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军用转民用

第233章 军用转民用

李泰倒没想到,几年时间朝廷上面的朝臣也已经有了如此变化。

细细数来从当初自己创立农业学府到现在也已经有了六七年的光景了,一些人扛不住时间的侵蚀也是正常的事。

如今回到了长安,也是要多去看看这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老臣了。

李泰稍稍收敛情绪看着吕才道,“初质,农业学府和郑白渠那片试验田发展得如何?”

吕才道:“回禀燕王,在您走后,农业学府的每年毕业学生差不多维持在五千人左右。

不过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基本上投在了杜相所领导的大运河津口,以及河南地区的农学社。

同时广州地区也年年有派遣学员过去,甚至有学员病死在广州回不来了!”

李泰听到吕才的话,心下忍不住感到黯然,道,“感谢学员们的贡献,如果有父母的,抚恤好他们的父母。若孤儿,则将他的名字铭刻在农业学府的校史中。

但长安与广州间的交流,要继续下去!”

理由非常的简单,因为华夏自古以来到了农民手中的土地都是那种破碎的碎片化土地。

更不要说,谁也不知道荒郊野岭的有什么东西,说不定直接跑出一只饥饿难耐的大猫,然后就没然后了。

别看高陵农业学府每年毕业的学生有五千,但这五千人对于整个大唐来说太少了。

一开始,李泰也认为,刘仁轨,褚遂良学习了自己建立了学校的模式后,这些学校就能在大唐各个土地上不断建立。

毕竟科学实验这种东西是不讲道理的,砸钱砸时间下去,很多时候就是打水漂。

说实话,在广州的甘蔗倒这几年种植出来了,而且亩产也在学子们的努力加加大。

或者说,就算方方正正的一块,那在它的周边肯定也是有很多有楞有角的碎片化耕地。

然后李靖回家怕是连钓鱼的鱼塘都还没有建好,就又被李世民给拉过去打仗,为自己的灭国功劳再增添一笔。

如今这长江以北,多少有一些零星的农学社了!”吕才对着李泰回答。

而制作一条运河或者道路能让广州区域跟长江流域沟通起来,那蔗糖行业才算能有未来。

这一种情况哪怕在现代社会都没什么太大改变。

这让李泰知道了战部天赋这种事情后,便思索着应该怎么样把它民用化。

说实话,比较起其他按部就班的安排,李泰对这个才是最关注的。

而幽州的幽州学府,余杭的江南学府,甚至在广州也建立了农业学府,但实际上每年的学生李泰觉得也很难超过八千人。

不过,吕才突然想到了什么,对李泰道,“燕王,此事可不可以拜访一下代国公?”

李泰思索着一下,对吕才道,

所以李泰不追求什么跨越时代的技术,比如现在手搓黑火药,制作TNT什么的。

环境的安稳是发展开发的基础条件,若是连这基础他条件都没有,那就别多想了。

这样的情况下,物资放在洛阳,相对来说转运方便。

但也就只是到这种程度了,想更进一步发展却是交通限制了广州的整体发展。

但李靖,自己到底是看过不少大唐电视剧,而李靖自然是一个怎么都绕不开的人。

虽然多少有一点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贪婪模样,但李泰明白,在大唐现在的耕地上强行推行什么机械化工业化是没前途的,只有黑龙江那一片的区域,才能满足自己的计划。

说实话,对比起薛仁贵未来会发生什么李泰还真不清楚,毕竟自己也不怎么看评书。

“走广州的道路也尽量规划好,能走水路的走水路,沿途多建立一些学院的据点驿站,方便学员们顺利往来。”

“不过,战歌只是对我们农业学府出来的学子有效,那种纯粹由其他百姓组成的劳动团体,虽然我能感受到他们的进步,但距离战部天赋还相当遥远。”

但在黑龙江的黑土区域,走得是美国的大农场主的模式。

只不过,李泰所希望的就是把军队中的东西从军用转化成民用,保留它高效的特点,但是能让这些东西更加普及化,以及更加安全而已。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一手建立的农业学府模式,需要投入的资源有些太多了。

至于不放在长安而放在洛阳,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李泰感觉自己的物资若放在长安,怕会被自己的老爹三天两头的打秋风。

“在?!”在门口的作为门神的两人,马上就反应了过来,对着李泰说道。

否则也就是奢侈品,顶多随着大唐资源有所倾斜,成为了军需用品。

这就好像每一个省市的211和985的数量比较有限一样,不是国家不希望有更多的强校能够出现,而是每一个省市的资源就这么多,甚至国家手上的资源就这么多。

“李靖?”李泰听到这话倒是有几分的惊疑,道,“他能让伱进他家门?”

