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五十三章 大朝会

四月初五,临安崇政殿门口熙熙攘攘的挤成了一片,乌泱泱一片挤了一百多个官员,这是大朝会才有的规模。

临安的规矩,三日一次小朝会,五日一次大朝会。

所谓小朝会就是六部尚书侍郎,以及诸司衙门的官长,连同政事堂的几位宰相,跟皇帝碰个面,简单的商议商议事情。

大朝会就不一样了,凡是在京官员,无论何司何职,只要官品在五品或者五品以上,哪怕是从五品,也要进入崇政殿里乖乖站好,乖乖的当一个听众。

本来大朝会的日期是在每月初以及初十和二十,四月初的那次大朝会因为赵睿缺席而没有开成,所以就顺延到了初五。

天将拂晓的时候,临安的文武百官就已经到了七七八八,就连位列政事堂的谢康谢尚书,也已经在殿门口站着,手持朝笏,闭目养神。

又过了一柱香工夫,左相陈静之连同右相李宴清,门下侍中高明玉联袂而来,众多官员纷纷围了上去,对着三位宰辅问好。

问好完毕之后,有人就趁机向几位宰相告状,有一位头发花白的吏部郎中愤愤不平,对着陈静之说道:“陈相,您可要替下官做主啊,下官今年已经是年近花甲了,在吏部苦熬了这么多年,为的不就是能熬出一个侍郎的帽子光宗耀祖吗?眼见叶侍郎上个月刚刚致仕回乡,下官想怎么也该轮到下官了吧?可谁曾想,半路上杀出来一个萧安民!”

这名郎中越说越气,最后冷哼一声:“他萧安民半年前还只是地方上的一名知府!”

陈静之认真的看了一眼这个员外郎一眼,呵呵一笑:“张大人慎言,你身在吏部,萧侍郎现在可是你的顶头上司。”

这名姓张的郎中犹自愤愤不平,几乎是开始耍泼了:“陈相,你今日不给下官一个说法,下官就闹到陛下那里去!他萧安民不过是仗着皇后娘娘的势,姓了一个萧而已,听说还只不过是皇后娘娘的一个族叔,凭什么能轻飘飘的在半年之内,从一个从四品地方官,升为正三品的吏部侍郎!”

六部之中,数“管官”的吏部权柄最大,吏部尚书也是默认的六部尚书之首,被称为天官尚书。

大启素来有吏部尚书不入政事堂的规矩,也是怕这吏部权柄太大,容易变成权臣。

这尚书权力大,作为尚书副手的侍郎自然权力也就不小,萧安民如今是吏部右侍郎,已经是吏部衙门的三把手了!

短短半年,从一个不算富庶的肃州府尊升到吏部三把手,由不得旁人不眼红!

更何况这个张姓郎中盯着这个侍郎之位已经不下十年了。

陈静之淡淡的瞥了他一眼,冷声道:“张瞻,你不要自毁前程。”

这位执掌了大启朝堂整整十余年的左相大人低哼一声,不怒自威。

“你安生一些,还能继续在这个郎中的位置上做个几年时间,将来你致仕回乡了,老夫请求陛下封你一个侍郎的虚衔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你非要在这个当口胡闹,那你明天就把致仕的奏章送到政事堂来,老夫必然上交陛下,再同其他四位宰辅与你用印!”

张瞻愣了愣,随即咽了口口水,把头缩了回去。

他乃是吏部考功司郎中,虽然只是正五品的官职,但是确实实打实的实权部门,执掌大启文官的处分以及议叙,乃是名副其实的“官中之官”。

见张郎中吃了亏,其余几人要跟陈静之告刁状的官员纷纷闭嘴,安安静静的等待着崇政殿开门。

又过了一柱香工夫,伴随着大内官李怀尖锐的声音,崇政殿的大门缓缓打开,文武百官分两班排列,左侧文官以左相陈静之为首,右侧武将以禁军大都统王象为首。

众人分班次,鱼贯而入,面色红润的成康皇帝正颇为端正的坐在龙椅上,坐北朝南,极是威严。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睿端坐龙椅上,听着崇政殿里的文武百官山呼万岁,他有些陶醉的闭上眼睛。

这种感觉,只有他初登基那会儿才有,许多年来,他已经听过无数声万岁,早已对这两个字眼麻木了。

但是不知为何,今日听来,反而有种享受的感觉。

仿佛是自己舍不得这一生荣华富贵一般。

赵睿闭目了片刻,随即虚抬了双手,用他最平稳的声音说出了那句他说了许多许多次的话。

“众卿,平身。”

“谢万岁。”

等到一百多个官员都站了起来,赵睿这才沉声开口:“朕今日大开朝会,是有几件事情通知诸卿。”

“陛下请讲。”

赵睿说了几句话之后,脸色有些发白,从御桌上倒出一粒参茸丸服了下去,继续说道:“第一件事,太子年纪渐长,也该到了定下亲事的时候了,朕这段时间给他寻了一门亲事,要告知诸卿。”

什么,太子要定亲了?

