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过完年就不消停了

第197章 过完年就不消停了

众人第二天醒来,由侍女们负责给他们更衣清理,更备上了醒酒的护肝的汤药,以及清淡的粥食,让他们好好的养一下脾胃。

这些人多数还有事情要做,如果没什么特殊的理由,基本上醒酒后便过来告辞了。

其他人也就算了,基本上所有事也都讲得七七八八,唯独王玄策,因他送了牛,所以宴请了他,但实际上来说,王玄策跟李泰不算太熟。

所以昨天的气氛也不适合拉着他说,现在见王玄策清醒过来,李泰要找他做些正事了。

“玄策,今年草种计划推行得怎么样了?”李泰对王玄策开口询问。

王玄策原本还以为自己报告后就告辞了,没想到李泰居然还拉着自己聊事。

不过到底自己经手的,王玄策道,“《草种计划》在桑干河周边有序推进。

在大雪降前,收割到了足够牧草制作成青储,再加上壁炉形势的牧屋建立起来。

以今年储蓄的煤炭,足以支撑到明年开春,所以今年绝不会有牛羊被冻死!”

说实话,王玄策说到这里挺得意的,毕竟自己是真把《草种计划》给一点点实行起来。

一想到这里,手中没什么财富的百姓便拖家带口的向天京城这边过来了。

尤其在绝大多数做过徭役的百姓看来,李泰是包吃包住的。

这些当地豪强地主一开始很不乐意,但这些官员在关乎自己官位时,那可是相当的机敏,连忙道,

只不过去得晚了,可能前面一个人当上了管事,但你还是只能做徭役啊!”

天津城是属于幽州的,这些百姓还是属于幽州的,对自己真没影响。

“诸位同僚。”高季辅看着自己身边的众人,先开口道,

还是那句话,朝廷政令不下乡,这些普通佃农们遵循本能的离开,县城很难管到。

如果不是因为李泰基本上碰不了兵权,那李泰第一时间,肯定是把资源往马匹上倾斜。。

此刻营寨门口聚集了不少人,或多或少全是拖家带口的,其中还有几个自己认识的徭役。

接下来这年在《草种计划》顺利执行下,牧草资源对耕牛进行倾斜。”

这些百姓们一个两个的迁徙,那顶多只是被当地当做是笑话看看。

靠着京杭大运河,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毕竟在这机械能迟迟发展不起来的时代,牲畜的力量可实在是太靠谱了。

毕竟官员的考核里面就是有一条考察人口增加的,像李泰当初的高陵为什么直接给了一个上甲,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口暴增。

“高长史,就算燕王是一品亲王,也不能、也不能……”

其他的人都有赠送,甚至连李治都给这刚刚四岁的小屁孩准备了文房四宝一套,相信他上小学了,应该会很感谢自己的。

如果说《草种计划》原本是想要把草原民族变成农耕民族的远大计划,那现在李泰希望把游牧资源向着耕牛倾斜,自然而然就是关乎现实吃饭的大事情了。

自己还是安安心心利用《草种计划》把黄牛给培养起来,这些黄牛在秦岭黄河以南,也许未必会有南方的水牛来得适用,但在北方地区黄牛却是首屈一指的耕种品种。

我记得在雍奴前有座营寨的,我就在里面服徭役。

听到这话,在场徭役倒连忙报名了起来,生怕自己慢了几分,吃了大亏。

随着新年过去,一部分百姓拖家带口的寻回自己徭役的地方,请求继续做徭役。

毕竟整个大唐几乎算是封建时代的马匹之最,足足有七十万的战马,都不计算驽马的,这看得宋朝那是直流哈喇子,所以李泰不担心马匹的问题。

虽然李泰对佛家不感冒,但是长孙皇后喜欢啊。

王玄策听到李泰这话,神色顿时严肃了起来。

他们发现给燕王做徭役,不但能够吃饱饭,而且还有赚头啊!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家中有田的百姓,虽然对这徭役感觉有几分羡慕,但也只是羡慕。

这样自己从李泰手中拿到粮食,岂不是纯赚。

这一路上因去年修建让徭役们居住的营寨,更是安排了魏旭等不良人进行巡视。

最重要得是这事情跟自己无关啊!

