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0节 怎么对付文人

长乐宫之中,灯火通明,歌舞悠扬。

坐在窦太后和薄太后身边,刘彻微微笑着观赏着这一场被精心排练的歌舞。

自古以来,国势强盛,必定带来文化盛世。

这一点,无论东西方都是相通的。

因为,只有强大的帝国,才能孕育一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并且给他们提供安稳富足的创作空间。

如今,也是一样。

虽然刘彻不太喜欢虚浮的文章和夸张的修辞。

但,大汉帝国依然不可避免的进入了一场战国之后最繁荣的文化盛宴。

不仅学术界繁荣,文化界也是昌盛无比。

司马相如、枚乘父子、庄忌父子等历史上本已经证明过自己的文人显赫当世。

更有着诸如雒阳朱荣、睢阳李庆、河南王唤等刘彻前世闻所未闻的大文豪显赫于世。

尤其是那雒阳的朱荣,在诗赋之余,尤其喜爱创作乐曲和蚩尤戏。

他所编的乐曲富丽堂皇,大气磅礴。

而他所创造的蚩尤戏,则多以表现军队出征、战斗和获胜的场景闻名,广受军队喜爱。

至于那李庆,则是有名的风流人物,擅长创作男女情爱之诗赋。

而王唤则是宫廷诗赋和乐舞。

这与他的本职工作密不可分。

王唤的父亲和祖父,都曾经担任过宫廷侍从。

他本人更是这长乐宫的黄门侍郎。

窦太后和薄太后,都特别喜欢这个文采横溢的年轻人,将长乐宫的歌舞、乐师、编曲、排舞之事,统统交给他负责。

王唤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数年来,创作了许多惊才绝艳的宫廷诗赋和乐舞。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十面埋伏》。

以编钟、鼓瑟、短笛和长笛,共同演奏出一场音乐的盛宴,配合着歌舞,几乎让人以为穿越时空,来到了亥下战场,目睹汉军十面重围下走投无路的项羽军队狼狈不堪的走入末路。

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为公卿列侯和士大夫外戚所称赞。

都说王唤已经是乐律大师,当世绝无仅有的调律者。

就差将之吹捧成国宝了。

刘彻也看过几次那场歌舞,凭良心说,这王唤才华卓绝,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乐律大师。

但问题是……

与所有文人一样,这王唤创作《十面埋伏》时,屁股却坐在项羽那边。

尤其是终章之时,那哀怨的乐声和凄凄惨惨的表演,使得旁观者,无不对项羽充满同情,对他与虞姬的生离死别,充满了感慨。

所以……

刘彻对此人的态度,也就显而易见了。

讲道理的话,没有杀了他,禁绝他的所有成果,已经很给面子了。

想要刘彻对他有什么好感和嘉勉,那就是做梦了。

如今,刘彻眼前的这场歌舞,自然也同样是王唤的杰作。

名曰:《广野遗梦》。

从名字看就知道讲的是什么了?

广野者,广野君郦食其,也就是如今天下最著名的段子‘高阳酒、徒’的主人公。

只不过,这王唤对郦食其进行了再加工。

也就是文人最常惯用的伎俩——春秋笔法。

在他所编的这个歌舞里,郦食其穿着儒服去见高帝,面呈天下大事被刻意的篡改和修改了一些高帝的话语。

特别是最终,郦食其命丧齐国时的歌词,让刘彻听得有些想砍了这个渣渣的脑袋。

这句歌词是这么唱的: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再配合前面的故事和唱词,就生生的将郦食其变成了儒生。让其成为了儒家的代表,变成了儒家有功社稷,儒家思想就是好的证据。

但问题是——郦食其几时说过自己是儒生了?

就算郦食其是儒生,他用的也不是儒术,明显就是纵横家的长短纵横术。

这王唤却是好不要脸,生生的掰扯着,嫁接着,想要洗白儒家在楚汉之争时扮演的不光彩角色。

要不是刘彻脾气好,换了康麻子或者十全老人,这王唤全家都得被砍头!

但即使如此,刘彻也不会坐视这货肆意歪曲。

所以,等到歌舞唱毕,听完那最后的唱词,刘彻就微笑着拍着手掌,对窦太后和薄太后说道:“善!乐曲编的不错,故事也不错!”

