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0章 立项

bookmark

九零后的国人可能想象不出八十年代的日本对于我们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那个时候,因为改革开放才开始没多久,我们打开国门的第一眼,国人们就被来自日本的各种进口产品震惊了。

八十年代初期,日本全部的科技领域都是领先地位,造船、汽车、家电、电子、半导体,正在全世界范围攻城略地。

松下、东芝、索尼、夏普、日立、三洋和三菱这些公司的产品放在全世界都是响当当的,更何况对于落后的共和国。

就像未来的华夏有华为这样的遥遥领先,有能力改变世界的科技企业。

日本也有夏普这样的液晶面板之父啊。

所以日本电器一进入华夏内地,立马形成了降维打击。

当时的大陆内地,谁家要是有三洋的洗衣机,松下的电视机,东芝的冰箱,那不仅仅是生活品质的象征,更是社会地位的标识。

哪怕经历了泡沫破裂,到了九十年代,日本家电仍然是华夏内地市场上的俏货。

那个时候,一台松下二十九寸的彩电,可以卖到一万五千八百元。

可我们的国人一个月才挣多少钱?

完全可以说,随便一个日本家电,哪怕设计得再差,在华夏也是品质的象征,轻松就能圈到钱。

当时又有谁能想到,再过二十年,华夏内地的市场就已经基本见不到日本的家电了。

不但华夏内地市场看不到日本家电,我们华夏的家电反而占领了日本的市场。

甚至就连东京秋叶原一条街上,海尔、海信和美的的产品都堂而皇之的摆在主位,日本的产品则跟受气包一样被让到了一边。

这种逆袭的经过要不是宁卫民曾经亲眼所见,他也不信,因为实在太魔幻了。

但这就是另一个专属于我们东方大国的复兴故事了。

反正这么说吧,正因为1988年秋天的日本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

连这几年经常性待在日本的宁卫民重新回来陪着妻子待产,都要被种种新变化看得瞠目结舌,就别提其他那些被他给弄到日本的人了。

像古四儿和龙潭湖公园的领导班子就是感同身受的一批人。

他们一起来到日本之后,先是在日本的东京待了两天、然后又去了大阪、神户和长崎、鹿儿岛等地,连北海道和冲绳岛也没有放过,都是日本的沿海城市。

而在他们这行色匆匆的十几天,他们除了吃饭和睡觉,仅有头一天的下午和每天傍晚能上街转转,白天几乎天天都在宁卫民的安排下去参观水族馆和海洋馆。

可以说日程安排得很紧,相当务实了。

不比国内其他那种打着“考察”名义,实际上却是公费旅游的团体。

但即使这样,日本人的普遍富足也直观地带给了代表团极大的冲击。

虽然代表团只是在日本待了不久的十几天,看什么都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但因为这种感受几乎是无时无刻,通过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不同城市的辗转和衣食住行以及不同公共场所出入的体验,一起构成的,根本无需你刻意留意,就能时时刻刻刺激你的精神。

像各种商店、商场、旅店、宾馆、澡堂子,酒吧、餐厅、居酒屋和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快餐和便利店,还有电梯、地铁、出租车、公用电话、高速公路、新干线、机场,这些城市基础设施,非常立体的构成一个如同天堂一样的美好世界。

对于考察团来说,他们留下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日本的城市方方面面都很现代化。

日本城市的街景,可以说就是一个霓虹灯的展览会,充分体现出了“不夜城”这三个字的真谛。

这种震撼对于我们目前还需要节约用电,每周总有几天要过过点蜡烛日子的国人来说,精神刺激有多么强烈是毋庸多言的。

哪怕是陈述平这样,早就作为天坛园方副园长来过日本的人来说,重新再感受一次,也依旧心惊肉跳。

难怪几十年后有人会这样说——“不怪那一代人崇洋媚外,因为国内外的差距太大了,眼界越开阔就会越绝望,”这话其实是有点道理的。

尤其对于考察团最主要的目的来说,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原本海洋资源就格外丰富,也善于利用,到了八十年代日本民众对休闲娱乐需求激增,水族馆更作为家庭出游目的地兴起。

