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7章 新政十条

大明宫,含元殿

正值正月初一,外间天气仍有几许寒冷,而议事大殿当中可见地龙不停燃着,炉火熊熊燃烧,热气氤氲升腾。

贾珩这边厢,在敲定了开府设衙诸事以后,目光逡巡着下方众文武群臣,紧接着说道:“都察院总宪尚缺,原浙江布政使虞先民为官刚介,现调任至京,担任左都御史,署掌院事。”

下方如内阁阁臣齐昆,等一众文武群臣,闻听此言,面上皆有几许莫名之色。

虞先民?此人难道是卫王的故旧?可先前并未听说其名。

不过以从二品布政使调任中枢担任九卿,虽是过于擢升,但并不算违制。

不过,都察院不仅只有左都御史空缺儿,因为许庐“谋逆”之事,如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均被牵连至狱。

贾珩又道:“虞先民到任之后,由其整饬都察院,合议都察院相关吏员人选。”

下方原本对都察院其他空缺儿心存幻想的官员,闻听此言,心头叹了一口气。

贾珩说话之间,转而将手中的一封奏疏高高举起,目光锐利如剑,朗声说道:“诸卿,辽东新下,我朝当移民实边,大安社稷,盖自干德元年之后,自山东、河南等地迁移百姓,前往辽东开垦,由朝廷拨付粮种和耕牛,在前五年全免赋税,对辽东女真之人,当以引导归化之策抚治,对于原属汉人之列,应当劝说认祖归宗,朝廷派员前往辽东,细察人口、地理,划分府县,置备烽堠,派兵屯戍。”

齐昆和军机处的官员,齐声拱手称是。

北静王水溶剑眉挑了挑,眸光灼灼地看向那蟒服青年,说道:“卫王,朝鲜已经派出使者至军机处,向朝廷递上了恭贺新君继位的国书,并进贡国内方物,请求新君册封封号。”

值得一提的是,大汉先前就在朝鲜派出驻军,用以监视朝鲜的一举一动,此外,远在日本的穆胜同样监视着日本的政局。

贾珩默然片刻,高声道:“内阁即刻拟定诏书,册封朝鲜国君,内务府方面,拣选珍宝器玩,向朝鲜方面赏赐新春礼物。”

其实,这是两国邦交递送国书的正常流程。

林如海手持一把洁白莹莹的象牙玉笏,和一旁内务府的会稽司郎中宋璟出得班列,齐声应是。

贾珩剑眉之下,清冷眸光逡巡过下方的朝臣,沉声道:“干德初年,乃新君继位之年,普天同庆,朝廷应当开恩科,开科取士。”

此言一出,下方诸朝臣心头不由为之一惊。

少顷,吏部尚书姚舆手持象牙玉笏,快步出得朝班,说道:“卫王,去岁是建兴元年,朝廷已经开过一次恩科,如此多年连科取士,是否会影响吏部官员递补?”

工部尚书赵翼快步出得朝班,手持象牙玉笏,高声道:“回禀卫王,读书人视恩科为新皇恩典,如今新皇继位,皇恩浩荡,大赦天下,开恩科广纳天下读书之人,势必踊跃欢呼,迎奉新皇,有利社稷长治久安。”

贾珩点了点头,目光咄咄,道:“赵阁老所言甚是。”

其实,这在某程度上也是收买天下的读书人。

当然,也不用太过指望读书人能够感佩其德,这些人只是为了求一份功名,如果他失势,彼等一样见风使舵。

贾珩剑眉挑了挑,凝眸投向下方的林如海,说道:“这次依然由内阁次辅林如海拣选翰林学饱读诗书的学士,主考今科士子。”

林如海手持一方象牙笏板,再次神情施施然出得朝班,应下此事。

贾珩说完,将沉静如水的目光投向北静王水溶,问道:“水王爷,前段时间查访九边,九边裁撤军卒,未知情形如何?”

