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拉土耳其下水

挨了打吃了亏也就罢了,关键是要知道为什么会挨打吃亏。苏军这一次莫名其妙的就丢掉了苏呼米,他们根本就不能总结出来为什么失败。为什么没有防范好德军。他们的部队没有一种很好的传统,那即是良好的战后总结。在这一点上很注重统计的美国人做得很好,很多时候他们做的仅次于承袭了德军优秀传统的大德意志师。美军的做法大体可以归纳为用数据说话,他们把一些战场数据统计的很细致。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往往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与之相比,德军的方法要科学得多,也细致的多。

在白起建设德军的构想中,他把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很好的想到了。他知道为什么手中没什么决定性武器的志愿军会打败装备战局绝对优势的美国人,他知道为什么萨达姆的军队会败得那样的惨。在他的眼里面,一支不会学习的军队是不能称为强大的,而一支善于学习的军队必定是一个善于总结的良好组织。在这方面白起专门成立了一个专业的部队,那就是由北非战场上那一群给了隆美尔极大帮助的“西多姆连”发展而来的战术分析小组。

这是一个专门收集战场数据的工作组。他们的任务是把看起来很多不相关的事情有机的串联起来,最终从一些细小的蛛丝马迹中寻找到部队需要的情报。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高智商的精英分子,都是善于情报分析的好手。德国人之中从来不缺乏擅长逻辑分析的精英。白起要的是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逐步提高部队的情报分析意识,把整支部队建立成为高度专业化的善战之师。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德军在情报战中才得以一直稳稳的领先。

在苏军当中很明显这样的工作有些滞后,即便是战争中他们吃的亏最大,得到的教训也最惨痛。毛子的粗糙决定了他们只注重抓住那些具备决定性力量的因素,其余的都懒得去考虑。他们没想过很多时候自己这边人数占优却总是被各个击破。战场上信息不畅导致了很多时候他们各自为战,反而被少数敌人通过及时的战场信息共享钻了空子。这样的战例在坦克战中表现的最明显。没有安装无线电的苏军坦克往往被德军伏击,在损失惨重之后不得不退回去。这一切只是因为不能互相沟通而已。

这样的情况会改变,因为没有一成不变的傻瓜。何况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很优秀的民族,他们的创造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自打彼得大帝唤醒了这个民族以来,他们一直在扩张。虽然他们没有德国人那样强大的爆发力,但他们独步天下的强劲韧性却是埋葬伟大人物的不二法宝!

苏军这个工作也不是没有,只不过他们没有特别关注罢了。传承这个好习惯的是他们军队中的老兵们。在残酷的战斗中不死就成了老兵,一个能生存半年的老兵那是很厉害的,为了活下去他们学会了在战斗之后仔细的总结。他们的学习能力是被逼出来的,是用战友的鲜血浇灌出来的!这样的学习能力比德国人的逻辑分析跟更管用,也更贴合实际。但可悲的是这些很实用的经验还没有得到重视,苏军的新兵们还没有见识过残酷的战斗,很多很好的战术都没有体验过。因此,德军有一段时间可以保持战术上的优势。

一步落后往往步步落后,苏军本来有机会赶上来的。不幸的是他们的对手没有犯错误,反而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个原因是就是白起,就像是眼下白起发挥的作用一样。一个领袖人物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抉择,现在白起做出的动作就是能够决定高加索命运的关键一步。

他去了土耳其,跟土耳其总理相谈甚欢。他详细的给土耳其人介绍了德军是怎样攻击苏毛子的。他一点也不怕着些堪称绝密的情报泄露出去。在苏呼米之战中立下了大功的伞兵部队才是他心头的秘密。通过他绘声绘色的描述,土耳其人看到了德军对细节的把握,他们听得出来这是一次精细分工与傻大笨粗之间的较量。分工明确,权责分明的德军进攻机构臃肿,行动缓慢的苏军,用一个经典的以快打慢获得了战斗的胜利。

白起滔滔不绝的描述吸引了主人们的注意力,他们不知不觉的被白起牵引着思路,仿佛回到了那一次战役之中……他们明白了,德国元首的用意。在这次战役中,德军起到的作用主要是穿针引线。如果说,苏军苦心经营的外高加索防线是一条千里长堤的话,那么德军负责做到的就是在这一条长堤上凿开一个口子。之后,这条长堤防范的土耳其洪水就会顺着这个口子猛烈的冲垮这条大堤。

白起知道土耳其人有这个能力。昔日横扫欧洲的“黄祸”之名来自于蒙古铁骑的大杀四方。他们就像是破坏力巨大的海啸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倒是土耳其人的老祖宗匈奴人来了就不走了。上帝之鞭阿提拉带领匈奴人在欧亚大陆的交合之地找到了立身之所。历经风雨飘摇之后,奥斯曼帝国的千秋伟业就此建立!他们身处这个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北接苏俄,南邻阿拉伯势力,各种文化差异地区纷争带来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一直伴随着土耳其,促使其不断地成长壮大。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没有一定的实力自然是压不住的。

随着毛子们不断的强大起来,他们在成功的得到了黑海的出海口之后就跟土耳其人卯上了。他们之间的仇恨由来已久,一战土耳其加入德奥同盟的原因就是为了对抗毛子。

他们的士兵都是好战士,在德**官的指挥下他们打得那一次经典的达达尼尔反登陆战,就导致了当时的英国海军大臣,现在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黯然下台。这样的国家战争潜力的巨大的,白起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们才是高加索地区最强大的力量。