吕才听到李泰的话,倒带着几分茫然,

吕才说道这里,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继续道,“至于另外一点就是,郑白渠修建出来已经三年有余,土地经过三年照顾,已逐渐恢复上田应该有的肥力。

李泰点点头,虽然自己离开了长安,但是农业学府到底是发展顺利。

哪怕现代也是一样,实际上不论是官方粮食产量,还是一个地区的人与耕田的比值,黑龙江都是华夏首屈一指的粮仓。

“吕才明白,所以一部分的人,会让他们沿途寻找合适的地点住下,就地组建农学社。

“既然代国公已经辞任,那就多多去询问一下代国公也没什么事,薛仁贵,祖长明!”李泰果断大声的喊道。

如果没通过郑白渠,李泰直接给自己圈下了一大片的土地,那李泰根本就没有进行尝试机械化工业化的种田模式。

所以在洛阳的渡口兴建起来后,李泰便让吕才在洛阳修建各种各样的仓库了。

但前几日他以足疾辞任,现在已经成了散官,有军事问题询问,应当不当紧吧……”

甚至就算有关李靖本身的历史杂书自己也看过一些,知道李靖前脚跟刚刚跟李世民辞职,后脚跟好像就不知道什么地方的边疆异族犯贱侵略大唐。

倒不是说,战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而是战争本身就是人类组织竞争进化的最高效模式,

每一个强大学校的背后,都有一个无比厚实的经济体作为重要支撑,否则好的学校是支撑不起来的。

毕竟李泰所重视的却是普及,如果做不到普及的话,那战歌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但等到李泰亲眼看到了幽州农业学府连两百人的毕业生都没有,李泰就知道自己的学府模式只能自己搞,其他人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这不仅是靠黑龙江地区得天独厚的黑土地,更重要得是几乎碾压其他产粮地的耕种模式。

不过这东西是实验性质的,李泰也没太大把握,怀着几分得之则幸,不得我命的想法。

“李靖以足疾辞任?”李泰听到这话,心中更惊讶了。

自从您让我们在洛阳建立了渡口,我们在洛阳那边储蓄的物资却是越来越多了。”

因为这一种模式,真就不太适合关中平原这点土地。

不过,这某种程度上是集体化的农业生产,而且是超过五百人以上的集体化生产,除了官方的军屯以外,实际上平民百姓的屯田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

同时洛阳因为京杭大运河,除了去蜀地,去其他地方都是四通八达。

尤其在农业的工业化方面,中国传统农业大省因为土地碎片化的原因很难推行机械化。

但即使如此,因为道路的崎岖,以及距离大唐中心的遥远,这让甘蔗想要运输出来真的是相当困难。

这也是自己来到了幽州,见到李淳风弄出来的幽州学府,这才真正确定的一件事情。

所以,基本上军用的东西相对来说都是更加高效,极端,甚至致命的东西。

这时代前往广州那种地方,哪怕官道也有很多崎岖,一路上别说什么人为打家劫舍,单单是蚊虫叮咬,水土不服,就足够了让人受罪了。

“现在还不知道原因!”吕才对李泰摇头道,“我也曾经尝试过非乐科的其他班级进行尝试,基本上都能形成战部天赋,从而提高他们田间干活的效率。”

因为不可能直接扛着甘蔗进行贩卖,制作成蔗糖几乎是这一种产品唯一的销售方式。

只不过燕王只是一个想法,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却是要自己去跑断腿了。

所以,李泰就是进行这方面的实验而已,为得是将来开发黑龙江那片黑土地做准备。

只不过,李泰跟这时代的人有种最大的区别就是,李泰有种军用转民用的思维。

“代国公很难说话吗?收小麦时遇到,感觉代国公很好说话,甚至邀请我去他家里坐坐!”