水溶说话之间,向前行了半步,拱手道:“辅政王,榆林、固原等地兵马已被裁撤大半,山海关方面改为五万,这是这次裁兵之后的具体情形,还请卫王查阅一番。”

说着,经由一个内监之手,水溶将手中的奏疏递交给贾珩。

贾珩伸手接过水溶递将过来的奏疏,详细阅览而毕,道:“朝廷九边裁撤半数精兵,几乎为朝廷每年省却一半军费,这些军费以后,户部拨付至海军方面。”

北静王水溶面色一肃,拱手道:“卫王,海军筹建事宜如火如荼,小王愿意主持海军事务筹备,还请卫王应允下来。”

贾珩点了点头,目光咄咄而闪,沉声道:“那此后由北静王水溶负责海军筹建。”

他能看出来,北静王水溶对海军筹建事宜十分热心,或者说,当初水溶率舟船海师征讨台湾,已然对水师存了几分心思。

北静王水溶面色一肃,拱手应了一声是。

这会儿,兵部尚书、军机大臣施杰手持象牙玉笏,出得朝班,朗声说道:“回禀辅政王,巴蜀之乱既平,我京营兵马应当早日班师回京,以免徒费钱粮,也可全将校思亲团圆之念。”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前日谢再义向京中飞鸽传书,提及四川土司,朝廷欲行改土归流之策,如是地方有什么叛乱,谢再义也能率领精兵,当能迅速平定,如是返京,当在四五月份,不过对有功将校的封赏,兵部方面要及时发放至蜀中。”

施杰闻听此言,面色不变,拱手道:“如是这般,京营兵马倒不用急于回京。”

说话之间,向后面退去。

贾珩默然片刻,冷峻、沉静的目光落在下方众臣脸上,说道:“此外就是工部在全国寻煤矿冶炼的事,工部将成立专门的矿务局,由工部和内务府方面协同共理事务。”

这般说着,将目光落在工部尚书赵翼身上,吩咐道:“赵尚书,在工部抽调精干文吏,进入矿务局理事。”

赵翼面色端肃无比,道:“卫王放心,下官这就派人操持此事。”

可以说,如今的大汉朝堂,贾珩已经在事实上成为发号施令的皇帝。

贾珩剑眉挑了挑,清朗无比的声音响彻在整个宝殿当中:“干德开年,朝廷要务有十,一为重修官道,二为发掘矿产,三为筹建海军,四为整饬吏治,五为精练兵备,六为修书宣文,七为广开言路,八为科教兴国,九为轻徭薄赋,十为严明律法。”

在这么多新政策略当中,唯有科教兴国才是他真正要推行的国策,至于其他的都是明君治国的常规选项,也就是没有什么特异性。

或者,所谓的新政更多是一个框架性的理念,可以向里填充私货,其他林林总总的如改革科举,兴办新学,这些都是只做不说。

后续新政就是补充项,不在国策上体现,以免引起上下非议。

至于官绅一体纳粮,现在还没有必要,否则在天下士人眼中就是“倒行逆施”,“官不聊生”之举。

如今的他,根基尚未稳固。

贾珩默然片刻,道:“干德新政的具体施策,诸位传阅细观。”

说着,示意一旁拱手侍奉的内监,向着下方群臣分发手里一份份策疏。

齐昆接过那宫抄,垂眸看着列明治国方略的策疏,刚毅、沉静的面容上,不由现出一抹震惊之色。

而其他观阅策疏的群臣,面上神色不一而足。

按说,这卫王的新政策疏,皆是历代明君继位之后的常规施政方略,但殿中诸臣看完那奏疏之时,心头却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

以卫王的脾性,只怕是要不折不扣地将这些施政方略落实到位的。

那么刚刚安定的朝局,会不会再起波澜。

这时,从朝班之中,翰林学士陶书义手持象牙玉笏,低声说道:“卫王,新政章章循实,并无不妥,只是整修官道,虽说这二年朝廷在地方清账田亩,行摊丁入亩之策,国库尚算殷实,只是朝廷如此之大的整修计划,是否妥当?”

