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硖石

bookmark

荆成点齐了兵将,严阵以待,看着自下方通过的禁军将士。

他手头大约两百人,都是西明门的守门兵卒,除了自流民中选用的精壮外,还有相当部分原王氏(王国舅)部曲,都是在河南、河阳、河内、河北厮杀过数年的狠人。但这会看到出城的禁军,依然十分紧张,因为这群人刚刚闹过乱子,虽然很快被镇压下去了。

荆成已经是西明门的城门候,从义从军副督的位置调过来的,掌管这个梁公最喜欢出入的城门之一——太尉王衍也喜欢自此门出入,盖因金谷园已是王家产业,时不时就要去住上一住。

今日听闻禁军一部要开往新安集结,他就如临大敌,只在城下留了寥寥十余人管理城门,其余军士全部上了城楼,弓弩齐备,防止遭到突袭。

不过一切到目前为止,看起来都还好。

数千人垂头丧气,次第通过城门。

荆成默默看着,一点没有放松警惕。

左卫三部督黄彪慢慢出现在了眼帘之中。

他骑着高头大马,如有感应一般,看到了城楼上的荆成,点头致意。

荆成点头回应。

左卫将军陈眕奉调前往汴梁,担任卫尉之后,三部督徐朗升任左卫将军。前驱营司马黄彪作战勇猛,又是梁公牙门军时代的老人,于是顺理成章接任三部督,掌管前驱、强弩、由基三营,控制着左卫最精锐的武装力量。

去年新安大战,诸军死伤惨重,最终夺取新安城时,禁军只剩下了一万人出头。

经历了长达一年的休整后,禁军慢慢恢复到了二万一千余。

补充兵力多来自流民或强征的坞堡丁壮,战斗意志薄弱,战斗能力低下,虽经大半年的整顿,但会打成什么样谁都不敢保证。

或许,也没人指望他们会打成什么样吧。

去年攻打新安,纯粹是为了解除洛阳侧翼的威胁,属于必须完成的任务。但今年呢?

好像没什么是必须要拿下的。纯粹是为了牵制王弥,不让他在西边闹出什么幺蛾子罢了。能攻破王弥的城镇军寨固然可喜,拿不下牵制住敌人也不错,就这么简单。

荆成默默看着迤逦远去的禁军将士,似乎已经预见到了他们的命运。

他把目光投向更远处。

旷野之中,河洛一带残存的坞堡出丁出粮,跟随在禁军身后,踏上了西行的路程。

自新安往西,山脉连绵,崎岖无比。

很多城池本身修筑得很一般,但结合地势的话,就非常难打。甚至不用修筑城池,只利用地势伐木为栅,都非常麻烦。

这些被征集起来的丁壮,注定要被消耗掉了。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来弥补仰攻一方在地形上的劣势。

当初大踏步后退扔给敌人的土地,如今要一点点磨回来,没有比这更残忍的事情了。

兵终于过完了,荆成下了城楼,准备让等待许久的百姓车马出入。

“快!快关城门!”远处驰来一骑,大喊道。

荆成一惊,定睛望去,原来是北军中候裴廓帐下小校,曾多次过来传令。

他没有迟疑,立刻下令关闭城门。

军兵们挥舞着刀鞘,将正准备出入的民间车马驱赶开来,然后拉拢绞盘,先把吊桥拉起,再将沉重的包铁木门合上。

不远处又驰来数骑。

荆成拉住小校,低声问道:“何事惊慌?”

小校看了眼正往这边赶来的数骑,又扭过头来,附在荆成耳边说道:“天子御开阳楼,为出城的中军将士送行。返回宫城时,有人带着家奴僮仆冲击侍卫,乱作一团,天子不知所踪。”

荆成惊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还有这事?

如果天子崩了,梁公说得清楚吗?怕是人人都会以为那些所谓的豪门家奴是梁公所派,欲置天子于死地。

这事大了啊。

新来的那几骑已经靠过来了,下马之后,说道:“无事了。不过城门不能开,王太尉要大索全城,捉拿刺客。”

荆成愣在了那里。

小校也有些惊讶,走过去低声询问一番,良久之后点了点头,又到荆成面前,低声道:“中军西征之后,城内空虚,有浮浪少年光天化日之下在铜驼街劫掠,天子遇盗,惶骇而退,后为侍卫寻得,护入宫城。”

说完,又叹了口气,道:“其实这样也好。天子若真出了城,我怕他会在路上饿死,或被人抓进庄园当奴隶。”

荆成摇头失笑。

今上就是这么脑子不清楚,很多年了。

逃出洛阳后,你能去哪?说难听点,眼下只有洛阳最安全。

去江东的话,就算你路上运气好,没被人劫杀抓捕,在你抵达淮南,离建邺还很远的时候,估计就已经被来历不明的群盗所杀。

真是不知所谓!

