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崇平帝:是不是贾子钰比朕还有能为

宫苑

崇平帝脸色阴沉,一路返回后宫,到了坤宁宫前,仍是余怒未消,冷声道:“这个岑惟山,简直危言耸听,一派胡言!”

不远处的戴权并未应着,心头却已惊恐莫名。

“陛下。”这时,宋皇后看向满脸盛怒之色的崇平帝,柔声道:“怎么了这是?”

陛下明明去见朝臣的时候还是面带喜色,怎么回来就满脸怒气的模样。

崇平帝冷声道:“梓潼,朝臣又有人进谗言,说子钰年纪轻轻已有这般功劳,太阿倒持云云,与昔日南安领兵之前,一般无二!”

今日处置岑惟山,其实也有些是新账旧账一起算的意思。

宋皇后闻言,白腻玉容上倏变,芳心一惊,低声道:“这……这不是妖言惑众吗?”

崇平帝冷笑说道:“他们都以为朕是猜忌刻薄之君,以此离间君臣,使朕自毁长城,或生萧墙之祸。”

檀道济为宋文帝刘义隆所杀,时人谓之自毁长城。

宋皇后劝说道:“陛下消消气,这等挑拨的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陛下对子钰恩重如山,亲如父子,那些小人嫉贤妒能,叙说此离间之言,无人相信的。”

崇平帝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众口烁金,积毁销骨,子钰他才华绝艳,难免引人嫉妒。”

其实,这位天子如此盛怒,恰恰说明心底深处的确藏着一丝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忌惮。

毕竟,女婿太能干了,太过文武双全,非具人臣之能……

宋皇后美眸莹莹如水,轻轻拉过崇平帝的衣袖,柔声说道:“陛下,子钰快要班师了。”

崇平帝点了点头,低声说道:“派人以快马通知南方的咸宁和婵月一声,或许等子钰将兵马带回京师以后,再南下也不迟。”

他将女儿和侄女都嫁给了子钰,有他在一日,子钰岂敢生出不臣之心?

宋皇后见崇平帝怒气渐消,也松了一口气,道:“陛下,先去歇息吧。”

崇平帝暂且压下怒火,随着宋皇后进入宫殿。

……

……

韩宅

“老爷回来了。”

门口处的仆人高声唤道,廊檐下的灯笼摇晃之下,匾额上的韩宅二字,金漆斑驳。

韩癀的轿子落在大门廊檐之下落了轿子,伸手掀开帘子出来,在仆人相迎下进入厅堂,刚刚落座,品茗细思朝局变化。

卫国公经此大胜以后,已经全面主持兵事,而且威望也有所提升,挟大胜之威南下,新法推行已经无人能挡。

就在这时,仆人的呼唤打断了韩癀的思绪:“老爷,赵大人来了。”

韩癀愣怔了下,吩咐道:“快请进来。”

这个时候过来,落在外人眼中,不知该如何看。

不过也能理解赵默的心情,岑惟山今日在殿上犯颜直谏,被流放云南,他心头也有戚戚然。

倒不是他先前不救,而是不能去救,总要有人来点醒天子。

以一人之荣辱安危,给天子心里扎一根刺,也是大汉社稷之福。

不大一会儿,换过一身便服的赵默进入厅堂,其人面色凝重,眉宇似愁云不散,拱手道:“韩阁老。”

“赵尚书。”韩癀看向来人,伸手招呼道:“还请至书房一叙。”

赵默点了点头,也不多言,随着韩癀移步书房,仆人奉上香茗以后徐徐而退。

小几之上,景德镇瓷器的茶盅,热气腾腾,香气氤氲。

“今日圣上暮招我等进宫,已有几许不祥,今日惟山贤弟又披肝沥胆,仗义直言,我心头却是愈发不安。”赵默道。

青史之上就是这样,每到乱臣贼子出现苗头之前,总有类似谶纬之言,然后一些忠臣仗义直言,然后在若干年后实现。

韩癀沉吟说道:“伯简兄当年前往江南赈济水灾之时,不是与贾子钰共事过?难道不知其等品行为人?”

