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喜剧与悲剧

bookmark

三月二十日,宣城大战的消息传到广德、宁国一带,一部分孙氏残党又活跃了起来,接应重新杀回来的孙氏族人,大肆拉丁入伍,扩充实力。

广德孙氏就是富春孙氏的分支,汉末迁移过来因着孙氏家族在江东的崛起,发展很快,已成为振臂一呼、数千人影从的地方豪族。

不过他们最近二十年混得很惨,实力大为削弱,对晋廷更是充满着仇恨。二月里还被打得狼狈逃窜呢,三月下旬就又重新杀回来了,让一个月前那些跪地求饶、好话说尽的宗族耆老们尴尬不已。

当然,这都不叫事。打不过就投降,有什么丢人的?难道家族覆灭才叫好?

而在更南边的新安郡,太守卞畛在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喊来了他最信任的郡丞黄寻、歙县令张猛、郡司马俞纵。

黄氏是南渡侨族,只不过是自江夏被动南渡的。

黄寻之父黄积曾当过几年新安太守,卒于官,黄寻兄弟眼见着荆州是前线,不太安全,于是借着为父守墓的名义迁徙了过来。

因为是北方士族,其父又勤于王事,为官颇有政声,卒于任上,于是黄寻得了个不管事的郡丞之位。

张猛是黄寻的表弟,其姑姑张氏便是黄寻的母亲,出身冯翊张氏。

俞纵比较夸张,随父兄一起自冀州河间郡南迁,定居新安,是南渡群体中比较少见的河北人,而且来得非常早,永嘉初就来了--若晚几年,指不定被拦在江北了。

他曾在宣城郡当过小校,母亲去世后回新安丁忧,刚复起没几年。

黄、张、俞三个南渡家族的存在是卞眕得以在新安郡站稳脚跟的关键。

此时面临重大决策,他也只能找这三个人商量。

“仲绎,事急矣!”见到三人入内,卞眕便大哭道:“王师败绩宣城危矣!新安危矣!”

黄寻慌忙扶住卞畛,惊问道:“府君,何故如此?吃了败仗,再打回来就是了。”

卞眕仍旧哭道:“怎么打?兵在何处?新安户册多年未变只有五千,怎么打?兵和粮从何而来?”

黄寻怔住了,试探道:“府君之意……”

“你不懂!”卞軫一把推开他,泣道:“祖家乃山越宗帅后裔,地连宣城、新安两郡,三山八寨一呼百应,他已起兵造反,新安哪来兵将可用?”

张猛、俞纵二人对视一眼,尽皆无奈。

新安太守一个重要任务便是羁縻蛮人。若问蛮人是谁,众只说蛮人,不言其族,其实就是东吴时期名噪一时的山越后裔。

征讨山越在孙权时期达到最高峰,不知道编户了多少百姓,而保持原样投降的宗帅也不少,祖氏便是其中之一。

说实话,扬州南部这些郡县,蛮人比晋人多。

最近二十年,因为侨族大量南下,连新安这偏僻角落都来了三个北方家族,同化蛮人的速度开始加快,但仍然远远不够。

朝廷每每动兵,经常征调蛮人,而今祖氏叛乱,新安郡便少了最大一块兵源。

不过这真的重要吗?祖氏去宣城了,败于司马冲的禁军和芜湖侨兵,而今大概也不敢来新安,那么担心作甚?

难不成--

张猛咽了口唾沫,问道:“府君,既无兵可用,我等怕是只能死节了。”

卞眕哭声稍止,喃喃道:“死节……”

黄寻推了一把张猛,暗骂他不懂事,自己则凑到卞眕身前,道:“府君,事已至此,不如降了?”

“降?”卞眕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一样,应激反应般跳了起来,骂道:“黄寻,你莫不是要陷我于不义?我父乃尚书令,我祖为中书令,我为太守,世受国恩,你竟然要我降贼?”

