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章 强势

bookmark

“最近外头乱得很,我等春耕完后,就守在家中。有大军过路时便退回坞堡,遇到贼匪就看看他们的本领,无事则居于田间地头,侍弄庄稼。”刘小树穿上了绿袍官服,指着不远处的田地说道:“有人常年在外守着,看见有人过来就通风报信。将军登岸那会我们便知道了,后来有纪家姻亲上门,才知道是王师。”

“田里种的还是粟啊?”杨勤收回目光,随口说道。

“将军有所不知。世人皆以为江南种稻,其实不然。种粟的还是最多,其次才是稻,种麦的最少。”刘小树说道。

杨勤嗯了一声,又问道:“王彬在何处?”

“王彬并未来此。”刘小树说道:“仆只听闻雷明,似乎是江州幕府督护,带了数千人自彭泽县而来,先下石城,然后向北沿着江边向东,然后就再没听过消息。”

“为何走江边?”

“南边全是山,不好走。”刘小树又指着江边的这片平地,说道:“听土人说,我等脚下这块地以前其实是江中沙洲,后来与南岸相连,渐成陆地。初来此时,满是沼泽,入夏后蚊蝇遍地,填平许多水泽后,蚊子才少了,当时是真的死了不少人。我家兄弟五人,相继死了二人,长兄弓马娴熟,后来也成了病秧子,四十

岁就故去了,唉。”

杨勤听得神色一动,道:“蚊虫很厉害?”

“将军万不可小视蚊虫。”刘小树严肃地说道:“北人若夏日来此,少则四一,多则三分之二,往往头疼脑热。轻则浑身无力、食欲不振,重则一命呜呼。不过若能挺过去,活下去的机会就大增了,我等都是这么过来的。”

“挺不过去就死?”杨勤问道。

“不死也脱层皮。”刘小树说道:“都不知道得的什么病。”

杨勤倒吸一口凉气。

天子曾经说过,“古时候”有一支部队南下号称“百万雄师过大江”,先期有三十“营”(师) ,进军荆、湘、江州,结果夏天少则四分之一,多则四分之三患病,全军病号十万人,不得不紧急休整。

杨勤很怀疑这个“古时候”到底是什么时候,莫非秦军五十万人南征之役?

“那得赶紧打了。这会就挺热了,到了六月还得了?”杨勤立刻说道:“可知郭诵部在何处?”

“前几日有江州兵来各坞堡征粮,有人多嘴,说是要送去宣城,显然王师在宣城与贼军对峙。那边有庐江(青弋江)的,应是山遐部。”

“山遐有多少人?”

“这却不知了。”

杨勤低头思索。战争就是这样,身处居中,难以窥知全貌。他想打王彬,可连江州兵主力在哪里都不知道。

这山高林密、人生地不熟的,想探查都是一件麻烦事。说不得,还要多发委任状,这玩意发出去多了,“眼睛”就多了。

“司马冲在何处?”杨勤又问道。

“听闻还在安吴。前几日传来消息,新安归正,司马冲惶恐不已,有东归之念,最近没听到消息了。”

“好了。”杨勤摆了摆手,道:“多准备粮草,我部明日去石城。”

******

其实刘小树的消息有误,雷明确实去过山遐那里,但又回到了石城,主要原因是督促粮草转运事宜。

说起来尴尬山遐将历阳镇的精锐主力一万五千余人悉数调来宣城之后,粮食压力大增。而因为越来越多的坞堡庄园选择中立观望,山遐部粮草有些不济,遍观左右,只有未经历战火的江州能提供足量粮草了,且可以水路运输,不虞被人截断。

于是雷明回来了。

不过,粮草的事情还没解决,梁军却渡江了。

四月初一夜,超过一千人自皖口渡江前往石城。水师本就重点盯着皖口,至少十天前就得悉皖口附近聚集了大量人马和船只,有渡江的企图,于是柴桑、芜湖一带的船只几乎都过来了。

