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风满楼

沉默了几天后苏军终于憋不住了……这一回我们是事先得到了消息,消息来自之前跟我们“合作”过的德兹诺团长。.

确切的说……不应该说是自德兹诺团长,事情是这样的……德兹诺团长得到了一些消息,也就是苏军在几天后要大规模进攻某地的消息……身为一个政斧军团长的德兹诺要得到这个消息其实很容易,比如苏军出现大规模调动、补给大量的集中等等,或者他是在某个会议里听到了一些风声,总之德兹诺得到了一个曰期。

然后……德兹诺团长就开始考虑了:要不要通知游击队一下?

不通知的话……对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坏处,我就当不知道就可以了。

反而通知游击队还会有许多风险,比如我的官职、我的家人等等……

但是……通知了也并非没有好处,就比如之前跟游击队的“合作”,轻轻松松的就打了一场“胜仗”……不仅没有多少风险,还得到了不少嘉奖。

所以……跟游击队之间的“合作”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但是自己的升官之路,更重要的还是能够保障己方部队包括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也该给游击队一点好处,让他们知道我们有“长期合作”的可能,同时也是表达下诚意和感谢!

于是乎……他就找来了一个与游击队有联系的部下……阿富汗政斧军里像这样与游击队有联系的人是超乎想像的多,身为团长的德兹诺手里当然会有一批这样的名单,只是因为这时时局比较紧张所以没有认真清算而已。

然后就有了一番谈话……比如:“这几天你们要注意警戒,不要让游击队混进城里,还要注意城内各武装势力的动向,尤其是三天后的早晨……你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明白吗?”

于是我们就得到了这个时间……三天后的早晨!

得到这个时间后我们就展开了一次讨论……有些人以为这是苏联玩的老把戏,就像上次一样放出假消息,有些人却觉得这个消息可信。

从这一方面来说……苏联军队之前利用阿富汗政斧军放出假消息这一招还是相当聪明的,它不只是放出几条假消息让游击队上当受骗那么简单,更重要的还是这消息假假真真、真真假假……让我们都不知道该相信哪一条了。

但是……我们的意见很快就达成了一致:不管消息的真假,咱们就把它当作真的来装备,反正提前准备一下又没什么损失。

于是各种动员工作很快就展开了……山口的工事没完成的马上进行收尾,弹药不足的及时进行补充,战士们与阿富汗游击队之间再进行一次沟通……这种沟通是以叫喊另加手势进行的,我们对阿富汗游击队的训练,最先做的就是把我们部队那一套手势交流的本领教给了阿富汗游击队。

这是因为我军战士与阿富汗游击队队员语言不通……虽然我们带着几个翻译,比如撒海德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战士们与阿富汗游击队的交流那是大几百人,而且还是随时随地的,不可能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为他们配上翻译进行解释。

特别是某些部队还是由中国人与阿富汗人混编的……比如高炮部队,两个中人配上四名阿富汗游击队艹作同一门高炮,再比如迫炮部队,一个迫炮排就有两名中人负责指挥协调……这些部队如果是因为语言不通而无法协调那将会是个恶梦。

另一方面,要想让战士们学会波斯语或是让阿富汗人学会汉语那都是不可能的……语言这东西虽然表达起来方便快捷,但短时间内不可能学到能够无障碍交流的地步。

但手势这东西就不一样了……手势形像易懂,比如停止前进就是举起右手不动,前进就是把手往前一挥,卧倒就是用手掌做几个向下卧倒的动作等等……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的训练从一开始就是从手势做起,因为我们知道……只有解决了两支部队基本的交流问题,训练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阿富汗人要学汉语很难,我们要学波斯语也很难,但如果都学会手势……整个过程就变得简单了。

当然,之后各部队为了方便,又发展成了用口哨的长短代替一些简单的命令……这也是必须的,比如在战斗时……如果光会打手势,那难道还让游击队队员一边冲锋一边盯着指挥官看不成?上战场眼睛就要盯着目标看了嘛!

所以这时候就要用口哨……话说口哨这东西别看它土,但在战场上还真有用,比如“嘀嘀嘀……”一阵哨音就代表集合,或者是全体注意,然后再“嘀嘀……”就是“打”,再有掷手榴弹等命令,可以方便的在战场上命令游击队队员整齐划一的进行某种战术动作。

当然,这也得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之后,否则这么多的命令,还有手势……部份记忆力不好的或是反应迟钝的游击队队员都会弄混了。

于是准备工作很快就有条不紊的展开了,战士们做最后一次演练和交流,指挥部也编入了翻译人员……翻译是为了应对中人牺牲后出现阿富汗人汇报战况的情况。百姓都暂时转移到山区的深处……希杰奥山谷两旁全是高山,而且动不动就是三、五千米海拔的,所以要转入山区十分容易,这也是希杰奥山谷易守难攻的原因之一……咱们要是在山谷里打不过苏联人,那就转入两侧的山区深处打游击呗,等苏军撤走了咱们再从两侧打回来,那时咱们打回来的时候就是两面夹击。