这让这一片一年顶多一熟的土地,生产出了全国最多的粮食。

“诺!”吕才点点头,燕王的想法总是这般的大气。

毕竟在幽州的时候,燕王所展现得可都是高人一等的智者风范,弹指间布局整个幽州,让幽州大大小小的势力全部为己所用。

这就让自己必须要未雨绸缪的准备好,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应该要怎么样挖掘黑龙江那一片黑土地的潜力,就这一点上来说,自己必须要为将来做好准备。

当然,那时高句丽肯定没了,毕竟高句丽若在的话,那开发起来也不方便。

李泰听到这话,对吕才点头道,“继续专研下去很重要,毕竟只是农业学子掌握的战部天赋,跟全天下的百姓都能掌握不同的战部天赋到底不一样的。”

“战歌转化成战部天赋倒是能成功转化了!”吕才听到李泰的话语,第一时间对李泰道,

毕竟自己是通过各种配套设施支撑起了学府模式,而其他的人用旧式的经济模式,是很难支撑起农业学府这样的花销的。

这点大到通过卫星直接看华夏土地上的农耕,小到每一个人到手的土地,几乎没有谁手上的土地是方方正正的一块。

李泰明白前往广州那种地方,真到了还好说,偏偏这一路上是最难受的。

“为何会如此?”李泰听到这话,不由带着几分疑惑。

“原本我觉得他身为朝廷右相,为这些事情打扰他并不好。

至于自己把一部分的物资储蓄在洛阳,那是因为长安与洛阳间的距离算不上遥远。

别人能能模仿自己建立农业学府,但学不了怎么对农业学府稳定的经济支持。

所以我们开始准备逐年减少在郑白渠的药材种植,而准备如同燕王您以前的规划,在余杭钱塘地区寻找合适的地方种植药材,然后通过大运河把这些药材大量的运输到洛阳。

两人却有几分面面相觑,他们的确是没想到,燕王会这般没下线。

“这些天,你们先跟着吕山长,尤其山长去代国公家时,你们就是农业学府的学子,跟过去听听军神的军事见解,能偷学多少就是你们的本事了!”

“等将来航运业有所发展,不说航运能在大海上航行千里,只要能做到沿我们大唐海岸线进行航运,那广州就不会再成为我大唐的流放之地,而是能够生产甘蔗的宝地了!”

其他任何的组织,哪怕输了未必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但唯有战争,命只有一条,失败者有千万种的理由,但唯有胜利者,那就是比对方更加优秀。

毕竟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啊!

“对了,我让你研究增加亩产实验进行得怎么?你的战歌能让农民形成战部天赋吗?”

且不说先期的各种土地,后期各种的实验素材,这些都是资源。

所以,现在李泰在研究的什么耕种的工业化规模化的实验,实际上就是为了打败了高句丽之后去开发黑龙江那一片土地准备的。

因为到时候,哪怕自己鼓励移民,但往高纬度地区移民肯定是件难事,哪怕到时候海运发达起来,怕也很多人不愿意过去种田。

但李泰相信,任何时代一个国家的军用技术,就是这个时代科技的最巅峰。

自古以来,教育从来都是最花钱的行业,这东西就是无底洞,只要你还有钱,那就肯定会发现还有值得教育投资的地方。

但回到长安,不对,甚至连长安的大门都还没进入呢,燕王的智者风范怎么就消失殆尽了,甚至连偷学这种事情,都这般光明正大的说出来。

“怎么不愿意?”李泰看着两人问道。

“臣等愿意。”薛仁贵果断回答,祖长明也马上反应过来,那可是李靖,大唐军神李靖,自己能有机会偷师为什么不去!

