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两幅真品

周夏确实想到些东西。

他也是看方雪鉴定的那幅画,并没有装裱,显得比较薄。尤其和他正在鉴定这幅经过装裱的画,对比起来,两者厚薄不一样。

对呀!

这就是刚刚被他差点忽略的地方。

用来作画的画纸,厚薄不一样。

周夏再低头,仔细观察,发现确实如此。

这幅《墨荷图》所用的宣纸,比其他的画,要显得单薄许多。

这样的情况下,周夏自然而然就联想到古玩收藏行内过去常用的手法。

将一幅画,变成两幅画。

这并不难理解。

如果当初画家作画的时候,用的两三层的夹宣,那就完全有可能。

一般,大家形容一位大师级画家水平高,或者是法好,大家都爱讲笔力直透纸背。

用的是夹宣的话,绘画技术高的大师,比如八大山人这样的。夹宣的两三层宣纸,都能被沁透。周夏他们后来做鉴定时候,一般,也都会仔细观察,笔墨的沁入纸张的程度,如果是年代久远的,一般都会渗入纸张中。而新近作画的,大都不会渗入得那么深。

这样的,画在夹宣上的法作品。

碰上技艺高超,分揭水平高的高手,完全能够将其分揭为两幅。

民国时期,这样的高手就很多。

再联想到这幅画的装裱时间,周夏心中已经有了明悟。

这幅画,应该是真的。

八大山人纪念馆的那幅,也应该是真的。

两幅画,都是出自同一幅夹宣画,被人分揭成两幅,以此牟利。

周夏眼前看到的这幅画,应该是里层,而八大山人纪念馆的那幅画,则应该是面层。

因为里层即便笔力再怎么高超。由于纸质透度的原因,分揭开来,肯定和表面的那层,有一定的差异。

笔墨未能浸透的地方,颜色肯定会淡些。这也是周夏之前所注意观察到的地方。这幅画的墨。有些许地方,是后面添加上去的。

一般情况而言,这些地方,分揭的高手都是不会去画蛇添足。但如果影响到整幅画的效果时,他们还是会做些手脚的。

由此,这幅画的鉴定,周夏也算是完成。

他认定,这幅画的确是真品。

最后。他也清楚考古鉴定系统来,做最后的结论。

这时候,他也很好奇,对这样一幅画,系统会作何判断。

“该作品创作于公元1700年。”

系统给出这样的鉴定结果,并没有出乎周夏的预料。

这说明,系统还是认定,这幅画的最初创作时间,虽然后面有分揭修补之类的事情。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价值。

只是这样子一分为二的技术,还真是神奇得很。

周夏就在琢磨着,这不是等于平白多出一幅真品来。当然,这样的事情,也对原画有要求。那就是,必须是在两层或者三层的夹宣上作画的,技术再高一点,一幅真品。别说变成两幅真品,即便变成三幅真品也是有可能的。

周夏自己是没那本领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做鉴赏。

一幅画,如果能保持原始状态自然是最好,可眼下,既然已经被分开来,周夏也要承认它的价值所在。

朱秀芳和方如建他们都是书画鉴定的高手,对这其中的来由,所蕴含价值之类的,想必也都清楚明白得很。

鉴定完这幅画之后,周夏便将这幅画先收起来,书房的地方有限,不可能一幅幅画都摊开来。

方如建看他有了鉴定结果,当下也就好奇地问,“周夏,你怎么看这幅画啊!”

周夏并没有回答他,而是先看了方雪那边两眼,他也发现,方雪的鉴定速度也不慢,她手头那幅画,也宣告鉴定完毕。

方如建在笑着说,“你说小雪啊,她之前就见过这幅画,想必,她也很想知道,你做出的鉴定结果是怎样的。小雪,你说是不是啊?”

