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351章 桥头堡

bookmark

古代的日本,一年分为一月到六月和七月到十二月两个部份。

七月也是正月。

一月到六月的节日活动在七月到十二月期间会再重复一次。

这样习惯的影响如今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七月仍然被日本人视为“中元”。

可以说,这是一个已经被我们国人淡漠了,几乎快要遗忘了,但在日本还相当兴盛的一个节日。

对日本人来说,中元在过去是一种宗教活动,要把供神或供佛的稻米、年糕和鱼等食物送给亲近的人。

但现在则演变成了向日常关照自己的人,送些礼物表示感谢的习惯。

私人之间自然不必说,公司之间也盛行互赠礼品,重视程度相当于岁末。

赠送的礼品,通常都是赠送食物或日用品,真是多种多样。

为此,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日本的百货商场及其他商店以及大型超市都会开设专柜,摆出各种各样的应节产品,并雇佣临时工以开展大规模的促销活动。

甚至人们不必把礼物直接送到对方的家里,大多都是由百货商店或其他地方直接送货上门。

不用说,随着日本人的钱包日益鼓胀,这一年的中元节在礼品消费上自然比起往年都要靡费。

别说高档的商品层出不穷,就连包装也别出心裁。

商家不惜用金箔之类的名贵材料,以及在礼盒包装之内放入金银器皿,水晶制品等零碎的小件儿礼物,来提升礼品的身价。

在宁卫民看来,日本人的这种商业氛围,颇有前世国内中秋节,一度流行“洗澡蟹”和天价月饼之感,这简直就是一种精准瞄准了日本人刚刚拿到手年中奖的商业阳谋。

从这点上来看,被日本的零售商当成了韭菜割的日本老百姓和日后买高价月饼和“洗澡蟹”华夏老百姓,倒是有几分同病相怜。

不过,尽管日本民间充斥着“废除这种习惯”的呼声,许多人都因为高昂的礼物支出苦不堪言,但现实却毫无这种迹象。

毕竟中元节礼品是为了表达谢意而送给上司、长辈或者曾经关照过自己的人的。

这种送礼的风俗具有相当的社交作用,尤其对社恐的人来说更是必要。

从某种角度来看,如果没有了这种习俗,反而会让许多不善交际的日本人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才能缓和同事间的矛盾,捋顺人际关系了。

所以正因为这样,有的百货商店甚至对外资公司主动开展游说工作,希望他们“入乡随俗”,顺应日本中元风俗,说这样做可以更加顺利的帮助他们巩固业务基础,搞好客户关系。

(1987年日本东京)

那不必说,回到东京之后,无论是宁卫民还是松本庆子,他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别的,而是收礼、还礼,和送礼的问题。

越是社会层次高的人,越懂得礼物互赠是门学问,是品味的赌博,是迎合人心的能力体现。

尤其对于日本人这样经常送礼,又喜欢送礼的民族而言,在礼物交际上的各种禁忌和规矩也多不胜数,就更难做到无可挑剔,恰到好处,又能打动人心的地步。

别的不说,就说还礼这件事。

还礼的原则是对于下属或晚辈要以相同的礼物回赠,对于上级和平辈的人则以一半价值回赠。

这一标准是由习惯决定的,如果搞错了,有可能招致别人的背后闲话。

这和欧美国家付小费是一样的,究竟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令人很费脑筋。

尤其是对宁卫民和松本庆子这样交际广泛,社会关系复杂的人来说,不但收到了礼物众多,简直可以开办商店了。

而且他们对好多送礼人的喜好并不熟悉,对送上门来的好多礼物的价值还不好揣测估量,就更是让这种事儿变得难上加难。

打个比方,不论价值多寡,像宁卫民和松本庆子收到的实用性生活用品。

如:移动电话,PC笔记本电脑,夏普X-68000娱乐专业电脑,PC-98替换器,电脑通信调制解调器,便携式液晶电视,G-Force吸尘器,红白机,一次性照相机,CD播放器,家用卡拉OK,微波炉,烤箱,可储存电话号码的电子手表,山崎威士忌,三得利威士忌,威凤凰,人头马白兰地,酩悦香槟,法国红酒,粉色啤酒,乌龙茶,玉露茶,西式点心,火腿、烤牛肉,干青鱼子,果冻,水果,活页本,漱口水……等等等的。