第7节 山雨欲来战苏联四十节老古汉尼拔战苏联九十一节惨烈的轰炸十一节 伞兵之殇伞兵突击第二节战苏联十九节再试一次战苏联九十四节英雄归去试筒子六十三节 苏军重压战苏联二十九节想进攻的老古战局的进展五十节 第一步封锁山口混乱的十天第八节战苏联七十六节拼命的毛子战苏联三十二节诱敌伞兵突击第四节战苏联五十二节苏军的进展收网捉鱼六十五节 毛子的突破第12节 牵一发动全局战局的进展二十一节 两把火七十二节 不宜居城市十七节 败局难改战苏联八十八节大妈出山三十节 弹性进攻之二战苏联一零二节总攻之前七十九节 两面夹击打鬼子诱敌失败禁闭伺候第6节 会意议题四十七节 突围是不行滴战苏联五十八节老朱很不爽战苏联三十三节莫斯科的第一场雨伞兵突击第5节战役准备第二节十五节 法莱斯口袋四十五节 底牌王牌二十二节 专家沙龙三十五节 山地游击战战苏联七十一节突围开始八十四节 杀戮遍地第3节 海边的焰火战局的进展第8节 朋友多了好打仗打鬼子微山湖畔谈判开始打鬼子微山湖畔三十四节 战前动员理顺兵锋十八节 外援有木有四十九节 隆美尔的准备工作鏖战阿拉曼第三节战苏联一一三节城陷第10节 坦克战之前战苏联一零二节援兵将至载着鬼子来朝拜战苏联六十六节被包围大战之前的细致工作第1节 目标是莫斯科第6节 会意议题第4节 东风西渐战苏联一零五节对策安在战苏联八十五节攻不止三十四节 新武器登场矮胖矬子高兴的死了备战非洲三十九节 被虐战苏联五十五节元帅的会议八十五节 最后一击三十七节 借兵芬兰混乱的十天第四节第2节 声东击西谈判开始四十四节 感觉良好马耳他之战鏖战阿拉曼第二节战苏联六十一节攻与受守第9节 情报铺垫战苏联一百节不要命的毛子战苏联六十节底气不足第6节 戴高乐之殇六十一节 痛快的踹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战苏联六十四节弯刀出鞘战苏联一零七节王牌之战鏖战阿拉曼第三节七十九节 两面夹击第1节 美援来的又快又多二十五节 敲定行动计划被一个人破坏的进攻战苏联一一五节绞杀战战苏联一一七节东北非登陆战单兵武器新枪的介绍战苏联七十节该咋办六十三节 苏军重压和谈的条件第一节载着鬼子来朝拜三十节 又一个机场战苏联二十一节老朱的依仗三十三节 北高加索的局势二序言时间
第7节 山雨欲来战苏联四十节老古汉尼拔战苏联九十一节惨烈的轰炸十一节 伞兵之殇伞兵突击第二节战苏联十九节再试一次战苏联九十四节英雄归去试筒子六十三节 苏军重压战苏联二十九节想进攻的老古战局的进展五十节 第一步封锁山口混乱的十天第八节战苏联七十六节拼命的毛子战苏联三十二节诱敌伞兵突击第四节战苏联五十二节苏军的进展收网捉鱼六十五节 毛子的突破第12节 牵一发动全局战局的进展二十一节 两把火七十二节 不宜居城市十七节 败局难改战苏联八十八节大妈出山三十节 弹性进攻之二战苏联一零二节总攻之前七十九节 两面夹击打鬼子诱敌失败禁闭伺候第6节 会意议题四十七节 突围是不行滴战苏联五十八节老朱很不爽战苏联三十三节莫斯科的第一场雨伞兵突击第5节战役准备第二节十五节 法莱斯口袋四十五节 底牌王牌二十二节 专家沙龙三十五节 山地游击战战苏联七十一节突围开始八十四节 杀戮遍地第3节 海边的焰火战局的进展第8节 朋友多了好打仗打鬼子微山湖畔谈判开始打鬼子微山湖畔三十四节 战前动员理顺兵锋十八节 外援有木有四十九节 隆美尔的准备工作鏖战阿拉曼第三节战苏联一一三节城陷第10节 坦克战之前战苏联一零二节援兵将至载着鬼子来朝拜战苏联六十六节被包围大战之前的细致工作第1节 目标是莫斯科第6节 会意议题第4节 东风西渐战苏联一零五节对策安在战苏联八十五节攻不止三十四节 新武器登场矮胖矬子高兴的死了备战非洲三十九节 被虐战苏联五十五节元帅的会议八十五节 最后一击三十七节 借兵芬兰混乱的十天第四节第2节 声东击西谈判开始四十四节 感觉良好马耳他之战鏖战阿拉曼第二节战苏联六十一节攻与受守第9节 情报铺垫战苏联一百节不要命的毛子战苏联六十节底气不足第6节 戴高乐之殇六十一节 痛快的踹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战苏联六十四节弯刀出鞘战苏联一零七节王牌之战鏖战阿拉曼第三节七十九节 两面夹击第1节 美援来的又快又多二十五节 敲定行动计划被一个人破坏的进攻战苏联一一五节绞杀战战苏联一一七节东北非登陆战单兵武器新枪的介绍战苏联七十节该咋办六十三节 苏军重压和谈的条件第一节载着鬼子来朝拜三十节 又一个机场战苏联二十一节老朱的依仗三十三节 北高加索的局势二序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