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节 宝藏

自然,刘彻既然不想直接下场,所以,他的话就只能委婉一点。

但不能太委婉,免得别人听不出来。

于是,他稍稍的准备了一下腹稿,然后道:“卿等言之固善,不过,仲尼,古之大贤也,为尊者讳,卿等以后就不要说三北案里的鲁卿乃仲尼吧……”

这话里面的意思,自然就是——你们说的太正确了,跟朕想的一模一样啊!那还等什么?快快去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天下人!

嗯!孔仲尼呢,是个好人,影响力比较大,你们要注意好尺度哦!

别闹大了!

赵禹等人当然立刻就秒懂了。

对法家来说,皇帝的话,就是真理,就是指标,就是冲锋号。

于是,他们全部长身而拜,说道:“诺,陛下教诲,臣等铭记于心!”

私底下,每一个人都是欢欣鼓舞的。

因为,这意味着,天子打开了束缚法家的最后一道闸门。

从今以后,海阔天空任鸟飞!

直躬案和三北案在汉室的冷藏,其实就是一个制约和束缚法家的关键枷锁。

你想想看,假如有人堵住你的嘴巴,不让你讨论某个事情,你会怎样?

会不会愤怒?

会不会仇恨?

若这一堵就是几十年,当那个人再也不能堵你的嘴巴时,你会怎样?

我想第一件事情,恐怕就是对着全世界,大声的将这个事情说出来!

…………

送走赵禹等人,刘彻也乐了起来:“有好戏看喽!”

不过,这个事情不能只靠法家。

虽然说法家跟儒家,现在是旗鼓相当的两个力量。

但问题是,那两个坑里躺着的不止一个儒家啊!

还有一个黄老派呢!

虽然黄老派,自己未必觉得自己是躺在坑里的人。

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儒家又是很善于借势的一个群体。

所以,得给法家再找一个帮手。

思来想去,刘彻觉得,大抵现在只有墨家愿意来参与参与这个事情了。

毕竟,儒墨是死敌。

“备车!”刘彻走到殿门口吩咐道:“朕要去墨苑视察!”

“诺!”立刻有宦官领命而去。

………………

一个时辰后,刘彻的天子车驾,通过御道,进入了保护森严,层层叠叠的墨苑内部。

今日的墨苑,已经再非过去可比的了。

这里,一栋栋砖石结构的双层楼房林立。

阁楼之间,进进出出的,都是墨苑的门徒和学生。

“刘舍的鲁班苑搞得不错嘛……”刘彻在撵车里看着外面的情况赞道:“这怕是有三千多学子了吧……”

“陛下,臣听说,在上个月,鲁班苑的学子已经有四千余人了……”汲黯在身旁小声的介绍道:“如今关中,甚至是三河地区,许多良家子,若文不成,武不就,便以入鲁班为荣!”

“富为上,贵次之,既贵各各学一技能以立其身……”刘彻笑着道:“士大夫勋贵,也应该如此嘛……工匠,国之本翼也,如鸟之翼,民无匠不能飞!”

“……”汲黯张了张嘴,默然无语。

今上对工匠的态度,近两年来越发鲜明了。

前不久,甚至发明了‘工匠,国之本翼’这样的话。

真是让很多人都瞠目结舌,以至于有人怀疑,未来国家可能会出铁匠宰相,木匠九卿,泥瓦匠大夫。

但,皇帝的话在汉室是不可能错的。

特别是今上……

他的话就是天道的意志,就是世界的法则。

谁敢反对?谁敢质疑呢?

反正,在长安,已经没有人有那个胆子了。

恐怕整个天下,能有这个胆量的也很少了。

没有人,从来没有人敢质疑和反抗一位自证天命,同时还带领天下从一个胜利走到另外一个胜利的天子。

更何况,如今的世界,已经面目全非了。

受益工匠和新技术新政策的人,早就已经不是十万二十万了。

而是数百万,甚至即将上千万的人口!

整个关中的中产阶级和贫民,更是全部成为了天子的脑残粉。

从十步之内,到千里之外,帝国的天子,已经具备了一言以为天下法的能力。

莫说是他了,便是黄老的宿老和儒家的巨头,在这位陛下面前,也已经是战战兢兢,不能自已。

至于公侯贵族,则已经是四肢都举起来,脑袋磕到了地上。

没有人再敢挑战他的威权。

不然的话,万一天子给自己穿小鞋,譬如说,把自己丢到戈壁上吹风这种事情……

谁受得了?

