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九十章 好人

临安城,凌虚阁里。

刚刚在朝堂上发了一通脾气的赵睿,此时悠然自得的半躺在凌虚阁里,丝毫不见方才惨白的面容。

事实上,他刚才是装出来的。

不止如此,就连昨日在朝堂上咳血,也是装出来的。

他一早就知道了赵显的近况,知道那场刺杀并没有成功,知道只不过是肃亲王妃受了点轻伤。

他之所以在朝堂上演这么一出,是因为启国臣权太重,一旦他这个皇帝被臣子看出一丝软弱,那么西征西楚的计划就再也推行不下去了。

而让赵睿下定决心对西楚宣战的,是一个女人。

北齐太康帝姬姜璇。

姜璇现在就在凌虚阁里,她万分钦佩的对着赵睿行礼。

“陛下雷霆手段,姜璇钦佩万分。”

赵睿懒洋洋的摆了摆手:“帝姬客气了,不过是演了场戏而已。”

说着他自嘲一笑:“说起来帝姬可能不信,朕那座崇政殿,是全天下最大的一座戏台子,每日里都有许多人在上面演戏,其中的差别,仅仅是演的真与不真罢了。”

姜璇美目流转,看了赵睿一眼,感叹道:“往日里姜璇经常自以为聪明,现在看来,比之陛下还要逊色远矣。”

“莫拍马屁了。”

赵睿放下手中的毛笔,把刚写完的一封信吹干墨迹,塞进了信封之类,让大内官李怀递给了姜璇。

“这是朕写给姜皇兄的信,帝姬可以带回燕京,让皇兄看一看,如果没什么问题,咱们两家就约定在十一月底对西楚动兵。”

姜璇微笑点头:“遵命。”

“事先说好,此战,朕要的是江陵郡,你们姜家要的是凉州,得到两地之后,就要适可而止。”

“朕不希望伤到西楚根本,你们明白吗?”

“放心,侄女明白,父皇他也会明白陛下的意思的。”

“好了,想来帝姬还有许多事情要忙,朕这里就不留你了,你去忙吧。”

“侄女告退。”

……

是的,赵睿跟北齐联手,要对西楚用兵了。

年中的时候,西楚与南启刚刚联手,啃下了北齐好大一块肥肉,让北齐至今还疼痛难当。

后来,迫于雷震子的厉害,北齐放下脸面,去跟西楚联盟,想要威逼赵家交出雷震子。

不过,赵显在郢都献上雷震子的消息传到燕京之后,姜项两家的联盟不攻自破,姜家在江北的淮军开始主动收缩,齐楚联盟告破。

不过,这一年以来,项家的所作所为彻底惹恼了北齐和南启,赵显在郢都遇刺的消息传开之后,一直在临安未走的北齐太康帝姬姜璇,就找到了赵睿,请求与南启联手,打西楚一顿。

赵睿很是果决,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答应了姜璇的请求。

毕竟,他很早就想打一打项家人了。

从南启立国以来,跟西楚就战事不断,但是向来就是西楚无故寻衅南启,启国几乎没有主动开启过战端。

两国打的最狠的一次,就是甲子之前,南启的战神苏定边带着定边军,破了西楚三十余城,一路打到郢都城下。

即便是那一次,也是西楚进攻在先,苏定边先是防守西陲两年,才有机会得以反攻西楚。

——

姜璇走了之后,大内官李怀端上了一碗热汤药,递在了赵睿的桌子上,温言说道:“陛下,进药了。”

赵睿嗯了一声,把汤药一饮而尽,对着李怀说道:“谢康来了没有?按时间,他也该进宫谢恩了才是。”

李怀躬身:“奴婢去看一看。”

“去吧。”

谢家虽然是山阴大族,世代频出大儒,但是以谢家的底蕴,礼部侍郎已经是顶峰了,此次赵睿至今晋谢康为礼部尚书,可以说是给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恩典。

这既是看了赵显的面子,也是给赵显增加一些筹码。

过了大约小半个时辰,新穿了尚书袍服的谢康来到了凌虚阁,跪在了赵睿面前。

“微臣谢康,拜见陛下,多谢陛下隆恩,授为礼部堂官。”

“你应得的,起身吧。”

赵睿指着下首的垫子,对着谢康笑了笑:“谢尚书别客气,你姑母谢太妃也可以算得上是朕的祖母,咱们也算带着点亲,坐吧。”

谢康道了声谢,跪坐在下首,他抬头看了看赵睿红润的脸色,脸色有些诡异,但是他还是恭谨抱拳:“谢氏一门得陛下殊遇,何其荣幸。”

“别说这些客气话了。”

赵睿抿了口茶,淡然说道:“对于西征一事,谢尚书有何看法?”

