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要迎娶相府独女李雪韵小姐为妃的消息很快便在京城里传开。
西王府书房,西门哲看着手中的一份折子,是他的属下送给他的消息。
事情已经过去五年,这个时候才露出端倪,是不是上天在耍他?
当时查探桃花夫人的人跟查找左秋然的人兵分两路,左秋然没有消息,桃花夫人同样也没有什么线索,只不过西门哲对这个已经被他杀死的桃花夫人没有多大兴趣,便不紧着追问。
不想在他准备迎娶李雪韵的时候,线索冒出了头。
西门哲早该想到桃花夫人只是那个紫衣女子自己胡诌出来的一个名称,因为是假名所以很难查到。而西门哲只把她当做一个懂得寻欢作乐的放**子,所以并不在意,没有像查找左秋然那样专门画出她的像。他又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中了魅 毒的事,所以便将查桃花夫人的事放在了暗处,结果这件事也拖了五年。
最近得到的消息,也就是从关帝庙里长大的那几个孩子的口中,无意中听到有人说当年曾看到雪韵姐姐跟那个给杏儿毒果子的紫衣女子在一起聊天。因为那个紫衣女子想要害西王,那个孩子怕连累李雪韵就一直没说出他见到的事,现在过去了五年,风声消了,才忍不住说起了当年的旧事,结果便被西门哲的属下探到。
记得当年李雪韵从未说过她认得那个紫衣女子,她都能带着杏儿上西王府指认紫衣女子的行为,却没有自己交代与紫衣女子的事,只能说明她心底有鬼,只想把紫衣女子招出来,自己却不想惹上任何瓜葛,如果她行得正,何惧如此?
绕来绕去,还是绕到了李雪韵身上。
“王爷,找属下什么事?”莫轻寒接到西门哲的传召后来到了西王府。
“为了表示本王的诚意,本王决定在正式纳妃之前,先像民间那般与雪韵小姐定亲。”西门哲收起手中的折子道。
“定亲?”莫轻寒微微诧异,他自认熟识西门哲,知道西王做事向来干脆,可在纳妃这件事上显得拖沓了。既然选定了王妃,为什么不直接请旨赐婚完婚?何须如此麻烦?这应该跟是否跟诚意无关吧?
“王爷,你这是有什么目的?”莫轻寒问道。
西门哲抬眸扫了眼莫轻寒,这个莫公子还真是聪明,不愧是他得力的下属,“先操办一场隆重的定亲仪式,向世人昭告本王将纳李雪韵为妃,然后——”
西门哲音调一转,莫轻寒便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事情不简单。
“然后设法破坏掉定亲仪式。”西门哲接着道。
“啊?”莫轻寒不明白了。
“本王是先说了要娶她,但是她的某些行为让本王无法下了娶她的决心,所以还是把婚期再拖些日子。”西门哲懒懒的靠着椅背道。
看来他五年前的直觉就没错,他没有冤枉了李雪韵,李雪韵很聪明,没有在相府下手,而是选择了不被觉察的关帝庙的那群孩子。当看到自己直接就怀疑到她时,她便让那个桃花夫人现身,扰乱视线,之后的五年再没行动,是她怕了,小心谨慎起来。
其实,李雪韵也并非五年来任何事都没做,京城里的那么多未出阁的贵族小姐,只有她一个人能够接近他,不能不说她与相府在其中没有做任何事。
一个局,能静待五年之久,若是放在两军对峙上,李雪韵也是个稳得住的将士。
她以为她想要的能够用五年的光阴换到吗?她一开始的算计能够用五年的沉静抹杀?用五年的隐忍换取至高的地位,她以为自己真能势在必得的赢了?
“是,属下遵命。”莫轻寒拱手道。他早就知道西王并无心于李雪韵,否则怎能相持五年之久才松了口?现在看来李雪韵想要顺利嫁进西王府还是遥遥无期。
能耗五年之久,究竟是李雪韵太爱西王了,还是相府对与西王府联姻太有信心?
众人对西王先定亲的意思并无异议,虽然与宫廷里的常规有些不同,但是西王的经历本身与其他王爷不同,而对于他的婚事,皇上西门昊也没有任何参与意见,任由着他的决定。
“西王这是在打什么主意?”宰相府里,李承一不禁疑惑了。要纳妃直接纳了便是,何须如此折腾?这样的诚意远远比不上直接一句话迎娶李雪韵进门来的爽快。
李雪韵要的是西王妃的名分,不在乎这些是否隆重的前戏,若说前戏,李雪韵已经费力的唱了五年之久。
“应该是西王单身一人惯了,一时不太适应,所以先用定亲仪式缓下。”李雪韵道,反正定亲之后她就是既定的西王妃,也有理由正式提请婚期了。
“雪韵,你认为这场等待真的值得吗?”李承一看着自己的女儿,从十九岁等到了二十四岁,成了未出阁的老姑娘。
“这不是已经有结果了吗?”李雪韵道,“自从西王回府,骑马经过京城的官道,我见到他的第一眼,就爱上了他,那时我十八岁,当时就暗暗发誓,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我都要嫁他为妃,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皇上拒绝填充后宫,只容皇后一个女人,西王若是允了,西王府的女人也不会多,为父希望你用这五年的大好光阴能换得以后的幸福。”李承一道。
“爹,你放心,女儿会把幸福牢牢把住的,五年里不允旁人染指,五年后也不会让别的女人插足。”李雪韵说着,眸光中闪烁出一抹狠辣,“如果谁挡了我的道,我会除的干净,西王府里不仅仅是女人少,而是除却我李雪韵之外再无第二。”
到了西门哲与李雪韵定亲的日子,仪式在宰相府举行,西王亲自登门,送上贵重的喜礼,为了彰显隆重,西门哲还带去了戏班在相府里唱开大戏。
相府正门大开,百姓们可以挤在门口观看搭在庭院正位的戏台上演的戏。
“瞧那个孩子,多可爱!”看戏的人指着戏台上的那个小角色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