佩素尔上一次之所以会被打得那么狼狈,完全是因为中了苏联人的诡计一个不小心就被包围了。

但是我们……我们可不是佩素尔,我们是一批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士,我倒想看看苏军有什么本事能把我们给“清剿”喽!(。)

第81章 直升机坟场第12章 坑道工事(三)第135章 救援(五)第128章 三营的进攻第32章 民航事件第140章 救援(十)第43章 歹徒(二)第7章 难民营第62章 反坦克导弹第54章 鹬蚌相争第4章 持久战第112章 潜伏第99章 目测法第7章 侦察作战(二)第97章 阿勒德第156章 眼线第36章 位置第34章 位置第四十七章第183章 老山战役(十七)第138章 毒刺第32章 民航事件第143章 救援(十三)第138章 救援(八)第8章 军属第86章 舆论第145章 战争的残酷第159章 难得的胜利第79章 1828高地第11章 坑道工事(二)第176章 防范未然第132章 心理战第173章 水源第85章 马岛战争(四)第176章 防范未然第186章 边防钢7连第152章 坦克战(三)第78章 步校第18章 烂裆第五十七章第130章 伏击第229章 会议(三)第134章 摧枯拉朽第192章 榜样第192章 脚印第189章 调虎离山第92章 马岛战争(十一)第108章 立足之地第18章 烂裆第32章 防空导弹第176章 疑兵第18章 高原训练(六)第31章 合作第101章 法卡山战役(六)第186章 狙击战第73章 墨尔本号(二)第六十章第3章 母船第106章 法卡山战役(十一)第85章 马岛战争(四)第127章 三营第143章 救援(十三)第14章 高原训练第131章 燃烧弹第84章 火攻第230章 先进公司第119章 SAS(六)第218章 空隙第39章 萨朗隧道第112章 潜伏第25章 摸洞(四)第178章 死亡地带第10章 交流第197章 142高地(三)第89章 营部第22章 对峙(二)第八十二章第99章 马岛战争(十八)第160章 战友重逢第102章 演习(三)第197章 捕俘第80章 1828高地(二)第93章 马岛战争(十二)第193章 越军尖兵第98章 半壁崖(九)第201章 战争的现实第7章 难民营第185章 八里河东山第九十五章第131章 救援第8章 战术改革第99章 目测法第60章 贸易第八十四章第1章 孰强孰弱第149章 装甲车(三)第57章 进攻第84章 二号山口第七十四章第146章 演戏
第81章 直升机坟场第12章 坑道工事(三)第135章 救援(五)第128章 三营的进攻第32章 民航事件第140章 救援(十)第43章 歹徒(二)第7章 难民营第62章 反坦克导弹第54章 鹬蚌相争第4章 持久战第112章 潜伏第99章 目测法第7章 侦察作战(二)第97章 阿勒德第156章 眼线第36章 位置第34章 位置第四十七章第183章 老山战役(十七)第138章 毒刺第32章 民航事件第143章 救援(十三)第138章 救援(八)第8章 军属第86章 舆论第145章 战争的残酷第159章 难得的胜利第79章 1828高地第11章 坑道工事(二)第176章 防范未然第132章 心理战第173章 水源第85章 马岛战争(四)第176章 防范未然第186章 边防钢7连第152章 坦克战(三)第78章 步校第18章 烂裆第五十七章第130章 伏击第229章 会议(三)第134章 摧枯拉朽第192章 榜样第192章 脚印第189章 调虎离山第92章 马岛战争(十一)第108章 立足之地第18章 烂裆第32章 防空导弹第176章 疑兵第18章 高原训练(六)第31章 合作第101章 法卡山战役(六)第186章 狙击战第73章 墨尔本号(二)第六十章第3章 母船第106章 法卡山战役(十一)第85章 马岛战争(四)第127章 三营第143章 救援(十三)第14章 高原训练第131章 燃烧弹第84章 火攻第230章 先进公司第119章 SAS(六)第218章 空隙第39章 萨朗隧道第112章 潜伏第25章 摸洞(四)第178章 死亡地带第10章 交流第197章 142高地(三)第89章 营部第22章 对峙(二)第八十二章第99章 马岛战争(十八)第160章 战友重逢第102章 演习(三)第197章 捕俘第80章 1828高地(二)第93章 马岛战争(十二)第193章 越军尖兵第98章 半壁崖(九)第201章 战争的现实第7章 难民营第185章 八里河东山第九十五章第131章 救援第8章 战术改革第99章 目测法第60章 贸易第八十四章第1章 孰强孰弱第149章 装甲车(三)第57章 进攻第84章 二号山口第七十四章第146章 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