这些东西都是有标准市价的,衡量价格还算好说,哪怕好多都是刚上市的新产品也没关系,只需费力去打听打听就是了。

但对于劳力士,卡地亚,路易威登,爱马仕,香奈儿,蒂凡尼,宝格丽,古琦这些进口奢侈品牌的不同产品,以及御本木,梵克雅宝这样本地或者进口的珠宝店送来的各种款式不一的各种首饰,就比较难打听到具体价格了。

因为这些东西的价格天差地别,同样品牌同类型的产品,因为材料,工艺,款式的区别,价格都能差上好多。

而且有些特别的产品,是这个店有,那个店没有,连想打听价格或许都无从去打听。

即便是经常消费这些奢侈品的阶层,也不能够准确判断出大部分礼物的价值。

所以想做出准确的判断,这就更是让人比较为难的事儿了。

这还不算什么,像最近日本刚流行起来的“养生中药”,以及有人投其所好,专为宁卫民送来的字画、茶盏,华夏古物一类的东西,那才是最让人难以估量价值的东西。

有些东西实际价值无论如何,但这些人能买下来送给宁卫民,价值就不会太便宜。

天知道这些东西他们在日本花了多少钱,反正血亏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这又让宁卫民该怎么回礼?

要是一般人面对这样棘手的问题,恐怕会像重新参加一次高考,弄不好日思夜想,连头发都要掉下一大把。

不过话说回来了,好就好在宁卫民不是一般人。

首先,他本身就是个送礼的行家,除了已经了解了一些日本人在礼物上的风俗和忌讳,他还深知最好的礼物要具备以下特点。

一,最好的礼物要投其所好,要选择受礼者想要或喜欢的东西。

二,最好的礼物是令人意外和惊喜的。

三,最好的礼物能体现出诚意和友善。

四,最好的礼物应该是格调不低俗的东西。

五,最好的礼物不会超出自己的经济承担能力和相应的预算规划。

其次,宁卫民这次回来除了肩负的任务,除了要在京都和大阪尽快让坛宫饭庄的分店开业,还要在日本进一步推广《红楼梦》的任务的。

因此他这次不但带回来了三十个精挑细选的员工作为先头部队,而且还让这些员工又用拉杆旅行箱替他运送来了大批有关《红楼梦》主题的工艺品,以及一皮箱殷悦用三成价格收购的熊猫小型张和熊猫邮票。

再加上宁卫民还拿到了国内授权,原本在离开日本之前就已经让日本这边的印刷厂,印制了两万套日文版的《红楼梦》连环画,并且还让日本音像制品工厂灌录了一万套的《红楼梦》录像带。

所以这么一来,他的手里便拥有了足够多,不同档次的,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文化氛围的的礼物来解决这个问题。

要知道,不但日本人普遍喜欢工艺品类的礼物,而且在日本,无论是录像带还是书籍都是很贵重的东西。

一盘录像带售价一万五千円,以《红楼梦》电视剧三十六集的长度灌录十八盘录像带,总售价就是二十七万円。

连环画方面,宁卫民考虑到了日本人的阅读习惯,把“上美”80版本的十六册《红楼梦》以惠文堂书店的名义重新排版,通过东京的一家小印厂印制成了上下两册的大开本,总售价四千八百円的精装版。

光这两样东西,他拿去应付大多数的回礼和送礼之需差不多就足够了。

(日文版《红楼梦》连环画封面)

(日文版《红楼梦》连环画内页)

以宁卫民一个华夏商人的身份而言,他选用这样充满浓厚华夏文化气息,又雅俗共赏的礼物,绝对是一个讨巧的办法,两全其美的选择。

无论用于赠送自己麾下的下属,还是与合作伙伴互赠,或是让那些高居人上的大人物对自己留有深刻的印象,都能起到恰到好处,不流于俗套的作用。

更别说还有绢人、瓷器、琉璃灯、各种玩物、团扇、香扇、纸伞、荷包作为有效补充,完全可以让他根据对方的身份高低和礼物的薄厚做出适当的相应调整。

即使在实用性方面略有不足也没关系,因为千万别忘了宁卫民还有坛宫饭庄呢。

他又从京城带来了不少人手,如今分店尚未开业,正好都用于礼物方面的协助。

搞点面点礼盒出来,搞点茶食糖果礼盒出来,再搞点宫廷饽饽礼盒,搭配自己封装的酸梅汤、玫瑰露,以及用《红楼梦》和“金陵十二钗”的名义,封套包装的茉莉花茶、菊花茶、华夏酒水,也就有效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不仅如此,他这么干,反而衬托出了红楼大IP的文化底蕴,越发显得礼物琳琅满目,风光体面。

不得不说,华夏的文化艺术历史悠久,为世人称颂并不是浪得虚名。

宁卫民仅仅利用四大名著之一,随便拿出了一两手来,就能达到礼物独特、高雅、精巧、令人意外的这些效果。

让本来让人难以应对的社交难题变得轻松起来,甚至很可能再通过此事,收获不少人情上的好感,对自己的事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毕竟他也见惯了不少日本人口嫌体真正的德行。

就像坛宫饭庄,就总会有因为先入为主,跟服务员抱怨的日本客人。

“这麻婆豆腐的味道不对?为什么这么辣?一点也不甜?”

