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润物无声

崔文秀陷入了沉思之中,眼下连锁反应尚未传递到印德安战局,但相信要不了多久,吕宋人就会忙乎起来,南印德安这片土地上吕宋人还会保持多少兵力,还有待于观察之后才能得出结论,但是崔文秀相信腓特烈和克鲁夫都不可能再在南印德安保持目前这样多的兵力,能够维持二十万左右的兵力已经是一个极限数字了。

二十万兵力听起来不少,但是要想维持现在并不稳固的南印德安就有些难度了,自己这边和汉森同盟的谈判一旦付诸实施,那可以腾出来的步兵就有二十万左右,加上两个两个游骑兵团,另外还有罗卑人组建得七七八八的四个游骑兵团,兵力已然完全可以打一场全面战争了,更不用说陛下在来信中还有将虎卫军团和第十一军团派往这里的意思,那自己手中能够控制兵力总数都将超过八十万了,几乎要占到帝国拥有总兵力的一半,这对于一个统兵在外的大将来说无疑是一个殊荣,足以证明皇帝陛下对自己的信任程度。

但是崔文秀却不这么想,指挥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这派来的军队大多是原来的二线部队,像罗卑人的四个游骑兵团都是在东腾格里郡游牧部落中募集而来,并非完全从原来罗卑人本部游骑兵中调拨而来,大部分都是新手上路,亟待磨练;而虎卫军团的前身是唐河帝国禁卫军团,这支军队虽然还没有蜕变成老爷军、纨绔军。 但是战斗力在经历了长时间安逸生活地消磨后原来建军时的那股威名杀气早已荡然无存,除了皇甫天成本部师团兵力还差强人意外,其他几个师团连皇甫天成自己都要承认战斗力尚需提高;十一军团应该说从兵员构成上值得一提,毕竟都是一些能征惯战的老兵组成,但是这也成为其一个负担,要将这支从降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糅合成一个团体,其难度甚至比训练一支新军难度更高。 尤其是对中高级军官的要求更是考究,一个难以服众的军官团体时永远无法将这支军队锻炼成为真正雄师的。 新上任地木力格可能就会面临这样一个难题。

这种情况下崔文秀甚至有些怀疑皇帝陛下如此安排是不是有意要将这些军队推上印德安战场,一方面固然是为了练兵,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帝国财政的压力,这八十万大军一年地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任凭它印德安王国再是富庶,真要让它承担起这份开销,恐怕也得好生筹划一番。 而印德安王国各部现在都还没有名正言顺的归附帝国,要想他们心甘情愿的为帝国大军支付这样巨大一笔开支,还得花些工夫才行。

印德安红茶的味道崔文秀并不十分喜欢,但是其浓郁的味道却能够让人长时间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时间里崔文秀更喜欢品用这种味重的红茶,而闲暇时间还是帝国地名品绿茶更适合一些。

吕宋人的危机即将到来,并不仅仅只是在印德安战场上,东吕宋问题估计腓特烈应该是有所打算。 但是他大概没有想到帕沙人会如此迅速的和半岛同盟和解,这样一来,吕宋人只怕希望在稳定科米尼和南印德安局势之后解决东吕宋问题的想法就只有无限期的往后拖延下去了,希望吉列这个家伙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也许自己现在该适当增强一下在东吕宋和帕米尔地区的兵力投入了,这样一来也许能够为即将到来的南印德安之战创造更好的条件。

吉列志得意满地站在城头上。 俯视着如蚂蚁般密集在这片土地上忙碌的人们,虽然距离一座城市成型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但是能够见证一座崭新的城市在自己脚下出现,这份自豪感足以让自己日后向后人炫耀了。

从流山台子到这里的道路建设占用了太多劳动力,这让吉列很是遗憾,这座即将成为东吕宋中心城市的建设速度也为此放慢了不少,但这又是必须地,道路不畅将严重制约后期的所有工程,这一点吉列还是清楚的,但因此影响了这座新城的建设还是让吉列忍不住长吁短叹。