赵默眉头紧锁,目光恍惚了下,似在回忆贾珩往日种种,说道:“贾子钰其人与士卒同甘共苦,知民间疾苦,在中原平乱、淮南治洪、金陵除贪,敢于任事,公忠体国,堪为治世能臣。”

“既是如此,伯简兄何以忌之。”

赵默道:“如京中舆论而言,非具人臣之能。”

什么意思,就是太过能干,已经不是臣子所具备的才能。

可以说,有南安等开国武勋的大败对比,贾珩之后大破和硕特、准噶尔等兵事,如果再算上先前的平安州大捷,还有林林总总的政务之才。

韩癀叹了一口气,说道:“非具人臣之能,如在乱世之中,此人或可君天下。”

赵默点了点头,道:“王莽谦恭未篡时,周公恐惧流言日,如贾子钰三国话本所言,曹操生平之志,也不过是汉之征西将军,人心易变。”

韩癀道:“可这不过是臆测,诛心之论罢了,况我朝以来,不仅善待勋贵,更以文臣、武勋互相掣肘。”

赵默摇了摇头,说道:“如今南安一脉不存,京营当年虽为贾家部曲,但四王八公、周赵诸藩、边关将门,大小相制,远近而望,如今呢?北疆一战,宣大、太原等地皆为贾族门生故旧,江南水师也多有其部将,京营经西北一战,已俱为贾子钰所掌,河南、安徽疆臣呼应,内为锦衣,身是帝婿,惟山贤弟今日殿中所言,并非毫无根据。”

朝堂之上还是有聪明人的,已经看出了一些危险性。

韩癀默然片刻,说道:“圣上肯定要想法子重新制衡,李尚书在北平,高总督在两江,皆是知兵之人,伯简兄且静观吧。”

赵默面带忧色,说道:“那也不够。”

韩癀低声道:“贾子钰如何姑且不论,陛下龙体因中原、西北战事忧心,而连连龙体欠安,我等虽望君父安康,但修短随化,如此尚不立嗣,非社稷之福,如今魏齐楚诸藩,不论如何,皆英果类上,如能独当一面,可堪防范、分制其力。”

修短随化,自是兰亭集序之言,意思是生死有数,但面对天子,自然为尊者而讳。

赵默点了点头,说道:“韩兄所言甚是,我也有此番考量,只怕宫中的圣上今日之后,也会思索东宫之位。”

“其实伯简兄大可不必忧虑,天子心如明镜,否则今日何以盛怒?”韩癀细眉之下,目光隐隐现出睿智之芒。

“哦?”

“是…忌惮。”韩癀目光冷芒闪烁,放下手中茶盅,低声说出两个字,心头也有些感慨。

卫国公真是非常人也,天子心底只怕都有些忌惮。

其实,今日的崇平帝,更多是一种隐隐被戳中痛脚的气急败坏,深藏心底的忌刻。

或者说,这一句不知道是谁特么想出的猜忌之言,“非具人臣之能”,让天子自尊心受伤了。

你不妨将话说的明白点儿!

是不是贾子钰比朕还有能为,还厉害?

嗯,或许这句话以后应该问送……

总之,是的,先前朕错用南安,那又怎么了?但南安等人无能,上次如非尔等所误,岂会所托非人,致十万大军覆没?

这种心理活动是烙印在一位帝王意识本能中的印记,但崇平帝自己都没有察觉到。

因为先前的盛怒,已经掺杂了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赵默迟疑道:“可……”

韩癀打断了赵默的话头儿,说道:“伯简兄,卫国公还是有能为的,辽东未平,兵事多有仰仗之处,至于忧怖不臣,忠直之士遍布朝野内外,岂能容之?伯简兄莫要过于杞人忧天,正如天子今日所言,天子以帝女和宗室女妻许之,如当真悖逆,此为不得人心之举,天下共诛!况贾子钰未及三代,恩泽未曾遍及中外,更不复疑虑。”

赵默思量了一会儿,道:“韩兄所言不无道理。”

韩癀沉吟片刻,说道:“伯简兄,此事就到此为止吧,岑惟山之事,朝野也不要再有风波了。”

岑惟山虽然被追毁出身以来所有文字,但并非无解,比如本朝不解其厄,但待新皇即位以后,大赦天下,重新起用。

除非贾珩永远掌权,否则,总有清算之时。

其实,韩癀还是没有设想一种可能,就是贾珩有朝一日真的篡位自立,启用岑惟山,如魏征与李世民故事。

赵默问道:“韩兄,那贾子钰一旦回京?”