所以日本在水族馆和海洋馆方面的建设方面,也同样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让考察团深感大开眼界,不虚此行。

实际上,此阶段日本各大城市早已经有了不少场馆,而且常设置触摸池、夜间展览等互动项目。

如长崎的为纪念搁浅鲸鱼宝宝兴建的鲸鱼馆,以鲨鱼为主题展区的茨城县大洗水族馆,都是比较热门的旅游地。

尽管对比日后,日本的水族馆规划面积,当下其实还比较有限。

基本上还都是三四层,一万多平米的场馆。

像未来比较有名的几大海洋乐园——比如东京海洋乐园,八景岛海洋乐园,大阪海游馆,都没开始动工呢。

但问题是我们国内目前压根就没有什么这样的场所啊,除了一个三十年代建成的青岛水族馆再无其他,其展览内容和设施更是不可与日本相提并论。

这个年代,能有几个国人见过海洋生物的标本的?

就凭第一次亲眼目睹鲨鱼凶悍和海洋动物的表演,就凭第一次亲手喂鱼,喂海豚,亲身与海豹和海狮亲密互动,留影拍照,便已经足够这些带有学习目的考察团激动莫名,感到不可思议了。

此时再对照着宁卫民所提出的“龙宫建设计划”去想想,这些人简直快要兴奋到起鸡皮疙瘩的程度了。

因为宁卫民那些原先听起来天马行空的东西,他们已经在现实里都找到了实现的办法。

不用说,龙潭湖的龙宫一旦成功建成,其实都不用做到日本这样的水平。

只要学个五六成,就够龙潭湖公园享誉全国,摇身一变成为行业翘楚的了。

在未来必然会引得八方游客前来。

更何况宁卫民有一些主意,比如利用水族馆开海底餐厅,聘请潜水员扮演美人鱼,是连日本人也没能想到的。

这要是实现了,那就是全球首创,龙潭湖公园绝对一飞冲天啊,怕是连隔壁的京城游乐园都要比下去了。

那龙潭湖可就真真正正不再是一滩死水了。

要不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嘛。

有了宁卫民这尊神仙指点,龙潭湖也就养出了自己的龙。

至于那个平生最喜好玩儿鱼的古四儿,他所感受到的精神刺激,更是所有人里最强烈的。

一是因为他出身社会底层,属于南城胡同大杂院里长大的孩子,原本也没见过太多的世面。

二来他是真喜欢鱼,这是他平生最大的爱好,唯一的人生追求。

然而他却从没想到鱼还能这么养。

没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能把这么多海洋生物各色水族聚在一起的场所。

这种认知的刷新,让他已经产生了了一种飘飘欲仙,脱胎换骨之感,就像修仙的人在筑基境界,就看到了自己结丹后的样子。

或许是因为太过激动,也太过欢喜了,身在日本的他简直像泡在兴奋剂里一样,因为飘飘欲仙,大脑不断分泌多巴胺,连生理状况都有点异常了。

白天带着宁卫民送他的摄录机在水族馆里拍个没完,根本顾不上吃饭。

晚上想着念着白天看到的情景,也根本睡不着觉。

就他这种状态,不吃不喝不睡觉,还两眼放光,乐不思蜀到了连老婆孩子都快给忘光的地步,其实已经和某些特殊群体差不多了。

得亏日本警方没注意到他,否则多半得做个尿检才能排除嫌疑。

总之,这次日本之行,对于考察团无论哪一个人来说,意义都是相当重大的。

通过眼见为实,宁卫民打造龙宫的计划,对他们来说再也不是什么纸上谈兵,而是有了切实的把握,看到了未来的出路,每个人都在潜移默化中达成了一致的努力方向。

同志!

