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吃惊
几人因为刚才街上的事情,彼此熟稔许多,而且刚才也算是“同患难”了,气氛也融洽起来。
容澜好奇薛柔身份,话语间不免多问了几句,而薛柔也没有隐瞒,随意的将自己来自云州的事情说了出来,当然说词和当时对谢忱和谢老夫人说的一样,来南楚只是为了增长见识和见识南国风情。
因为刚才“十万两”的原因,容澜对薛柔明显热情了很多,几人聊了一会,话题不知道怎么就说到了麓山书院上面,谢葭萱见几人闲谈的热闹,而她一时插不上嘴,不由心急嘴快将薛柔曾经入麓山书院学习,更是师承鸿儒先生的事情说了出来。
“你说薛姑娘师承鸿儒先生?!”
这一次容澜是彻底震惊了,不只是他,就连容延也是忍不住满脸惊讶之色,李豫更是“哗”的一声站了起来,张大嘴看着薛柔。
“你……你……你说你是鸿儒先生的亲传弟子?!怎么可能,我也曾去过书院求学,可是从来没听人说起过先生还收过女弟子!”
薛柔看了眼谢葭萱,眉头微皱,显然没想到谢葭萱会突然将此事说出来。
谢葭萱不自在的撇过头去,不敢看薛柔的目光。
薛柔心中微动,片刻后收回目光淡淡道:“我成为先生的弟子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先生身体不好住在蘅芜居,并没在书院之中,后来调养好身体副院长将先生请回学院之后,我已经回了家中经商,学员中人自然不知道我是女子。不过你既然去过书院,应该听过薛清的名字吧?”
“薛清?”李豫想了想瞪大眼,“你说的哪个薛清?”
“就是你想的那个。”薛柔淡淡道:“我是家中独女,年幼时父母曾期盼能再得一子,取名薛清,可惜一直未能如愿,后来我父母亡故之后。我在未满十三岁之前一直都是以薛清之名在外行走。”
“什么。你就是薛清?!”
李豫不可思议的看着薛柔,哪还有半点方才的儒雅淡定,眼珠子都快突了出来。费文渊见状扯了扯他的袖子,低声问道:“阿豫,那个薛清是什么人?”
容澜和容延同样好奇地看着李豫,就连谢葭萱也是不明所以。
李豫看着薛柔。见她无意解释,不由吞了吞口水低声说道:“薛清是个处于传说中的人物。虽然在外极少有人知晓,但是在云州,在麓山书院里,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名声甚至一度盖过了曾经是天下第一才子的闻子诚。”
“据说三年前,麓山书院还不是天下第一书院,那时候云海书院、鼎天书院和麓山书院齐名。当时海芙蓉盛开之时,两大书院数十英才齐聚云州。当着无数文人士子的面名堂论理,一决雌雄,麓山书院因无鸿儒先生坐镇,在论理中节节败退,眼看就要被两大学院打压之时,横空突然出现一个名叫薛清的人,他自称是麓山书院学子,以一人之力舌战群雄,最后将两大书院的人大败而归,而麓山书院也因此奠定了天下第一书院的声名。”
“当时论理时,闻子诚也在场,却同样大败而归,事后他便再也不以天下第一才子自居。”
“……”
房中所有人都是不可思议地看向薛柔,以她如今的年纪,看上去不过才十五、六岁,三年前,满打满算她也不过才十三岁而已,十三岁的少女,怎么可能以一己之力辩退天下英才,这事情听起来也太令人难以相信了!
而且那个横空出世的人真的那般年轻的话,怎么可能不引起哗然?
谢葭萱失声道:“当时难道没有人看到阿柔的相貌?”否则这消息怎会没有传扬开来?
李豫摇摇头,“当年那个薛清露面之时,以斗笠白纱覆面,无人知其相貌,再加上他声音稚嫩,听不出男女,只是听学院的前辈和老师们说,以声音推论年龄,那个薛清绝对不超过二十岁,而后来鸿儒先生回到书院之后,也亲口承认薛清是他所收的亲传弟子,而且是他弟子之中最为出色之人,但是遗憾的是,自那次群英论战之后,薛清就再也没在云州和麓山书院里露过面,关于他的事情还是以前学院里的人口口相传得来的……”
说道这里,李豫不由感叹,怕是怎么都不会有人想得到,三年前在云州舌战群雄,震惊世人的薛清居然是个不满十三岁的少女,而且这人此时就坐在他身前。
薛柔听到李豫如此说,不由摇摇头失笑道:“人云亦云,也不知道被夸大了多少,当年的事情只不过是恰逢其会,我已在先生身旁学习许久,先生有意让我历练而已,哪里有你说的那般夸张,而且闻子诚此人极其骄傲,性子又倔强,他不以第一才子自居也并非是因为在论战中败给了我。”
这话薛柔并没有撒谎,闻子诚那人骄傲的有些过头,当年在云州,他们两人以“天地皇命”为题论理,闻子诚是以百姓之口诉之,而她则是因为受了祖父多年熏陶,以帝王之策回之,其实两人谁都没有输赢,最多只能说是打成平手,但是闻子诚却以此为耻,特别是后来在鸿儒先生那里无意间知道了她的年龄和性别之后,更是觉得屈辱,打那以后,不论在哪里,只要是有人再称呼他为天下第一才子,他就会觉得那人是在辱骂暗讽于他,久而久之,自然就没人再敢提及此事。
然而这事情落在别人口里,就变成了闻子诚是因为败于她手才从此不敢再自称为天下第一才子。
容澜点点头,如果真像薛柔说的这样的话,倒还是能够接受,毕竟闻子诚成名已久,说他败给了一个不足十三岁的少女也未免太过惊人,只是尽管如此,容澜对于眼前的白衣女子还是觉得吃惊不已,他怎么也没想到,谢家三小姐随便交了个朋友,居然就有如此大的来头。
他心中欣喜,鸿儒先生在文人之中的地位他很清楚,薛柔有如此能耐,又身家不俗,如果她愿意助他,那他所谋之事必定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