韩癀道:“江南新法已经势在必行,卫国公在江南之时为勋戚做出表率,江南再阻碍下去,已是与大势相悖,河南方面今年广兴新法,火耗之事减少,新法于国社、黎民是裨益的。”

赵默一时无言,点了点头,也不再反驳此言。

……

……

荣国府,荣庆堂

贾政从宫中回来,进入厅堂之中,儒雅面容上原本的喜色不见,以忧色而代。

因为大胜的欣喜却为岑惟山的犯颜直谏驱散,让贾政生出一股难以言说的担忧。

功高震主,谗讥谤怨缠身。

其实,贾珩回来以军功请封赐婚的做法,也算是自污之举。

将一位郡主嫁过去,承嗣周王一脉,如果严格论起,甚至这两场功劳都能给你抵消。

后面再有平灭辽东的大功,纵是不封赏,也无人说薄功了。

三个陈家女孩儿都嫁给你了,还要啥自行车?

朝野内外只会说陈家待贾珩不薄,再逢功乞赏,都有些贪得无厌了。

贾母坐在一张罗汉床中,身后鸳鸯、琥珀揉捏着肩头,正在在薛姨妈、王夫人的陪伴下,听着两个唱曲的说评书。

这已是凤姐走后,贾母能想到的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之一。

“老爷回来了。”

一个身穿绫罗绸缎的嬷嬷,快步进入厅堂,禀告道。

贾母似是抱怨说道:“天一落黑,就说有事出去,也不知是什么紧急之事。”

薛姨妈笑道:“也是公务忙,身子的担子重。”

不大一会儿,贾政着一身绯袍官服,头戴乌纱帽,举步进入灯火通明的厅堂,向贾母规规矩矩行了一礼,禀告说道:“母亲。”贾母问道:“政儿,外面是怎么一说?”

贾政道:“回母亲,宫里急召六部九卿并诸堂官进宫,所议子钰在西北又打了大胜仗,打赢了准噶尔,歼灭了三四万人。”

因为贾政虽然不是六部九卿,但却是通政使的副手,署理日常邸报和通达奏疏的事务,再加上毕竟是姓贾,也被内监唤进了宫中。

贾母苍老面容上满是欣喜之色,说道:“珩哥儿又打赢了?这才多久,又打赢了一场?”

不过说来距离上次捷报传来,也有半个多月。

一旁原本支棱起耳朵细听的薛姨妈,闻言,心头不由一跳,白净面皮上惊喜之色掩藏不住。

珩哥儿又打大胜仗了?

王夫人眉头皱了皱,静待其言。

“这次打赢了准噶尔的主力,歼灭好几万人,这次上疏说是要班师回京了。”贾政暂且忘却了殿中的诛心之论,语气不无欣然,低声说道。

贾母惊喜道:“珩哥儿这是要回来了?”

贾政道:“圣上已经下诏,子钰择日班师回京。”

贾母点了点头,笑道:“那可真是好了,等珩哥儿回来再说。”

荣庆堂中一片兴高采烈。

贾母问道:“珩哥儿这次回来,怎么也得封个一等公吧。”

贾政点了点头,说道:“按宫里的意思,应该是一等公,不过宫里还是说薄功了。”

薛姨妈目光闪了闪,心思微动。

贾母笑了笑,说道:“珩哥儿这不到弱冠就是一等国公了,也是了不得事儿了。”

贾政迟疑了下,说道:“子钰这功爵升的……是快了一些,不到二十岁已是国公,这样下去都快封无可封了吧。”

实是让人担忧。

贾母却笑道:“这算什么?那北静王不到二十岁的时候还是郡王,再说到了国公,后面就大概不动了,也是封妻荫子的事儿。”

说着,瞥了一眼正在幻想时间的薛姨妈。

其实,贾母看的还算透彻,这也是崇平帝的一些想法,等封到一定程度,就积攒功勋,然后封妻荫子,意思意思。

然后某一天可能平灭了辽东,然后细数其功,一步到位,封为郡王。

并不是说有功必封,而是到国公这个层面,还有再封其他的空间。

“东府那边儿,珩哥儿媳妇儿应该还不知道,派个人过去说说,珩哥儿应该快回来了。”贾母脸上笑意笼起,轻声道。

薛姨妈笑道:“可卿那边儿应快生了吧。”

这有了孩子,地位更是安若磐石,她家宝钗什么时候……

嗯,她想什么呢?名分的事儿还没有让珩哥儿给个说法,孩子现在还不能生,否则不成姨娘生的了?

