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95章 邀请李靖

bookmark

李泰从弘福寺出来,到底深吸了一口气,至少针对吐蕃的信息网算先布置开来。

说实话,李泰没打算让这些僧人去做细作。

相反的,李泰只需要他们做个正常的为双方和平交流而努力的普通僧人而已。

如果他们中有一些佼佼者,能真心怀慈悲的帮助吐蕃人就更好了,至少李泰对此是秉承相当支持的态度。

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需要得是真正能解析吐蕃人,甚至解析印度人的高才。

他们能融入到吐蕃的生活中,去分析吐蕃人的本性,去分析吐蕃人的体制。

这样将来真打起来才能更加针对吐蕃人,将来大唐跟吐蕃真的爆发战争,那自己也能多几分底气。

这种方式实际上算是从大英帝国身上学过来的。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全球霸主,大英帝国在侵略前,一般上会提前资助国家中真正有良心的学者前往某个国家进行学习考察。

这过程中大英帝国不会对学者有任何政治上干扰,甚至很多权贵还会慷慨解囊的资助。

其中让李世民最是重视的一点是,军队中所有百夫长以上的职务,除非战时特殊情况,否则都必须要在军校之中就读,完成基础的军事理论与忠君爱国学习后,才能够进行任免。

毕竟,李世民是亲眼看着当初那个如日中天的大隋,在高句丽的城池下面跌了三次,然后整个大隋就没了。

如果李泰是自己的儿子,李靖感觉把李泰扔到一些理论上九死一生的战场磨炼几次,然后再丢到十死无生的战场来一场升华战争……

哪怕他们也知道王玄策不会无缘无故的攻打他们,但万一呢,又不是谁都像某个赌徒一样,动不动就把自己的国运压上去赌博。

李世民看着李靖,不得不说这个攻必克的军神,如今也已经成为了白发苍苍的老者。

“够了!”李世民看着李靖的样子,倒沉声道,“侯君集死了,你打算把你一肚子的军事学问全都送到棺材里不成,大唐需要军官们接受兵与法的教育!”

同时李泰麾下的将士如果是学府兵的话,那是真的愿意为李泰赴死的。

李世民也不由对岁月的流失感觉到了几分的唏嘘,看着李靖道:

“药师,今日过来见你却是有两件事情与你商议。”

李世民看着李靖的样子,知道李靖是个滑头,明白了这件事在政治上的风险至少不会把自己给绞死,才会答应了下来。

这种只能发挥出武器100%战力的部队,对中原所有将领来说只能是练兵天赋。

第二大优势,就是李泰会想办法不断的保持队伍的士气在一个相当高的地步。

李泰去见了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以及去见到了李承干一面。

若两年战争打不过下来高句丽,那便太过看不起魏王从农学学府建立以来的布置了!”

有关于军校的建设,李泰倒主动上交了一份靠章程上来。

在李泰离开不久,李世民也让李君羡带着玄甲兵押送着李承干前往萨珊。

就算是一名真的很猛的猛将冲阵,李泰身边的亲卫为了李泰,怕也能够爆种。

而因为有王玄策跟吐蕃的那场战争存在,这让吐蕃对上唐人时,不得不多一分顾忌。

“吐蕃,西突厥,就先这么的安排吧!”李泰不由深吸了一口气,倒也没有太多纠结。

比如慕容伏允被李泰干掉,就是李泰几乎把资源发挥到极致。

如果不是这次李靖是真的病了,怕是能直接在李世民面前表演又恢复了。

李靖此刻斩钉截铁道,“这是魏王这等名将,苦心谋划了十四年之功。

吐蕃到底是不敢轻易得罪大唐。

“有圣人在,纵然魏王的计划在细节上有几分不全,相信圣人也会补全的!”李靖看着李世民道,“毕竟,这次的对手是高句丽啊!”

若这一场必胜的战争还打败了,那大唐将军还是抹脖子吧。

“还请圣人丰富,靖定然竭尽全力完成!咳咳咳咳!”李靖一口气说完,又忍不住咳嗽。

到达了地点后,直接便是挖沟渠,布置陷阱,哪怕简单的安营扎寨都恨不得打造成堡垒,形成比较体系化的战争。

“若战争持续一年,我大唐有六层胜算,若能持续两年,高句丽必灭无疑!”