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成为了困扰吉列和被孔运真派到这里负责筹建奎羊府城的北吕宋总督府高级幕僚裴元封的最大问题。 从北原郡和燕云郡传来的消息表面帝国北方的移民招募工作应该说进行得相当顺利。 这边可以提供大量荒地的沃土对于无地农民地吸引力超过了他们对故乡地眷念,据说已经有超过十万的农民在两郡地移民招募点报名。 并且开始有组织的向北吕宋迁移,但是这毕竟有一个过程,短时间内这些移民都还无法到达这里,更无法变成吉列和裴元封所渴望的劳动力,他们还不得不继续等待下去。

吉列不是政务官,他更关心的是这座城市的建设,吕宋人不会一直对东吕宋这边熟视无睹,现在他们是因为力量所限不得不采取守势,但是一当科米尼和南印德安局势稳定下来,吕宋大军就会源源不断的东进,届时自己如果没有一个稳固坚实的后方基地,那必然会相当被动,而要建立起一个可靠的大后方基地,城市要塞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他为什么甚至比裴元封更急切的原因。

吉列并没有局限于最初的约束,吕宋人明显无力对自己的拓展攻势作出更大的反应,尤其是在他们袭扰战被自己彻底击破之后,他们的指挥官采取了更为保守的对策,除了在曼隆周围五十里范围之内活动之外,军队几乎就再也不愿向外多迈出一步,甚至在吉列有意示弱的情况下都是如此,这让吉列很是遗憾。 在扩张的欲望支持下,他已经悄悄的将奎羊府城位置悄悄向南又移动了十多里地,这里的位置更合适,依山傍水,一条溪流靠城而过,而地处丘陵之间坝子的位置也更适宜城市建设,从这里就可以俯瞰吕宋东南重镇三宝垄,两地相距不过一百六十里地之遥。

当帝国西南战局失利的消息从邸报中传来时,吉列同样意识到了自己的机会,吕宋人将会更多的他们南面的宿敌帕沙人所牵制,那自己的步子似乎就应该迈得更大一些,将未来的东吕宋地盘奠定得更厚实一些,尤其是在崔文秀关于结束西印德安战役之后的设想出台发到战区各个分区指挥官手中时,吉列更加深了自己的想法,吕宋人如果不愿意从南印德安撤军,那自己完全可以让他们在这个地区付出更大的代价。

裴元封并没有身旁这位吉列将军想得那么多,作为总督派到这里的筹建者,他也清楚自己如果干得好,也许下一步奎羊府的城守位置就在等待自己,而现在这一切似乎都在自己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渐渐变为现实。 名义上自己是总督府的高级幕僚,但是帝国官制中并没有明确高级幕僚这一名称,而是以政务参谋称之,这只能算作是地方政府系统中的一个普通官员,甚至连府一级的各部署署长都不如,至少这一级官员帝国政务院已经有备案。

裴元封很希望这一次机会能够成为自己事业起飞的基石,这一切都有赖于自己的表现,所以他在尽力和驻军维持好关系的同时,也在积极的筹划着如何让这片土地能够尽快的变成和其他府县一样欣欣向荣。 他已经发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开始招徕商人来东吕宋投资,督促着测绘官员尽早的将可耕荒地先行丈量规划出来,等待着移民们一到便可开始投入生产;从流山台子到府城的道路工程更是他的命脉,他几乎有一半时间都是睡在了这条道路的工地上,连下面的各级官员们都不得不承认这位貌不惊人的筹建督办的作风是他们从未见过的。

大片大片的荒山丈量测绘工作也同样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让裴元封兴奋的是在自己的竭力鼓动和邀请之下,已经有几名维托府的大种植园主开始流露出对这个地区的兴趣,茶山和胶园是裴元封勾画中的美好前景,这里的土质和气候无疑是这两种经济作物最佳生长地,而唯一欠缺的就是劳动力和投资了,而一当移民到来,这里将成为一个新的兴业热土,裴元封坚信不移。

发生在东吕宋的所有这一切变化和发展不过是帝国新纳入领地中的一个缩影,随着帝国的建立,官吏选拔制度的变更,让许多曾经在唐河帝国的官吏选拔体制下无法出头的官员们开始在地方上崭露头角,他们有热情有才华更有追求和欲望,正是帝国充满活力的选拔机制让他们有了用武之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一点一点的变化就汇聚成了帝国的今日。