王夫人面无表情,手指轻轻拨动着佛珠,越转越快。

两个字概括,麻了!

是的,王夫人已经彻底麻了。

贾珩从柳条胡同儿出来,爵位升级犹如舔狗的消息通知99+,那是一直都没停过,只要打仗必定大胜,然后爵位节节而升。

现在的王夫人已经不再给自个儿过不去,而是纠结元春的婚事。

既然这么有能为,她家大姑娘的事儿,为何拖成了老姑娘?

不行,一定得给她家大丫头一个说法!

反正他现在是国公,什么武侯认识的不少,不说番王侧妃,公侯夫人难道真的安排不了?

不提荣国府众人心思各异,却说一墙之隔的宁国府,后宅厅堂,一架架云母屏风之上倒映着橘黄烛火,明亮彤彤。

秦可卿斜靠在床榻的靠枕上,玉颜妍丽丰润,弯弯眼睫颤动之下,眸光盈盈如水。

随着预产期接近,丽人原本曼妙柔软的身形越来越丰润,那张艳丽脸颊红润如霞,带着几许牛奶洗过之后的婴儿肥,酥白红润,别具韵味。

尤氏轻笑说道:“可卿,你最近这段时间晚上睡得浅一些,孩子应该就在这段时间生了。”

秦可卿道:“人家说十月怀胎,瓜熟蒂落,我算着也快到日子了。”

“奶奶,秦老爷打发了人来说,大爷那边儿打了大胜仗,快要班师回京了。”宝珠快步进入厅堂,轻声道。

不等贾母让鸳鸯过来报信,秦业在回府之前就打发了仆人来宁国府,知会秦可卿。

尤三姐清声问道:“怎么说呢?”

秦可卿睁开美眸,定定看向宝珠,惊喜说道:“大爷这是要回来了?”

在丽人怀孕之时,正处心神柔弱,比任何时候都渴望见到贾珩。

宝珠笑道:“奶奶,秦老爷打发了人过来说的。”

秦可卿面带喜色,连连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就在这时,另一个丫鬟瑞珠,轻声说道:“奶奶,老太太打发了鸳鸯姑娘过来了。”

鸳鸯从外间而来,笑道:“秦大奶奶,老太太说,大爷在西北打赢了大胜仗,最近就要班师回京呢。”

秦可卿笑了笑,说道:“我是听说这事儿了。”

尤三姐艳冶玉容上满是好奇之色,笑问道:“大爷是怎么打赢的?”

“听老爷说,说是在哈密,打败了准噶尔,歼灭了三四万人。”鸳鸯看了一眼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尤三姐,鸭蛋脸上笑意不减,说道。

这位尤三奶奶,听说性情泼辣的很,不过平常也没招惹过她。

尤三姐虽然吵吵火火的,但也不是谁都敢打趣,如黛玉,尤三姐就不敢当面打趣,一些身份低微的丫鬟也不打趣,倒是对宝钗主仆打趣多一些。

尤三姐笑了笑,说道:“我就知道,大爷那边儿定是要打胜的。”

尤氏婉丽眉眼之间浮起喜色,轻轻柔柔道:“前段时间京里虽然闹得沸沸扬扬的,但差不多都说,他定会大胜而还的。”

尤三姐笑问道:“大姐也打听京里的消息呢?”