既然天子已经伟力加于己身,那么,无论是儒家还是黄老派,自然早就找好了自己的位置。

一般来说,在现在,各个学派,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把这位当成尧舜禹来伺候吧!

只要不是原则性的立场问题,屁股问题,天子说打谁,我们就打谁。

即使触及了原则和立场以及屁股,那也尽量顺着来吧。

各派都已经有准备,并且做好了心理准备,迎接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大世。

并且努力调整各自在这个大世拉开后的位置。

没看到,楚诗派的申公,已经委派了他最得力的五个弟子前往南越王国的交趾和日南开分基地了吗?

在心里这样想着,汲黯就暗自叹了口气。

他也不清楚,自己现在是在辅佐一位如三代先王一般的圣王,还是一个可能将整个世界撕碎的暴君。

但,从现在看来,这位陛下,很可能两者皆是。

因为,汲黯来过太多次墨苑。

而他每一次来,看到的东西,都有所不同。

甚至,某些东西,一再改变了他的三观。

刘彻却是没有去管汲黯的想法。

撵车沿着道路,继续前行,前方的警戒更加森严起来,甚至达到了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任何人进出都需要严格盘查的地步。

而随着深入,墨苑的核心区域,也就暴露在了刘彻眼前。

只见,烟囱林立,机械并列成排。

在铁和火之中,人类的智慧正在交融。

“陛下……”墨苑的苑令,也是现在的上林苑监司马安迎上前来,拜道:“臣恭迎陛下幸墨苑!”

“免礼,平身……”刘彻拿着天子剑,在左右搀扶下,走下撵车,望着前方林立的作坊和机械,他的脸上露出了得意之色。

这里,就是他的最大基地了。

也是现在全球科技程度最高的地方。

越过作坊和屋舍、树林,在远方的河道上,你现在甚至可以看到一个空前的人工水坝正在修建。

这种用最初级的水泥和混泥土共同铸造的大坝在未来将成为汉室工业的孵化器。

它一旦建成,并且突破几个技术难点,就有可能锻打出火炮甚至是火枪用的钢。

当然,现在,只是一个设想,等他建成以后,假如没有发生奇迹,至少需要十年摸索,才有可能突破。

但它一旦突破,对世界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带朕去看一下试验田……”刘彻吩咐着。

“诺!”司马安立刻点头,然后带着刘彻,在这些作坊和阁楼之中穿行,然后来到了一块被精心修整好的田地前。

这块土地不大,总共就只有三百亩。

但,土地里栽种的粟米和小麦的长势,却远非外面的庄稼,甚至远非农稷官们的试验田里的庄稼所能比的。

“陛下……”正在试验田里巡查的两个农稷官和几个年轻人看到刘彻,连忙走过来拜道:“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寿无疆!”

“快快请起……”刘彻连忙道:“卿等辛苦了!”

“不敢,为陛下,为万民,臣等不苦!”这两个农稷官和他的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道。

刘彻却是知道,他们的辛苦。

因为,他们已经与外界隔离了整整一年多。

自从这块试验田被建立后,他们就再未出过墨苑一步。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块试验田不简单。

而它不简单的关键,就在于这些田里用的肥料。

它们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人类在走向海洋时获得的最大礼包——鸟粪石!

在去年,当刘彻把季心赶去南越时,他从未想过,季心居然可以给他送上这么一个大礼包。

当季心率领他的船队,扬帆出海,从日南郡进行南海捕鲸时,他在沿途的一个岛上——可能是北部湾的某个岛屿,发现了成堆的怪异矿石。

出于好奇,季心让人采了大概几百斤。

一部分自己留着当玩具,一部分则送到长安,给墨家当玩具。

刘彻偶然见到了这些鸟粪石,一眼就认出来了——能不认出来吗?

后世的秘鲁,就是靠着这些鸟粪石发家的。

而且,这些东西可比化肥要好多了。

至少,没有化学毒害。

而最重要的事情是——这玩意,现在,整个世界的各个岛屿上不知道有多少。

根本没有人发现,也没有人去开采。

仅仅是在南海和东海以及渤海的岛屿上的鸟粪石储量,刘彻估计,大约也够中国用个几十年的!

而全球的鸟粪石储量,假如只供应中国的话,大约可以用了一两百年(若能航行抵达美洲,甚至只需要到达太平洋,譬如瑙鲁啊,那就只能说,老鼠进了米仓了!)