服务员答,“这是华夏的传统做法,是和日式做法不太一样的。”

客人嚼嚼嚼,“不好吃……”

嚼嚼嚼,还是嫌弃的语气,“真的不好吃,太辣了……”

喝了口冰水,然后嚼嚼嚼,又塞了一口。

结果下次来,这位还照点这道菜,照吃不误。

更何况华夏的人工也太过便宜了,工美技术却是无比成熟,这方面的优势体现在工艺品上,就是横扫一切的大杀器。

像料器,绢人和檀香扇,和刺绣的团扇这些东西,日本人怎么看都认为是价值不菲的奢侈品。

但偏偏事实却是这些礼物都很便宜呢,甭管对外标价如何。

到宁卫民这儿,这些他从国内带来的东西,每样东西平均成本是真的不高。

举个例子,像日本传统的工艺品“人形”,是用泥、纸、木等材料制成的偶人。

这种偶人和绢人极为相似,但价格不菲。

最便宜的售价也要一两万円,昂贵的十几万円,几十万円都有。

然而宁卫民带来的绢人,小的制造成本也就五六百円,大的不过一两千円。

一万円都够一套十二金钗的绢人的出厂价儿了,这差距哪儿到哪儿了?

他送这样的礼物给日本人,那日本人心中的感受还用说吗?

衡量价值的标准完全是背道而驰了。

(日本被称为“人形”的传统人偶)

实际上对宁卫民来说,所有礼物中恐怕付出最多经济代价的,也就是日本制造的录像带和图书,但成本也就售价的两三成罢了。

所以哪怕以最市侩的角度来看,宁卫民都是赚大了。

任凭谁也不会想到,这小子居然连送礼都是充满了投机性的。

通过中元节,他居然光靠送礼和收礼就挣出了一个小商店,获利不下千万円,这也是一种异数了。

而且这还是小头儿。

宁卫民他可不光自己送,他还卖呢,就像他曾经利用日本的文化节上干过的那样,他在麻布地区的惠文堂书店也打出了“中式中元传统赠礼”促销条幅,在店里专门摆了一两长案的样品,包括了各种华夏工艺品和华夏的面点、糖果和点心礼盒。

