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天下已无主

李密的瓦岗军与宇文化及所率领的天下最强大的军队——骁果军,这一场决定李密的瓦岗军与宇文化及所率领的天下最强大的军队——骁果军,这一场决定胜负的童山之战,即将拉开战幕。

骁果军几乎都是隋军最精锐军队,他们又渴望回到关中与家人团聚,因此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都非常之旺盛,是一支非常强劲的军事力量。

李密的瓦岗军之中虽然著名战将有不少,可那些士兵不行啊,他们的本质都是农民,因为吃不上饭加入了瓦岗军,与骁果军相比其战斗力那是差远了。

尽管骁果军很强大,但是李密并不畏惧。

因为李密很了解宇文化及,他们俩都是门阀出身,相互之间熟得很。

在李密眼里宇文化及这家伙简直是一个草包,从小就是纨绔子,他有多大能耐李密心里清清楚楚。

尽管骁果军是正规军,可关键谁是这支军队统帅。可以说,李密从来没有把宇文化及看做与他一样有争夺天下,一较高下的人物。

自从来到瓦岗之后,李密一路走来太顺利了,在这之前真可谓战果累累。此时,李密已经被数次胜利冲昏头脑,开始变得狂妄。

以他目前的实力完全不把宇文化及看在眼里,认为可以轻松收拾掉宇文化及,然后回头再来摆平洛阳。

这两支天下纷乱中的强敌碰到一起,鹿死谁手目前还不得而知,倒是长安的西都发生了剧变。

起初,李渊在太原起兵,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

此时,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向突厥的始毕可汗谈和,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李渊为争取人心,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并且乘机招募义兵。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带领起来万分辛苦。

尽管如此,李渊还是一路西进,过关斩将直扑长安。

天下局势糜烂,李渊这一路倒也算是顺利,至少没有经历太大的阻力。

进入长安以后,李渊拉拢隋朝门阀,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以后,李渊便宣布遥尊大隋皇帝杨广为太上皇,拥立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

言外之意,隋皇帝杨广你退位吧。

此时,人家杨广还是大隋的皇帝啊,你一个当臣子的竟然决定当朝皇帝的去留,是不是有些大逆不道哇!

作为一名隋朝臣子,李渊虽然大逆不道,一脚把杨广给踢开了。可是,随皇帝杨广却远在江都鞭长莫及。

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

不得不说李渊做事很老道,深谋远虑。

人家李渊做事一板一眼的按照规矩来,臣子就是臣子绝不敢越位,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稳,至少没有一下子登上皇位。

李渊给天下人的感觉就是一心一意地为了大隋朝着想,是一位大大的忠臣。

李渊在长安站稳了脚跟没多久,接下来便发生了江都事变,宇文化及将大隋皇帝给杀了,一切随之而改变了。

大隋皇帝杨广被宇文化及所杀的消息天下人人皆知,李渊获知消息当即撕下了伪装,废隋恭帝杨侑,他自己当了皇帝。

李渊这一手玩得相当漂亮,现在大权在握,时机已到,再玩那些虚伪的东西完全没必要了。

李渊迫使隋恭帝禅位于他,在长安正式即位皇帝,国号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

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

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大隋朝皇帝杨广的这位表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还给杨广加了个“炀”字的谥号,即便是表兄弟,为了抬高自己照样踩。

至此,天下已无主。

各方势力尽显本事,积极参与到逐鹿争霸之中。天下最大的几个势力,李渊在长安建立李唐王朝,窦建德在河北,瓦岗李密占据河南。至于东都洛阳,王世充占据一城之地,实力相对弱一些。

与此相比,李渊自立皇帝比别人先走一步,并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

同时,李渊立身关陇,拉拢世家并获得了极大的支持。

相比起其他各方军阀,李渊的优势十分明显。

李渊比其他势力还多了个现成的政府构架,他将留守西都长安的隋朝官僚一同接收下来了,不必再为缺乏官员而发愁。

李唐继承了隋朝的制度,概括地说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

三省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

尚书省掌管全国政令,是命令的执行机关。下属共有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

吏部掌管官吏的选用、考核与奖惩;户部掌户籍和赋税;吏部掌礼仪和科举;兵部掌军事;刑部掌刑狱;工部掌土木工程;每部又分四司来作为办事机关。

中书省负责皇帝诏书的起草,是决策机关。门下省则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书,不合适的驳回修改。监察机关是御史台,职责是监督、弹劾文武百官。