百官闻言愣了,太子今年…才九岁啊。

到底是谁家的女儿要获此殊荣?怎么事先一点风声也没有传出来?

这太子妃,将来可就是皇后啊,皇后的家族将来必然前途无量,这一点看看如今的萧氏就一清二楚了!

百官们议论纷纷,赵睿轻轻咳嗽了一声,崇政殿里顿时鸦雀无声。

“与朕定下亲事的,是陈国的国主,他家里有一个嫡生的幼女,年纪只比朕的太子大上三岁,朕已经答应与他结下亲家,陈王府的那位郡主不日就将前往临安,朕准备三年后,就安排她与太子成亲。”

赵睿与项云深定下的这门亲事,是项云深主动遣使谈成的,陈王府迫切需要抱紧赵家的大腿,因此陈王府这位小郡主的嫁妆着实不薄,赵寿娶了她,等于娶了足足三万玄甲军。

这件事情是项云深提出来的,但是赵睿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答应,直到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之后,就果断的答应了这个条件。

毕竟,太子还是太小了,能给他多一分力量,毕竟是好的。

赵睿继续说道:“既然与陈王府结成了儿女亲家,那帮助他们抵御蛮楚的攻击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朕决定在原有的基础上,每年再拨三十万两银子,与陈王府训练玄甲军。”

陈静之等五位宰辅面面相觑,最后不得不叹了口气,跪地道:“陛下英明。”

这五个人一跪,旁人哪里还敢不跪?一时间,崇政殿里乌泱泱跪了一片。

赵睿微微一笑,正想说话,忽然听到李怀轻声说道:“陛下,肃王爷来了,在殿外侯旨呢。”

赵显是在四月初离开的肃州府,如今已经是四月初五,他总算是带着一家老小重新回到了临安城。

赵睿眼前一亮,当即说道:“宣他进来!”

“宣,肃王赵宗显觐见。”

一个个小太监争相传话,不多时,穿着蓝锻金线蟒袍的赵显,迈着沉稳的步子踏进的崇政殿,他一边走一边不屑的扫视了一眼左侧的文官们。

三个月前,你们叫嚣着要杀了本王,否则你们就要集体撞死在这崇政殿上,如今短短三个月,本王便回来了,有本事你们现在立刻撞死在这里啊。

睥睨了这些笔杆子一眼之后,赵显不屑的冷哼了一声,走到了御前,恭恭敬敬的下跪磕头。

他这番模样,一方面是为了出一出自己被赶出临安的那口闷气,一方面是想告诉赵睿一个信息。

你看,我在朝里都是敌人,你大可以不用担心我拉帮结派。

赵睿一脸促狭的看着老老实实跪地行礼的赵显,表情古怪。

赵显则不敢抬头看赵睿,行礼之后,他起身抱拳,对着赵睿摆出一个笑脸。

“臣弟赵宗显,见过皇兄。!”

赵睿脸上也露出笑意:“许久不见了,赵家的七郎。”

赵显对着赵睿笑了笑,躬身抱拳道:“此来临安,一是向皇兄缴旨,江南几大绸商臣弟已经悉数查明,其中龌龊颇多,臣弟已经写成折子递交给了政事堂,此案里的赃款也已经由户部收归国库。”

赵显说完这番话后,脸上的笑脸转为愤怒,他冷声说道:“二来,臣弟要状告一人!”

不知为何,赵睿一见了赵显,心情就好上了不少,这位成康帝抿了一口桌子上的茶水,好整以暇的说道:“你要告状,怎么不去临安尹,大理寺或者刑部衙门去告?这里是崇政殿,又不是审案的衙门,你来朕这里告什么状?”

“回陛下,三法司治不得这人!”

“胡说八道。”

赵睿笑骂道:“在我大启,不管是国公亲王,还是尚书宰相,只要犯了国法,三法司衙门都可以治得。”

“你要告谁?”

赵显跪在地上,语气掷地有声。

“臣弟状告当朝中书令杨吉杨大人,他蓄养奸商,贪污甚巨,并且暗地里勾结资助江南邪教,意图对我大启不利,请陛下明察!”

原本老神在在,站在左手第三位的杨吉闻言,立刻怒目圆睁,他出班怒视赵显,毛发须张,犹如一头发怒的老狮子一般!