窦太后和薄太后,到底是女性,也不知道这些歌词之中的弯弯绕,她们只知道好听、好看,见到刘彻也喜欢,于是薄太后道:“皇帝喜欢就好!此乐舞,乃是长乐宫黄门侍郎王唤所作!皇帝既是喜欢,不若赏这王侍郎一些东西……”

刘彻闻言,笑道:“自然要赏!”

“王侍郎可在?”刘彻笑眯眯的问道。

旋即,就有一个中年文官,高兴的出列拜道:“臣,黄门侍郎王唤拜见陛下……”

“王爱卿,果然是一表人才,乐曲、歌舞和唱词,都是编的不错……”刘彻打量了此人几眼,发现他倒是生得不赖,至少在汉人眼中,属于那种伟岸大丈夫。

身高七尺五寸以上,体格也很强壮,且面相斯文,留着非常得体的髯须。

对汉人来说,这样的男子,才是理想之中的美男子。

至于什么小鲜肉啊之类的生物,只有那些闲得无聊的贵妇才会喜欢。

“赐布帛十匹,金五铢一百……”刘彻微微笑着。

王唤闻言,喜不自胜,拜道:“臣幸蒙陛下厚遇,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愿狗马以填沟壑,余愿足矣!”

这是正常的中低级官员得到皇帝赏赐后的表态,刘彻听了只是一笑,然后道:“不过,朕今日听爱卿这歌舞,总觉得,最后的唱词稍稍有些不足……不如朕给爱卿补上?”

王唤闻言,虽然莫名其妙,但还是叩首说道:“请陛下赐之!”

刘彻却是含笑说道:“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齐王火冒三千丈,捉了酒徒下鼎烹……”

顿时全场寂静,无人说话。

王唤更是尴尬无比。

经刘彻这么一续,王唤辛辛苦苦塑造起来的郦食其的儒生形象和儒生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高大形象,瞬间轰然倒塌。

你不说你们儒生特牛逼吗?又是忧心天下,又是操劳军国。

更是心有万里疆土,手握天下兴衰。

但,一个韩信,让这一切的一切的所有努力和付出,全部泡汤。

直接戳破了所有的泡沫与气泡。

“臣……”王唤汗如雨下,连连叩首,拜道:“死罪!死罪!”

这时候他就算再笨也知道,自己的小动作和包藏在诗词歌赋以及乐舞之中的动机为天子所察之,且天子很不喜欢这样的行为。

刘彻却是摆摆手,道:“爱卿不要害怕,也不要恐慌!”

“我汉家不兴文字狱,也不搞因言杀人之事……朕呢,也不是那种容不下人的人……只是,爱卿以后创作,最好还是尊重一下历史……”

“广野君,明明是纵横家的大才,何以成为儒生?总不能戴个儒冠,就是儒生了吧?爱卿要知道,曲周候和武遂候可都还在呢!爱卿这样歪曲和篡改其先人的事迹与出身,就不怕曲周候与武遂候之怒吗?”

其实,曲周候郦寄和武遂候郦逻才不会管王唤的事情呢。

对他们来说,只要王唤没有丑化和恶化自己先人的形象就可以了。

管它郦食其究竟是儒生还是纵横家的呢?

但刘彻这么一定性后,郦寄和郦逻就算是个瞎子也肯定要干涉这事情了。

你他妈居然敢篡改我先人的出生和经历?打不死你我!

王唤也是恐惧不已。

文人最害怕的其实从来都不是皇帝。

因为皇帝最多责罚他们,却不会因此丧命。甚至说不定还能骗一次廷杖,出个大名呢!

但贵族列侯们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如今,大复仇主义泛滥,大把的公卿列侯都是信奉着‘君子报仇十万年也不晚’的格言。

原本,王唤这么玩,毫无风险,曲周候和武遂候吃饱了撑着才会干涉他这个给他们的祖先扬名立万、宣传的人。

但问题是,现在天子定性了,那事情就不一样了。

为了对天子表明自己永远跟随圣天子的态度,曲周候和武遂候必定拍案而起。

他们门下的子侄,更是要群情激愤,杀他这个污蔑和篡改祖先事迹的贼子!

所以,现在王唤已经是战战兢兢了。

他连连叩首,拜道:“臣谨奉圣命……”

但内心深处已经是无比惶恐和不安了。

当世,列侯们尤其是有着特进元老头衔的列侯们的权势极大。

曲周候郦寄更是身兼了武苑祭酒,且是武苑三位常任主讲之一。

数年来,他培养和教育了数以百计的中高级军官,桃李满天下,数不清的军官,都以其为师,认为郦寄对自己有‘传道之恩,授业之恩’。

任何想挑衅这位老将军的人,都必定会死的很惨很惨!

