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一战终于爆发了

刺杀佛兰兹?斐迪南大公的是波斯尼亚的一个塞尔维亚青年学生,名叫加弗里洛?普林西普。在事后的审判中,普林西普大胆地陈述了他的信念和动机。“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我看到了我们的人民每况愈下。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知道乡村中所发生的一切--…这一切都对我产生了影响,而且,我还知道他‘大公’是德国人,是斯拉夫民族的敌人。……作为未来的君主,他会阻止我们联合,实行某些显然违背我们利益的改革。”

情报部的特工们就连这样的情报都搞来了,肖峻不禁为自己的这些出色的特工而自豪,他们太棒了,应该为这些在地下战线的英雄们记功。

蔡锷这时候说了一句:“下面各国的外交官就要和走马灯一样转个不停了。

肖峻说道:“是的他们都要开始暴露出自己那一付狰狞的面孔了。”

图文轩对皇帝说道:“我们也要给奥匈帝国发一个电吧,终究表面上我们都是朋友啊。”

“是的,电在七月三十一日发出,下面一周国际上将是非常繁忙的一周了,他们的态度就完全暴露出来了。战争估计在一个月内就可以打响了。”

由于枪号离的太近了,奥匈帝国认为这是从塞尔维亚军方出来的武器,塞尔维亚也提不出有利的证据来。现在就是没有这些武器,这也是开打的有力借口了。

六月二十八日星期日下午,德皇在基尔海面游艇上获悉弗兰茨?斐迪南遇刺身亡,立即停止了他的浏览活动。他活像一个押下了赌注的赌徒一样,不停地狂叫道:“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最好机会

七月五日,奥匈帝国驻德大使卓基夷奉命把弗兰茨8226;约瑟夫皇帝的亲笔信呈交威廉二世。信上说:奥皇储遇刺,“是俄国和塞尔维亚大斯拉夫主义者直接鼓动的结果;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削弱三国同盟,分裂我的帝国。……如果我们容许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就意味着我的朝廷和我的领土将长期遭受危险。……最近在波斯尼亚的可怕的事件发生以后,你一定也认为奥、塞之间的敌对,要想求得友好的解决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只要贝尔格莱德这种罪恶的煽动根源不受到惩罚,则所有欧洲君主国家的和平政策将受到威胁。”

信中所谓惩罚塞尔维亚。就是发动侵略战争。弗兰茨8226;约瑟夫恳求威廉二世表态支持他地战争行动。德皇收下奥匈大使地信件。并当场表示。奥地利“可以肯定地指望德意志帝国作为一个盟国和友邦为它地后盾”。而我们“德意志将全力支持”奥匈对塞尔维亚“采取军事行动”。并且认为。“如果我们放过这次如此有利地机会。将是可惜地”。

奥匈帝国地总参谋长赫特岑多夫也于七月五日谒见奥皇。转达了德国地答复。这位八十二岁刚刚失去了儿子地老皇帝喃喃地说道:“现在我们不能再回头了。将要有一场可怕地战争了。”奥匈帝国立即着手准备挑动战争。在德国、奥匈帝国准备发动战争地同时。俄罗斯、法国两国也在积极地备战。

七月二十日。法国总统彭加勒和总理维维安尼访问俄国。两国相互保证说。一旦对德国开战。两国一定履行自己作为盟国地义务。俄国过去在一九零九、一九一二和一九一三年三年地国际危机中。曾经三次让步和退缩。现在它决定这次绝不让步和退缩了。俄、法在两国会谈公报中。以及在公开地外交场合。都一再强调两国“珍贵地友谊”。大肆渲染“亲如兄弟地海、陆、军力量”。并互相表示要“忠诚不懈地与它地盟邦合作”。

两国首脑会谈期间。俄国在彼得堡冬宫举行了招待宴会。席间。彭加勒特地同奥匈帝国大使交谈。要大使转告奥匈帝国政府“应当特别慎重”地处理对塞尔维亚地关系。他强调说:“塞尔维亚在俄国人民中间是很亲密地朋友。而俄国又有盟邦法国。在这个问题上真不知有多少可怕地纠纷。”

英国也已经做好战争准备。并且认为迟打不如早打。再拖延下去。将对自己不利。因为英国看到德国地生产能力比自己强大。在海军造舰竞赛中将会很快赶上来。希望在目前仍保持海军优势地情况下。通过战争击败危险地竞争对手。

不过在萨拉热窝事件后。英国开始并没有流露参战地意向。因为它既担心德国悬崖勒马。又怕承担首先发动战争地责任。同时。英国议会和内阁中存在着一个亲德派。英国内阁中。十二名阁员不赞成参战。整个工人阶级和大部分

人反对参战。特拉法加广场上的群众集会要求英国37在声势浩大的和平运动的压力下,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向德国驻英大使说,英国同俄、法两国没有任何同盟关系,不受任何义务约束,并一再申明英国的态度是“尽一切可能防止在大国之间发生战争。”