不是没有人考虑过这是不是梁军的声东击西之计,但说实话你没办法。这么长的江段,没法全部看住,你不拦截眼前这批人他就真的过江了。

当夜果然有人渡江。

水师拦截了一部分。

一部分梁兵惊慌之下退往江中沙洲,为水师包围。

还有二三百人突至南岸,为严阵以待的石城守军击溃,只散掉了百余人。

雷明也没下令追击。这些人要么被坞堡帅们捕捉为奴隶,要么饿死、病死在山间,断无幸理。

初三这天,他又得到了梁军在石城、临城两县交界处登陆的消息,赶过去围剿的千余人被击溃,这让他意识到了这股人马恐怕不少。

他是有决断的,只留一千兵戍守石城,自引五千江州世兵东行。

巧了,杨勤也打算先拔除这个后方的钉子,阻遏江州军拊背而来。

双方又都走的是驿道,于是碰撞便不可避

免。

四月初四,西天的晚霞十分艳丽,杨勤、雷明二人道中相遇,双方立刻摆开阵势,山间鼓角争鸣,鸟雀惊飞而起。

“汤祥!”杨勤登上一处高地,瞭望一番后,大喝道。

“末将在。”一名正在指挥士兵整队的军官蹿了出来,大声应道。

“张副督回家居丧了,此职空缺已有半月,你想不想当副督?”杨勤问道。

“早就想当了。”幢主汤祥脖子一仰,毫不避讳地说道。

“你将敌军前队击溃,卷着他们向后逃,再夺了石城,我拼了命也要保举你当副督,如何?”杨勤问道。

“有督军这话便够了,当不当得成看天意。”汤祥躬身一礼,然后下到道中,督促本幢军士赶紧列阵。

所谓“道中相遇”,用大白话讲就是遭遇战。

驿道并不宽敞,两边还是山林,地形复杂,军阵其实是摆不开的。

古人早说了,“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时候就是体现勇武的时候了。

一幢六百兵,扣除部分非战斗人员后,还剩五百余,此时皆已披甲执枪,弓上弦,刀出鞘,做好了战斗准备。

夕阳很美,山风很大,一通鼓声之后,几乎没有任何动员,汤祥就带着五百人冲了上去。

对面正在仓促列阵。

前面几排已经列好,后面还有些乱糟糟的,显然不太熟练,军官急得大喊大叫,好一番折腾才堪堪完成。

从晋军的视角来看,向他们冲过来的梁军阵容整肃,器械精良,行进之间队形保持得十分完好,没有人过分突出,也没有人过分落后。

数百人踏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仿佛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对手值得一提。

“进兵!”晋军阵后响起了鼓声。

来自鄱阳郡的他们齐齐发一声喊,盾手居前,长枪手居后,缓缓向前蠕动。

雷明族弟雷瞿居于阵中,前后左右皆是自家僮仆,粗重的喘息此起彼伏。

他身材矮小只能透过前方的缝隙观察。

夕阳照在梁军的盔甲之上,染上了一层妖艳的红色。

走在前排正中的是一名刀盾手,背上插着一面黑乎乎的旗帜,旗上绘着猛虎在山风中呼啦啦作响。

他的神色非常平静,无悲无喜,仿佛不是去打仗,而是去自家菜园子闲逛一般。

双方的距离拉到了三十步内,几乎没人用弓箭。

雷瞿注意到对方前排的盾手齐齐将刀斜举于额前,脚步声也为之一变。

之前是小步快跑,现在是大踏步前进。

军靴踏地之时,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几乎敲击在人的心头。

甲叶的铿锵作响如同催命的音符。

对面的阵中喊了一声什么,数百人齐声应和,然后陡然加快脚步冲了过来。

雷瞿猛然一惊,然后便觉身前的僮仆直直后退,几乎撞在他的铁锏上。

正要破口大骂之际,突然看到惊人的一幕:梁军刀盾手后方伸出了十余杆钩镰枪,如闪电般勾住了己方军士手里的大盾,然后用力一扯,不少人或被扯了一个踉跄,或大盾被掀翻在地,前排瞬间变成了不设防的状态。

接下来便是一阵腥风血雨。

雷瞿还没反应过来,就见到前面的士兵如同被伐倒的大木一般齐齐倒下,惨叫声陡然上升了好几个台阶。

“啊!”巨大的盾牌压住了雷瞿身前一名僮仆

的长枪,一点寒芒自盾牌缝隙中刺出,准确命中了僮仆的咽喉。

“唔!啊!”钩镰枪手掀翻大盾后,竟然没有退到后面,而是挺镰直刺另一名僮仆的面门,僮仆歪头躲避,不料钩镰枪也随之一变,弯刃勾住了僮仆的下巴,用力撕扯之下,半张脸连带着喉管都被扯了下来,落于尘埃中。