方雪微微笑着回应说,“可不是嘛!当初我就在这幅画我就没看得太真切。周夏你眼力不错,肯定不会像我一样。”

周夏笑着说,“小雪你太高看我了,我对书画鉴定并不擅长,更多时候,都是凭感觉在瞎蒙。如果有什么说得不对的地方,你们不要见笑才好。”

方雪笑着说不会的,方如建也很期待,周夏的鉴定到底是怎样的。

周夏也就直言道,“这幅《墨荷图》,我觉得是八大山人的真品无疑。”

方雪就问他,“周夏你这么肯定呀!据我所知,在八大山人纪念馆,也有同样的一幅《墨荷图》。”

周夏显得很有自信,微笑着回答说,“我也有所耳闻,但没能亲自去八大山人纪念馆一探究竟,对那幅画的真假,也无从知晓。我只说眼前这幅画,我仔仔细细看过了,尽管有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但的的确确,是八大山人朱耷的真迹无疑。”

看他说得这么肯定,存心替忙不过来的老伴朱秀芳考察他的方如建就插嘴说,“八大山人纪念馆的那幅《墨荷图》,我和秀芳,还有小雪她们都亲自去看过的,大家一致认定,那幅画确实是真品无误。眼前这幅……”

尽管方如建没有说完,但他的意思也很明显,是要询问周夏,是不是还要坚持他的意见不动摇。

周夏心中有答案,自然不会被他给误导,很快就回答说,“我还是认定,这幅画是真品。”

方如建笑道,“那就有意思了,照你这样的说法,这两幅画都是真品啦!”

“是的!”周夏点头,“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那幅画我虽然没看过,但方教授你们既然见过,并保证是真品,我也相信。”

方雪凑热闹说,“那怎么可能有两幅真品呀!”

周夏笑道,“想必你们都该清楚的,这幅《墨荷图》的原作。是画在夹宣上的。大概在民国的时候,这幅画被高手分揭开来,一幅画变成两幅画,还都是真品。这幅画的装裱,也应该是那时候装裱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为了掩饰一下被分揭开来的事实。毕竟,这幅画是分揭开来的,我判断是里层,笔墨不像面层那样清晰。还有补墨的地方。而且,这样的画,分揭开来,纸质就稍微要单薄些,重新装裱之后。能更好地瞒天过海,谋取更多的利益。”

方如建听完后,顿时鼓掌,乐呵呵地笑了起来,“周夏的眼力果然不错,我本来还想误导你一下的。先前我还觉得,你买来那幅《杜鹃啼血图》,纯属运气好,现在我改变看法了。秀芳能有你和小雪这样的学生。是她的幸事。”

周夏忙回答说,“方教授太过奖了,我当时买那幅《杜鹃啼血图》,确实是在撞运气。朱教授那边还没鉴定出结果来,我自己也不敢完全肯定。就一定是八大山人的真迹。”

方如建笑道,“依我看,肯定是八。九不离十了!你们天地拍卖公司的一群老行家可不是吃素长大的,能让他们这么大张旗鼓做宣传的重器。肯定不是泛泛之物。”

方雪这时候则问周夏,“周夏。你真没去过八大山人纪念馆吗?”

“是的,好像是在江西南昌呢!”周夏回答道。

“当初我就是因为去看过真品,所以才把这幅给鉴定错了。”方雪这时候到是很坦然,“你说的那几处地方,我也只当成是作伪的证据,倒是没往夹宣分揭这上面想。后面,还被朱教授好好数落了一阵呢!”

周夏就开了个玩笑,“看来见识得少,并不完全就是坏事呀!”

方雪微微笑,提醒他说,“接下来的几幅画中,有些真品就保存在八大山人博物馆里面。”