这个听起来已经有些过时的词,在考察团离开日本的时候,已经有了切实的意义。

甚至就连对于资金方面的担心,考察团都不存在了。

因为最后一天的送别宴会上,宁卫民不但当面告诉考察团,他在京城说的投资一千万金额,不是按照人民币来估算的,其实是按照美元来估算的。

而且在宴会中,宁卫民还请来了三家有相应资质的日本建筑公司和设计事务所的代表和大家见面。

说他已经把相关方案跟几家日本公司做了沟通,最迟下个月,这几家日本设计事务所就会派人到京城去测量场地,需要龙潭湖方面在京城予以配合协助。

最终,龙宫方案会采用招标的方式,从几家日本公司优中选优。

于此同时,对于龙潭湖园方,宁卫民也在催促陈述平这个园长,赶紧想办法去走完程序,尽快获得上级主管单位对这个项目的批准。

并当面拍胸脯地说只要项目立项手续批复,前期用于聘请日本建筑商,购买设计方案的二十亿日元,就会马上到账。

这说明什么?

说明宁卫民办事儿靠谱,他带着此事必成的信念,出于对陈述平的信任,已经提前开始调动资源,来实际操作了。

更说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需要的是龙潭湖公园方面必须上下精诚团结,赶紧使劲儿了。

否则,拖后腿的不是别人,就是他们自己了。

考察团的人现在几乎个个都看明白了,这个项目比他们想象中还重要,还要大。

不但需要日本的建筑商提供关键部分的搭建服务,而且还需要国内的搭建商完成其余部分和主体性的雕塑美化工作。

资金投入庞大,时间周期不会短,怕是要至少两三年。

那么自然不能耽搁,进展越快越好,越拖就越耽误事儿。

所以事情就是这样,考察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又是五天之后,龙宫水族馆项目规划书的初稿,被整个龙潭湖领导班子以宁卫民的规划为基础来丰富,给集思广益地攒了出来,再由一把手陈述平亲自跑到旅游局和园林局找相熟的老上司分别游说。

还有一份规划书,则由乔万林帮忙给送到了区政府给某位副区长过目。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京城首家现代化的水族馆,或许也是全国的第一家,就要提前十年开始立项运作了。

不过世界上的事儿还就是这么有意思,宁卫民惦记借助日本的先进经验和建筑技术开发旅游文化新项目,促进内地经济发展。

同样也有头脑精明的日本人在惦记用大陆内地的廉价资源为自己生财。

而且有些创意,也不约而同想到了一起。

就比如说,刚刚跑到海南洋捕圈了三十平方公里土地的日本国株式会社熊谷组,最近就又跑到了京城的十三陵水库来物色另一块被他们看中的土地。

来实地考察负责和当地干部沟通的是几个港城分公司的职员。

港城特殊的历史因素,让他们许多人并没有什么同胞的概念,反而觉得自己可以靠替外国公司效劳去获得所需的一切,是比较幸运的事。

就像当下,他们站在水库的旁边卖力的忽悠着水库和当地的干部。

“我们公司成立于1898年,可是全日本五大承建商之一,实力非常雄厚。有我们来投资的话,你们这里很快就会变成人满为患的旅游胜地。”

“请问,那贵公司要在我们这里开放什么样的景区呢?又准备投资多少资金呢?”

“我们打算投资游乐园啊,现代化设备的游乐园,还有酒店和餐厅,具体投资金额需要我们双方签订协议,具体方案设计出来后才能估算。不过我个人觉得,这样的项目,怎么也要几千万人民币。”

“几千万?”

“这么多!”

当地的干部和水库干部都吓了一跳,他们也是真实在。

“我们这里穷乡僻壤的,贵方就不担心亏本吗?”