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的鼓舞下,积极准备发动侵略塞尔维亚的战争。它选择法国总统彭加勒七月二十三日离开俄国回国这一天,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限令塞尔维亚在四十八小时内答复。

最后通牒指责塞尔维亚政府违反它对奥匈帝国的承诺,纵容反奥运动,甚至纵容恐怖行为。最后通中指出:“根据六月二十八日暗杀案罪犯的供认,可以看出萨拉热窝暗杀案是在贝尔格莱德策划的,凶手所使用的武器和爆炸物都是由塞尔维亚的军官和官吏提供的……最后,凶犯携带武器进入波斯尼亚,也是由塞尔维亚边防军官员加以安排和协助的。”

据此,奥匈帝国要求塞尔维亚政府公开严厉谴责一切反奥宣传,接着提出十项具体要求,其中包括:一、塞尔维亚报纸不准刊载反对奥匈帝国的文章;二、查封反奥组织;三、肃清学校教育中反奥宣传因素;四、按照奥匈帝国提出的名单罢免那些参与反奥宣传的文武官员;五、奥匈帝国当局参与镇压塞尔维亚境内的反奥运动;六、奥匈帝国的代表进入塞尔维亚境内,调查萨拉热窝事件;七、严惩萨拉热窝事件有关人员;八、塞尔维亚政府必须就某些高级官员在萨拉热窝事件后发表的反奥言论作出说明;九、严肃处理那些官员;最后,塞尔维亚政府应当把命令它采取的一切措施的执行情况立即通知奥匈帝国政府。

在最后通牒中,奥匈蓄意挑衅,使用了侮辱性语言。这个最后通牒的内容,德国事先就知道了,并且认为,“为保持一个独立国家的尊严,塞尔维亚显然是不能接受这些条件的”,结果只能是战争。但是,塞尔维亚为了避免战争,尽量克制忍让,除了不同意奥匈帝国派人干涉塞尔维亚内政之外,其余各项均表示接受。可是,奥匈帝国不顾一切地按照预定计划,于事件发生的一个月后的七月二十八日向塞尔维亚宣战了。

奥匈帝国发出最后通牒之后,俄国通知奥地利,攻击塞尔维亚会引起俄国的总动员,并表示俄国不容许奥地利打垮塞尔维亚,成为巴尔干半岛的霸主。七月二十六日,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提议由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四国调停奥、塞之间的不和。

但英国在暗中极力怂恿法俄对德、奥作战,并保证给予支持,这就给法、俄两国壮了胆。英国的真正面目是在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的第二天才公开暴露出来的。

七月二十九日,格雷接见德国大使,明确表态说,如果冲突仅仅限于俄、奥之间,英国可以保持中立;如果德、法两国卷入,“那么局势立刻就会发生变化,英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将被迫作出紧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长期作壁上观了”。当德皇威廉二世最终获知英国参战的真正意图之后,曾打算悬崖勒马,劝告奥匈接受英国的调停。可是,奥匈已对塞尔维亚宣战两天了,军队已经开进塞尔维亚境内。事情到了这一步,不可能再挽回。

奥、塞两国间的战争迅速爆发,俄、法两国站在塞尔维亚方面,立即进行战争总动员。七月三十一日,德国向俄国和法国提出了最后通,要求它们停止总动员,遭到断然拒绝。

德国于七月三十一日向俄国宣战、八月三日对法国宣战。

八月二日,德国总参谋部为了实行他们的“施利芬计划”,向比利时送交最后通牒,要求允许德军借道比利时对法军作战,并限他们在二十四小时内答复。但是只有七百万人口的比利时勇敢地拒绝了德国的无理要求,并向英国求援。

八月四日,德国悍然破坏一八三九年保证比利时永久中立的条约,四路德军同时侵入比利时。英国获知德国有入侵比利时的意图后,于八月四日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无条件尊重比利时中立。但德国宰相贝特曼对英国驻德大使声称:“国际条约不过是一张废纸。”于是英国便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借口,对德国宣战。

就这样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在一片战争叫嚣声中纷纷亮相,卷入一场为期四年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了。