至于孔雀、吕才和杜楚客,一个个抬头望天花板。

很是显然,原本对长大的燕王还有几分陌生,但现在看着燕王那充满弹性的底线,果然这个很燕王。

(本章完)

第466章 改革的风险第195章 火之法则第462章 谨小慎微(今天一更)第38章 高陵的目标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226章 锦衣卫第119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第167章 尽心国事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26章 建设商铺第92章 熬出头了第296章 偶遇第246章 进步神速第281章 阎家第104章 李泰的安排第24章 学府内的会议第264章 机会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509章 反向伏击第420章 万象神宫第50章 战争将起第308章 天下第一围棋大会第191章 第一百九十一 高季辅潜伏中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275章 杜楚客到来第290章 保护第501章 降维打击的后勤体系第503章 出发前的准备第308章 天下第一围棋大会第431章 筹谋建设丝绸之路第223章 薛礼入学府第169章 顺水推舟第407章 收下武媚第346章 接收物资第189章 迷茫的高季辅第487章 精神天赋的运用(今天一更)第69章 高陵没有收入第174章 画大饼第237章 胜之不武第71章 漕运税收第545章 继续军议中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229章 薛仁贵行动中第539章 运河规划的落实第368章 心态崩了第44章 好好学习,做好笔记第121章 书局的意外发展第305章 魏王的老师第458章 叛乱终结(今天一更)第542章 回长安第333章 吐蕃的到来第100章 心黑第514章 被劫掠的辽东城第269章 吐谷浑平定第525章 唐军的伏击(今天一更)第186章 偶然的发现第102章 各自的羡慕第341章 赌狗拯救计划第484章 占城稻第65章 战报第183章 见遣唐使第517章 苏烈的战术计划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61章 李靖的伪装第383章 冯盎的抉择第177章 盐场发展中第520章 神通难敌天数第383章 冯盎的抉择第9章 与窦静的合作第61章 李靖的伪装第170章 谋划高句丽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嘱托第35章 行刺第182章 天津发展中第226章 锦衣卫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25章 五百文学费第123章 人口承载极限第494章 面见玄奘第29章 图书馆第394章 松赞干布已到达战场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谋划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519章 李淳风的推荐(今天一更)第155章 学员入岭南第411章 李世民的无奈(今天一更)第63章 阻击第421章 茶叶之利第388章 来到荥阳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111章 拉拢鸿胪寺第100章 心黑第472章 尼哈旺德的政变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335章 洛水之弈开始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280章 阎家第116章 信息茧房
第466章 改革的风险第195章 火之法则第462章 谨小慎微(今天一更)第38章 高陵的目标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226章 锦衣卫第119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第167章 尽心国事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26章 建设商铺第92章 熬出头了第296章 偶遇第246章 进步神速第281章 阎家第104章 李泰的安排第24章 学府内的会议第264章 机会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509章 反向伏击第420章 万象神宫第50章 战争将起第308章 天下第一围棋大会第191章 第一百九十一 高季辅潜伏中第219章 巡省天下第275章 杜楚客到来第290章 保护第501章 降维打击的后勤体系第503章 出发前的准备第308章 天下第一围棋大会第431章 筹谋建设丝绸之路第223章 薛礼入学府第169章 顺水推舟第407章 收下武媚第346章 接收物资第189章 迷茫的高季辅第487章 精神天赋的运用(今天一更)第69章 高陵没有收入第174章 画大饼第237章 胜之不武第71章 漕运税收第545章 继续军议中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229章 薛仁贵行动中第539章 运河规划的落实第368章 心态崩了第44章 好好学习,做好笔记第121章 书局的意外发展第305章 魏王的老师第458章 叛乱终结(今天一更)第542章 回长安第333章 吐蕃的到来第100章 心黑第514章 被劫掠的辽东城第269章 吐谷浑平定第525章 唐军的伏击(今天一更)第186章 偶然的发现第102章 各自的羡慕第341章 赌狗拯救计划第484章 占城稻第65章 战报第183章 见遣唐使第517章 苏烈的战术计划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61章 李靖的伪装第383章 冯盎的抉择第177章 盐场发展中第520章 神通难敌天数第383章 冯盎的抉择第9章 与窦静的合作第61章 李靖的伪装第170章 谋划高句丽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嘱托第35章 行刺第182章 天津发展中第226章 锦衣卫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25章 五百文学费第123章 人口承载极限第494章 面见玄奘第29章 图书馆第394章 松赞干布已到达战场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谋划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519章 李淳风的推荐(今天一更)第155章 学员入岭南第411章 李世民的无奈(今天一更)第63章 阻击第421章 茶叶之利第388章 来到荥阳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111章 拉拢鸿胪寺第100章 心黑第472章 尼哈旺德的政变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335章 洛水之弈开始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280章 阎家第116章 信息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