高季辅自己是去服过徭役的,他清楚知道这些百姓对做李泰的徭役的态度。

那待遇简直就是百姓们梦里的生活,相互比较,可以说百姓的选择是理所当然的。

“当家的,这都走了两天了,连安庆都过了,还没到吗?”

但去年的徭役倒给李泰帮了大忙,让幽州百姓们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张津令,我们不能在这里继续干活吗?要去天津城吗?”有人开口问道。

所以只要走上这条路,到了徭役的营寨里,那就基本算是入了燕王口袋。

这样的情况下,那幽州出口其他地方的特产就算是有了。

中年人手上背着很大一个包裹,甚至算得上是全部家当,但还是向着天津这边过来了。

此刻的王玄策哪怕整个人燃烧殆尽,怕也会愿意扑到这个事业上鞠躬尽瘁。

毕竟,无恒产者无恒心,封建时代最没忠心的就是佃户了。

王玄策知道自己的任务后便匆匆离开,不过李泰也知道牛羊这种东西,跟粮食一样,不是第一天下达任务,第二天就能弄出来的。

“这些流失百姓以无产无田的佃户为主,他们全顺着去年新修的道路向天津那地方去了。

李泰小心的嘱咐道:“牛生产了就给小牛加上牛鼻环,加速牧牛向耕牛的转化。

你们是想要我跟燕王抢人?!”

能成为津令基本上都是农业学府出身,多少知道李泰的习惯,连忙说道,

“这道路修好了,运河还等着清淤呢!运河清淤了,天津城还要修建呢!

“耕牛?”王玄策听到这话,点头道,“还请燕王放心,某会尽量牧养黄牛!”

地主对待他们可没这般的好,因为他们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粮食,那给地主盘剥七层,那都是好的了。

“张津令,这要没活了吗?”在场的徭役听到这话心中一惊,这可要命的!

“你们放心,跟着燕王最不缺得就是活了!”

“就在前面了,这大路一直修到了雍奴县,我们顺着这大路继续走。

中年人带着一家老小转了一个弯后,就见到了营寨门口,不过眼前的场景却呆了呆。

你们先登记好户口,等待燕王把牛车马车之类的送过来,把你们送到天津城!”

只要伱们愿意给燕王服役做天津徭役,燕王会把你们全部都会收下的。

所以,他们每一分生存资源,那都是算了又算的。

到了那里,我们只要肯干活,那就有得吃了!”

等到这些全部都做好了,在《草种计划》的执行下,这种新方式说不定真能影响草原。

因为幽州到底是边疆地区,天生人口稀少,也就只能在耕牛与其他耕作工具上想想办法。

他没想到,一个新年过去,居然有这么多徭役,跟自己一样带着一家老小过来。

本来李泰的徭役模式想要再幽州这地方传播起来,尤其古代这种交通闭塞的环境下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别得不说,以后建立农社时,黄牛成为农社一部分资产,百姓们也能借用黄牛耕地,那自然而然的,农社在基层的影响力就能够更进一步的扩散开来。

这时候,有个文士站出来,开口道,“大家不要着急,燕王已经知道你们来的事。

毕竟土地才是最有归属感的,只要逼不得已他们是不会舍弃土地的,但多少也是起了农闲的时候,没事去打打零工,多少赚几个钱的心思。

张津令道:“雍奴以北的道路都修缮的差不多了,现在主要修缮天津城到雍奴的道路。

觉得给地主一年干到头顶多也就勉强吃个饱,想要吃得好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更不要说还有腊肉鱼干啊!

但是数量多了,当地县城很快就有所发现,但想要阻止,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法管。

王玄策不知道李泰此刻已经开始对京杭运河开通后,对整个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布局。

更不要说随着人口的流逝,带来得劳动力减少,肯定还会影响到春耕!

这些县城的官员发觉自己官位动摇,当即发动当地大族想要留住佃户。

明年想大面积推广小麦,你手上的耕牛是重中之重,可莫轻乎了!”

但人口流失对县城官员来说,也不是小事。

尤其是大过年的把他们运送到所在县城,让他们过年跟家里人吃上鱼肉,对很多百姓来说,当官能做到这地步自己还要求什么!