第三百二十二章 唯一不怕肃王的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隆武帝殡天第一百一十一章 战时会谈第一百一十三章 西陲军情第一百六十一章 见不得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用人制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王妃第二百六十一章 家庭会议第二百一十七章 两只老狐狸第一百三十八章 姐弟第三十八章 王妃去哪儿第十二章 上朝第一百六十二章 男儿何不觅封侯?第一百四十四章 别想过好年第一百零五章 条款第二百零九章 突变第二百四十九章 浪潮扑面而来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大罪第五十一章 两个赵长恭第二百三十六章 两个大将军第二十二章 卖一个面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陛下因何造反?第八十二章 征服第三十章 感性的萧铃儿第八十四章 姐夫第三十二章 生气了第二百零一章 喝问第九十四章 帝王之音第十九章 陈年旧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 (祝大家元旦快乐!!)第一百一十一章 旧案第七十章 挣钱第五十七章 踏苗第六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八章 何去何从第六十章 病了第十八章 重病垂死第八十八章 红色城墙第九十八章 选择题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排第一百七十二章 吃肉第一百二十九章 求援第二十四章 好女人第六十六章 函谷关口(大家除夕夜快乐!)第三十二章 写诗赠佳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长公主城第四十六章 春雨洗尽一身血第二百九十章 老将军与新将军第一百二十章 告御状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王妃第十一章 杂事第五十一章 两个赵长恭第一百零五章 谁来破局第二十章 你怎么能骂人呢?第十二章 上朝今天两章凌晨更新,大家不用等了!第九十一章 郢都逃离计划第五十章 怒火冲天第九十六章 父女第二百九十六章 悠悠十年路第九十三章 决定第九章 查丝第二十三章 小人多门道第一百零二章 李雄第一百一十五章 答复第九十六章 父女第二章 西楚来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猖狂第十六章 白银千两第一百一十一章 旧案第二章 天下事第五十章 落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瞬息万变第一百五十九章 兖州第三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四十七章 陈静之的故事第五十七章 抱一抱第四十四章 夜楼春?第十九章 胡闹第一百零九章 开战!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世人两兄弟(大结局)第一百二十二章 叔侄第二百七十四章 赵跑跑第四十一章 小心眼的赵显第十三章 聘请第四十九章 约法三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利息第二百八十四章 术与势第五十四章 断指皇子第六十六章 函谷关口(大家除夕夜快乐!)第二百四十二章 局动第四十四章 两个衣柜第六十二章 钱塘门第二十二章 约定?第九十五章 婚前协定第七十五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逃第一百九十章 两个皇帝第二百一十八章 桃花开时
第三百二十二章 唯一不怕肃王的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隆武帝殡天第一百一十一章 战时会谈第一百一十三章 西陲军情第一百六十一章 见不得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用人制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王妃第二百六十一章 家庭会议第二百一十七章 两只老狐狸第一百三十八章 姐弟第三十八章 王妃去哪儿第十二章 上朝第一百六十二章 男儿何不觅封侯?第一百四十四章 别想过好年第一百零五章 条款第二百零九章 突变第二百四十九章 浪潮扑面而来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大罪第五十一章 两个赵长恭第二百三十六章 两个大将军第二十二章 卖一个面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陛下因何造反?第八十二章 征服第三十章 感性的萧铃儿第八十四章 姐夫第三十二章 生气了第二百零一章 喝问第九十四章 帝王之音第十九章 陈年旧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 (祝大家元旦快乐!!)第一百一十一章 旧案第七十章 挣钱第五十七章 踏苗第六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八章 何去何从第六十章 病了第十八章 重病垂死第八十八章 红色城墙第九十八章 选择题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排第一百七十二章 吃肉第一百二十九章 求援第二十四章 好女人第六十六章 函谷关口(大家除夕夜快乐!)第三十二章 写诗赠佳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长公主城第四十六章 春雨洗尽一身血第二百九十章 老将军与新将军第一百二十章 告御状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王妃第十一章 杂事第五十一章 两个赵长恭第一百零五章 谁来破局第二十章 你怎么能骂人呢?第十二章 上朝今天两章凌晨更新,大家不用等了!第九十一章 郢都逃离计划第五十章 怒火冲天第九十六章 父女第二百九十六章 悠悠十年路第九十三章 决定第九章 查丝第二十三章 小人多门道第一百零二章 李雄第一百一十五章 答复第九十六章 父女第二章 西楚来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猖狂第十六章 白银千两第一百一十一章 旧案第二章 天下事第五十章 落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瞬息万变第一百五十九章 兖州第三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四十七章 陈静之的故事第五十七章 抱一抱第四十四章 夜楼春?第十九章 胡闹第一百零九章 开战!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世人两兄弟(大结局)第一百二十二章 叔侄第二百七十四章 赵跑跑第四十一章 小心眼的赵显第十三章 聘请第四十九章 约法三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利息第二百八十四章 术与势第五十四章 断指皇子第六十六章 函谷关口(大家除夕夜快乐!)第二百四十二章 局动第四十四章 两个衣柜第六十二章 钱塘门第二十二章 约定?第九十五章 婚前协定第七十五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逃第一百九十章 两个皇帝第二百一十八章 桃花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