但他们能想明白的事情,天子却想不明白。或者即便知道,却下意识不愿这么想,自己骗自己。

只是不知道这次谁帮了天子,估计要倒大霉了。真是忠君,把身家性命都忠没了。

传令之人很快离开了。

荆成不敢懈怠,让人搬来拒马、辎重车辆,在西明门内筑起了街垒。

******

王弥一大早就出了陕县,带着千余骑东奔,抵达硖石堡。

此城原为河东裴氏的坞堡,修筑超过十年了。

王弥入主弘农后,裴氏遣人接洽投降。多年来一直尽心尽力,出丁出粮,与以邵勋为首的晋军反复厮杀。

几个出身裴氏、柳氏的坞堡首领,弓马娴熟,骁勇善战,曾经打得时任左卫将军的裴廓灰头土脸,让王弥十分满意,最终熄掉了处理硖石堡的心思——不仅仅因为裴氏子弟善战,更因裴氏势大,与柳氏、薛氏等族同气连枝,平阳朝廷也要礼遇之,真不好动手。

“参见齐公。”一众将校纷纷出堡相迎。

王弥摆了摆手,径直入堡。

硖石堡内几乎没有百姓了,满满当当都是军士,大部分是王弥带来的。

在正厅坐下后,他伸了伸手,亲将遂递来一张檄文。

王弥扫了一眼,没什么惊异之处,只看到最后时有些惊讶:“神龟?”

“晋帝下诏改元,以今年为神龟元年(317),也不知为何。”亲将答道。

“他怕死了。”王弥想了想,嗤笑道:“害怕邵勋杀了他。”

众人相对而视,皆以为然。

“神龟虽寿,那也得太太平平才行。”王弥冷哼一声:“邵勋如此心狠手辣,换我也担心朝不保夕。”

其实,很多人都觉得邵勋挺宽厚仁德的,没想到在王弥这里却是心狠手辣这种评价,只能说大概有心理阴影。

“此番晋人西征,邵贼来耶?”王弥又看向亲将,问道。

“邵贼未来,听闻主帅仍是裴廓。”

王弥控制住表情,不想让人看出他松了口气。

“来不来也就那样。”他冷笑一声,心情愈发好了。

不过,他很快想到一事,有些心烦。

大司农朱诞许诺的五十万斛粮至今仍未解送过来——朱诞乃前晋国禁军将领,多年前为司马越所迫,背晋归汉,后领兵攻伐晋国,今为大司农。

一想到粮食问题,王弥就有些烦躁。马上就要打仗了,粮草不足如何整兵?

或曰五月份能收获冬小麦,可以支撑下去。但问题在于,这是自己的粮食,不是朝廷的,用起来心疼啊。

这年头,谁又不为自己考虑呢?

就在此时,门外有亲信探头探脑,以目示意。

王弥对诸将说道:“尔等先议一议如何对付晋贼,我稍后便来。”

说罢,出了正厅。

亲信附耳道:“明公,有洛阳使者至白超城。”

“何人?”王弥下意识压低了声音,问道。

“晋司徒刘暾之族人。”亲信说道。

王弥一惊。

刘暾是东莱人,他也是东莱人,很多年前有过来往,算是旧识了。

刘暾也不是第一次招抚他,只不过以前都被他拒绝了。没别的原因,弟弟王桑被杀,几个元从老人或被擒,或被杀,仇太深了。

再者,王弥自己也不愿意投降邵勋。

当年那个“滚”字仍深深地嵌在他的脑海中,至今恼恨羞耻不已。

“将其礼送而回。”王弥立刻下令道。

“遵命。”亲信转身离去。

王弥抬起头,看着幽远的天空,神思不属。

大汉的情况其实不太好,他有感觉。

长达两年的河北争夺战,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极大地打击了士气。

今年河北仍在厮杀,看起来战事并未结束。但王弥知道,那只是朝廷不甘心,派出轻骑劫掠罢了。或许可以让河北人心紊乱,但却很难让局势翻转。

平阳朝廷现在感受到了深刻的危机。

但危机之下他们在做什么?