地方的政权机构基本是两级,即州和县。长官分别是刺史和县令。

消息很快传遍天下,也传到了江南,苏威和裴世矩等人无比佩服陆畅的预见。大将军一语中的,不差半分。隋烈帝杨广刚死,那李渊马上撕下了伪善的面孔,一脚踢开隋恭帝,自立皇帝。

看来李家分子早就怀有野心,以前看不出来,那是因为时机不到。如今时机到了,立即撕下面孔抢夺隋朝天下,又从哪里看出李渊是忠臣呢?

还有,李渊给随皇帝杨广的谥号果然是“炀”。这一些判断都是发生在这之前,你说苏威和裴世矩他们俩心里如何想呢?简直是神仙哎!即便苏威和裴世矩二人的本事再大,碰到陆畅这般人物也只有膜拜、信服一途,老老实实辅佐陆畅争夺天下。

眼下,广袤大地战火不断,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各方都在行动,唯独自家大将军不慌不忙,急坏了陆畅身边的苏威和裴世矩等人。

“大将军,李渊已经即位,自立为皇帝,江南是不是应该抓紧时间展开行动了。早一些立国则占据主动,晚一些时间恐怕要被动一些,如今天下群雄虽多,要论综合实力当以江南为首。”

为了江南的利益,苏威首先开口,催促陆畅展开争霸行动。

裴世矩也不甘落后,接着苏威的话题进行建言:“是啊,大将军,早一步早占先机,晚一步只会壮大对方的力量,不可拖延了。李唐进长安才几天,凭什么他李渊要当皇帝。”

陆畅摆摆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

“如今天下大乱各显本事,他李唐自立皇帝,那是因为李唐偏居一偶,必须先声夺人。别人的事情咱也没必要过于关心,干好自己的事情最要紧。

目前,李子通率兵向西运动,直逼江都城。

杜伏威也不甘落后,江淮军开始向东移动,双方在江都城一东一西两军相距数十里地,我看那,时机是差不多了,江南军可以展开行动了。”

陆畅没有说争霸之事,仅仅说李子通与杜伏威这两支军队的事情。好高骛远之事,往高处说是志存高远,其实不如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打天下急不得。

李子通和杜伏威两支军事力量实力都不小,江南军不可能一块对付,事情总要有个先后次序吧?

苏威很想知道答案,于是,开口问道:“大将军,杜伏威和李子通两支军队,大将军打算先对付谁?”

陆畅微微一笑,说道:“当然是先对付李子通了,拿下李子通,打开向东进军的通道,鲁地尽在掌握之中。

李子通差不多有五六万军队,此次兵进江都足有五万多军队。

杜伏威的军队相对多一些,差不多接近十万,逼近江都的军队估计有六万之众。相对来说,李子通的兵力较弱。这一次江淮地区的军事行动,最起码要解决掉李子通。不过,若时机成熟不妨一下子拿下整个江淮地区,为进取中原做好铺垫。”

话音未落,裴世矩抚掌笑道:“呵呵,大将军英明,干掉李子通,江南向东挺进的道路通畅,再加上海军配合,东部沿海唾手可得。”

来护儿却有些担忧,虽说江南之地已经有二十几万军队,可南军占领的地域广阔,到处都需要军队驻扎。

不可能因为需要对付李子通而将江南的军队全部抽调出去,虽说跨江作战重要,江南地区还是需要有足够的军队守卫的。

“大将军,李子通与杜伏威两方面合计足有十几万军队。我方虽说总兵力不输于他们,却也不能全部抽调出去。

江南之地广阔,总要留有足够的军队驻防,大将军如何分配这些军队?”