尤氏薄施粉黛的艳丽玉颊上泛起浅浅红晕,晶莹美眸白了尤三姐一眼,暗啐一口,三妹真是越来越放肆了。

秦可卿轻声道:“也不知具体班师是什么日子。”

人家说生孩子是一道鬼门关,她也有些担忧,如果真的那时,保住孩子给夫君,也算了了她的心愿了。

丽人这段时间总爱胡思乱想。

尤三姐笑道:“这次回来,应该是能晋爵了。”

尤氏玉容明丽,抿了抿粉唇,柔声道:“这是两次功劳,又收回了失地,按说一等国公也是有的。”

不到二十岁的国公,当年她何曾想过,柳条胡同儿的少年能成长到这一步?

心湖中不由浮起当初相处的一幕幕场景。

也不知她当初织的那条围巾,他平常戴着了没有。

“那也不一定,万一再求封个诰命夫人。”尤三姐笑了笑说道。

其实还是这段时间,薛姨妈在府中让人提起的说法,就是这次大功要给宝钗请封诰命夫人,从西府也传到东府。

尤三姐知晓之后,心头也有些触动。

当然,少女知道自己身份低微,只稍稍惆怅了下,也不敢多做奢想。

鸳鸯笑了笑,看向那姿容艳冶的少女,说道:“眼前不是有一个,到时候大爷给你请封个诰命夫人。”

尤三姐面上笑意一滞,幽幽道:“我可没那个福分的,一个过门儿礼,现在还没个着落呢,哪敢奢望那个?”

秦可卿回转过神思,丰润如芙蓉花的脸盘上笑意嫣然,打趣说道:“等大爷这次回来,怎么也得给你的喜事儿办了。”

“姐姐可别。”尤三笑笑了笑,娇俏说道:“不定哪边儿又有战事了,大爷又需要领兵出征,这天下可太平。”

众人都是笑了起来。

……

……

南安郡王府

夜深深沉,庵堂之内灯火通明,香炉之中檀香火星闪烁,香气萦绕弥漫。

南安太妃跪拜在佛龛之前,虔诚祷祝,如果细心之人就能听到,那蠕动不停的嘴唇正在念叨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让那贾家的小子吃了败仗,被那准噶尔打败……”

观世音:???

南安太妃原就佞佛,如红楼原著所言,其人敬奉马道婆,因为许的多,愿心大,一天是四十八斤油,一斤灯草,那海灯也只比缸略小些。

伴随着轻盈的脚步声传来,南安王妃罗氏进入庵堂,道:“老太太,外间的女官说京城刚刚出了一场大事。”

南安太妃扭过头,惨白的面容因为逆光,隐在灯火下,昏暗如鬼蜮,说道:“什么事儿?”

罗氏不知为何起了一些惧意,说道:“老太太,外间都传,那贾珩在西北打了胜仗。”

南安太妃闻言,如遭雷殛,半晌之后,脸上因为怨毒而狰狞扭曲,恍若修罗鬼魅,目光阴冷如毒蛇,说道:“怎么会?我明明这么虔诚地祷祝,那小畜生怎么还能打胜仗啊,菩萨为何不保佑……”

罗氏见此,急声说道:“老太太……”

南安太妃哀嚎说道:“苍天不公,苍天不公啊,为什么打赢的不是烨儿,为什么不是烨儿啊……”