她说话的时候,周夏观察了一下她的表情,心中则在琢磨着,方雪这算是使坏?还是好意提醒。

可惜,他从方雪的表情中,看不出太多的所以然来。要知道,她素来是以冷面著称的。

周夏再转眼看现在的主考官方如建,他似乎并不介意方雪这样的提醒。

在他看来,这样的提醒,对周夏来说,才是公平的。没有见过真迹,怎么能知道假的。周夏本身也不是书画鉴定专业的,没有足够的信息积累,如果能做出准确的鉴定结果。

当然,方雪要是存心给他添乱的的话,方如建也不会多管,反而乐见其成。

但刚刚从周夏的态度就看得出来,周夏这人意志比较坚定,不太容易受人影响。刚刚,他们都说了八大山人纪念馆的地方有真品,周夏还是坚持己见,由此可见一斑。

“那我就继续了!”周夏的任务比较紧,一共十幅画,他这才刚起了个头。

方雪和方如建都说好,方雪倒是轻松得很,这几幅画中,也就只有两幅画她之前没有鉴赏过。

当然,这个时候,方如建是不会提前公布结果的,免得影响周夏的判断。

周夏埋头做鉴定的时候,方雪可以轻松上阵,将最后一幅画仔细鉴定,还能细心琢磨琢磨。

周夏现在面前的是,也是落款为八大山人的一幅画,《孤松图》。

这幅画就比较有名了,周夏能记得这幅画,也是因为,一家拍卖行,曾经拍过这样一幅画。而且,和这幅画一模一样的真品,还在八大山人纪念馆里。

当初为这事情,业内还闹得沸沸扬扬的,周夏在查找八大山人作品相关记录的时候,就有看到相关报道,尽管是几年前的事情。

但个中真假,谁也说不清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见到实物的。光以图片论真假,放嘴炮,其实没多少意义的,也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又是八大山人纪念馆!”周夏只是感叹。

周夏在心底暗自嘀咕着,为什么又说又呢!

于此同时,他也心中在琢磨着,朱秀芳家收藏的这幅画,是不是就是拍卖会上那幅。

如果真是拍卖会上拍卖的那幅画的话,以朱秀芳和方如建的眼力,不可能看不出来真假。他们拍下来的话,也肯定是有原因的。

如果不是的话,那这幅画又当作何解。

这样纷杂的念头,在周夏脑海只待了片刻功夫,就像是条件反射一样,不由得他不去思索。但很快,周夏就把这些乱糟糟的想法给逐出脑海去,因为,这些东西都是虚的。

这幅画究竟如何,还是得让它自己说话。

周夏所要做的,只是将这幅画给鉴定出真伪来就行。

他还是先从纸墨上下功夫。

这一来,周夏很快就发现了一些端倪,证明这幅画,极有可能是仿品。

相比起之前的那幅八大山人真迹的《墨荷图》,这幅画的纸墨,并没有到明末清初的时候。用的虽然也是老宣纸,但和清初的纸墨,还是有相当差距的。

仅此一点,周夏其实就可以判定,这幅画属于仿品了。

但毫无疑问的是,仿作这幅画的高手,肯定是看过原画的,说不定还亲自收藏过,而且浸淫的时间很长,要不然,根本没办法临摹得如此完美。

周夏看这幅画上面,各种印章款识都和八大山人相符,甚至,连上面吴昌硕的题跋,也都俱全,而且十分神似。

作这幅画的人,肯定是高手!周夏敢肯定。

当然啦!说是神似,其实还是有些差距的。

周夏仔细鉴定过,也看出些不一样地方来。

这样的《孤松图》,是八大山人六十岁以后的作品,这时候,八大山人的风格已经成形,而且趋于稳定。

但这幅画的松树,和同一时期的松树,表现得并不一致。感觉树干有些枯,叶子也有些弱。细节方面,周夏也注意到,这幅画上的松树,用笔不是特别流畅,还有来回改墨的情况。倘若是八大山人的真迹,是不该出现这样的问题。

至于整幅画看上有些漂浮的,这个就属于周夏的主观了。

鉴于此前一副画的情况,周夏也仔细观察过这幅画,确认不会像之前的那幅《墨荷图》一样,属于夹宣分揭出来的作品。

至此,这幅画,周夏就基本可以断定,这幅画属于高仿品了。尽管有些仿得不到位的地方,但就整体水平而言,还是相当高的。要能临摹得和八大山人朱耷一样的水平,那就可以自创一派了。

