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什金同志,在我看来,t-34是无可取代的。它有kv坦克所欠缺的灵活机动性,也有t-50轻型坦克所欠缺的火力和防护力,无论是kv重型坦克,还是t-50轻型坦克,都无法取代您的作品。”曼图洛夫如实地,向科什金说出了他的想法。在旁的莫洛托夫也点头认同。
“这位同志说得很对啊。”科什金自信地说道:“我们正是考虑到了国家的需要,研发了这一款成本较低,但性能、火力和防御力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型坦克。”
曼图洛夫谦卑一笑,说:“科什金同志,您是我见过最出色的工程师,今天很高兴能和您交谈。”
“不敢当啊,我只是运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贡献而已。再说了,这款坦克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作品,而是我们整个哈尔科夫520设计局的研究成果,研究的成果应该归功于所有有份参与工作的同志们。
对了,说了这么久,都不知道怎样称呼您,实在有点不好意思。”
“科什金同志,”曼图洛夫礼貌地伸出了右手,自我介绍道:“您叫我弗拉基米尔就行了。”
“您好,那您叫我米哈伊尔就行了。”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握住曼图洛夫的手,语气友善地问道:“请问您是哪个单位的?”
“我是建设人民委员部的,金斯伯格同志派我来看看t-34坦克测试的情况,之后我们会制定投产方案,在哈尔科夫以外的地方建立新的t-34生产线,以增加坦克的产量。
我想您也知道,国防人民委员部不久前根据斯大林同志的批示,研究了德国坦克军和摩托化军在西线的作战行动经验,又重新研究了不久前通过的关于坦克(机械化)军的方案。
未来,国防部有可能会组建数量庞大的机械化部队,需要数量众多的坦克。但我国现在只有哈尔科夫和列宁格勒两个坦克生产中心,无法大量而且有效地生产足够数量的坦克,所以要在哈尔科夫和列宁格勒以外的地方设立更多的坦克生产线才行。”
曼图洛夫说了一大堆东西,但由始到终都没有说出自己在建设人民委员部里面的职位,更没有说出自己所有的工作范围,显然是为了避免“暴露身份”。
“是啊,坦克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而且数量需求也越来越多。无可否认的是,坦克这种武器从1910年代发展至今,角色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坦克只不过是用来支援步兵作战的武器,但到了现在,德国人已经将其变成了主攻力量。
他们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波兰境内迅速推进,靠的就是强大的装甲力量。而我们,也需要发展出一个强大的装甲部队,才能跟得上他们的步伐。”
莫洛托夫在过程中并没有说话,只是在一味地点头。但点头只是表面的,这个政坛老司机的内心里究竟在想什么,葫芦里卖什么药,曼图洛夫并没能猜得透。但总体来看,莫洛托夫还是颇为认同曼图洛夫和科什金的观点。
“弗拉基米尔,你说得很对啊。对了,弗拉基米尔,难道你就是第一副建设人民委员,二级集团军政委,社会主劳动英雄,苏联英雄——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曼图洛夫?”科什金还是认出了曼图洛夫的身份。
“是的,米沙。”这个时候,曼图洛夫也想到了自己被认出来的原因。他当时所穿的,并不是平时穿惯的西装领带,而是穿着一身二级集团军政委常服。
在建设部里面工作,但同时又有二级集团军政委军衔的人,全苏联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曼图洛夫。二十多岁就获得这个军衔的人,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曼图洛夫。
科什金拍了拍曼图洛夫的肩头,客套地说道:“曼图洛夫同志,沃罗佳,很高兴能够认识您。”
“米沙,我也很高兴能够和你交谈,你是我见过最优秀的工程师,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你有更多的地方值得我学习啊。”科什金也相当客气地说道。
“对了,米沙,”套完近乎之后,曼图洛夫展开了最想说的话题,“这款坦克的设计无疑是优秀的,但我发现有些地方还可以改善。”
“尽管说,我会认真研究。”科什金对于自己的作品可是相当的认真,追求精益求精。
“主炮的口径可以增加到85毫米,装甲可以厚一点,车体正面的,可以增加到65毫米,炮塔正面可以增加到90毫米。”曼图洛夫说出了他的建议,其实就是1943年t34改进版,t-34-85的参数。
“装甲增厚一点没什么问题,但主炮的话,我们现在没有85毫米的坦克炮,恐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研究。
另外,装甲方面,t-34坦克现在的装甲厚度其实已经足以抵挡绝大多数坦克炮的射击,并没有加厚的必要。”
“米沙,85毫米的炮我们并不是没有,”曼图洛夫说出了他作为穿越者的思想,“去年,加里宁炮厂的设计师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洛金诺夫设计了一款85毫米口径的防空炮。这款防空炮,炮口时速达到每秒792米。
如果改成坦克炮,或是反坦克炮的话,相信会是一款新的坦克杀手,1000米外的穿甲能力,估计可以达到100毫米以上,可以击穿4号坦克的80毫米正面装甲。
而刚才,你也看到的,t-34坦克现有的f-34坦克炮并不足以在1000米的距离击穿80毫米的钢板,如果换上这款炮的话,火力和威力也能增加不少。
另外,t-34采用双人炮塔,车长除了对外搜索敌人和指挥之外还要负责上炮弹的工作,负担太重,整车的作战效率也不会太高,而且指挥和射击效率也会失调,难以充分地发挥火炮应有的威力。
如果能把炮塔重新设计成三人炮塔(车长、炮手和装填手),增加一个装填手的位置,相信作战的效率会大大的提升。
至于装甲方面,炮塔装甲增加到90毫米的设计的确是夸张了点,这个暂时可以不用考虑。
最后,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减少坦克的生产步骤,还有生产的成本。如果可以的话,把生产部件简化到750件以下,把生产成本控制在20万卢布的范围之内,这样更加适合大量生产。”
科什金点了点头,在认同对方意见的同时,也在赞叹着曼图洛夫的“军事智慧”。
这个年轻人,不但提出了t-34坦克设计有待改善的地方,还提出了炮塔、主炮的具体的改善方案。万一科什金真的按照曼图洛夫的建议,改进t-34的设计,大名鼎鼎的t-34-85就会提前面世,当然,是装甲较薄的版本。
到时,在t-34-85的面前,德国的四号坦克根本毫无招架之力,无论是火力、防御力,还是机动力,都会被苏联的t-34-85远远抛离,直到出现虎式坦克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