贾珩道:“古人言,轻关易道,通商宽农,官道这些年年久失修,交通毫无迟滞和阻碍,有利于商贾货殖,国家也可对商贾多征商税,而粮田税赋就可适当减轻,于国计民生,都是大有裨益之事。”

说着,看向一旁的赵翼,道:“赵尚书,从工部乃至全国各地,抽调通达矿务的小吏进入矿务局理事,根据我先前给定的矿藏储备图,发动工匠,仔细搜检、挖掘,必有所获。”

赵翼闻听此言,拱手应是。

贾珩道:“自崇平年间以来,朝廷摊丁入亩和清丈田亩国策之执行也有几年,具体成效如何,还需派御史前往地方巡视一番。”

所谓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这几年下来,崇平新政虽然卓有成效,但肯定在地方上有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此外有没有地方官僚士绅互相勾结,转嫁给普通百姓的事情发生,这些朝廷都要派员核实。

贾珩说着,剑眉之下,眸光深深,低声说道:“今日朝事,就先议至此处吧。”

下方的一众朝臣,纷纷开口应是。

……

……

宫苑,坤宁宫

宋皇后一袭朱红衣裙,那一头如瀑青丝绾成的云髻端美,落座在一方软榻上,身形玲珑曼妙,气度雍容美艳。

而丽人那张香肌玉肤的玉面上,也不知是不是近来春风得意,还是得了雨露滋润,可见白腻玉颊两侧氤氲浮起浅浅红晕,弯弯睫毛轻颤了下,微微阖起美眸,似在假寐养神。

而就在凌晨之时,丽人接见过进宫贺寿的诸诰命夫人,觉还没有补足,这次自是要补上觉。

须臾,一个身形窈窕,容颜明丽的女官,说话之间,快步进入殿中暖阁,说道:“娘娘,卫王和陛下来了。”

宋皇后闻听此言,轻轻睁开一双狭长、清冽的美眸,熠熠而闪的妙目中似是沁润、波动着一线水光微微,凝眸看向那蟒服青年,问道:“朝会这是结束了?”

贾珩行至近前,低声说道:“殿中诸臣已经退朝返家了。”

这会儿,贾珩身侧的陈洛,那张俊朗面容现出孺慕和慈祥的笑意,低声说道:“母后。”

宋皇后翠丽如黛的修眉之下,目中满是慈爱地看向陈洛,伸出纤纤素手招呼了下,唤道:“洛儿,这几天上朝觉得累不累?”

这一刻的丽人,无疑将母亲的慈爱,发挥得淋漓尽致。

陈洛那带有几许英武之气的眉头下,目中已然满是喜悦之色流溢,说道:“母后,孩儿也不累的。”

宋皇后翠丽修眉之下,那双狭长、清冽的美眸柔润微微,温声道:“来人,给洛儿端上两杯茶。”

然后,丽人一如春山的黛眉之下,晶莹剔透的美眸,犹如凝露般地看向那蟒服青年,道:“朝堂上的朝臣怎么说?今日新政推行可还顺利吧?”

贾珩缓缓落座下来,凝眸看向宋皇后,道:“娘娘,今日朝会还算顺当,已经向朝臣分派下去。”

具体内容,从表面来看,中规中矩,并无丝毫离经叛道之处

宋皇后美眸凝露一般看向那蟒服青年,叮嘱说道:“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可操之过急。”

贾珩点了点头,道:“娘娘放心好了,我省得利害。”

他先前在朝堂上公布的国策,起码在表面上而言,不论是广开言路,还是别的什么,都毫无可以指摘之处。

宋皇后道:“今个儿是正月初一,刚刚晋阳和咸宁、婵月和妍儿她们去了长乐宫。”

贾珩闻听此言,一时之间就有些头大。

或者说,他无法想象,晋阳和咸宁两个人带着孩子,让冯太后看到的场景。

宋皇后轻声道:“本宫等会儿准备一下家宴,一块儿用个饭菜。”

贾珩道:“算了,我等会儿还要回去。”

宋皇后美眸嗔怒流波,嗔白了一眼那蟒服青年,打趣说道:“你现在这是知道怕了。”

想想等会儿,一大家子莺莺燕燕都是他的女人,她就觉得心头有些古怪莫名。

贾珩剑眉挑了挑,眸光深深,低声道:“你们在一块儿用饭吧,我还有些事要处置。”

说话之间,起身就走。

陈洛脆生生招呼道:“姐夫……”

贾珩笑了笑,说道:“等姐夫忙完外面的事儿,再过来寻你说话。”

唉,父子不能相认。

旋即,再没有多说其他,快步起身离了宫苑,向着宫外而去。

出了宫门,贾珩端坐在马鞍之上,手里挽着一根粗若婴儿手指的缰绳,对着一旁随行的锦衣府将校,吩咐道:“前往国子监。”