那几个给日本人打工的港城人听到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为首的一个说,“这就不用你们操心了。我们这样的跨国公司运作这样的项目太有经验了,只会赚不会亏的。再说了,你们这里虽然荒僻可也有好的地方。你看你们这里,山清水秀,空气多好。距离京城也不算太远,三十公里而已。那么如果我们再借助华夏人对龙的崇拜,盖一座以龙为主题的水上游乐园,搞点水上项目,开通旅游巴士,怎么可能会没有游客呢?京城人都会铺天盖地来玩的。”

当地干部和水库干部立刻为这奇思妙想动容。

“哎,这个主意好啊。不愧是跨国大企业,真是有想法。”

“就是就是。有您这话我们就放心了。”

只是他们高兴的确实有点早了,这时另一个熊谷组的雇员又说,“先别着急,有些事我们还是需要说清楚的。虽然是合作,可你们的情况,顶多也就出块土地而已。资金方面和建筑技术方面大概需要我们熊谷组完全来承担。甚至设备都得由我们从日本采购。所以我们希望,这个项目盖成之后,前期盈利必须优先让我们回本。分红只有在我们回本之后才有可能进行,你们同意吗?”

这句话立刻就让干部们犯了难,因为穷太久了,谁不想早点见到钱啊。

“一点分红都没有吗?就是少分点也行啊。”终于有人开了口。

可即使如此,熊谷组的人也有点不高兴了,有人立刻补充。

“这个可不行。我们日本企业跟任何华夏单位合作都是这样的。你们不要觉得亏,虽然前期可能几年不能分红,但我们还能给你们当地带来就业机会,推动地方经济,创造税收呢。这个游乐园投资这么大,又不会是十年二十年的事儿,只要名气打响,还愁没钱赚嘛。如果不是我们来,你们这里会有人投资嘛,要往长远来看嘛。”

于是,毫无经验的干部们就又被拿捏了。

“这,说的也是啊。”

“那……我们回头商量商量……”

第113章 心里话第53章 名店第1101章 大胆决定第1065章 甲方乙方第432章 家庭聚餐第1436章 吃瓜现场第454章 外宾内宾第531章 庆功宴第1065章 甲方乙方第166章 酸奶会议第275章 贤内助第1393章 最后指望第597章 脸疼第217章 好哥们儿第610章 恰逢其时第703章 恶龙第170章 录取通知第993章 准时抵达第1130章 白痴第428章 没人样儿第1133章 外援第189章 误会第1378章 大手笔第564章 王霸之气第466章 看乐子第1371章 升米恩第1264章 有恃无恐第1496章 拳拳之心第409章 血浓于水第1261章 另一对儿第987章 雪人第379章 社交艺术第498章 移动钱包第651章 翘楚第186章 失足第549章 群策群力第1325章 香云纱第241章 现世报第1087章 品酒会第886章 饮酒会第182章 好事多磨第18章 有福(感谢stupd2打赏盟主)第685章 铁打营盘第1270章 老夫少妻第1027章 二次轰炸第413章 奇异果第789章 连中三元第1281章 交易达成第1398章 谁是外行第52章 奇珍第760章 奇迹第627章 黄道吉日第564章 王霸之气第785章 有高人第269章 心有多大第185章 有型有款第200章 叫绝第339章 活学活用第1522章 肥得流油第1198章 赶上了第1054章 生活烦恼第797章 一步走对第567章 白毛冬瓜第69章 礼物第634章 抄家货第1132章 红火第366章 权宜之计第804章 特大新闻第82章 叫张生第49章 褒贬第490章 宫廷奢华第610章 恰逢其时第1166章 夫唱妇随第529章 美好一天第1006章 百万英镑第874章 广场协定第893章 心猿意马第1143章 吵吵第962章 摸鱼第415章 催泪瓦斯第1494章 嘴里夹肉第639章 “碧连”皆无第1236章 挑衅后果第238章 好兆头第998章 情义无价第351章 憧憬第1128章 虚张声势第1349章 一笑定乾坤第56章 老腊肉第1427章 舔狗第563章 总司令第341章 墙都不扶第607章 火上浇油第541章 黑科技第92章 甜头儿第471章 最美图画第1187章 巨头来了第1325章 香云纱第721章 打蛇七寸第793章 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