所以,去年那些离开的徭役,回去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趁这冬天仔细算了算,觉得与其给那些地主做佃户,还不如出来跟着燕王混来得合算。

但那些自己没田亩,在给地主打工的佃户,冬天回去后好好算了算。

但现在不是还有张万岁在嘛,在高陵又有赛马的马场在,关于马匹不需要自己担心。

听到这话,这些当地豪强与世家马上反应过来,知道这件事的重大。

甚至这些佃户重新进行户籍编撰后,说不定一些地主私下里瞒报的人,会出现出现在户籍上,这人口不就多了嘛!

所以,在幽州这层面来说,高季辅倒乐得见到这事情。

你们在这里有什么活干,快点去天津才是正理,否则活给别人抢了,可别怨我!”

不过,这样的欢快日子倒也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

王玄策自然也明白的,有了这牧牛后,这能给整个北方带来多么大改变。

这个冬天过去,自己也算是有了完整的经验,以及各种能够改进的技术。

不过,王玄策虽不知道李泰的这些变化,但单是《草种计划》的耕牛能够提供给幽州地区,从而耕犁出更多食物,这本身对官员而言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但有了资源上的倾斜,尤其牧草上的倾斜,王玄策至少会重点挑牛来培养,自己要求不多,今年能出栏个一两千头,多少也算安慰了。

因为自己不过只是才过了一个安稳新年,没想新年第一件事,便要处理这令人糟心的事。

虽然每个人换到的鱼干也好,腊肉也好,真算不上多,但李泰对百姓的用心,百姓自己自然会感受到。

说实话,这件事情高季辅也很愕然的。

李泰点点头,道,“进行顺利就行,另外有件事需要你注意一下。

所以他们是最精明的一群人。

一个人的工作于己有利于国家有利,那就不需要李泰再多说什么了。

他们的精明是为了他们能在这时代活下去,哪怕只是多活个一两年。

毕竟其中绝大多数佃户基本都住在县城边角位置,有的甚至不是在县城里,而是山坳里,这让县城怎么管。

一名妇人拉扯着孩子,一只手拉着背包有几分怯生生的,既有对前路的迷茫,有又对前路的恐惧。

高季辅不想处理这件事情的原因,就是这些百姓在县级层面上虽然出现人口流失,但对高季辅来说,这一部分人不是消失了,而是到天津城了。

甚至不需要他们去提醒,随着大量的百姓向着天津汇聚而来时,

卢家、卫家、祖家一个个世家找上高季辅,要高季辅想出个办法来。

只要是正常当官的,那多少都清楚知道这件事情的意义。

新年第二天开始,自己便是去一个个官员家中拜年,像是杜相,高季辅,马周,以及其他自己麾下的人,都尽量在十五前拜访完毕,甚至连新年礼物都早早给长安的父母送过去了。

“现在只是正月,所以这些佃农的离开,你不介意。

旧年过去,新年到来,这次李泰倒是第一次在幽州这边过年。

给李世民送过去的是天津的粗盐,至于给长孙皇后的则是一块水玉的玉佛观音。

但要到了三月,没有足够佃农,谁帮你们种田!”

下属官僚不由张张嘴吧,但想说什么,说李泰招收流民,吸纳佃户吗?

但这年头谁把佃户当人看啊!

如果不是这次佃户去天津城做徭役的事情,几乎自发性的开始蔓延开来,导致大量的佃户流失,换了谁,谁会把一个佃户放在眼中。

毕竟每个佃户,那是早早把自家祖传土地卖了,只能出卖劳动力到地主家里面耕田。

但谁都知道,地主家有徭役让佃户顶上,地主家要交税先收佃户的,佃户算个屁。

如果不是大面积佃户逃离,导致春天没足够劳力耕种,那谁家地主会把佃户放在眼里啊!

但现在年都过了,春耕快来了啊!

