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

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

朱祁镇说道:“朕记得,徐卿上报清丈田亩之时,说山东清丈是最差的,是也不是。”

徐有贞脸色微变,口中有一丝苦涩的感觉,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说道:“是。”

虽然朱祁镇没有明说,但是徐有贞岂能不知道朱祁镇说是谁?

除却衍圣公之外,没有别人了。

衍圣公有多少土地?在别的人除却官做到内阁之中,或者有封爵的。大部分家族不过三五百亩上下,只是大家族聚居,合起来看得厉害,但是实际上也就那样。

很少有一户超过三五百亩的。

但是衍圣公家族的地却遍布了整个山东,甚至还在河北,河南,南直隶有土地。

他的主要土地分为赐田,学田,还有衍圣公的私田。

赐田主要是,太祖皇帝赐给孔家的两千大顷土地。还有陆陆续续的学田,但是学田虽然说是学田,但也是在孔家的掌控之中。再加上孔家的私田。

历史上孔家田地最多的时候,有七十多万亩之多。

当然了。而今未必到了这数字。但是具体有多少,却是一个摸不清的数字。但是即便如此清丈出来的数字,曲阜附近的几个县几乎大半都在孔家的掌控之中。

简直是富可敌国,以山东之大,容不下一个孔。

只是孔家简直是读书人的精神象征,从汉代以来,两千多年来封赏不断。岂是那么容易动的。

徐有贞可没有想过动孔家的意思。

但是朱祁镇却没有放过孔家的意思,朱祁镇说道:“那就细细查一查,这一件事情就交给你了,定然要查得仔仔细细。”

朱祁镇虽然看孔家不顺眼,但是也不可能轻易动孔家。

这与朱祁镇的好恶无关,皇帝要考虑的是政治影响。但是谁叫孔家当代衍圣公,做了一件大大出格的事情,触犯了朱祁镇逆鳞。

不是别的事情。就是衍圣公上书劝谏朱祁镇。

你也许会问了,这一件事情不是很普通的。

很多官员都上书了。

但是衍圣公不是别人。

朝廷待衍圣公不可不厚,太祖皇帝几乎是仆一见面,就赐下这么多土地,将曲阜知县让孔家世袭。

几乎一方小诸侯了。

为的是什么?

这是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的。

在儒家话语之中的上古之时,治统与道统是合一的。所以上古三王五帝,就是儒家的圣人。而太宗皇帝一系列作为,就是想要成为新的治统与道统合一的新圣人。

但是这也是太宗自我标榜而已。

到了孔子的时候,治统与道统分离了,孔子作为圣人,虽然有道统,却没有真正治国。

天下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治统与道统分立的时代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每一个皇帝都要加封孔家。就是孔家代表着道统。每一个新生皇朝,都有一个确认自己的政权合法性的问题。

加封孔子之后,是最好的手段。

甚至可以说,一般来说,越缺乏合法性的政权,对孔家就越是优厚。

其实我大明并不缺少合法权的,所以太祖皇帝赐给孔家两千大顷土地,也是孔家上报列代加封的总数之上,稍稍有所增加而已。

但是到了清朝,清朝可比大明大方的多了。

当然了,孔子毕竟死了这么多年了。

孔家更多是一个标榜道统的吉祥物。

当吉祥物就要当吉祥物的觉悟,你老老实实的在曲阜侍奉孔夫子在天之灵就好了。居然敢在国家大政上指手画脚。

这就犯了大忌。

毕竟孔家一举一动,都有天然的光环加身。他出来发声,让人感觉,哦,孔夫子之后,都不赞同皇帝。

这影响太坏了。

更不要说,孔家这些年来,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真正抓孔家违法乱纪的事情,可以一抓一大把。

不过,他有孔子余荫庇护而已。

徐有贞说道:“陛下,圣人之后,总是存些体面。”

徐有贞自然听懂朱祁镇所言查的仔仔细细是一个什么意思,但是他并不敢。

徐有贞为了权力可谓胆大包天,但是他也有不敢的时候,可见曲阜孔子影响力之大。

“陛下。”于谦也说道:“此事还请三思而后行。”

大部分朝臣都反对。

朱祁镇轻轻一笑,说道:“朕想起一件旧案,当年金兵南下,当时的衍圣公抱着孔子牌位南下,立了南宗,在前元灭宋之后。想让南宗继任衍圣公之位,当时的南宗拒绝了。可有此事?”

这一段公案,对于这些饱学之士来说,都是知道的。

于谦倒是稍稍安心了一些,说道:“正是。”他听出了朱祁镇潜台词,那就是用南宗代替北宗作为衍圣公。

虽然这个方案也会引起轩然大波,总比直接搬到衍圣公的牌坊要好多了。

朱祁镇自然是知道轻重的,任何大事最重要的不是开场,而是收尾。凡是做事情之前,朱祁镇都会想一想收尾的方案。

他好像是刚刚想到一般,说道:“壮哉,真孔夫子之后,夷夏之防不失,宋亡不仕元,其德如采薇乎?而今南宗可有封赏?”

朱祁镇这一句话,可不是白说的。

Wшw •тт κan •C〇

他越是赞赏南宗,在南宗对立面的北宗就是丑角了。

南宗在金兵南下的时候,逃回南方,而北宗是被金人立下来的,随即在金亡之后,投降蒙古。夷夏之防何在?宋亡不仕元,其实不是真的。只不过当时北宗在大元朝廷之上,已经有影响力了。南宗投降之人,如何能争得过北宗,不得已才让了爵位。

但是朱祁镇要这样说,谁还说不是吗?

