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节 民族融合

来自鲜卑的艺术品,在几天后抵达了新化城。

数以千记的围观群众,从这个艺术品进入濊人的地界开始,就一路围观。

甚至,不少从前根本不管外面世界,一心宅在深山老林的许多的野濊部落的酋长,也裹着条兽皮裙,带着族人出来看热闹了。

没办法。

过去几十年,鲜卑人,就是压在所有远东民族脑袋上的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那些骑马的游牧民族,不管是战斗力还是组织度,都远远超越了包括濊人在内的其他民族。

每年的夏秋两季,鲜卑人都会照例走出鲜卑山,到濊人啊扶余人啊丁零上的地盘上打秋风。

虽然,濊人、扶余人、丁零人,都是苦哈哈,基本上都穷得可怜。

但鲜卑人跟他们的亲戚乌恒人,胃口超级好,从不挑三拣四,能抢到东西,就算赚到了,就算没抢到,能抓人回去做生育工具或者是奴隶也不亏!

过去三十年来,濊人各部落都是吃足了鲜卑人的苦。

对濊人来说,骑马的鲜卑人,就是他们的天敌!

可如今,鲜卑王的头颅,摆到了濊人面前。

包括南宫信在内的所有濊人内心深处,真是百感交集,泪眼婆娑。

“还是圣天子好啊!”大家纷纷在心里给南宫信臣服汉朝天子的行为点了个赞。

过去,濊人给卫家看大门的时候,哪里敢想有今天?

倒是来自中国的移民,对濊人这样的乡巴佬举动,很是不屑。

人群中,张未央拉着自己刚刚娶过门没多久的细君,一副高冷的模样:“切,不就是一个夷狄之君的脑袋吗?”

但他的脖子却还是忍不住的朝前伸。

看热闹,围观,这可是中国人的天赋与本能。

他的细君霍平君。则是满眼星星,一脸崇拜的看着自己的丈夫,一双小手紧紧握在一起。

这让张未央产生了极大的满足与自豪感。

霍平君的汉话还不是很流利,仅能勉强听懂丈夫的话。但要说,却只能靠眼神与手势了。

霍平君,原本只是濊人在东边一个小部落的酋长之女。

说是部落,其实全族上下,人口加起来。也没过百。

连汉室的里正都不如。

但,多多少少,也算濊人里的体面人士了。

毕竟,也属于统治阶级的一员嘛。

上个月的时候,有一批新移民,从中国迁徙到新化城以南屯垦。

担任该屯垦团的司马,貌似是一个来自齐国的狗大户。

这狗大户,据说姓刀名间。

不止是出手阔绰,一到当地,立刻就让人在黑水河畔。架起了十五具水车真是闪瞎了新化的军眷们的眼睛!

要知道,朝廷给屯垦团配置水车,是按照户数来配给的。

平均一百户移民,才给一架水车的配额。

而这位刀司马的句注军屯垦团,撑死了也就三四百户的样子。

换句话说,此人,至少自掏腰包,购置了十来台水车!

仅次一项,恐怕就花了几十万的钱财了。

这也就算了!

关键是,这位刀司马。知识渊博,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他来新化落脚后,就跟新化城里的护濊军都尉兼新化令搭上了关系,然后。又借着这个关系,认识了沧海君南宫信。

据说,这位刀司马在结识了沧海君后,发觉这位朝廷的沧海君,颇有苦衷。

于是便关心起来。

在得知沧海君是在为濊人未来发愁后。

这位刀司马,不知道从哪个故纸堆里。翻出来了几百年前的濊人历史。

经过刀司马考证,濊人,在最初,是生活在齐鲁一代的东夷诸族中的一部。

在西周初年,从齐鲁一带,渡海东迁到的新化。

鉴于,姜太公治齐后,齐国境内东夷诸族,包括濊人的亲戚们,都已经成为了诸夏的一部分。而如今,濊人诸部,回归汉天子的温暖怀抱,按照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的普世价值。

所以,濊人自动获得了诸夏的身份证。

然后,因为刀司马是齐人。

所以,他与沧海君是同乡……

好吧,张未央也不知道,那位刀司马的逻辑为何如此神奇。

反正,濊人上上下下,现在都是信了那位刀司马的说辞。

一场轰轰烈烈的‘认祖归宗’运动拉开了帷幕。

譬如,沧海君南宫信,就在新化令的‘提醒’下,忽然发现,原来自己的祖先是少昊,他是正宗的青阳氏!