“唉。”俞纵叹了口气,道:“府君若要战,那便战吧,大不了一死而已。”

黄寻又悄悄踹了俞纵一脚,对卞畛道:“府君,有些话不中听,但都这时候了,再打下去也没甚意思。听闻尊慈乃梁国裴贵嫔之妹,降梁不失为一条出路。”

“什么?降梁?万万不可!”卞軫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道:“除非我死--我便是被贼人所执,也宁死不降。”

黄寻懂了,只见他转身看向俞纵,道:“还愣着干什么?”

俞纵恍然大悟,犹豫片刻之后,长叹一声,出门找来一根绳子。

卞畛见了,破口大骂:“俞纵贼子!你要做什么?难道要谋反?”

“得罪了。”俞纵上前,将卞眕绑了起来。

卞眕没太过挣扎,只是嘴里骂个不休。

“轻点,别弄疼府君了。”张猛在一旁说道。

“闭嘴。”黄寻看向表弟,呵斥道。

将卞眕绑好之后,黄、张二人押着他往府衙而去,一路上许多人见了,尽皆愕然。

俞纵则带着亲信弹压住了少许郡兵,令其谨守城池,不得妄动,然后派人前往宛陵,接

洽投降事宜。

二十一日,卞畛“被迫”行文各县,反正归梁,至于他们听不听,那就天知道了。

******

如果说新安郡上演的是喜剧的话,那么吴兴郡上演的就是悲剧了。

乌程、广德之间的原乡山(今长兴仙山附近)上,原乡(县)长姚儒叹息一声,道:“府君,我这便离去了。”

虞谭紧绷着脸,面向西侧山外的湖泊密林,一言不发。

姚儒似是有些羞愧,多解释了几句:“宣城大败,局势糜烂,我姚氏家小力弱,实在掺和不起这些事。况我祖茔在武康,沈氏威逼甚急,再不走,宗党恐要为其所害。”

姚氏是武康县一土豪,与沈氏比邻。论起实力来,比沈氏差了许多。

虞谭征集吴兴豪族兵马南征北战,姚氏拼了老命也只出得两千兵。

前番攻钱氏、孙氏,他们都动手了,甚至在永世史家散伙而走之时,刘超、虞谭两面夹攻,姚氏也跟着厮杀了,不可谓不卖力,虽说他们也收编了部分钱氏庄客作为酬劳,但真的赚了吗?仔细算下来可能是亏的,因为大头姚家吃不到。

如今沈氏悍然造反,攻破郡治乌程,稍稍

稳定局面后,开始拉拢郡内各豪族为其所用,姚氏便是目标之一。

姚儒夹在朝廷和沈家之间,左右为难,一直下不了决心,而今宣城大败的消息传来,姚儒终于决定离去了。

“仆也不会助纣为虐。”姚儒又道:“此番离去之后,便闭园读书,再不问世事。”

“荒唐!可笑!”虞谭终于说话了。

只见他转过了身来,看向姚儒,冷笑道:“回去闭园读书?哪有这样的好事?江南大乱之际,便是顾陆朱张都裹挟其间,小小的姚家也想置身事外?你配么?”

姚儒脸色有些涨红,道:“我两不相帮,难道还不行么?”

“愚蠢!”虞谭骂道:“永世史家也想两不相帮,结果被围在老宅中,数日前已为刘将军攻破,子孙罹难者不知凡几。此时两不相帮便是两相得罪,沈氏是好相与的?你回了武康,还不是受他摆布?”

姚儒无言以对,但并没有改变主意留下来的意思,只长身一揖,道:“仆断不与府君作对便是。”

说罢,转身离去。

姚氏子弟紧紧围在他身边,手抚刀柄,徐徐退走。

虞谭没有下令阻拦,不是不想,而是没本

钱了。

这两天走的又何止一个姚家?

