发过。
否则就凭这样的道路,怎么招揽游人?
看了看仅留的的那条缝隙,王庸无奈的拿上背包,下了车。
车子是别想通行过去了,只能徒步而行。
好在车子不是王庸的,丢在这里划了砸了王庸都不会心疼。
怀着满满仇富恶意,王庸穿过了小道。
此地距离太平湖已经不足十里地。为赶时间,王庸决定进行急行军。
在部队上时,他的急行军成绩是最好的。负重三十公斤,可以达到时速10公里以上。而当初王庸参加一次救灾行动中,曾经达到过强行军日行九十公里的变态速度。比普通的强行军速度快了足足一倍。
而那次也因为王庸的这种变态速度,使得灾情提前一步得到了控制,至少十几条人命被抢救回来。
从那天王庸就真正懂了“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一分钟的时间,也许真的就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也许只是晚一分钟,看到的就是那逐渐丧失精气神的眼眸跟僵硬的肢体。
王庸绝对不想钟心出任何意外,所以他将速度提高到最快。
五公里,十里地。被王庸十五分钟就拿了下来。
水波荡漾,碧波万顷,这处没有开发的湖泊颇有“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景致。
只可惜王庸现在无暇欣赏风景,将背后的背包一整理,就沿着湖边走去。
背包里面是子玉风晴提供的一把华夏*****步枪。
这种狙击步枪口径小、威力大、精度够高。88式在50米的距离上,其精度可以保证打中一元硬币大小的目标,熟练的射手甚至可以打断牙签。
而在100米的距离上,其散布圆直径不超过30毫米,可以确保射中敌人的眼睛,在200米的距离上,稍经训练的射手就可以将靶杆逐节打断;虽然在远距离上散布有所增大,但在600米内,训练有素的射手还是可以确保首发命中敌人头部,其精度就是与“百步穿杨”相比还要高出许多。
至于王庸这种级别的狙击手,要求更为高,最低标准便是800米外命中敌人要害部位,做到一枪毙命。更远的距离,王庸不敢说肯定命中头部,但是至少不会脱靶,可以对敌人造成有效杀伤。
而王庸手里现在这把枪,却又给王庸平添了几分把握。
因为子玉风晴提供的这把88式不是普通88式。而是一把魔改狙。
华夏军方研发的88式其实有不少的小缺陷。比如88式瞄准镜与镜座锁紧机构配合间隙的调整过程过于复杂;两脚架易折断;直型弹匣棱角过于锋利装上或取下弹匣时容易划伤手掌,射手在操作时有顾虑,影响装、卸速度;*****步枪只能执行单一的杀伤有生目标的任务而实际战场环境复杂,特别是面对诸多装甲目标和坚固工事,88式显得力不从心等等。
子玉风晴提供的这把***却是进行了最大化的改造,几处明显影响狙击手操作手感的地方都被弥补了。甚至还为其设计了相配套的下挂式**发射器,这样就使得88式具备了一定的反装甲能力,大大扩大了用途。
当王庸一看到这把枪的时候,就眼睛一亮。知道子玉风晴背后必然有军方人物。这把枪的改造实在是太符合华夏特种兵的使用习惯了,几乎就是依照华夏特种兵训练方式来做的改进。
如此专业而又魔性的改造,除了军方那几位天才技师还能有谁?
王庸不由对子玉风晴多了几分忌惮,也多了几分期盼。
期盼她可以真的完成约定,帮他找出那个想要找的人来,好为兄弟们报仇雪恨。
“奇怪了,走了快一圈了,这里怎么连个脚印都没有?甚至一点人类行经此处的痕迹都找不到。”王庸奇怪的停下脚步,道。
这一会功夫,他已经沿着湖畔绕了一圈了。让他不解的是却没能发现一点蛛丝马迹。难道弥漫天使并没有进入湖对面的森林?
按照最佳撤退原则,弥漫不可能不进去的啊。
王庸疑惑着,扒开岸边的青绿芦苇丛,一点点细细查过去。
当王庸走到一处水边的时候,终于心头一喜,发现了端倪。
这里的芦苇丛里有几株芦苇赫然成了半秃头。顶上的芦苇穗被人掐去了一小半,混杂在茂密的芦苇丛里很难被发现。
如果只是一株还有可能是鸟类啄食所致,但是连着七八株,还形成一条线,这就显然是人为形成了。
普通人不会闲的蛋疼只摘下半穗芦苇,会这么做的,似乎只有一个人。
钟心。
按照钟心聪慧的性格,不给王庸留下点什么蛛丝马迹,是不可能的。
发现钟心留下的线索后,王庸也是大赞钟心的机敏。
这种方法虽然会增大被发现难度,但是同样也能迷惑弥漫天使,不会被察觉。风一吹,几百株芦苇弯腰低头,纠缠在一起。弥漫天使却是去哪里发现异样?
也就王庸对自己学生有一定了解,这才偶然发现。
只是,有了线索却没船,王庸难道要横渡太平湖?
林间阴冷,泅渡之后消耗的体力会让王庸过于虚弱,一旦遭遇弥漫天使,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王庸放弃了武装泅渡的想法。
正着急间,王庸忽然一拍脑袋,想到了之前经过一间乡间小卖部时看到的一幕。
就在太平湖数里地之外的一个小乡村,那里有个小卖部。而那里便有一个木筏,似乎是专门用来渡水的。
想到此,王庸急忙返回小卖部。
起初王庸提出借木筏,小卖部老板还不愿意。在王庸拿出身上仅带的一百块钱之后,小卖部老板终于答应下来。
不过却担心王庸借了不还,提出要求只能陪同王庸一起前往,送王庸过河后当即划回。而王庸想要再次乘船回来,就得再付一百块钱。
对于小卖部老板这种黑心商人式的敲诈行为,王庸只能忍受。
毕竟这年头谁有资源谁就是老大,借东西更是如此。
好说歹说,小卖部老板在王庸的催促下终于扛上木筏上路。
王庸在前引领,老板在后面紧跟。
王庸不知道的是,后面小卖部老板看向他的目光带着丝丝阴鹜,就像一只发现腐尸的秃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