罗氏连忙上前搀扶。

第1348章 水溶:子钰我那孩子是你的吧?第1198章 贾珩:诸位可知圣意否?第500章 惜春:她都瞧见了第352章 可卿身世,疑云重重第100章 贾珩:撕了,裱起来第842章 楚王:他又要当父亲了!(求月票!第9章 莫非是嫌少?第291章 承骨肉分离之痛第1408章 贾珩: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宁远! (三更求月票!)第1138章 贾珩:他这算是亲近自然第588章 惜春:看来纵是出家也……第894章 凤姐:趁着方才的气息还在(三更两第804章 如斯战果,大开眼界!第864章 秦可卿:夫君的眼光还真有过人之处第52章 三日之后,中秋迎亲!第40章 不言而言第451章 拿捕,讯问第1595章 阳平关下第1700章 贾珩:长此以往,官场士林皆言必称新学第746章 沈邡:这……甄铸,蠢才误我!第1563章 贾珩:太后娘娘息怒第387章 宝钗:是在告诉她,他和她只能避着第1119章 秦可卿:我我好像要生了。第1229章 贾珩:他现在就怕甜妞儿先怀上(求第691章 甄晴:妹妹,还要多亏了子钰……第68章 水月庵第1239章 贾珩:什么白莲圣女,妖女而已第785章 贾珩:总不能说,你堂姐已经跟我了第139章 勾结贼寇,意欲谋逆第1246章 宋皇后:等他回来,再给她等着!(第631章 高斌:泗州怎么会决堤?这才多久?第1421章 贾芳:何人敢挡我?第98章 贾赦:谁允你这除籍之人,祭拜我贾家第271章 宝钗:哪壶不开提哪壶?(求月票!第554章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第45章 治事之才第873章 秦可卿:三姐儿,过去服侍着第967章 甄雪:就只许你生男孩儿是吧?第1133章 凤姐:我上辈子就是欠你的!第1371章 顾若清:这人每次都这样……第1340章 崇平帝:此行可否一鼓作气,灭掉女第1420章 宋皇后:不过再怎么加官进爵……(求月票!)第1657章 迎春:可还没有成亲呢?第1165章 宋皇后:疯了,疯了!第627章 崇平帝:贾子钰在河南坐镇,应是无第83章 崇平帝的心思(求首订!)上一章反复刷新几下第648章 两江官场同气连枝,岂能见死不救?第1632章 李瓒:汉室兴废,在此一举!第1547章 妙玉:和他爹一样第567章 宋皇后:这等宠信,就连然儿都多有第1642章 贾珩:殿下还不是皇帝!第1428章 甄雪:能玩的不好吗? 血脉同源第80章 人心自有公论第1358章 顾若清:这人唤她什么?若清?第900章 贾珩: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求月票第162章 天子如不负我,我也不负天子第91章 问对第524章 含元殿廷推第165章 臣,裘良接旨。第48章 晋阳长公主第1259章 崇平帝:这,这梓潼有喜了?第1453章 宝钗:她是不是太贤妻良母了?第1049章 甄晴:怎么不踢,男孩儿不是都调皮第1455章 贾珩:这小丫头是要成精了吗?第1218章 宋皇后:不得在本宫跟前儿提(求月第379章 《平虏策》第658章 黛玉:他……怎么就喜欢她了?(求第104章 珩本愚直第126章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第877章 李婵月:你你再乱学人说话!第1555章 陈渊:他倒要看看将来那小儿,如何第281章 这个……就挺好的第869章 多铎:斥骂金銮,青史留名!第1645章 贾珩:李阁老,诏狱的饭菜,还可口否?第1028章 秦可卿:不是,你还挺骄傲是吧?第1447章 郡王!郡王!!!(月票!月票!!第433章 上元节第879章 贾珩:不在梅边在柳边第694章 贾珩:就是佛祖来了,都挡不住……第90章 面圣之前第1179章 贾珩:只能说的确是命运捉弄第103章 《辞爵表》第1091章 贾珩:他这个爹当的第286章 识大体,有见识的宝钗第228章 傅试来访第640章 贾珩:总不能空口白牙……第395章 这是贾家千金,得加钱!第603章 崇平帝:朕龙体好着呢!第1455章 贾珩:这小丫头是要成精了吗?第1624章 贾珩:娘娘,微臣不敢。第1326章 贾珩:小胖妞大概是相中他了。第278章 恶意劝学第1206章 黛玉:这都什么跟什么?第653章 贾珩:黛玉这是……害羞了?第1211章 贾珩:都是一家人,魏王妃不必客气第419章 王夫人:听我说,求求你!第1212章 元春:你,你自己看着办吧。第1201章 宋皇后:不是,他怎么能?不行,不第329章 真到那时,肯定保大