他准备去看看徐光启,去问问蒸汽机研制的怎么样了。

那锦衣府将校应了一声是,护送着贾珩前往国子监方向。

神京城,国子监——

西南是一座大湖,湖光山色,阁楼林立,正是贾珩为徐光启选定的办公之地。

而徐光启与弟子陈龙,两人正在厢房之中,对着一张黄麻图纸怔怔出神。

这副图纸正是贾珩根据前世记忆绘制出的蒸汽机图纸,只是线条粗糙,略显简单。

陈龙道:“师傅,此物以蒸汽驱动,通过传动,驱动马车行走,的确别出一格。”

徐光启面上有些苦思,说道:“先前,卫王曾经提及,蒸汽顶着锅盖而起,热气之中有着不小的伟力,如果将这股力量利用起来,就可以驱驰马车,只是此物需在铁轨上行走,才能通达南北。”

陈龙这会儿又拿起一份图纸,端详片刻,说道:“此物乃是火铳,只是铳弹削成尖圆之状,似乎更有杀伤力一些。”

徐光启点了点头,说道:“此物倒不太难造,只是稍加改进制艺,即可制出成品。”

说着,徐光启又拿起几案上那架红夷大炮的图纸,说道:“此炮乃为滑膛以之可以增加射程,倒是让人大出意料。”

相比蒸汽机的机械结构比较复杂,火炮技术要简单许多,再加上此界军事火器技术走在历史发展前列,徐光启更是此道行家,故而能够造出来。

徐光启容色微顿,剑眉之下,目中现出思索之色。

就在师徒两人叙话之时,却见一个身形稍高的仆人,举步进入厅堂之中,说道:“徐大人,王爷来了。”

而就在说话的功夫,但见贾珩在锦衣府将校的扈从下,举步迈入厅堂之中。

“下官见过卫王。”徐光启说话之间,起得身来,向着贾珩行了一礼,低声说道。

而徐光启的弟子,同样近前向徐光启行礼。

贾珩说话之间,近前,双手搀扶过徐光启,低声说道:“徐先生无需多礼。”

然后,贾珩近得书案之前落座,问道:“徐先生这几天看的这些图纸,研究的怎么样?”

徐光启道:“这蒸汽机,还有一二不解之处,而这火炮、火铳、轰天雷等物,我已知其原理大略。”

贾珩笑了笑,赞扬道:“徐先生学究天人,蒸汽机之本原,定能察其纹理。”

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磁感应,蒸汽机的活塞运动原理要简单许多了,更多还是机械传动装置。

徐光启感慨道:“卫王当真是奇思妙想,竟能想出这般多的器具。”

如果一张图纸还能解释,但如今这么多张图纸,只能道一声天纵奇才。

贾珩笑了笑,倒也不以为意,说道:“徐先生,你也看看我所言之铁舰地图。”

徐光启拿起书案上的一幅图纸,说道:“如以铁船依仗浮力行之于水上,倒也不是难事,只是想要行动,还真需要这蒸汽机不可。”

贾珩点了点头,道:“徐先生真是当世大才,可谓一语中的,所以这蒸汽机才是关键,如有此物在,以之驱动马车,不知能够节省多少人力。”

徐光启说道:“卫王所言甚是。”

贾珩凝眸看向徐光启,道:“徐先生,这几天,我会汇合军器监,共商此物的打造之法。”

