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国,皇帝以及文武百官鸦雀无声。夏王廷的劝降令已经传来,大军将至,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摆在东海国皇帝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率领水师出海远遁,从此离开东域,在苍海上谋生。其次是举朝投降,交出水师,不失州牧之位。
至于抵抗……以夏王廷同时击败鄘国三上卿的实力,抵抗只会被无情地镇压。
“诸位意下如何?”
东海国皇帝不过是武尊八重的高手,他愁眉不展。
原本鄘国三上卿之间相互制衡,保持东域的平衡,也在保护各个小诸侯国。一个上卿进犯一个小诸侯国,另外两个上卿就会拖后腿,小诸侯国可以夹缝生存。
然而夏王廷灭鄘国三上卿,东域三分得其二,只剩下东边几个小诸侯国,彻底打破东域的平衡。
“陛下,五万年来,自从古老的王朝灭亡,东域各个诸侯国时而灭亡,时而兴起,却始终没有诸侯国可以再次统一东域,也没有诸侯国可以霸占三分之二的土地。除非夏王廷内部滋生事端,否则大势所趋,东域统一已然成为定局。”
一个文臣站出来打破沉默,说出其他文臣武将的想法。
其他文臣武将也都没有抵抗的意思。
这些人都是武尊境的武者或者洞虚境的修仙者,并非自大之辈。连强大的鄘国三上卿都被夏王廷碾压,小小的东海国如何抵挡夏王廷的兵锋?
抵抗只有死路一条,臣服还能在夏王廷有一席之地。
“如此说来,为今之计只有臣服一途。朕之东海国,存在三千余年,面对东域五万年来的大变局,也无能为力。今日同为君臣,明日为人臣子,愿不忘旧日情分。”
东海国皇帝在无比强大的夏王廷面前,同样没有誓死抵抗的意志。如果他誓死抵抗,也许会有人追随于他,但实力相差过于悬殊,不过是白白牺牲。
在夏王廷没有要拿东海国如何的前提下,反抗显得毫无必要。
“夏王对我们东海国的水师深感兴趣,希望可以收编水师。施成,你为我东海国水师大将,有何看法?”
“夏王廷气吞万里如虎,兵锋所向,无不披靡。以夏王廷的实力,野心不只是在东域。因此,末将判断夏王廷应当是想要借助我们的水师,窥视外域。但夏王可能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东海国的水师,探知的范围只是苍海一粟。夏王廷在苍海,也显得极其渺小。”
东海国水师大将施成是一个身材颇为魁梧的武将,武尊七重,执掌东海国十万精锐水师、五百战船。
东海国国力远不及石国、鄘国,却有着东域规模最大的水师。
“以夏王的气势,的确有征服更加广阔地域的想法。东域偏安一隅,但愿夏王不要招惹其他域主,否则将会带给我们巨大的灾难。”
“那么此事定下,东海国将会臣服于夏王廷麾下。施成,我们东海国最大的筹码便是水师,因此,朕决定派你前去迎接夏王。”
“末将准备。”
……
柴云天已经率领大军进入东海国的领土,龙旗在东海国领土招展。
一纸劝降书送至东海国皇城,柴云天并不着急迅速进军,等待东海国投降即可。
沿途城池箪食相迎,柴云天携带的兵马不到十万,不少城池都愿意上贡粮草,以保全城池的安全。
花木兰问道:“主公认为东海国会投降吗?”
“东海国国力弱小,应该没有勇气以卵击石。”
柴云天若是处于东海国的处境,多半也会选择投降,东海国在夏王廷面前过于弱小,顽抗只有死路一条。
“主公,东海国水师大将施成率领一支兵马求见!”
在柴云天逼近东海国皇城之际,东海国前来投降的水师大将施成已到。
“让他见我。”
柴云天第一次见统帅水师的将领。
虽然这是土著水师将领,毕竟也是一员水师将领。
目前华夏军团之中,对水战比较熟悉的可能只有南梁的陈庆之。南梁有不少水师,陈庆之也有过指挥少量水师的经验。至于其他将领,对水师可能一无所知。
“小人施成,为东海国水师大将,拜见夏王。”
施成跪在柴云天面前,他第一次见到这位征服东域的夏王,肃然起敬。
实力为尊,在东海国皇帝决定投降夏王廷之后,东海国众将也就成为了夏王廷臣子,柴云天成为新的君王。
“东海皇是否愿意臣服?”
“夏王殿下,我们东海国愿意臣服,东海国水师十万将士、五百战船将会为夏王廷所效忠。”
“十万水师将士、五百战船……”
东海国水师规模放在东域已然不小。
夏王廷收编东海国的水师,将会有自己的第一支水师。
水师之重要,不亚于骑兵、步卒,曹操不擅长水师,输给东吴。大唐、南宋、大明,都有一支颇为精锐的水师部队。弱小的诸侯国才会做选择,而夏王廷全都要。
施成用余光颇为敬畏地打量柴云天。
夏王不是以弱胜强,他本身就是武王境界的武者,修为高深莫测,仅仅是散发的气息便让施成不由颤抖。
这是弱者面对强者的恐惧,甚至是生命层次的不同。
不只是夏王,跟随在夏王身边的护卫、女武将、文臣,一个个气息强大,犹如蛰伏的远古巨兽,令人生畏。
施成算是明白为何鄘国三上卿会被夏王廷所灭。
夏王廷的强大,远远超出了众人的想象。要知道进攻东海国的夏王只是一路兵马,还有另外三路兵马在攻打其他东边的诸侯国。
“你是东海国水师大将,那么应该清楚苍海的情况,苍海之大,比之东域若何?”
施成作为水师大将,应当有过率领船队出海的经历,柴云天对东域以外之地大为好奇。
武王境界,距离不死不灭还相差甚远。
“苍海之大,远甚于东域。东域,不过苍海一粟。即便东海国有十万水师,也不过只能在东海附近纵横千里,不敢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