为了正本归原,沧海君决定上书朝廷,请求该宗,回复本来姓氏。

沧海君深深的觉得,自己的祖先少昊,功绩伟大,神圣无比,作为子孙,他渺小的就跟蝼蚁一样,所以青阳氏的本宗,他惭愧难当,不敢用之,但为了避免死后,没有颜面去见地下的祖先。

所以他恳求天子准许他改姓为金姓。

少昊是皇娥,遇启明星而诞的神帝嘛,而启明星,又称为金星,改金姓,也算认祖归宗。

然后,这货还请求,明年入朝之时,天子准许他前往少昊帝之陵,鲁地曲阜的云阳山祭拜先祖之灵,奉上三牲血食。

甚至,沧海君的府邸大门口,据说都特意摆上了两只石刻凤鸟,作为镇宅神兽。

其主厅客室,也俱都以凤鸟为尊。

原先的老虎皮和豹皮什么的,都清理卖给了汉室的商人……

现在,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认祖归宗运动中。

濊人,从上到下,都瞬间完成了给自己取个汉姓汉名的任务(当然,仅限贵族,最起码也是酋长一级)。

一时间,什么张氏、费氏、赵氏什么的如雨后春笋,纷纷冒了出来。

霍平君的父亲和其他濊人小部落的酋长们,因为太穷,地位太低,请不起中国来的知识分子给自己考据一个威名显赫的祖先。

于是。只好以濊人的部族名为姓氏,称为霍姓。

于是,一夜之间,张未央的妻子。就有了一个标准的汉地小娘的闺名:平君。

对于这些变化,张未央其实也没有什么太深的感触。

只是感觉,自己的丈人,最近常常往自己家里,两个小舅子成天缠着他学汉话。甚至想让他教他们写汉字。

这让张未央有些措手不及。

但看着一脸崇拜着自己,深信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会,是个大英雄的细君。

张未央一咬牙,将自己兄长送给自己的两匹布帛拿了出来,作为拜师礼,送给了一位据说识字的长者,拜在人家门下开蒙。

开始一笔一画的从头读书。

好在如今,地里的活不多,主要是开荒和整地。他每天都能空出半天时间去学习。

学完了之后,再回家教小舅子们。

虽然,张未央学到的东西,少的可怜。

但小舅子跟细君纷纷表示:姐夫(夫君)太厉害了!居然会写字!

这让张未央内心深处悄悄的膨胀起来。

妻子的崇拜,成为了他学习的动力和工作的热情。

而在霍平君眼中,自己的丈夫,确是无所不能的。

犹记得当初在村子里,她第一眼就看中了这个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汉人男子,一颗芳心瞬间被其占据。于是,她大胆的,毫无顾忌的将自己头上的鲜花取下来,戴在他的头上。

而成亲后。丈夫的优点,越来越多,展现在她面前的能力,也越来越多。

他会做木工,几块部落里只能拿来垫墙脚的木头,到了他手里。立刻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变成各种各样的实用工具。

他还非常勇敢,无论是去渔海捕鱼,还是去山中打猎,总能带回丰盛的猎物。

家中的墙壁上,挂满他猎获的战利品的皮毛。

更重要的是,他非常体贴,非常温柔,不似部族中的那些男子,粗鲁不堪,对自己呢,几乎是宠爱无比。

另外,他还有一个在新化城里服役的大兄。

每月都能从其大兄那里,拿回各种各样,让霍平君全家都瞠目结舌的新奇物品。

譬如说,轻便温暖的布料、精美耐用的器皿,以及坚固耐用的农具和强劲的弓箭。

对霍平君这样的濊人小娘来说,真是得夫如此,妇复何求!

自然是满眼都是崇拜和敬仰。

甚至就连霍平君的两个妹妹,也都是一脸爱慕和崇拜的看着自己的姐夫。(虽然她们一个才十三岁,另外更是只有十一岁……)。

而霍平君对此,乐见其成。

濊人虽然不知道什么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但,一个强大的男子,在濊人部族里,本来就是可以无条件的占有最多女子的。

与其让妹妹们嫁给那些浑身臭气,粗鄙狂躁、愚昧无知、目光短浅的本族男人,还不如跟着自己一起享福!

看着自家细君直勾勾的毫不顾忌的崇拜眼神。

张未央的胸膛,不由自主的更加挺高一些。

他看着自己的细君,豪气干云的道:“等以后咱们日子好起来了,我带你回中国看看,你就知道,中国之富强,究竟是如何了!”

当然,在他心里,更多的却是要衣锦还乡,在家乡父老面前显摆显摆。

如今的张未央,已经确信,自己的将来生活,将越来越好。

等明年开春,播下种子,只要用心耕作,用不了几年,他就能过上小康生活。

加上这新化附近,物产富饶,外快也多。

他觉得四五年后,他应该就能有个七八万钱的积蓄。

而哪怕是在邯郸,赀产五万以上,也属于大户之家了。

到时候,带着老婆孩子,穿着绫罗绸缎,在家乡父老,尤其是姨夫一家面前,定要好好抖一抖自己的威风!