徐光启点了点头。

第759章 崇平帝:加封贾珩为太子太保……第974章 李纨:这人,就喜欢看她出丑是吧?第330章 咸宁公主:那一言为定第1388章 黛玉:这话是在点着她呢?第1045章 咸宁:先生刚才那是喜形于色?第1566章 贾珩:如是芝兰当道,那也不得不锄!第1363章 宋皇后:她才是正宫,哼……第481章 王夫人:他总不能还拦阻着吧?第910章 贾珩:纨嫂子可能又要设宴款待于他第435章 晋商之谋第1312章 贾珩:这个说来话长了第681章 秦可卿:不然除了薛妹妹,谁还给我第80章 人心自有公论第1153章 贾珩:雪儿?是你能叫的吗?第216章 齐王:再多,孤是一两都没有了。第1249章 贾珩:传令下去,全军缟素,遥寄哀第465章 黛玉:快,快帮我擦擦……第471章 贾琏: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自救!第465章 黛玉:快,快帮我擦擦……第1006章 海关总税务司第1185章 贾珩:他并无其他奢求,让李小纨第1562章 贾珩:尔等污蔑之言,实乃血口喷人!第133章 死路一条第1415章 崇平帝:辽阳一破, 就剩下锦州一路了……第74章 帝不豫第391章 藏都藏不住的欢喜第1708章 贾珩:容妃娘娘,你也不想第146章 庆凯旋荣府排家宴,见金钗贾珩起…第966章 催促班师回京的崇平帝第1182章 凤姐:看谁再说她是个擅妒的?第934章 杀一镇总兵,如同杀鸡!第186章 赵姨娘:也不学学人家东府里……第293章 并无高下第196章 也想抄家的崇平帝第360章 史鼎:年轻人不知轻重,一味贪权恋第1583章 高仲平:陛辞,讨逆!第1058章 这大汉没卫国公主持大局,那是真不第1009章 情绪崩溃的王夫人第1212章 元春:你,你自己看着办吧。第122章 此獠一日不除,贾族一日不宁第1018章 袭人:她和紫鹃是一样的?第1184章 晋阳:你这是嫌本宫年岁大,老了?第358章 虞有不测之险。第3章 此身亲朋第1268章 贾珩:什么得手了?第1488章 咸宁:她真是怕了先生了。第617章 晋阳: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第806章 一夕三惊的金陵城上一章可以重新刷新下第750章 崇平帝:这个蠢材!第305章 自有章法,也不多言第1430章 汉军粮道将永无宁日!第1624章 贾珩:娘娘,微臣不敢。第759章 崇平帝:加封贾珩为太子太保……第595章 崇平帝:……六封奏疏?第1615章 高镛:他们高家起义兵,讨贾逆,可谓满门忠烈!第490章 跪下,掌嘴!第927章 林如海:去年的时候,玉儿才多大?第170章 棘手第401章 刺破妙玉的面纱第55章 贾蓉:珩叔,我父亲他……最近可没闲第1388章 黛玉:这话是在点着她呢?第942章 崇平帝:如此悖逆之将,永宁侯斩首第188章 刺破宝玉的面纱第1242章 陈潇:倒也不可小觑第958章 贾珩:国公之爵毋庸置疑第100章 贾珩:撕了,裱起来第1103章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月底,求第543章 满朝文武苦贾珩小儿久矣!第1011章 迎春:她这辈子还要嫁人的吗?第527章 含元殿廷推第1312章 贾珩:这个说来话长了第190章 抱头痛哭的母子第89章 崇平帝:下面呢?第902章 咸宁:反正她不玩麻将第1338章 贾珩:你想多了吧你(祝大家除夕夜第464章 贾母:我可还没死呢!第188章 刺破宝玉的面纱第1707章 贾珩:燕王乃我妻弟,何故害我?第1477章 宋皇后:她就让他好看!第981章 凤姐:都这个份上了,怎么能?第945章 忧心的崇平帝第1141章 陈渊:那妖妇带着她的小崽子来了!第157章 高低整两句第1724章 新朝新气象第724章 贾珩:妹妹,我就是看看送你的羊符第595章 崇平帝:……六封奏疏?第1594章 黛玉:那她呢第1611章 噶尔丹:父汗,噶尔丹发誓,必报此仇!第408章 一时……躲都不好躲第412章 凤姐:同样是女人,为何她……第1570章 贾珩:绕不开棋了,是吧?第1274章 李纨:珩兄弟怎么能这般对她?(求月票!)不好意思,上章重新刷新一下第966章 催促班师回京的崇平帝第170章 棘手第199章 优雅知性和青春烂漫第1225章 秦可卿:这是躲出去了?第291章 承骨肉分离之痛第1458章 贾珩:宝琴这个真是了不得。