第111章 访问法国第122章 老人是天津活地第253章 波斯入藩第20章 巡视祁太平第154章 青藏高原保卫战第38章 重建福建水师第302章 猎潜行动与面子问题第107章 兵者诡道也第172章 誓死保卫台湾(四)第134章 镇住他们第244章 给德国人鼓气第143章 为家属们送行第46章 俄国来人第44章 朝中汇报第66章 凯旋回京第214章 从根子上治理黄河第14章 开始挣钱第55章 肖峻斩将第254章 波斯入藩(二)第336章 狩猎者第70章 签定条约第92章 无线通讯第162章 举国欢庆西藏大捷第80章 巡抚换人第334章 攻占冬宫第84章 暗流涌动第201章 扬眉吐气的谈判(二)第331章 华丽的冲锋第321章 两败俱伤第58章 朝鲜歼敌(三)第86章 平定叛乱第160章 亚东的激烈战斗第163章 联军的广州会议第61章 改装武器第79章 知晓天下第72章 太后骂娘第217章 漫长的丛林行军第280章 日本天皇要回去看看第119章 天津小吃第230章 旅顺号第48章 全面改革第183章 天津保卫战(七)第166章 血战镇南关第102章 教育为本第330章 俄国的西南战线第346章 租借马赛港第235章 疯狂的军备第278章 战争的后勤保障第26章 新军带老兵第60章 新式海军第201章 扬眉吐气的谈判(二)第219章 马六甲海峡第148章 美妙的梦想第202章 扬眉吐气的谈判(三)第233章 了解民生问题(二)第99章 河间史话第369章 南边一只狼第13章 北京之行(二)第249章 中华帝国的经济圈第305章 首届全运会第44章 朝中汇报第89章 菜市口第192章 日本并入了我们的版第115章 美利坚欢迎您第75章 吉林将军第259章 西亚的建设蓝第145章 洋人的中国式婚礼第134章 镇住他们第188章 东北对俄之战第317章 鱼雷攻击机起飞第322章 怎么成了“殖民军”了第184章 天津保卫战(八)第231章 成功起降第368章 北边一只虎第350章 空战第218章 抗英游击队第278章 战争的后勤保障第260章 军舰装上了千里眼第116章 没有出现过第109章 遥远的路程第10章 升任总兵第277章 我们比他们还忙哪第236章 特混舰队的演习第14章 开始挣钱第67章 解放妇女第65章 奇袭日海军第41章 与日交火第200章 扬眉吐气的谈判第89章 菜市口第202章 扬眉吐气的谈判(三)第33章 初见海军第17章 山西一把手(二)第128章 川藏公路第353章 世界新格局第288章 坦克与“水箱”第135章 统一黑道第240章 总理在英国第304章 德国的飞艇出世第273章 德国海军的担忧
第111章 访问法国第122章 老人是天津活地第253章 波斯入藩第20章 巡视祁太平第154章 青藏高原保卫战第38章 重建福建水师第302章 猎潜行动与面子问题第107章 兵者诡道也第172章 誓死保卫台湾(四)第134章 镇住他们第244章 给德国人鼓气第143章 为家属们送行第46章 俄国来人第44章 朝中汇报第66章 凯旋回京第214章 从根子上治理黄河第14章 开始挣钱第55章 肖峻斩将第254章 波斯入藩(二)第336章 狩猎者第70章 签定条约第92章 无线通讯第162章 举国欢庆西藏大捷第80章 巡抚换人第334章 攻占冬宫第84章 暗流涌动第201章 扬眉吐气的谈判(二)第331章 华丽的冲锋第321章 两败俱伤第58章 朝鲜歼敌(三)第86章 平定叛乱第160章 亚东的激烈战斗第163章 联军的广州会议第61章 改装武器第79章 知晓天下第72章 太后骂娘第217章 漫长的丛林行军第280章 日本天皇要回去看看第119章 天津小吃第230章 旅顺号第48章 全面改革第183章 天津保卫战(七)第166章 血战镇南关第102章 教育为本第330章 俄国的西南战线第346章 租借马赛港第235章 疯狂的军备第278章 战争的后勤保障第26章 新军带老兵第60章 新式海军第201章 扬眉吐气的谈判(二)第219章 马六甲海峡第148章 美妙的梦想第202章 扬眉吐气的谈判(三)第233章 了解民生问题(二)第99章 河间史话第369章 南边一只狼第13章 北京之行(二)第249章 中华帝国的经济圈第305章 首届全运会第44章 朝中汇报第89章 菜市口第192章 日本并入了我们的版第115章 美利坚欢迎您第75章 吉林将军第259章 西亚的建设蓝第145章 洋人的中国式婚礼第134章 镇住他们第188章 东北对俄之战第317章 鱼雷攻击机起飞第322章 怎么成了“殖民军”了第184章 天津保卫战(八)第231章 成功起降第368章 北边一只虎第350章 空战第218章 抗英游击队第278章 战争的后勤保障第260章 军舰装上了千里眼第116章 没有出现过第109章 遥远的路程第10章 升任总兵第277章 我们比他们还忙哪第236章 特混舰队的演习第14章 开始挣钱第67章 解放妇女第65章 奇袭日海军第41章 与日交火第200章 扬眉吐气的谈判第89章 菜市口第202章 扬眉吐气的谈判(三)第33章 初见海军第17章 山西一把手(二)第128章 川藏公路第353章 世界新格局第288章 坦克与“水箱”第135章 统一黑道第240章 总理在英国第304章 德国的飞艇出世第273章 德国海军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