带着这样的愿景,张未央一家,跟着人潮。到了新化城城外。

沧海君南宫信,哦,不,现在应该叫金信。在新化城外,起了一个高台。

数百名濊人武士,带着长矛,矗立在高楼两侧。

对于这个场景,张未央并不陌生。

在两个月前。他去濊人村庄相亲时,就见过类似的场景。

他知道,这是濊人准备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神明。

只是……

跟那次不同。

这次,濊人将他们原先崇拜的虎图腾,丢进了垃圾堆,在高台之上的祭台上,取而代之的是一只张开了羽翼,仿佛要振翅飞翔的神鸟凤!

至于原先濊人信奉的萨满教神明,似乎也被抛弃了。

在祭祀台之前,一块鎏金的神主牌。高高矗立。

其上用着小纂,铭刻着一行大字:二郎真君神位。

好吧,张未央对于濊人选择信奉的神明,有些无力吐槽了。

虽然在中国,也有许多灌口二郎的祭祀,信奉灌口二郎的教派也有不少。

但,那些基本都是蜀郡的啊!

张未央有些不太明白,为何,在这距离蜀郡数千里外的东方,白山黑水之间的濊人。会选择蜀郡的神明来信仰。

他只是隐约听说,好像是,前不久有一位从长安来的方士,住进了沧海君的府邸。然后,过了几天,沧海君决定改奉灌口二郎为信仰。

反正,沧海君觉得灌口二郎就是好,就是强。

信仰了他,即能保佑没洪灾。更能带来渔获丰收……

不过,张未央对此也只是在心里吐槽了几下。

对中国人来说,宗教信仰什么的,与己无关,高高挂起。

而且,多数中国人,并不介意,多拜几位神明。

这位濊人信奉的二郎真君,是前朝秦代名臣,蜀郡太守李冰的次子,因排行老二,因此被人称为灌口二郎。

这是一个典型的生为名臣,死为神明的代表。

虽然张未央是赵人,但这一点都妨碍,他也跟着人群,对着那灌口二郎的神主牌叩拜。

毕竟,传说,灌口二郎,天生三瞳,能镇压一切魑魅魍魉,妖魔鬼怪,更能保佑人民,免遭洪水危害,同时还能带来渔获丰收。

而在这新化之地,渔获,同样也是汉地移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据说朝廷派来了上千位来自少府和墨苑的能吏与贤者、工匠,在新化城外的黑水上游,正在计划以大网捕鱼,听说能一网获渔,数万石之多……”看着灌口二郎的神主牌,张未央不禁自己大兄曾与他说过的事情。

数万石的鱼!

张未央甚至都无法想象,那得要多大的一张网!

不过,此事与张未央无关。

他更关心,自己接下来两个月,能捕获多少大鱼!

随着濊人嘴里的渔海渔汛临近,黑水河里的鱼群踪迹,最近已经越来越多。

无论濊人,还是汉人,都欢天喜地的,全民投入到了捕鱼竞争中。

相较濊人用原始的长矛,甚至以手捕鱼。

张未央这样的汉人移民,就聪明多了。

通常几户移民合伙,造了条小船,用麻绳织了几张网,然后,就划着小船,去江中捕鱼。

一天下来,起码是数十石的收获,看得濊人目瞪口呆。

然后,丈母娘跟小舅子小姨子什么的纷纷上门,请求传授。

对张未央这样的中国移民来说。

这远离故乡的新化,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新世界,也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充满了希望和未来的热土。(~^~)