哪怕在中元节到来前,为期已经不足一周,居然也利用天时地利,卖出了两千多万円的货物,总算是没错过这次商机。

更意外的是,甚至没做宣传,就顺带着让《红楼梦》都沾了光。

刚刚出版的《红楼梦》连环画也因为顾客流量徒增,卖掉了六百多套呢,那是相当的令人惊喜了。

如果客观的来说,其实此时地处东京闹市商业区之一的惠文堂书店,在东京喜好华夏文化的日本人心目里,已经小有地位了。

而且由于这里并不只是一家有华夏图书和工艺品出售的地方,还能品尝到日本不多见的华夏茶水和糕点、糖果。

实际上,这里的经营模式早就已经突破了原本宁卫民所设计文艺咖啡馆或者茶室的规划,变成了一个真正可以推广华夏文化的窗口。

慕名来这里的客人不但越来越多,而且回头客也与日俱增,不但有贪嘴的顾客点名想购买他们从书上看到的华夏糕点和茶叶的。

也有专门研究华夏文化的文化学者和大学生,希望书店能帮助他们购买一些华夏内地出版的图书。

如果从店铺的前景来看,惠文堂书店的存在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了。

利润也成为了日本大多还在赔本书店里的翘楚,甚至还能拥有从华夏内地引进图书的独特资源,已经借此恢复了部分出版业务。

应该说,达到目前的这种效果,这既是宁卫民在无意间走了一步妙棋,也得说是源于这个时代文化交流的不畅,源于华夏文化五千年积淀的独特魅力。

不知不觉之中,宁卫民已经在日本的文化阵地上拥有了一个小小的桥头堡,天知道他的未来还能借助这家书店走到哪一步。

第75章 广告第346章 月黑风高第512章 清亮第157章 骨气第515章 桃花泛第254章 第二顿第1142章 闹情绪第514章 仗义执言第1233章 泡沫氛围第222章 大钱靠命第108章 抄凳子第936章 良日启程第225章 四道关第710章 万红之中第193章 最美第718章 人有三急第24章 得失第699章 第一代第562章 投机者联盟第94章 不甘第1310章 特殊待遇第1416章 资金为王第470章 蝴蝶效应第1444章 卷起来第534章 拉拉粥第648章 食肉动物第937章 蒙上眼睛第1011章 好吓人第837章 决堤第173章 没出息第1385章 落水狗第913章 接待规格第1316章 破除谣言第321章 照和房第463章 醍醐灌顶第183章 红脸白脸第546章 优越感第1362章 华夏魅力第1327章 正日子第1470章 布局第883章 露台角落第773章 心有所感第1280章 浪荡公子第136章 大意第1493章 该杀第646章 上瘾第1375章 并购第257章 看不懂第431章 商量商量第1339章 请堂会第1454章 拌嘴第740章 奇兵第97章 流行第784章 管不住手第1179章 人情世故第55章 主动权第166章 酸奶会议第1455章 焉知非福第811章 得挠人处且挠人第1198章 赶上了第472章 不合常理第571章 夙愿终偿第909章 餐厅相会第835章 一宫邮市第299章 财神奶奶第635章 赌约达成第535章 第一商品第323章 张大勺第1397章 大卖单第567章 白毛冬瓜第1377章 感谢对头第1042章 闭门羹第293章 假大方第1385章 落水狗第194章 金领滋味第338章 新鲜事第416章 海市蜃楼第440章 滑不留手第798章 处处到位第984章 收获满满第821章 厚礼第668章 属性相克第44章 空子第1242章 热烈欢迎第1106章 翻越大山第1395章 赢定了第1473章 空手套白狼第337章 触类旁通第579章 老鼠夹子第288章 虚假权势第462章 平民智慧第352章 小刀锋利第267章 煽风点火第65章 好汉第1218章 首日票房第297章 前店后厂第1367章 羚羊与狮子第417章 人之所欲第1226章 冷眼旁观第345章 没赚会死
第75章 广告第346章 月黑风高第512章 清亮第157章 骨气第515章 桃花泛第254章 第二顿第1142章 闹情绪第514章 仗义执言第1233章 泡沫氛围第222章 大钱靠命第108章 抄凳子第936章 良日启程第225章 四道关第710章 万红之中第193章 最美第718章 人有三急第24章 得失第699章 第一代第562章 投机者联盟第94章 不甘第1310章 特殊待遇第1416章 资金为王第470章 蝴蝶效应第1444章 卷起来第534章 拉拉粥第648章 食肉动物第937章 蒙上眼睛第1011章 好吓人第837章 决堤第173章 没出息第1385章 落水狗第913章 接待规格第1316章 破除谣言第321章 照和房第463章 醍醐灌顶第183章 红脸白脸第546章 优越感第1362章 华夏魅力第1327章 正日子第1470章 布局第883章 露台角落第773章 心有所感第1280章 浪荡公子第136章 大意第1493章 该杀第646章 上瘾第1375章 并购第257章 看不懂第431章 商量商量第1339章 请堂会第1454章 拌嘴第740章 奇兵第97章 流行第784章 管不住手第1179章 人情世故第55章 主动权第166章 酸奶会议第1455章 焉知非福第811章 得挠人处且挠人第1198章 赶上了第472章 不合常理第571章 夙愿终偿第909章 餐厅相会第835章 一宫邮市第299章 财神奶奶第635章 赌约达成第535章 第一商品第323章 张大勺第1397章 大卖单第567章 白毛冬瓜第1377章 感谢对头第1042章 闭门羹第293章 假大方第1385章 落水狗第194章 金领滋味第338章 新鲜事第416章 海市蜃楼第440章 滑不留手第798章 处处到位第984章 收获满满第821章 厚礼第668章 属性相克第44章 空子第1242章 热烈欢迎第1106章 翻越大山第1395章 赢定了第1473章 空手套白狼第337章 触类旁通第579章 老鼠夹子第288章 虚假权势第462章 平民智慧第352章 小刀锋利第267章 煽风点火第65章 好汉第1218章 首日票房第297章 前店后厂第1367章 羚羊与狮子第417章 人之所欲第1226章 冷眼旁观第345章 没赚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