而这些东西,现在已经被刘彻看成了比霓虹列岛上的黄金还重要的资源。

毕竟,黄金这玩意,其实要是流通不起来,屁用没有!

而鸟粪石这东西,是消耗品,而且还是大量消耗品。

就跟盐铁一样,用上了,就离不开!

你可以想想看,现在这个地球,仅仅是在南海、东海、台湾海峡以及日本列岛上,就起码有着几百万吨甚至上千万吨的鸟粪石储备。

只要将它们挖回来,放到盐铁衙门里,那就是财源滚滚啊!

没有人能拒绝它,也不可能有人拒绝它。

而现在,汉室要开采鸟粪石,特别是大规模的开采鸟粪石。

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大量可以远航的重载货船。

前者,刘彻已经找到了——打到身毒就可以解决了,即使现在,刘彻也可以从西域啊匈奴啊那里引进。

没错……

刘彻已经打算从匈奴进口劳动力了……

虽然汉匈是敌人没错。

但匈奴人肯定拒绝不了汉家的丝绸和粮食甚至青铜武器。

同样,刘彻也无法拒绝匈奴人提供的廉价、听话、乖巧的劳动力。

甚至于,刘彻一度还打算过干脆让匈奴人当自己的打手得了,让它当个二道贩子,专门给汉室提供廉价优质的身毒劳动力。

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毕竟,汉匈打到现在,仇恨太大了。

不将现在的匈奴灭亡,让刘彻扶持的单于们上位,刘彻自己也不放心啊!

所以,匈奴什么的,还是死了最好!

当然,忠勇军和楼烦军的模式可以继续玩。

至于后者嘛……

现在这个时代,想要建造大型远洋船舶,不仅仅技术有障碍,就是材料也有困难——如今,想造一艘大船,就得先把木料风干。

而那些造船的龙骨,不风干个十几年二十年,是用不了的。

刘彻拿这个也没有办法,只好让墨苑成立一个实验室,专门来解决木材的烘干技术。

但这个技术,刘彻觉得,没有个三五年是搞不定的。

所以,暂时,大汉帝国想要远航,困难不少。

但近海的各个岛屿,刘彻就不打算放过了。

全部都要搜刮一遍!

尤其是当刘彻看着眼前这些沉甸甸的即将可以收获的麦子时,小心肝更是扑通扑通的跳。

就这些土地里栽种的一百亩冬小麦,目前来看,平均每亩七石,已经可以预料了!

七石一亩的产量啊!

虽然是试验田,虽然是农稷官日夜照料的田地。

但也依然吓得死人!

哪怕是外面减产一半,那也是三石半的产量!

在事实上来说,刘彻觉得,老百姓只要勤快一点,照料好自己的庄稼,五石亩产,应该不在话下。

粮食=人口=国力这个公式至少在现在,还是成立的。

所以……

“这鸟粪石该卖多少钱一石?”刘彻挠挠头,觉得,起码得卖个几百吧!

而一吨鸟粪石,起码等于一两万个叮叮当当的五铢钱。

换句话说,在沿海岛屿上,现在至少躺着上百万万万甚至几百万万个五铢钱在等着刘彻去挖。

财帛动人心,在这样的财富面前,哪怕是皇帝,也按耐不住了。(。)