第8节 潮起第102节 教训第66节 船上(1)第121节 最后一搏(6)第85节 西风(3)第92节 暴富第4节 机遇第27节 逆袭(2)第19节 索菲娅的反击(2)第1节 预言第4节 军情局第14节 遥指天南第3节 购粮第78节 各怀机心第106节 战犹酣(10)第75节 抑扬第25节 国策之议(2)第119节 要价第39节 金陵掘金(2)第22节 携手第30节 全面爆发(3)第68节 押宝第35节 王与仆(3)第17节 简单日记第77节 重拳出击(1)第56节 祭天第15节 条件第2节 舌战第76节 民间力量(1)第72节 败像第35节 心动第52节 吏改第14节 卧虎藏龙(2)第67节 危机第48节 变起第43节 拉与打(1)第72节 筹划第97节 别无选择第61节 屠刀将举第26节 儿女情长第56节 覆雨第85节 火铳兵第103节 交火(3)第93节 侮辱第28节 北风(3)第100节 联姻第23节 天机第22节 火起第27节 名将诞生第24节 铁拳(1)第83节 风满楼(2)第97节 武林四美第44节 碰撞第73节 大会战(4)第128节 代价第71节 出路第89节 警告第6节 分配第37节 密谋第62节 高瞻远瞩(1)第45节 霸势(1)第121节 独当一面第29节 隐现第69节 使命(1)第28节 奇女子第40节 分割(1)第46节 群策群力(1)第56节 惊变(5)第100节 战犹酣(4)第51节 日新月异第79节 欢场第69节 战略与战术(3)第4节 大同化第34节 瞄准第59节 谍海双璧第19节 大战序幕第33节 烽火第74节 以子之矛第19节 莫测第9节 慧心第38节 造势第122节 夺关第47节 得逞第24节 东进第115节 易帜第53节 外势第16节 穷寇第50节 邂逅第101节 底牌第88节 近卫第99节 王者战争(3)第116节 收获第6节 归途第68节 此伏彼起(1)第75节 大会战(6)第28节 压力即动力(1)第63节 一统之战(2)第76节 磨刀霍霍(2)第53节 全歼第97节 武林四美
第8节 潮起第102节 教训第66节 船上(1)第121节 最后一搏(6)第85节 西风(3)第92节 暴富第4节 机遇第27节 逆袭(2)第19节 索菲娅的反击(2)第1节 预言第4节 军情局第14节 遥指天南第3节 购粮第78节 各怀机心第106节 战犹酣(10)第75节 抑扬第25节 国策之议(2)第119节 要价第39节 金陵掘金(2)第22节 携手第30节 全面爆发(3)第68节 押宝第35节 王与仆(3)第17节 简单日记第77节 重拳出击(1)第56节 祭天第15节 条件第2节 舌战第76节 民间力量(1)第72节 败像第35节 心动第52节 吏改第14节 卧虎藏龙(2)第67节 危机第48节 变起第43节 拉与打(1)第72节 筹划第97节 别无选择第61节 屠刀将举第26节 儿女情长第56节 覆雨第85节 火铳兵第103节 交火(3)第93节 侮辱第28节 北风(3)第100节 联姻第23节 天机第22节 火起第27节 名将诞生第24节 铁拳(1)第83节 风满楼(2)第97节 武林四美第44节 碰撞第73节 大会战(4)第128节 代价第71节 出路第89节 警告第6节 分配第37节 密谋第62节 高瞻远瞩(1)第45节 霸势(1)第121节 独当一面第29节 隐现第69节 使命(1)第28节 奇女子第40节 分割(1)第46节 群策群力(1)第56节 惊变(5)第100节 战犹酣(4)第51节 日新月异第79节 欢场第69节 战略与战术(3)第4节 大同化第34节 瞄准第59节 谍海双璧第19节 大战序幕第33节 烽火第74节 以子之矛第19节 莫测第9节 慧心第38节 造势第122节 夺关第47节 得逞第24节 东进第115节 易帜第53节 外势第16节 穷寇第50节 邂逅第101节 底牌第88节 近卫第99节 王者战争(3)第116节 收获第6节 归途第68节 此伏彼起(1)第75节 大会战(6)第28节 压力即动力(1)第63节 一统之战(2)第76节 磨刀霍霍(2)第53节 全歼第97节 武林四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