谢康犹豫了片刻,抱拳道:“陛下,肃亲王乃是臣的表侄,他失落在郢都生死不知,臣自然心痛不已,但是国事是国事,家事是家事,微臣也以为,此事需要慎重。”

赵睿的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朕原以为你们谢家还算有些风骨,没想到你谢康也跟那些士大夫一般口吻。”

谢康苦笑道:“陛下高看臣,也高看谢家了,说到底,臣也是一个士大夫。”

所谓的士大夫,就是指的世族,这些世家大族之所以反对打仗,是因为他们已经是既得利益者,打仗就要承担风险,他们已经是统治阶层,为何要承担风险?

不止是这些世家,历来的那些皇室,大多也是这个想法。

这也是士大夫们极力攫取皇权,又极力维护皇权的原因,他们既想从赵家手里抢一些权柄过去,又不想赵家皇朝崩塌。

打个比方,一旦南启亡国,他们这些士大夫或许可以投降苟活,继续在下一个王朝为官,但是西楚和北齐并不是一个新生的统治阶层,他们两国也有太多的“既得利益者”,这些人必然会毫不留情的夺走大部分固有资源。

这就是南启的士大夫阶层,排斥战争的最大原因。

除非必胜,否则他们是不会想打仗的,原因也很好说,劳民伤财四个字,就可以很好的挡在皇帝面前。

稍有不如意,就是一顶暴君的帽子扣下来。

即便南启的现任皇帝赵睿,十五年来都未曾主动动过刀兵。

对于谢康的反应,赵睿淡然一笑。

“朕要告诉你的是,江宁军主将林青已经在赶赴临安的路上了,此战势在必行,朕已经给了你们谢家好处,你们谢家就必须要给朕一些回报,最起码你们谢家要出来,替此战说一些好话。”

谢家作为频出大儒的仕林家族,他们的话可以稳住太多的读书人,甚至可以控制南启仕林的舆论风向。

谢康苦笑点头:“陛下的意思,臣知道了,臣回去就给大兄写信。”

“臣想知道的是,陛下为何如此一意孤行,总不可能当真是为了臣的那个表侄吧?”

赵睿咳嗽了一声,沉声说道:“朕就是为了他。”

“谢尚书,实话告诉你,七郎他的确被项云都关了起来,也的确被刺客刺杀了,但是他却没有生死不知,只是王妃项樱受了点伤而已。”

“朕之所以要打西楚,一半原因是因为姜家找到了朕,要给项云都一些教训。另一半是因为朕要告诉天下人,南启赵家,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软弱可欺的赵家了!朕的堂弟,一国亲王,出使郢都,他项云都说关就关,分明是没有把朕看在眼里!”

谢康沉默了片刻,从坐垫上起身,跪在赵睿面前,恭声回话:“臣明白了。”

——

谢康告退之后,赵睿披着披风,站在凌虚阁的高台上,凭栏眺望。

在他身后,站着一个个子不高的小男孩,站在赵睿的阴影之下,神色谦恭。

“寿儿,你今天在凌虚阁待了一天,学到了什么没有?”

太子赵寿恭谨点头:“儿臣知道了,要学会掌控读书人。”

赵睿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知道朕为何不惜西征,也要救回你皇叔吗?”

赵寿一愣,随即摇了摇头。

“儿臣不知。”

“朕是在向他施恩。”

赵睿转身,拍了拍赵寿的小脑袋,笑得很是温和。

“朕想让他记着朕的好,以后等朕不在了,这个位子上坐了你,他看在朕的份上,也会对你效忠的。”

赵睿微微一笑:“朕此次西征,全天下人都看在眼里,这就给你皇叔上了一道绳子,一道让他做忠臣的绳子。”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此次赵睿为了赵显,不惜西征楚国,假若以后赵显势大有意造反,全天下人都该指着他鼻子骂他,你皇兄赤诚之心待你,你便如此回报?

赵寿点了点头,开口问道:“如果皇叔他不在乎世人的看法呢?”