来护儿这一说,苏威和裴世矩二人才反应过来,江南军队开起来很多,可是,江南的地盘大,需要的军队自然也就多。所以,若是各种因素全部考虑进去,目前的江南军数量并不占优势。

若派出去军队太多,江南之地可定空虚,谁知道这段时间能发生什么事情?万一有什么不测,岂不是很糟糕嘛。

若是派出去的军队太少,却根本憾不动对方。要想快速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派出绝对优势兵力。问题是优势兵力在哪里,短时间肯定拿不出来的。

最糟糕的局面是万一杜伏威和李子通二人若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江南军队,真要出现这种局面那可就麻烦大了!

想明白了这一层,苏威开始着急了,说道:“大将军,虽说江南需要继续向外发展,歼灭江北的杜伏威和李子通两大势力,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要首先保证江南的安全。大将军,江南的军队还是太少了,是不是考虑一下适度的扩军啊?”

陆畅微微一笑,说道:“扩军是肯定的,但是,不能给江南百姓增加太多的负担。

后备军队一直在有序地准备,成军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再一个,扩充军队不能以降低现有军队的作战能力为代价,一切都要按部就班,不可冒进。

此次江南出兵,暂时不会同时对付杜伏威和李子通两大势力,所以,也不需要太多的军队。

我估计啊,此次江南军跨越长江,顶多出动十万军队足够了。”

只是十万军队要对付长江北岸杜伏威和李子通两家的十几万军队,这个差距有些大啊!作为一员杀场老将军,来护儿心中很有些担心。

“大将军,十万军队是不是太少了,李子通和杜伏威这二人都不是好对付的人啊。万一此战不顺利,对江南来说简直是灾难,不得不完全考虑一下啊。”

“呵呵,硬拼当然不行,需要掌握时机巧妙应对。放心吧,我亲自率领五万军队出征,来整率领五万军队再加待命,等时机成熟之时在越江作战。如此,即可保障江南兵力不会空虚。”