余杭暨氏昨天不告而别,跑了。他们家族还有个叫暨逊暨茂言的在鄱阳广晋县当县长,跑起来时毫无顾忌,也不管这个族中杰出子弟怎么样了--这种土豪家族能有个子弟当县令长相真的不容易,但关键时刻说舍弃就舍弃。

余杭盛氏的人甚至还卷了一部分军资器械跑路——孙休的老师、东吴郎中盛冲以及与孔融结为兄弟的盛宪(曹操曾征辟,但为孙权所杀)皆出自此族,比起汉末已大为败落。

这些人一散,虞谭还有多少兵?满打满算不过五六千人,其中甚至还包括两千多降兵,对付已占据乌程、武康、长城等地的沈氏都很吃力,更别说其他了。

说难听点,若非沈氏无大局观,这会还在兴冲冲地吞并钱家部曲庄客,虞谭能不能坚持到现在都是个问题。

“大势去矣!”他长叹一声,有些落寞地走下了山坡。

宣城大败,诸县响应梁贼者甚众,局势急剧恶化,而今陶馥带着收容而来的两三千败兵退守宁国,许、葛两家退守广德,结果被故朱、施二家所逼,退往永世、原乡之间,与虞谭勉强守望互助。

而今的局势犬牙交错。

虞、许、葛三部总计约一万一千人背后有沈氏,身前有朱氏、施氏甚至是梁人,而朱氏、施氏背后有他们,北边也有正围攻阳羡到紧要关头的刘超部。

至于刚刚取得大胜的梁人,其背后也有正增兵而来的山遐部。

接下来梁人应该会着力经营宣城、泾县、宛陵、广德诸县,与吴兴的故章、安吉、乌程、武康、长城等县连成一片。

不知不觉间,他们竟然已经在江南腹心之地经营出一块稳定的地盘了。

毫无疑问,接下来就是江南人打江南人。

梁兵虽精,毕竟数量太少,经不起几次消耗,只能用在关键时刻。

虞谭思来想去,只能聊尽人事了:以守为主尽可能把梁人堵截在沼泽大山之中。

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1259章 随心所欲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九十八章 肃清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五十章 大都督还要逃吗?(给盟主金角半岛加更)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六十三章 主业第818章 支持第1227章 奇遇第1070章 哪里最为紧要?第一百十九章 端门第三十九章 言和第十章 契机第十六章 利速战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三十五章 后悔来了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第1201章 改变命运的礼物第1181章 卖命的门路第941章 心态的转变第六十二章 余韵第1188章 三线第六十四章 摆驾河内第809章 变化第1245章 精舍(下)第1189章 收官第四十五章 势力(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阳第一百十三章 抚理第988章 十五第七十九章 巡视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六十九章 双向奔赴(为盟主美酒甘薯我都爱加更)第828章 偏师第907章 奔袭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第一百七十三章 种地大军第十六章 汲桑第九十五章 政绩第一十三章 为什么那么熟练第840章 城内城外第三十九章 还有人来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稔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837章 代公但内里坐第860章 离去第三十三章 猜测第1235章 摆烂第1256章 行田(上)第912章 盐池畔第二章 行路(下)第1179章 压力第1238章 散第842章 说客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一百十七章 慕强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于人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爱玩第一百七十七章 军议与分化第1221章 第二战场第917章 上郡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来了第1106章 腊月(下)第1258章 新旧第1071章 两座城市第1075章 水战(下)第1196章 宇宙的尽头是带货第842章 说客第1275章 门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与人选第一十七章 后路第三章 潘园第861章 晋阳之议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1222章 乱成了一锅粥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丧之余第1138章 战争的脚步(上)第八十二章 试探准备第一百零三章 大岘山第七十六章 怎么办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让我失望第二十章 一门第830章 左中右第一百四十一章 杀张第885章 改制(上)第四十八章 斩出个未来第二十章 密诏第一百零一章 突入、声势第936章 战后分配(上)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一百六十章 稳定与返回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焚第一百五十四章 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