“臣不知圣人来访,有失远迎,还请降罪!咳咳咳!”李靖说到这里止不住的咳嗽起来。

自己没想要用僧侣去做奸细,因为奸细这一种东西,只要你去做了,被怀疑了,对国家机器来说,想要查出来都不是什么难事。

本来李泰还想问一问李象或者李厥要不要交给自己来带,但想一想李世民,李泰到底没再去多说什么,直接给李世民上交了一份自己对于建立军校的奏章,交给李世民。

因为李泰感觉这样的安排也足够了,毕竟说到底大唐只要不解决掉高句丽,那么战略重心都不会向着西方偏移。

李靖听到李世民这话,思索了一下,倒也不再说臣不敢,而是小心翼翼的说道:

“圣人吩咐,靖定然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所以,李靖越研究李泰的战争方式,就越感觉魏王不愧是李世民的儿子,天生拥有军事战争的天赋基因,唯一可惜的是,李泰身为魏王都没有什么机会吃经验。

不论是什么样的王国本身就经不住一个帝国的针对,就更不要说在李靖看来一个不逊色自己的名将十几年的针对性运营了。

拜访完皇宫后,李泰便带上田长耕这支部队前往洛阳,开始清理在大运河上一个个违法违规的农业学府学员,为北伐高句丽做最后的准备。

毕竟你要是在军营鬼鬼祟祟的,谁还不知道你不怀好意啊!

但只是要你全心全意的做自己的本职工作,顶多就写一份日记,那有大唐在后面背书,就算是吐蕃也不敢轻易的跟这些僧侣起冲突。

而且,李泰带的军队拥有的天赋更是武器掌握,正常来说这天赋用来战争的话也就靠着武器来战斗,比正卒高一点水平,毕竟难道每一个士卒手中拿得还是神兵利器不成。

总之,就是这军校不只是单纯的军校,更重要得是成为制衡远征将领的一把利器。

李世民来到卫国公府就好像是来到了自己家一样,倒也一点没有把自己当做外人。

李世民回过神来看着李靖道,“至于第二点,我打算建立一座学府,需要一个教授学子兵与法的老师,怎么样你感不感兴趣?”

相反,李泰自己又非常的有自知之明,所以每一次跟对方交手,更会尽可能恃强凌弱。

只不过到具体战术上,李靖到底带过李泰清楚知道,李泰对战争指挥的敏感性不强,作战出了谨慎再谨慎也没什么其他天赋。

作为大唐在军事方面最大的泰吹,李靖对李泰在军事上的战略部署从来并不吝啬夸奖,尤其在战略方面,李靖向来是相当看好李泰的。

至于,李泰那种十几年前开始运营,运营到现在……李靖怎么看高句丽怎么样死翘翘了。

然后便开始对这国家从上到下的全面殖民,将其彻底成为大英帝国的资料生产地或者产品倾销地。

毕竟十赌九输,只要输一次,本就全没了。

眼前的情况,最先解决的还是高句丽。

李靖看着李世民的姿态连忙把李世民迎接到里面去,脸色甚至都红润了几分。

这让大唐哪怕已经脚踢东突厥,拳打吐谷浑,头槌爆了吐蕃,但对上高句丽时,就算李世民心中却也带着几分忐忑,深怕重蹈覆辙。

“臣不敢!”李靖听到李世民这话,连忙对李世民行礼,更急切间咳咳咳咳的止不住了。

“好了,好了!”李世民看着李靖的样子,挥挥手道,

“你这次怕是跟我去不了辽东了!”李世民感叹的看着李靖,然后徐徐道,

“是啊,是高句丽啊!”

“你这样子,难道还让你去门口接我不成。

所以,大唐虽已逐渐拥有作为大统一王朝才有的恢弘气象,但只要高句丽这关过不去,那大唐就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帝国,顶多也就是北宋的强化版。

到屋子里去吧,只不过我心中有一个问题,需要你来解惑而已!”