(本章完)

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121章 书局的意外发展第12章 扑灭蝗灾第20章 吕才第484章 占城稻第161章 与李世民闲谈第425章 李泰摆烂中第229章 薛仁贵行动中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189章 迷茫的高季辅第231章 准备离开第516章 正面的碰撞第281章 阎家第397章 月饼制作第212章 学子们的安排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162章 巡查体系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381章 广州的发展第300章 阎婉第175章 晒盐法第283章 长乐完婚第481章 步步推进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378章 新的标杆第149章 新的计划第34章 逐渐繁荣的高陵第444章 儿子,时代变了第19章 制作手套第390章 世家的底蕴第258章 覆灭第390章 世家的底蕴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86章 心黑第114章 建议第429章 卑路斯再临第487章 精神天赋的运用(今天一更)第250章 李靖的任务第339章 传播第304章 尚公主的条件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24章 学府内的会议第129章 人力资源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细第545章 继续军议中第160章 托付第232章 时光的残忍第185章 与李德謇的碰面第35章 行刺第279章 整顿亲卫第165章 坠马第216章 求教战部天赋第157章 张玄素第9章 与窦静的合作第163章 三个人选第401章 吓死了第258章 覆灭第531章 辽难运河第140章 与房玄龄的交易第242章 折冲都尉第417章 陈大德归来第1章 贞观蝗灾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7章 马周第97章 发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280章 阎家第526章 高延寿的挣扎第524章 交锋第136章 幽州的交换生第303章 顺水推舟第110章 李泰的小实验第201章 驰道建设的计划第329章 江南的茶园第109章 李世民的决断第443章 口无遮拦第458章 叛乱终结(今天一更)第389章 农学社的无奈第213章 天津城的流民们第83章 又被弹劾了第466章 改革的风险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择第220章 高句丽的特产第484章 占城稻第329章 江南的茶园第92章 熬出头了第259章 向李靖请教第64章 胜利第522章 李泰的定位(今天一更)第311章 茶园的建议第176章 被腐蚀的苏定方第487章 精神天赋的运用(今天一更)第445章 生产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363章 吐蕃的韧性第74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88章 长孙无忌的敏锐第6章 请蝗仪式第431章 筹谋建设丝绸之路
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121章 书局的意外发展第12章 扑灭蝗灾第20章 吕才第484章 占城稻第161章 与李世民闲谈第425章 李泰摆烂中第229章 薛仁贵行动中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189章 迷茫的高季辅第231章 准备离开第516章 正面的碰撞第281章 阎家第397章 月饼制作第212章 学子们的安排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162章 巡查体系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381章 广州的发展第300章 阎婉第175章 晒盐法第283章 长乐完婚第481章 步步推进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378章 新的标杆第149章 新的计划第34章 逐渐繁荣的高陵第444章 儿子,时代变了第19章 制作手套第390章 世家的底蕴第258章 覆灭第390章 世家的底蕴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86章 心黑第114章 建议第429章 卑路斯再临第487章 精神天赋的运用(今天一更)第250章 李靖的任务第339章 传播第304章 尚公主的条件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24章 学府内的会议第129章 人力资源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细第545章 继续军议中第160章 托付第232章 时光的残忍第185章 与李德謇的碰面第35章 行刺第279章 整顿亲卫第165章 坠马第216章 求教战部天赋第157章 张玄素第9章 与窦静的合作第163章 三个人选第401章 吓死了第258章 覆灭第531章 辽难运河第140章 与房玄龄的交易第242章 折冲都尉第417章 陈大德归来第1章 贞观蝗灾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7章 马周第97章 发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280章 阎家第526章 高延寿的挣扎第524章 交锋第136章 幽州的交换生第303章 顺水推舟第110章 李泰的小实验第201章 驰道建设的计划第329章 江南的茶园第109章 李世民的决断第443章 口无遮拦第458章 叛乱终结(今天一更)第389章 农学社的无奈第213章 天津城的流民们第83章 又被弹劾了第466章 改革的风险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择第220章 高句丽的特产第484章 占城稻第329章 江南的茶园第92章 熬出头了第259章 向李靖请教第64章 胜利第522章 李泰的定位(今天一更)第311章 茶园的建议第176章 被腐蚀的苏定方第487章 精神天赋的运用(今天一更)第445章 生产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363章 吐蕃的韧性第74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88章 长孙无忌的敏锐第6章 请蝗仪式第431章 筹谋建设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