修筑太行山中的各处城塞,囤积资粮,这是转攻为守的态势。

势头这种东西,非常玄乎,但又是真实存在的。

它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影响着每个人的士气,进而潜移默化影响每个人的选择。

大汉势头不太对了。

王弥很忧愁。

但路是自己走的,时至今日,后悔亦是无用。

他叹了口气,回去参加军议。

而就在王弥于硖石堡发号施令的时候,邵勋发出了第二条命令:以龙骧从事中郎郗鉴为北路都督,率东平、高平二郡府兵六千人,以及清河、平原、渤海、阳平、乐陵、济北六郡兵、鲜卑诸部,沿黄河进军,一俟兵马、粮草齐备,就直攻济南。

第二条命令发出后,第三条接踵而至:大将军府右司马羊忱领泰山、鲁、东平、高平、济阴五郡兵及银枪中营,伺机入莱芜谷。

三月初七,第四条命令发出:以金正为南路都督,率银枪右营并东海、琅琊、东莞、兰陵等郡国兵,北上攻大岘山。

说是三路兵马,其实是四个方向,即从正南大岘山、西南莱芜谷、正西黄河南岸、正北黄河北岸四个方向发动进攻,务求一击毙命,彻底瓦解曹嶷在青州的统治。

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九十六章 朝贺(上)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六十章 谈妥第六十四章 摆驾河内第977章 登基(上)第1274章 方法论第1106章 腊月(下)第864章 试点第十章 契机第八十章 俸禄第906章 微妙的关系第882章 商队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一百七十章 “民”心所向第1224章 人心易变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八十四章 规划与变化第1131章 老羌简单介绍下上一章的标题吧第973章 势力与西情第十五章 授旗第1130章 感悟第一百十六章 最后的墙角第1007章 只要坚守,就有希望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一百九十二章 军镇(下)第794章 新兵第十六章 归心第856章 行猎与政治(下)第981章 家事第1075章 水战(下)第983章 祖氏第十一章 我来带你们乞活第998章 河州第一十一章 人选第三十五章 追杀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陈郡第1206章 纵横江北第九十八章 肃清第一百十章 围魏救赵(上)第919章 办法(下)第九十六章 目标:大阳(加更求月票)第875章 争论第八十八章 洛阳城里无好人第815章 无法挽回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届全体大会第1269章 太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势与方伯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人涌入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一百九十九章 督战第854章 贵种第982章 王府第六十章 谈妥第1085章 余波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记忆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935章 入城(下)第八章 你怎么报答我?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三十四章 当机立断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过去了?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1194章 交代第一百三十章 斩将与撤军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险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益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丧之余第二十章 一门第927章 南下与接见(上)第996章 寿春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第1137章 忠勇之士太多了第九章 天地之威第四十五章 势力(下)第五十六章 祭、抚恤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一百十三章 抚理第一百八十三章 归正(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督战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说第十章 忠于什么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九十六章 指点第1002章 赌狗第一百零八章 两园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一百二十二章 没有回头路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后进攻第995章 老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946章 苦难的行军第1132章 当世庾公
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九十六章 朝贺(上)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六十章 谈妥第六十四章 摆驾河内第977章 登基(上)第1274章 方法论第1106章 腊月(下)第864章 试点第十章 契机第八十章 俸禄第906章 微妙的关系第882章 商队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一百七十章 “民”心所向第1224章 人心易变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八十四章 规划与变化第1131章 老羌简单介绍下上一章的标题吧第973章 势力与西情第十五章 授旗第1130章 感悟第一百十六章 最后的墙角第1007章 只要坚守,就有希望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一百九十二章 军镇(下)第794章 新兵第十六章 归心第856章 行猎与政治(下)第981章 家事第1075章 水战(下)第983章 祖氏第十一章 我来带你们乞活第998章 河州第一十一章 人选第三十五章 追杀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陈郡第1206章 纵横江北第九十八章 肃清第一百十章 围魏救赵(上)第919章 办法(下)第九十六章 目标:大阳(加更求月票)第875章 争论第八十八章 洛阳城里无好人第815章 无法挽回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届全体大会第1269章 太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势与方伯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人涌入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一百九十九章 督战第854章 贵种第982章 王府第六十章 谈妥第1085章 余波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记忆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935章 入城(下)第八章 你怎么报答我?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三十四章 当机立断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过去了?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1194章 交代第一百三十章 斩将与撤军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险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益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丧之余第二十章 一门第927章 南下与接见(上)第996章 寿春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第1137章 忠勇之士太多了第九章 天地之威第四十五章 势力(下)第五十六章 祭、抚恤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一百十三章 抚理第一百八十三章 归正(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督战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说第十章 忠于什么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九十六章 指点第1002章 赌狗第一百零八章 两园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一百二十二章 没有回头路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后进攻第995章 老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946章 苦难的行军第1132章 当世庾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