第180章 交流第106章 油滴盏第121章 鱼和熊掌第63章 再临鬼市第85章 电话第97章 打道回府第143章 峰回路转第135章 洋彩第75章 杜鹃啼血第39章 首秀第178章 得现真迹第101章 青铜器第79章 别打脸肿了第3章 高科技鉴定第13章 扑朔迷离第151章 征服第48章 难念的经第48章 难念的经第39章 首秀第13章 扑朔迷离第56章 刁难第184章 天大人情第102章 分裆鼎第38章 败退第122章 有谱第172章 唐三彩第96章 艰难决定第158章 元青花第42章 文艺青年第73章 眼力和眼光第73章 眼力和眼光第5章 负荆请罪第164章 服软第7章 逛古玩街第123章 定窑白瓷第170章 鎏金铜佛像第126章 回家第177章 古琴第93章 明人聚会第186章 家事第76章 入门第34章 良好开端第85章 电话第57章 考验第178章 得现真迹第160章 中间人第44章 元芳你怎么看第159章 理论与实践第103章 伪君子第39章 首秀第4章 徐师傅第108章 借画第97章 打道回府第47章 最好的贺礼第11章 两万块第60章 小师妹第113章 逆转第147章 冒雨赶来第61章 跟你混第107章 侥幸第39章 首秀第37章 质问第57章 考验第56章 刁难第13章 扑朔迷离第8章 旧不如新第1章 洪武釉里红第6章 成化斗彩第101章 青铜器第145章 非汝非钧非哥第163章 此生无憾第76章 入门第6章 成化斗彩第18章 后生可畏第128章 闻讯而至第111章 太阴险了第15章 休闲一刻第180章 交流第162章 不再相信基情第156章 重任第80章 逆市而动第119章 傻了第166章 准备工作第156章 重任第47章 最好的贺礼第37章 质问第181章 评价第115章 墨荷第178章 得现真迹第138章 豇豆红第16章 跟着捡漏第120章 争辩第12章 系统提示第27章 打赌第4章 徐师傅第17章 红釉小杯第175章 又是真品?第138章 豇豆红第110章 欲盖弥彰第162章 不再相信基情
第180章 交流第106章 油滴盏第121章 鱼和熊掌第63章 再临鬼市第85章 电话第97章 打道回府第143章 峰回路转第135章 洋彩第75章 杜鹃啼血第39章 首秀第178章 得现真迹第101章 青铜器第79章 别打脸肿了第3章 高科技鉴定第13章 扑朔迷离第151章 征服第48章 难念的经第48章 难念的经第39章 首秀第13章 扑朔迷离第56章 刁难第184章 天大人情第102章 分裆鼎第38章 败退第122章 有谱第172章 唐三彩第96章 艰难决定第158章 元青花第42章 文艺青年第73章 眼力和眼光第73章 眼力和眼光第5章 负荆请罪第164章 服软第7章 逛古玩街第123章 定窑白瓷第170章 鎏金铜佛像第126章 回家第177章 古琴第93章 明人聚会第186章 家事第76章 入门第34章 良好开端第85章 电话第57章 考验第178章 得现真迹第160章 中间人第44章 元芳你怎么看第159章 理论与实践第103章 伪君子第39章 首秀第4章 徐师傅第108章 借画第97章 打道回府第47章 最好的贺礼第11章 两万块第60章 小师妹第113章 逆转第147章 冒雨赶来第61章 跟你混第107章 侥幸第39章 首秀第37章 质问第57章 考验第56章 刁难第13章 扑朔迷离第8章 旧不如新第1章 洪武釉里红第6章 成化斗彩第101章 青铜器第145章 非汝非钧非哥第163章 此生无憾第76章 入门第6章 成化斗彩第18章 后生可畏第128章 闻讯而至第111章 太阴险了第15章 休闲一刻第180章 交流第162章 不再相信基情第156章 重任第80章 逆市而动第119章 傻了第166章 准备工作第156章 重任第47章 最好的贺礼第37章 质问第181章 评价第115章 墨荷第178章 得现真迹第138章 豇豆红第16章 跟着捡漏第120章 争辩第12章 系统提示第27章 打赌第4章 徐师傅第17章 红釉小杯第175章 又是真品?第138章 豇豆红第110章 欲盖弥彰第162章 不再相信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