尤其对于弱小的国家来说,很可能就会因打赢一场退无可退的战争,从而拥有在强者林立的世界上拥有立足资格,这是很多弱小国家都梦寐以求的事。

越临近讨伐高句丽的时间,哪怕强如李世民心中却也不自觉的有几分的紧张。

到时候不说李泰能不能成长到与自己比肩,但至少在守城战的时候,就算自己怕是见到了李泰也会感觉到头疼。

但他的帮助又会被大英帝国作为榜样,成为大英帝国与殖民地友好关系的标志。

“有你如此的话语,我却是放心了不少!”李世民听到李靖的话松了一口气。

“就说一说,你觉得这一次征讨高句丽,你觉得我们大唐有几层的胜算!”

而李泰大概也是这样的套路。

但即使如此,李靖还是觉得李泰是那种遇到自己,也能比划比划的人。

某种程度上来说,一般的军队交手是平面的,但跟魏王部队交手那是立体的!

所以,李靖明白李泰战术指挥上的确算是一般,但真想要在战场上杀了李泰却真不容易。

听到这声命令,李靖看了一眼李世民,继续道,“臣不敢!”

但等到这学者,在当地做了全面详细的考察,并且将其编辑成书后,这本书便会成为大英帝国针对当地政权与百姓的一本重要参考资料,甚至是当地的百科全书。

毕竟很多的时候,个体的意志是没有办法逆转整个势力的大势的。

这战争红利不仅是当初的战争赔偿,以及接下来十几年的区域和平,更重要得是双方的心气更是随着战争胜利变得截然不同。

主要是李泰有两大的优势,一是李泰总是能够拥有大量的资源,甚至到了战场上都能莫名其妙的因地制宜弄出很多的资源来。

但李世民到底让李象与李厥两个孩子留了下来,至于李世民自己则来到卫国公府。

“……给朕坐下!”李世民看着李靖沉声说道。

只能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

没办法,这就是王玄策在大非川打出来的那一场战争的红利了。

当身处于一个为了直接殖民而不断启动战争机器的国家时,哪怕这国家中少数良心高洁之人的一切善举,都会为自己国家侵略他国而添砖加瓦。

李世民点点头,也就只有李世民这一辈从隋唐过来的人,才知道高句丽三个字对自己来说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是不论怎么重视都不过分的对手啊!

李靖看着李世民,目光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甚至李靖想问,圣人你知道在说什么吗?!

李世民看着李靖吃惊的样子,对李靖道,“青雀有一点说得没有错,至少让百夫长过来上个学,清楚知道他们上阵杀敌不仅仅只是为了有口饭吃,而是为了忠心于我,为了守护大唐,而从军奋斗,便是这军校的价值所在。”