于谦说道:“臣记得衢州孔家并没有什么封赏。”

朱祁镇看着徐有贞说道:“此乃朝廷之过也。”

徐有贞说道:“臣明白。”

此刻朱祁镇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要徐有贞拿下衍圣公,然后让南宗代替北宗成为新的衍圣公。这个命令,虽然让徐有贞稍稍松了一口气,但是依旧心中好像揣着一颗大石头。

即便这样,这也不是一件好办的事情。

只是木已成舟了,徐有贞只能好好的办事了。

朱祁镇相信,他拿孔家做筏子,杀给天下人看。连衍圣公不行,朝廷都能换上一脉,既然理学不行,朝廷为什么不能换上一派。

这个震慑也足够大了,想来没有多少头铁之人。

或许民间还有反对的人,但是混官场的人,如果还是这么不识趣的话,就不要怪朱祁镇下手无情了。

徐有贞为了升迁,恨不得在脑门上贴上两个字:“孤臣。”但是在朱祁镇看来,读起来却是“酷吏。”

这一件事情就此敲定了。

朱祁镇给徐有贞加了钦差,派往山东调查清丈土地之中的弊案之后。

朱祁镇就将外面的反对的风潮,当成了耳旁风,除却在处理正常事务之外,就与于谦,丘濬,王恕等人重新商议变法条款。

wωw▲ttκǎ n▲co

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

而今所有变法政策都要基于五世法之中两条开始,要让天下人都立业,能吃饱饭。也就是提高就业率,并以此为中心发展农业。

对,虽然朱祁镇想要大步进入工业时代,但是总原则,是他与群臣的折中,毕竟有些事情于谦等人虽然觉得重要,但是并不觉得可以理解。

只有这一条,他们能够达成共识。

于谦提出第一条就是立正统,更历法。

这个正统并不是正统这个年号,而是确立新的历法。这也是公羊派的思想之一,更重要是为消弭而今反对的浪潮。

第七十八章 赵新的考验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五十章 英国公余威第七十八章 两件大事第四十四章 孔弘绪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四十二章 最后一课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二百二十四章 辽河大捷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第七十八章 皇帝与杨溥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一百二十章 盐法开中法第五十七章 朝鲜大清洗第一百七十二章 张宗周孤身归北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辅曹鼐第二十一章 青贮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战第三十六章 南方卫所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一百一十章 阮炽的谅山撤退第二百一十九章 卫所腐朽的背后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一百一十九章 马文升断案第二十八章 天理报第七十二章 木兰河卫之屠第二十八章 李时勉的倔强第四十五章 登闻鼓第四十四章 李时勉到第八十九章 陆永的抗争第二百三十二章 无悔第九章 通报,内参,与明报第一百二十章 脱欢之死背后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药苦口第一百九十七章 将军百战死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势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兽之斗第八十一章 会宁伯李家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第三十一章 崩溃的开始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后继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运总兵官第六十三章 金蝉脱壳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血战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宁之会第七章 议政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一百章 大明铁骑之威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战后第一百九十五章 张辅的落幕第五十二章 大雨时至第一百六十章 思机发之死第九十九章 浔州城下第一百六十章 思机发之死第五十四章 三边总督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八章 断事官第九十七章 建州卫的处境第一百一十七章 横绝大漠第二十八章 工部两尚书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一百三十二章 给石亨新的选择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无声第三十六章 南方卫所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十九章 不准赎刑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军对峙的开始第一百九十二章 铁甲的黄昏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儿皈依真主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师初战第四十九章 贡品第六十八章 诸子第一章 海内老臣心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三十八章 出乎预料的开战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战第一百五十二章 亲亲之道第五十四章 于谦的身体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黄河,黄河第九十九章 浔州城下第一百零一章 细川胜元,死第一百零三章 废天皇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图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学
第七十八章 赵新的考验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五十章 英国公余威第七十八章 两件大事第四十四章 孔弘绪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四十二章 最后一课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二百二十四章 辽河大捷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第七十八章 皇帝与杨溥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一百二十章 盐法开中法第五十七章 朝鲜大清洗第一百七十二章 张宗周孤身归北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辅曹鼐第二十一章 青贮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战第三十六章 南方卫所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一百一十章 阮炽的谅山撤退第二百一十九章 卫所腐朽的背后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一百一十九章 马文升断案第二十八章 天理报第七十二章 木兰河卫之屠第二十八章 李时勉的倔强第四十五章 登闻鼓第四十四章 李时勉到第八十九章 陆永的抗争第二百三十二章 无悔第九章 通报,内参,与明报第一百二十章 脱欢之死背后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药苦口第一百九十七章 将军百战死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势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兽之斗第八十一章 会宁伯李家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第三十一章 崩溃的开始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后继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运总兵官第六十三章 金蝉脱壳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血战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宁之会第七章 议政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一百章 大明铁骑之威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战后第一百九十五章 张辅的落幕第五十二章 大雨时至第一百六十章 思机发之死第九十九章 浔州城下第一百六十章 思机发之死第五十四章 三边总督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八章 断事官第九十七章 建州卫的处境第一百一十七章 横绝大漠第二十八章 工部两尚书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一百三十二章 给石亨新的选择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无声第三十六章 南方卫所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十九章 不准赎刑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军对峙的开始第一百九十二章 铁甲的黄昏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儿皈依真主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师初战第四十九章 贡品第六十八章 诸子第一章 海内老臣心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三十八章 出乎预料的开战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战第一百五十二章 亲亲之道第五十四章 于谦的身体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黄河,黄河第九十九章 浔州城下第一百零一章 细川胜元,死第一百零三章 废天皇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图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