刘彻自然不会让这样的情况发生。

儒家或者说同情儒家的文人士大夫们,想要搞风搞雨,那是他们的问题。指出来,让天下人知道就好了。

且,刘彻深以为,这些渣渣,是成不了事的。

至少,他只要在位,他们就忽悠不了人。

而继承人,只要教育好了,大抵也不会上他们的当。

但,要是玩文字狱和打击报复,那影响就太坏了,更会开一个可怕的头,放出一头可怕的怪兽。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今天,刘彻可以因为不喜欢儒家或者说王唤的编曲与故事,就打击报复他。

明天,当政者就可以不喜欢法家或者墨家,而尽毁之。

后天,被毁之的法家和墨家,就会反抗,就会在支持者的簇拥下开始激烈争斗。

党争一起,从此永无宁日。

更麻烦的是——历史证明,在中国的党争,无论是用肉体毁灭还是精神毁灭的方法,都不可能消灭想要消灭的对象。

起码,短期内不可能做到。

东汉玩党锢,锢了几十年,党锢的对象非但没有灭亡,反而更加强盛。

北宋的新旧党争玩到最后,北宋灭亡,但新党和旧党却继续渡江去临安继续党争。

明朝的东林党和浙党、鲁党,打了一万年,也无法消灭对方。

再加上反正,现在,儒家在法家和墨家的双重钳制下,也不大可能坐大。

所以,刘彻也就愿意在许多事情上网开一面,做一个开明君王。

“爱卿就不必惶恐和害怕了……”刘彻微微笑着安抚道:“曲周候和武遂候那边,朕会去分说,只是,爱卿以后创作,还是要实事求是,不要听风就是雨,更不要随意的歪曲历史!”

“朕建议啊,以后爱卿,应该多与太史令、尚书令沟通嘛……”

对于文人士大夫,刘彻的态度一直就是既需要提防,也需要团结。

提防是因为这些家伙之中存在了大量的傻白甜或者说假装自己是傻白甜的货。

统治者一旦被他们忽悠,就会遭遇一个又一个失败。

文人治国,从来都只会带来灾难。

最好的治国人才,还是得从军队或者工程师之中选拔。

但,文人的力量,从来不可小觑。

他们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力,也远超常人所能想象。

他们利用的好,可以做成许多事情。

就像现在,诸子百家的巨头们,不就在教育事业上屡创佳绩?

但一个利用不好,或者说与他们的关系恶化到极点。

那,不管是谁当皇帝,都得小心着。

哪怕皇帝活着的时候,可以压得住他们。

但皇帝一死,那就必然会遭到反攻倒算,甚至会被他们将皇帝的所有功绩和功劳全部抹消、抹黑。

典型的代表,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死了才几年?他的名声就已经是臭不可闻,几乎要直追桀纣了。

这就是文人的力量!