但李泰的武器掌握使用最多却不是武器,而是李泰弄出来的工兵铲。

那位有良心的学者往往会因真心对被侵略国家的苦难而放弃高薪工作去那国家做慈善。

对李世民来说这自然无所谓,但李世民能看得出来,这对后续那些没军功傍身的皇帝来说,是非常好的一种制衡办法。

毕竟百夫长虽然不大,但也几乎是成为了军队的根基,若后来的皇帝能懂得任用这些人,至少能够保证兵权不会落入别人之手。

至少这样,已经能够很大的可能避免两晋南北朝的局面了,至少皇帝与远征的将领之间能够通过这些细微的百夫长重新建立信任。

所以李世民倒也觉得要先把框架搭建起来,然后把兵与法的两门课程的老师准备好。

另外等到高句丽的战争结束,自己便能挑选一批百夫长成为第一批学生,尝试建立这个教授兵与法的特殊学府。

第147章 乐圣第313章 粮票第36章 成为县令第370章 够了!不要了!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体面人第53章 捕鱼第386章 刺杀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针尖麦芒第39章 窦静的请求第220章 高句丽的特产第94章 制约第329章 江南的茶园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63章 阻击第440章 各自谋划中第534章 风雪前的准备(继续一更中)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择第315章 钢铁城第32章 邀请孔家第394章 松赞干布已到达战场第130章 教化异族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546章 军议结束第346章 接收物资第437章 阴谋进行中第367章 大非川之战第538章 安东都护府第8章 马周的提醒第127章 长乐来访第400章 整军出发(今天一更)第329章 江南的茶园第309章 破碎的计划第161章 与李世民闲谈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专业画大饼第394章 松赞干布已到达战场第444章 儿子,时代变了第492章 战争会议第525章 唐军的伏击(今天一更)第383章 冯盎的抉择第244章 众人商议第374章 武媚努力中第504章 高句丽的应对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170章 谋划高句丽第548章 成为太子(大结局)第333章 吐蕃的到来第182章 天津发展中第397章 月饼制作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488章 房玄龄很馋第73章 李承乾的锋芒第292章 百羌的习俗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计划》第268章 高原反应第104章 李泰的安排第2章 立志于农第285章 你说了,我便相信第77章 与颜勤礼的对话第207章 计划书第210章 粮食入河南第251章 六镜花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专业画大饼第201章 驰道建设的计划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290章 保护第546章 军议结束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针尖麦芒第275章 杜楚客到来第476章 进击的吐蕃第75章 分校第19章 制作手套第345章 点金术的力量第212章 学子们的安排第290章 保护第126章 李世民的奖励第268章 高原反应第299章 病来如山倒第439章 高句丽事变第274章 魏征的建议第321章 交税第12章 扑灭蝗灾第449章 考成法第198章 大道元素周期表第130章 教化异族第313章 粮票第96章 吕才的坚持第471章 身铸薪柴第194章 证道法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97章 发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439章 高句丽事变第319章 南市第373章 年节礼物第193章 杜如晦来访第118章 与潘师正论道第257章 李泰的战争模式第146章 挖墙脚第537章 高句丽灭第231章 准备离开第301章 到洛阳
第147章 乐圣第313章 粮票第36章 成为县令第370章 够了!不要了!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体面人第53章 捕鱼第386章 刺杀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针尖麦芒第39章 窦静的请求第220章 高句丽的特产第94章 制约第329章 江南的茶园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63章 阻击第440章 各自谋划中第534章 风雪前的准备(继续一更中)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择第315章 钢铁城第32章 邀请孔家第394章 松赞干布已到达战场第130章 教化异族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546章 军议结束第346章 接收物资第437章 阴谋进行中第367章 大非川之战第538章 安东都护府第8章 马周的提醒第127章 长乐来访第400章 整军出发(今天一更)第329章 江南的茶园第309章 破碎的计划第161章 与李世民闲谈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专业画大饼第394章 松赞干布已到达战场第444章 儿子,时代变了第492章 战争会议第525章 唐军的伏击(今天一更)第383章 冯盎的抉择第244章 众人商议第374章 武媚努力中第504章 高句丽的应对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170章 谋划高句丽第548章 成为太子(大结局)第333章 吐蕃的到来第182章 天津发展中第397章 月饼制作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488章 房玄龄很馋第73章 李承乾的锋芒第292章 百羌的习俗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计划》第268章 高原反应第104章 李泰的安排第2章 立志于农第285章 你说了,我便相信第77章 与颜勤礼的对话第207章 计划书第210章 粮食入河南第251章 六镜花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专业画大饼第201章 驰道建设的计划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290章 保护第546章 军议结束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针尖麦芒第275章 杜楚客到来第476章 进击的吐蕃第75章 分校第19章 制作手套第345章 点金术的力量第212章 学子们的安排第290章 保护第126章 李世民的奖励第268章 高原反应第299章 病来如山倒第439章 高句丽事变第274章 魏征的建议第321章 交税第12章 扑灭蝗灾第449章 考成法第198章 大道元素周期表第130章 教化异族第313章 粮票第96章 吕才的坚持第471章 身铸薪柴第194章 证道法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97章 发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439章 高句丽事变第319章 南市第373章 年节礼物第193章 杜如晦来访第118章 与潘师正论道第257章 李泰的战争模式第146章 挖墙脚第537章 高句丽灭第231章 准备离开第301章 到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