计议已定,江南军队开始调兵遣将,备战出征事宜。

江南军开始准备兵出长江,江淮地区形势骤变,战云密布。

江都城地处运河枢纽之地,周围河道密布。

此次李子通以伍云召为大将,留下一万军队看守老巢,亲率五万多大军逼近江都城。

不过,李子通此次兴兵很老道,并没有过于迫近江都城附近威胁到陈凌,也没有越过运河,就在江都城的北部约三十里地以外,运河东面的位置扎下营盘。

李子通这里开始行动了,杜伏威那边也没闲着。

其实,早在宇文化及离开江都城的时候,杜伏威已经有所行动。不过,他没有大张旗鼓地展开军事行动,而是仅仅把江淮军对向东部集中而已。

李子通这里的军队一动,杜伏威已经有所察觉,急忙调集六万大军向东运动,在离着江都城五十里地的位置扎下营盘。

如此,这两家军队离着很远,谁也没有挑衅对方的意思。。

第162章 而今潼关在手第221章 熟第153章 围魏救赵第百九十八章 萧后真疯狂第107章 与施璇制茶第110章 丹阳宫里有美女第61章 贱妾官官第226章 最无道的皇帝第84章 杨广的心情第173章 要命的抚慰第23章 蝼蚁第127章 东都来人第118章 官官的心思第30章 一箭之恩第143章 李秀宁长得啥模样第201章 排兵布阵第179章 国大人傻第67章 杯具的花芯夫人第56章 太坑了第107章 与施璇制茶第179章 国大人傻第73章 突如其来的溃败告示第156章 奖赏云落雁第60章 楚灭第94章 天道第160章 运气不好第75章 兵围豫章城第79章 变脸第130章 妙音师太的决定第56章 太坑了第4章 嘚瑟第181章 沙宅王后醉卧第149章 不胜而胜第75章 兵围豫章城第61章 贱妾官官第47章 空头支票第22章 不比不知道第209章 嫔妃一个不能少第130章 妙音师太的决定第169章 师仙子不想当妃子第59章 枭雄林士弘末路第150章 釜底抽薪第33章 烦第153章 围魏救赵第73章 突如其来的溃败第67章 杯具的花芯夫人第152章 老王的闷棒第69章 征南将军第95章 苏威传旨第11章 烧烤红粉帮主第180章 怨妇第6章 张飞的后人第88章 大好头颅第182章 上错了人第28章 早有算计第185章 戏王妃武王怒第200章 洒点雨露第210章 逼观音婢就范第111章 丹阳宫的嫔妃们第181章 沙宅王后醉卧第222章 师仙子屈服第74章 白跑一趟第103章 萧后被轻薄的没底气第62章 难以招架的妖冶第23章 蝼蚁第20章 天下第四英雄第49章 困敌第40章 林士弘用兵第201章 排兵布阵第34章 千古艳后第26章 后悔了第7章 快枪手第208章 观音婢成了女俘虏第33章 烦第53章 恼人的折腾第百九十九章 太邪恶了第117章 官官教坏了施璇第6章 张飞的后人第59章 枭雄林士弘末路第32章 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第65章 惊心动魄的逆推第30章 一箭之恩第112章 侯夫人第65章 惊心动魄的逆推第101章 杨广亡第107章 与施璇制茶第201章 排兵布阵第181章 沙宅王后醉卧第70章 内心好阴暗第117章 官官教坏了施璇第百五十一章 需要滋润第154章 很恶毒第百五十二章 姐妹花第92章 师妃的疑惑第42章 趁火打劫告示第12章 征服的节奏第百九十九章 太邪恶了
第162章 而今潼关在手第221章 熟第153章 围魏救赵第百九十八章 萧后真疯狂第107章 与施璇制茶第110章 丹阳宫里有美女第61章 贱妾官官第226章 最无道的皇帝第84章 杨广的心情第173章 要命的抚慰第23章 蝼蚁第127章 东都来人第118章 官官的心思第30章 一箭之恩第143章 李秀宁长得啥模样第201章 排兵布阵第179章 国大人傻第67章 杯具的花芯夫人第56章 太坑了第107章 与施璇制茶第179章 国大人傻第73章 突如其来的溃败告示第156章 奖赏云落雁第60章 楚灭第94章 天道第160章 运气不好第75章 兵围豫章城第79章 变脸第130章 妙音师太的决定第56章 太坑了第4章 嘚瑟第181章 沙宅王后醉卧第149章 不胜而胜第75章 兵围豫章城第61章 贱妾官官第47章 空头支票第22章 不比不知道第209章 嫔妃一个不能少第130章 妙音师太的决定第169章 师仙子不想当妃子第59章 枭雄林士弘末路第150章 釜底抽薪第33章 烦第153章 围魏救赵第73章 突如其来的溃败第67章 杯具的花芯夫人第152章 老王的闷棒第69章 征南将军第95章 苏威传旨第11章 烧烤红粉帮主第180章 怨妇第6章 张飞的后人第88章 大好头颅第182章 上错了人第28章 早有算计第185章 戏王妃武王怒第200章 洒点雨露第210章 逼观音婢就范第111章 丹阳宫的嫔妃们第181章 沙宅王后醉卧第222章 师仙子屈服第74章 白跑一趟第103章 萧后被轻薄的没底气第62章 难以招架的妖冶第23章 蝼蚁第20章 天下第四英雄第49章 困敌第40章 林士弘用兵第201章 排兵布阵第34章 千古艳后第26章 后悔了第7章 快枪手第208章 观音婢成了女俘虏第33章 烦第53章 恼人的折腾第百九十九章 太邪恶了第117章 官官教坏了施璇第6章 张飞的后人第59章 枭雄林士弘末路第32章 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第65章 惊心动魄的逆推第30章 一箭之恩第112章 侯夫人第65章 惊心动魄的逆推第101章 杨广亡第107章 与施璇制茶第201章 排兵布阵第181章 沙宅王后醉卧第70章 内心好阴暗第117章 官官教坏了施璇第百五十一章 需要滋润第154章 很恶毒第百五十二章 姐妹花第92章 师妃的疑惑第42章 趁火打劫告示第12章 征服的节奏第百九十九章 太邪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