ps:濊人信奉二郎神……

这不是脑补的,历史上东汉时期的濊人确实信奉灌口二郎~而且是全民信仰……我也不懂这到底是肿么回事……

另外说一下,乌孙人有个后裔,叫突厥。

突厥人的许多习惯跟传统、信仰,生活方式,都能跟乌孙人对上号~

第561节 左勾拳第1373节 破而后立(1)第1376节 黑科技第843节 颜异的麻烦(2)第121节 过继(2)第818节 最后的折兰骑兵(6)第594节 忠臣第452节 朝鲜之战(1)第412节 考举(5)第1096节 战胜带来改变第1580节 情报第1117节 脑洞(1)第944节 萌芽第610节 胸甲第177节 历史尊重我第771节 匈奴的试探(1)第208节 调查(2)第886节 季心归来第669节 鲜卑人的算盘第1010节 内阁(2)第294节 悲剧之刘戊(1)第92节 密谋第145节 文明之光第1070节 反扑(2)第928节 孤竹之遗第128节 头名之争第741节 中亚与印度(2)第777节 悲惨的乌孙人(2)第384节 官僚第1247节 布置第1264节 变迁与新兵第1518节 嚣张的刘荣第37节 收心第1126节 南越内附(2)第377节 朝觐的人们第583节 汉越一体化计划(1)第597节 尔虞我诈第56节 燕饮(下)第441节 奖励生育第540节 骆郢归心第1569节 搅局者第1527节 作战方案(2)第687节 平律(2)第1495节 积极的大鸿胪第1541节 最后的林胡王(3)第1220节 崩溃的士大夫(1)第999节 暴躁的晁错第1192节 戾王第1055节 安东的狂欢(1)第1228节 权力的走狗第1569节 吹响殖民号角(2)第750节 南越回归(1)第1486节 儒法分道之因第1530节 刷经验(2)第549节 比烂第1267节 悲剧的楼烦贵族第1409节 成功的开始第327节 选秀(2)第791节 背叛与忠臣(2)第1231节 调、教儒家(2)第151节 军议与蝗灾第801节 先锋(2)第254节 八方英才汇聚(3)第281节 迷雾第435节 宣传与冲突第1134节 匈奴的战略调整(2)第1563节 猛虎出笼第578节 梦兆(1)第970节 战争的脚步(1)第678节 决定未来的朔望朝第220节 三个条件第1122节 影响(2)第1075节 一汉当五胡(1)第1146节 使命第3节 薄皇后第914节 解决内忧(1)第103节 政治第1470节 在安东(2)第67节 安排第1520节 悲剧的刘荣(1)第869节 鲜卑归附(2)第509节 祸事第1499节 两个任务(2)第490节 竞赛第654节 枭雄第1406节 龙颜大悦第1324节 抉择(2)第1602节 僵持(1)第1187节 鼓舞第703节 淘金浪潮(1)第176节 周阳由的耻辱日第1551节 矛盾的陈嬌第1250节 调整(2)第1349节 决战(1)第1439节 龙城大会(1)第569节 人心(1)第962节 官员倒逼战争第377节 朝觐的人们第1028节 狂欢(2)第14节 梁王刘武
第561节 左勾拳第1373节 破而后立(1)第1376节 黑科技第843节 颜异的麻烦(2)第121节 过继(2)第818节 最后的折兰骑兵(6)第594节 忠臣第452节 朝鲜之战(1)第412节 考举(5)第1096节 战胜带来改变第1580节 情报第1117节 脑洞(1)第944节 萌芽第610节 胸甲第177节 历史尊重我第771节 匈奴的试探(1)第208节 调查(2)第886节 季心归来第669节 鲜卑人的算盘第1010节 内阁(2)第294节 悲剧之刘戊(1)第92节 密谋第145节 文明之光第1070节 反扑(2)第928节 孤竹之遗第128节 头名之争第741节 中亚与印度(2)第777节 悲惨的乌孙人(2)第384节 官僚第1247节 布置第1264节 变迁与新兵第1518节 嚣张的刘荣第37节 收心第1126节 南越内附(2)第377节 朝觐的人们第583节 汉越一体化计划(1)第597节 尔虞我诈第56节 燕饮(下)第441节 奖励生育第540节 骆郢归心第1569节 搅局者第1527节 作战方案(2)第687节 平律(2)第1495节 积极的大鸿胪第1541节 最后的林胡王(3)第1220节 崩溃的士大夫(1)第999节 暴躁的晁错第1192节 戾王第1055节 安东的狂欢(1)第1228节 权力的走狗第1569节 吹响殖民号角(2)第750节 南越回归(1)第1486节 儒法分道之因第1530节 刷经验(2)第549节 比烂第1267节 悲剧的楼烦贵族第1409节 成功的开始第327节 选秀(2)第791节 背叛与忠臣(2)第1231节 调、教儒家(2)第151节 军议与蝗灾第801节 先锋(2)第254节 八方英才汇聚(3)第281节 迷雾第435节 宣传与冲突第1134节 匈奴的战略调整(2)第1563节 猛虎出笼第578节 梦兆(1)第970节 战争的脚步(1)第678节 决定未来的朔望朝第220节 三个条件第1122节 影响(2)第1075节 一汉当五胡(1)第1146节 使命第3节 薄皇后第914节 解决内忧(1)第103节 政治第1470节 在安东(2)第67节 安排第1520节 悲剧的刘荣(1)第869节 鲜卑归附(2)第509节 祸事第1499节 两个任务(2)第490节 竞赛第654节 枭雄第1406节 龙颜大悦第1324节 抉择(2)第1602节 僵持(1)第1187节 鼓舞第703节 淘金浪潮(1)第176节 周阳由的耻辱日第1551节 矛盾的陈嬌第1250节 调整(2)第1349节 决战(1)第1439节 龙城大会(1)第569节 人心(1)第962节 官员倒逼战争第377节 朝觐的人们第1028节 狂欢(2)第14节 梁王刘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