第513节 鼓噪第586节 新世界(2)第376节 八方英才汇长安(2)第768节 软弱的官僚(2)第570节 人心(2)第1068节 作茧自缚(2)第三四十三节 背锅侠3第100节 网第66节 剧孟来投第950节 公羊学的野望(1)第1298节 武贵文轻第740节 中亚与印度(1)第436节 收买(1)第681节 法度第946节 整顿(1)第943节 微行第1464节 甜枣第33节 窦太后第622节 恐吓第675节 神迹第1178节 卫青的消息第626节 温言在口(1)第1020节 秦直道!第273节 新思维(2)第23节 烫手的山芋第383节 诏谕第632节 新学派?(1)第820节 匈奴的绝望与汉军的幸福第903节 少府的成果(2)第1557节 周亚夫致仕(3)第616节 投石问路第692节 制度(1)第7节 推恩(下)第32节 入宫第569节 人心(1)第186节 麻烦第259节 破逐鹿之妄说第74节 猪队友们第972节 材官不死第1018节 战前准备(4)第304节 真假楚王(2)第641节 庙算(3)第256节 知难而退第1228节 权力的走狗第1080节 勇者无敌(1)第1325节 故布疑阵第1267节 悲剧的楼烦贵族第1227节 明道第1281节 战上谷(2)第682节 笼子第1163节 雄心(1)第592节 少府令刘舍第407节 考举开始第1556节 匈奴的大一统(1)第660节 公孙弘入京第377节 朝觐的人们第414节 匈奴公主(1)第251节 论功行赏第815节 最后的折兰骑兵(3)第1157节 合纵(3)第1437节 司马迁的疑惑(1)第767节 软弱的官僚(1)第1414节 相亲(2)第928节 孤竹之遗第210节 货币战争第167节 明君?第1317节 运动战(1)第164节 猜测与决定第1448节 决策第161节 对海洋的野望第673节 打造作死祸害二人组(2)第268节 来自印度的消息第1355节 最后的白狼骑(1)第1505节 接班(3)第580节 张苍去世第756节 命名第1138节 纨绔子的蜕变第632节 新学派?(1)第586节 新世界(2)第934节 分野(1)第23节 烫手的山芋第986节 动员(1)第336节 江都攻略(2)第1604节 说服(1)第888节 医学的未来(2)第1237节 开万世之太平(2)第465节 大朝仪(5)第1116节 培育第622节 恐吓第223节 将军们,请写书吧第931节 雁过拔毛(2)第1356节 最后的白狼骑(2)第33节 窦太后第904节 少府的成果(3)第308节 嘱托第1425节 使团(2)第1076节 一汉当五胡(2)第553节 绣衣卫改革(1)第5节 推恩(上)第785节 洗脑(1)
第513节 鼓噪第586节 新世界(2)第376节 八方英才汇长安(2)第768节 软弱的官僚(2)第570节 人心(2)第1068节 作茧自缚(2)第三四十三节 背锅侠3第100节 网第66节 剧孟来投第950节 公羊学的野望(1)第1298节 武贵文轻第740节 中亚与印度(1)第436节 收买(1)第681节 法度第946节 整顿(1)第943节 微行第1464节 甜枣第33节 窦太后第622节 恐吓第675节 神迹第1178节 卫青的消息第626节 温言在口(1)第1020节 秦直道!第273节 新思维(2)第23节 烫手的山芋第383节 诏谕第632节 新学派?(1)第820节 匈奴的绝望与汉军的幸福第903节 少府的成果(2)第1557节 周亚夫致仕(3)第616节 投石问路第692节 制度(1)第7节 推恩(下)第32节 入宫第569节 人心(1)第186节 麻烦第259节 破逐鹿之妄说第74节 猪队友们第972节 材官不死第1018节 战前准备(4)第304节 真假楚王(2)第641节 庙算(3)第256节 知难而退第1228节 权力的走狗第1080节 勇者无敌(1)第1325节 故布疑阵第1267节 悲剧的楼烦贵族第1227节 明道第1281节 战上谷(2)第682节 笼子第1163节 雄心(1)第592节 少府令刘舍第407节 考举开始第1556节 匈奴的大一统(1)第660节 公孙弘入京第377节 朝觐的人们第414节 匈奴公主(1)第251节 论功行赏第815节 最后的折兰骑兵(3)第1157节 合纵(3)第1437节 司马迁的疑惑(1)第767节 软弱的官僚(1)第1414节 相亲(2)第928节 孤竹之遗第210节 货币战争第167节 明君?第1317节 运动战(1)第164节 猜测与决定第1448节 决策第161节 对海洋的野望第673节 打造作死祸害二人组(2)第268节 来自印度的消息第1355节 最后的白狼骑(1)第1505节 接班(3)第580节 张苍去世第756节 命名第1138节 纨绔子的蜕变第632节 新学派?(1)第586节 新世界(2)第934节 分野(1)第23节 烫手的山芋第986节 动员(1)第336节 江都攻略(2)第1604节 说服(1)第888节 医学的未来(2)第1237节 开万世之太平(2)第465节 大朝仪(5)第1116节 培育第622节 恐吓第223节 将军们,请写书吧第931节 雁过拔毛(2)第1356节 最后的白狼骑(2)第33节 窦太后第904节 少府的成果(3)第308节 嘱托第1425节 使团(2)第1076节 一汉当五胡(2)第553节 绣衣卫改革(1)第5节 推恩(上)第785节 洗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