第759章 崇平帝:加封贾珩为太子太保……第974章 李纨:这人,就喜欢看她出丑是吧?第330章 咸宁公主:那一言为定第1388章 黛玉:这话是在点着她呢?第1045章 咸宁:先生刚才那是喜形于色?第1566章 贾珩:如是芝兰当道,那也不得不锄!第1363章 宋皇后:她才是正宫,哼……第481章 王夫人:他总不能还拦阻着吧?第910章 贾珩:纨嫂子可能又要设宴款待于他第435章 晋商之谋第1312章 贾珩:这个说来话长了第681章 秦可卿:不然除了薛妹妹,谁还给我第80章 人心自有公论第1153章 贾珩:雪儿?是你能叫的吗?第216章 齐王:再多,孤是一两都没有了。第1249章 贾珩:传令下去,全军缟素,遥寄哀第465章 黛玉:快,快帮我擦擦……第471章 贾琏: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自救!第465章 黛玉:快,快帮我擦擦……第1006章 海关总税务司第1185章 贾珩:他并无其他奢求,让李小纨第1562章 贾珩:尔等污蔑之言,实乃血口喷人!第133章 死路一条第1415章 崇平帝:辽阳一破, 就剩下锦州一路了……第74章 帝不豫第391章 藏都藏不住的欢喜第1708章 贾珩:容妃娘娘,你也不想第146章 庆凯旋荣府排家宴,见金钗贾珩起…第966章 催促班师回京的崇平帝第1182章 凤姐:看谁再说她是个擅妒的?第934章 杀一镇总兵,如同杀鸡!第186章 赵姨娘:也不学学人家东府里……第293章 并无高下第196章 也想抄家的崇平帝第360章 史鼎:年轻人不知轻重,一味贪权恋第1583章 高仲平:陛辞,讨逆!第1058章 这大汉没卫国公主持大局,那是真不第1009章 情绪崩溃的王夫人第1212章 元春:你,你自己看着办吧。第122章 此獠一日不除,贾族一日不宁第1018章 袭人:她和紫鹃是一样的?第1184章 晋阳:你这是嫌本宫年岁大,老了?第358章 虞有不测之险。第3章 此身亲朋第1268章 贾珩:什么得手了?第1488章 咸宁:她真是怕了先生了。第617章 晋阳: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第806章 一夕三惊的金陵城上一章可以重新刷新下第750章 崇平帝:这个蠢材!第305章 自有章法,也不多言第1430章 汉军粮道将永无宁日!第1624章 贾珩:娘娘,微臣不敢。第759章 崇平帝:加封贾珩为太子太保……第595章 崇平帝:……六封奏疏?第1615章 高镛:他们高家起义兵,讨贾逆,可谓满门忠烈!第490章 跪下,掌嘴!第927章 林如海:去年的时候,玉儿才多大?第170章 棘手第401章 刺破妙玉的面纱第55章 贾蓉:珩叔,我父亲他……最近可没闲第1388章 黛玉:这话是在点着她呢?第942章 崇平帝:如此悖逆之将,永宁侯斩首第188章 刺破宝玉的面纱第1242章 陈潇:倒也不可小觑第958章 贾珩:国公之爵毋庸置疑第100章 贾珩:撕了,裱起来第1103章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月底,求第543章 满朝文武苦贾珩小儿久矣!第1011章 迎春:她这辈子还要嫁人的吗?第527章 含元殿廷推第1312章 贾珩:这个说来话长了第190章 抱头痛哭的母子第89章 崇平帝:下面呢?第902章 咸宁:反正她不玩麻将第1338章 贾珩:你想多了吧你(祝大家除夕夜第464章 贾母:我可还没死呢!第188章 刺破宝玉的面纱第1707章 贾珩:燕王乃我妻弟,何故害我?第1477章 宋皇后:她就让他好看!第981章 凤姐:都这个份上了,怎么能?第945章 忧心的崇平帝第1141章 陈渊:那妖妇带着她的小崽子来了!第157章 高低整两句第1724章 新朝新气象第724章 贾珩:妹妹,我就是看看送你的羊符第595章 崇平帝:……六封奏疏?第1594章 黛玉:那她呢第1611章 噶尔丹:父汗,噶尔丹发誓,必报此仇!第408章 一时……躲都不好躲第412章 凤姐:同样是女人,为何她……第1570章 贾珩:绕不开棋了,是吧?第1274章 李纨:珩兄弟怎么能这般对她?(求月票!)不好意思,上章重新刷新一下第966章 催促班师回京的崇平帝第170章 棘手第199章 优雅知性和青春烂漫第1225章 秦可卿:这是躲出去了?第291章 承骨肉分离之痛第1458章 贾珩:宝琴这个真是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