他们虽然不足以成事,但败事却是绰绰有余。

所以,怎么对付文人,对于皇帝来说,一直都是必修课和必备技能。

王唤却哪里知道这些,他现在浑身上下都已经湿透,整个人仿佛在鬼门关走了一遍。

内心深处,对于刘彻,却已经是忍不住的恐惧、畏惧和害怕了。

第1313节 赏赐(2)第1383节 高涨的舆论第1068节 作茧自缚(2)第809节 匈奴的对策第432节 庙算(4)第1233节 威权第640节 庙算(2)第125节 难题第282节 终结第272节 新思维(1)第294节 悲剧之刘戊(1)第399节 悲剧的朝鲜第771节 匈奴的试探(1)第318节 吩咐第46节 举荐来的汲黯第918节 窦后退政第1333节 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第1023节 替死鬼(2)第142节 野望第584节 军国主义第835节 军臣的想法第1059节 诸胡的畅想第365节 新的时代(1)第1110节 高阙会战(3)第206节 安排第741节 中亚与印度(2)第1290节 崩溃的开始(1)第541节 酷吏(1)第1601节 修改户律第471节 盐铁官营(2)第1317节 运动战(1)第1480节 安东之患(2)第1512节 毁灭与征服(2)第813节 最后的折兰骑兵(1)第1521节 悲剧的刘荣(2)第8节 家宴(上)第529节 擦屁股第182节 狗咬狗第1241节 入吾瓮中(1)第305节 晁错的感激第629节 温言在口(4)第1056节 纠缠(2)第1404节 忐忑第1031节 河阴与宜梁第617节 不负初心第1525节 北匈奴的反应第927节 封王第426节 换皮第69节 早朝(2)第956节 朕来教你们剥削(2)第638节 转折第105节 天子的决断第225节 棉花有着落了第626节 温言在口(1)第800节 先锋(1)第1423节 儿单于的设想第1166节 决心第1266节 战略(2)第1518节 嚣张的刘荣第1279节 匈奴会向哪里跑?第445节 博弈(1)第333节 灭亡(1)第1072节 血战(3)第1454节 堕落的游侠群体第118节 改革的计划第950节 公羊学的野望(1)第954节 众人的心思第8节 家宴(上)第1540节 最后的林胡王(1)第30节 谎言第458节 赵佗!第921节 齐鲁第526节 匈奴的抉择(1)第439节 收买(4)第843节 颜异的麻烦(2)第474节 中央集权(2)第1292节 帝国的毁灭(1)第1106节 救亡图存的匈奴人第1046节 战河阴之强敌(1)第777节 悲惨的乌孙人(2)第1123节 赦与罚(1)第527节 匈奴的抉择(2)第1018节 战前准备(4)第333节 灭亡(1)第970节 战争的脚步(1)第846节 善后(3)第815节 最后的折兰骑兵(3)第685节 上帝贵平第478节 引导第54节 袁盎的劝告第696节 争权夺利第863节 崇高理想第1050节 郅都的应对第336节 兄弟们(2)第1298节 武贵文轻第148节 蝗虫要来了第403节 拉皮条第940节 狗大户们第978节 准备战争(1)第845节 善后(2)
第1313节 赏赐(2)第1383节 高涨的舆论第1068节 作茧自缚(2)第809节 匈奴的对策第432节 庙算(4)第1233节 威权第640节 庙算(2)第125节 难题第282节 终结第272节 新思维(1)第294节 悲剧之刘戊(1)第399节 悲剧的朝鲜第771节 匈奴的试探(1)第318节 吩咐第46节 举荐来的汲黯第918节 窦后退政第1333节 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第1023节 替死鬼(2)第142节 野望第584节 军国主义第835节 军臣的想法第1059节 诸胡的畅想第365节 新的时代(1)第1110节 高阙会战(3)第206节 安排第741节 中亚与印度(2)第1290节 崩溃的开始(1)第541节 酷吏(1)第1601节 修改户律第471节 盐铁官营(2)第1317节 运动战(1)第1480节 安东之患(2)第1512节 毁灭与征服(2)第813节 最后的折兰骑兵(1)第1521节 悲剧的刘荣(2)第8节 家宴(上)第529节 擦屁股第182节 狗咬狗第1241节 入吾瓮中(1)第305节 晁错的感激第629节 温言在口(4)第1056节 纠缠(2)第1404节 忐忑第1031节 河阴与宜梁第617节 不负初心第1525节 北匈奴的反应第927节 封王第426节 换皮第69节 早朝(2)第956节 朕来教你们剥削(2)第638节 转折第105节 天子的决断第225节 棉花有着落了第626节 温言在口(1)第800节 先锋(1)第1423节 儿单于的设想第1166节 决心第1266节 战略(2)第1518节 嚣张的刘荣第1279节 匈奴会向哪里跑?第445节 博弈(1)第333节 灭亡(1)第1072节 血战(3)第1454节 堕落的游侠群体第118节 改革的计划第950节 公羊学的野望(1)第954节 众人的心思第8节 家宴(上)第1540节 最后的林胡王(1)第30节 谎言第458节 赵佗!第921节 齐鲁第526节 匈奴的抉择(1)第439节 收买(4)第843节 颜异的麻烦(2)第474节 中央集权(2)第1292节 帝国的毁灭(1)第1106节 救亡图存的匈奴人第1046节 战河阴之强敌(1)第777节 悲惨的乌孙人(2)第1123节 赦与罚(1)第527节 匈奴的抉择(2)第1018节 战前准备(4)第333节 灭亡(1)第970节 战争的脚步(1)第846节 善后(3)第815节 最后的折兰骑兵(3)第685节 上帝贵平第478节 引导第54节 袁盎的劝告第696节 争权夺利第863节 崇高理想第1050节 郅都的应对第336节 兄弟们(2)第1298节 武贵文轻第148节 蝗虫要来了第403节 拉皮条第940节 狗大户们第978节 准备战争(1)第845节 善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