梁军刀盾手也不甘示弱,盾牌压住对面兵器的技艺堪称娴熟,环首刀顺着盔甲缝隙刺入。被刺中的军士瞬间惨叫,呼吸中都带着血沫,仿佛他的肺已经被刺穿了一样。

几乎一个照面,江州军就被打崩了。

在梁人面前,他们笨拙得像是从军不过数月的新卒,以往引以为傲的技艺和配合破绽百出,军士成片倒下,双方的伤亡完全不成比例。

一兵向雷瞿冲来,左手大盾,右手环首刀,吼声如雷。

雷瞿瞅准良机,一锏敲砸在对方的刀背上,将其击落在地,正要来第二下时,前方刺来一枪,逼得他连连后退。

丢了刀的梁兵放慢脚步,隐入军阵之中,一名长枪兵顶了上来,阵复如初。

雷瞿额头冒汗,盾牌格住一杆刺来的长枪后,右手铁锏凶猛砸下,重重击在当面梁兵的肩膀上。

此人惨叫一声,左臂无力地垂下,枪也握不住了。

雷瞿又想来第二下,结果一左一右两杆长枪刺来,他勉强格开一杆,狼狈地低头避开第二杆,结果兜鍪被人挑落在地。

他吓得亡魂大冒,步步后退。

僮仆们拼死上前,为他抵挡四面八方袭来的刀枪。

雷瞿气得眼睛都红了,他七岁习武,至今快二十年了,竟然连一个人都杀不掉,战绩还不如某些趁乱杀伤过梁兵的小卒。

但节奏飞快的战场容不得他如此自怨自艾,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了,梁兵的军阵完整得让人绝望,仿佛从来没有死伤过哪怕一个人。

“呼!”又一杆长枪刺来,雷瞿奋力挡住。

“七郎快走!”身旁最后一名僮仆绝望地冲了上去,用力抱住了未及收回长枪的梁兵,巨大的冲势让两人都滚落在了地面。

僮仆手里的刀掉落了,背上也挨了一刀,但他双眼赤红,满嘴血沫地咬住梁兵的耳朵,指甲生生抠进了对方的眼睛之中。

梁兵也发了狠,大手用力扼颈,几乎要把僮仆的脖子扭断。

“噗!”僮仆后颈中了一刀,浑身剧烈一颤,软倒在了地上。

被他扑倒的梁兵跌跌撞撞坐起,鲜血淋漓的双眼茫然地看向前方,一只手在地上摸索来摸索去,似乎在找兵器,准备继续冲杀。

还是人么?雷瞿仿佛失了魂一般,瞬间就把盾牌扔了,转身就跑。

逃跑的又何止他一个?

奉命出击的一千江州兵已陷入了溃败之中,被人数只有他们一半的梁兵席卷着赶向后方,直接搅乱了后面数千人的阵势。

是役,五千江州兵大败,损兵过半。

一日后,汤祥率先锋抵达石城,留守贼兵当场遁走。

四月初六,梁军继续追击,复杀敌数百,斩晋将雷瞿,至初七夜方才收兵回石城。

他们用一场毫无花巧的战斗,宣告了江州兵东进企图的失败。

至此,宣城西半部分也稳住了。

左近豪强似乎没有选择,只能投梁了。

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834章 冲锋!第一百九十九章 督战第1189章 收官第1075章 水战(下)第五十四章 拜访第1173章 议第十三章 离别与战术第900章 遇见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第七十六章 归去第九十五章 抢种与养望第981章 家事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驾功臣第一百十七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921章 三个方向第1227章 奇遇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怜第八十五章 风平浪静(上)第四十六章 奔忙第940章 代理人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十章 契机第1187章 山城第一百十章 派别第1253章 成果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干!诸州都督、刺史(一)第五十九章 关中与平阳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会玩啊第1211章 还有高手第一百三十章 特权阶级第1242章 在途第八十四章 规划与变化第1272章 露华问对第1120章 豪族化第十章 忠于什么第四十九章 凉州鸱苕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战罢了!第三十一章 起风第九十三章 贡品与来使第二十章 密诏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与工作(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亲情第一百十九章 叮嘱第1062章 陛下可走华容道,也可径下赤壁第1236章 毒虫第一百六十九章 进军神速(下)第944章 祖、王第九十八章 嚣张(下)第二十四章 帮你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园第835章 胜利!第一百五十八章 到中枢来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840章 城内城外第五十五章 诸项安排第十三章 离别与战术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1050章 挑选第一百八十三章 归正(下)第一百八十章 “滚”第八十五章 说动第1229章 抢时间(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败势难止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让我失望第983章 祖氏第一百零七章 宽厚第853章 分化(下)第十七章 先锋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1125章 户口与改变第1154章 深浅第1272章 露华问对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险第四十五章 大事古代屠城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点点病第二十九章 说客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1184章 服从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六十六章 大风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885章 改制(上)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1050章 挑选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关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第916章 议定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884章 阵脚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