赵睿目光望向了远方。

“不会的。”

“他是恭皇叔的儿子,恭皇叔没有做的事情,他也不会做。”

赵睿拍了拍赵寿的肩膀,对着这个即将九岁的儿子,语重心长的说道:“寿儿,你要记住一件事情。”

“肃王一脉,都是好人啊。”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元皇帝的咆哮第九十四章 大驸马不见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两只老狐狸第七十七章 偷香第二百五十九章 叔嫂第一百四十三章 会面第四十三章 难为情第一百五十九章 两封军报第七十三章 前世如梦第五十八章 熊孩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站位第二百二十八章 药石不进第九十三章 两两相厌第八十四章 小朝会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袭第五十四章 春游第六十章 病了第一百五十章 恐吓与钓鱼第一百零八章 廷推第二百九十六章 悠悠十年路第一百七十五章 青史之上第五十五章 魔鬼的声音第三十五章 信牌第六十二章 碰撞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锋第六十二章 碰撞第四十五章 六个人第二十一章 赵显的学生们第八十章 开门见山第一百九十八章 长命百岁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宁蓝火第一百四十五章 危在旦夕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至义尽第一百零三章 攀亲戚第七十一章 必战第二百一十三章 赵家族长第九十四章 自绝后路第九十三章 决定第二十八章 乱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控局第九十九章 七叔第一百六十五章 绷紧的弦第二百三十四章 好酒配故人第四十六章 春雨洗尽一身血第一百章 画圈第一百五十六章 表妹第二十三章 风波恶第七十章 活口第八十八章 馈赠第五十七章 侄儿第九十章 邀请第五十一章 两个赵长恭第十七章 小屁孩(第四更)第十章 汇聚瑶山城第二百二十章 北齐的用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要叫我国舅第九十六章 主母第一百七十章 一身禁军皮第三百零五章 十年前的伤口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败!第四十八章 成康罢朝第八十九章 看城门第七章 封王!第一百五十三章 问答第一百一十五章 校长好第七十六章 郢都公主府第一百九十九章 艰难的抉择第八十七章 不信任第二百四十章 劝醒第三十三章 成康帝的日常第三十二章 顾平生第一百零七章 从人心破局第四章 解释第六十九章 陈都城第七十九章 江湖之险第一百八十二章 分食第九十五章 大典前夕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秋宴第二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二章 参茸丸第二章 参茸丸第六十二章 字迹第二十一章 深不见底第五十一章 我要聪明的,你要傻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待宰羔羊第十章 太康帝姬第三百二十九章 无敌铁甲船!第七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野心第三十六章 闹事第三十五章 小酒馆第九十八章 夜空中一声惊雷第三十二章 顾平生第六章 用之信之第三章 结盟第九十八章 函谷关上两兄弟第一百五十二章 托付?第一百九十三章 还活着么?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家三口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年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元皇帝的咆哮第九十四章 大驸马不见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两只老狐狸第七十七章 偷香第二百五十九章 叔嫂第一百四十三章 会面第四十三章 难为情第一百五十九章 两封军报第七十三章 前世如梦第五十八章 熊孩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站位第二百二十八章 药石不进第九十三章 两两相厌第八十四章 小朝会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袭第五十四章 春游第六十章 病了第一百五十章 恐吓与钓鱼第一百零八章 廷推第二百九十六章 悠悠十年路第一百七十五章 青史之上第五十五章 魔鬼的声音第三十五章 信牌第六十二章 碰撞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锋第六十二章 碰撞第四十五章 六个人第二十一章 赵显的学生们第八十章 开门见山第一百九十八章 长命百岁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宁蓝火第一百四十五章 危在旦夕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至义尽第一百零三章 攀亲戚第七十一章 必战第二百一十三章 赵家族长第九十四章 自绝后路第九十三章 决定第二十八章 乱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控局第九十九章 七叔第一百六十五章 绷紧的弦第二百三十四章 好酒配故人第四十六章 春雨洗尽一身血第一百章 画圈第一百五十六章 表妹第二十三章 风波恶第七十章 活口第八十八章 馈赠第五十七章 侄儿第九十章 邀请第五十一章 两个赵长恭第十七章 小屁孩(第四更)第十章 汇聚瑶山城第二百二十章 北齐的用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要叫我国舅第九十六章 主母第一百七十章 一身禁军皮第三百零五章 十年前的伤口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败!第四十八章 成康罢朝第八十九章 看城门第七章 封王!第一百五十三章 问答第一百一十五章 校长好第七十六章 郢都公主府第一百九十九章 艰难的抉择第八十七章 不信任第二百四十章 劝醒第三十三章 成康帝的日常第三十二章 顾平生第一百零七章 从人心破局第四章 解释第六十九章 陈都城第七十九章 江湖之险第一百八十二章 分食第九十五章 大典前夕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秋宴第二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二章 参茸丸第二章 参茸丸第六十二章 字迹第二十一章 深不见底第五十一章 我要聪明的,你要傻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待宰羔羊第十章 太康帝姬第三百二十九章 无敌铁甲船!第七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野心第三十六章 闹事第三十五章 小酒馆第九十八章 夜空中一声惊雷第三十二章 顾平生第六章 用之信之第三章 结盟第九十八章 函谷关上两兄弟第一百五十二章 托付?第一百九十三章 还活着么?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家三口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