第1348章 水溶:子钰我那孩子是你的吧?第1198章 贾珩:诸位可知圣意否?第500章 惜春:她都瞧见了第352章 可卿身世,疑云重重第100章 贾珩:撕了,裱起来第842章 楚王:他又要当父亲了!(求月票!第9章 莫非是嫌少?第291章 承骨肉分离之痛第1408章 贾珩: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宁远! (三更求月票!)第1138章 贾珩:他这算是亲近自然第588章 惜春:看来纵是出家也……第894章 凤姐:趁着方才的气息还在(三更两第804章 如斯战果,大开眼界!第864章 秦可卿:夫君的眼光还真有过人之处第52章 三日之后,中秋迎亲!第40章 不言而言第451章 拿捕,讯问第1595章 阳平关下第1700章 贾珩:长此以往,官场士林皆言必称新学第746章 沈邡:这……甄铸,蠢才误我!第1563章 贾珩:太后娘娘息怒第387章 宝钗:是在告诉她,他和她只能避着第1119章 秦可卿:我我好像要生了。第1229章 贾珩:他现在就怕甜妞儿先怀上(求第691章 甄晴:妹妹,还要多亏了子钰……第68章 水月庵第1239章 贾珩:什么白莲圣女,妖女而已第785章 贾珩:总不能说,你堂姐已经跟我了第139章 勾结贼寇,意欲谋逆第1246章 宋皇后:等他回来,再给她等着!(第631章 高斌:泗州怎么会决堤?这才多久?第1421章 贾芳:何人敢挡我?第98章 贾赦:谁允你这除籍之人,祭拜我贾家第271章 宝钗:哪壶不开提哪壶?(求月票!第554章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第45章 治事之才第873章 秦可卿:三姐儿,过去服侍着第967章 甄雪:就只许你生男孩儿是吧?第1133章 凤姐:我上辈子就是欠你的!第1371章 顾若清:这人每次都这样……第1340章 崇平帝:此行可否一鼓作气,灭掉女第1420章 宋皇后:不过再怎么加官进爵……(求月票!)第1657章 迎春:可还没有成亲呢?第1165章 宋皇后:疯了,疯了!第627章 崇平帝:贾子钰在河南坐镇,应是无第83章 崇平帝的心思(求首订!)上一章反复刷新几下第648章 两江官场同气连枝,岂能见死不救?第1632章 李瓒:汉室兴废,在此一举!第1547章 妙玉:和他爹一样第567章 宋皇后:这等宠信,就连然儿都多有第1642章 贾珩:殿下还不是皇帝!第1428章 甄雪:能玩的不好吗? 血脉同源第80章 人心自有公论第1358章 顾若清:这人唤她什么?若清?第900章 贾珩: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求月票第162章 天子如不负我,我也不负天子第91章 问对第524章 含元殿廷推第165章 臣,裘良接旨。第48章 晋阳长公主第1259章 崇平帝:这,这梓潼有喜了?第1453章 宝钗:她是不是太贤妻良母了?第1049章 甄晴:怎么不踢,男孩儿不是都调皮第1455章 贾珩:这小丫头是要成精了吗?第1218章 宋皇后:不得在本宫跟前儿提(求月第379章 《平虏策》第658章 黛玉:他……怎么就喜欢她了?(求第104章 珩本愚直第126章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第877章 李婵月:你你再乱学人说话!第1555章 陈渊:他倒要看看将来那小儿,如何第281章 这个……就挺好的第869章 多铎:斥骂金銮,青史留名!第1645章 贾珩:李阁老,诏狱的饭菜,还可口否?第1028章 秦可卿:不是,你还挺骄傲是吧?第1447章 郡王!郡王!!!(月票!月票!!第433章 上元节第879章 贾珩:不在梅边在柳边第694章 贾珩:就是佛祖来了,都挡不住……第90章 面圣之前第1179章 贾珩:只能说的确是命运捉弄第103章 《辞爵表》第1091章 贾珩:他这个爹当的第286章 识大体,有见识的宝钗第228章 傅试来访第640章 贾珩:总不能空口白牙……第395章 这是贾家千金,得加钱!第603章 崇平帝:朕龙体好着呢!第1455章 贾珩:这小丫头是要成精了吗?第1624章 贾珩:娘娘,微臣不敢。第1326章 贾珩:小胖妞大概是相中他了。第278章 恶意劝学第1206章 黛玉:这都什么跟什么?第653章 贾珩:黛玉这是……害羞了?第1211章 贾珩:都是一家人,魏王妃不必客气第419章 王夫人:听我说,求求你!第1212章 元春:你,你自己看着办吧。第1201章 宋皇后:不是,他怎么能?不行,不第329章 真到那时,肯定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