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抢时间(上)

bookmark

石城一战大破江州兵,令坐镇湓口的王彬有些恼怒。

不过鄱阳、豫章二郡的豪族们在仔细了解战斗过程后,心中惴惴。

便是再消息闭塞,也知道梁帝邵勋赖以成事的银枪、黑稍六营禁军的威名。如果其人还参加过荆州的战事,近距离接触过梁朝禁军,就更加恐惧了。

正面摧锋破锐,没有使用任何削弱己方战斗力的花招,如断粮、设伏、造谣等,就是猛冲猛打,一击而破,双方兵员素质的差异一目了然,没什么好多说的。

于是乎,观望的人多了起来。

当然,他们观望的主要原因其实不是一场遭遇战的失败,更主要的是看到梁人在宣城站稳脚跟了,短时间无法驱逐。从今往后,偷渡大江的人会越来越多,在宣城聚集万人以上的精兵也不奇怪。一旦规模上升到这种程度,基本很难打了。

杨勤不知道江州士人的想法,此刻的他正坐在石城县衙内,对陆续赶来的豪族“话事人”们训话。

“你等连寒人都称不上,缘何替司马小儿卖命?荒唐!”杨勤大马金刀地坐在一张案几上,戟指众人道:“州郡之位,多给侨人,便是令长

之职,也是侨人、士人平分,你等一辈子也别想混个令长相,被人欺压到底,屈不屈?”

说完,招了招手。

“将军,我在呢。”石城尉刘小树穿着官袍,一溜小跑过来。

说实话,这厮的仪容、风姿实在不敢恭维。

长相猥琐就算了,气度也不行!

一溜小跑,谄媚之姿,没有那种“乘步从容,若庙堂之器”的感觉。

跑步之时,手忙脚乱扶正笼冠,违背“徐而不滞”的手部动作原则。

嗓门过于粗豪没有“宫商之音”。

正所谓“声如撞钟者器宏,言若流泉者智深”,没有浑厚中正的嗓门,如何“御众而不失其和”?

最后说他这个站姿,弯腰屈膝,没有士人那种“岩岩若孤松”的调调。

总之各种别扭,若吏部真派人考核,绝对刷下去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今的大梁朝多的是各种起于微末的官员,真按照吏部的仪容风姿标准来的话,没几个人能当官,毕竟他们没有从小就接受严格的仪礼、气度训练。

就连天子邵勋都是一副“土木形骸”,你还能

说啥?倒是他的好大儿们不错,别管长相如何,但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很标准,显然从小被他们的母亲训过。

刘小树站定后,面向众人,微有得意。

众人看向刘小树,也有些惊讶。这厮居然当上官了?

“我军初渡江,刘小树携牛酒劳军,恭顺无比,故得石城尉之职。从今日起,你等须听其号令,乐捐军馈。若建立功勋,光宗耀祖也并非不可能。”杨勤说道。

“将军,我愿捐粮三千斛、出兵五百,可能换一个职官?”有人忍不住了,满脸热切地说道。

口音有些怪,显然没好好读过韵书,不过大体还是听得懂杨勤故作沉吟一会,道:“不够。”

“将军,我还收留了几名大梁天兵,听闻都是洛阳人,今可奉还。”此人急了,又道。

“哦?”杨勤有些惊讶,道:“他们在你庄上?”

“是。”此人连连点头,道:“老夫以礼相待来着。”

“我以为你会把他们抓起来当奴婢。”杨勤玩味地看着他,说道。

此人心下一突,找补道:“仆让他们好好歇着,他们偏不肯,一定要在庄上喂马。”

“罢了,把人送回来吧。”杨勤说道。

说完,让人取来官服印绶,道:“汝可为散部曲将,尽快检点庄客,发放器械,听我号令。”

“遵命。”此人大喜道。

“将军,我家亦有大梁天兵……”一瞬间,又有七个人站了出来,纷纷说道。

“聒噪!”杨勤一拍大腿,怒道:“把人都送回来,赦你等无罪。粮食断不能少,尽快送来石城。车辆、驭手、民壮亦得预备好,此事由刘小树总领。”

“遵命。”刘小树挺直了腰杆,看向众人,气度奇迹般地壮了起来,只听他说道:“虽说乡里乡亲的,但军法无情,我亦不好徇私,君等且随我来,好好商议下军资事宜。”

说罢,招了招手,当先而走。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再看看满院的军士,不情不愿地走了。

“鼠辈!”待人都走光后,杨勤冷笑一声,说道。

汤祥在一旁笑道:“将来督军家中南下置办产业,可向这些人讨要。”

“他们能有什么油水?”杨勤哈哈一笑,道:“宛陵陶氏田宅遍布宣城诸县,这才是肥羊。”

“督军英明。”汤祥赞道。

“你这样子像个武人么?”杨勤站起身,道:“遣人至江边,看看能不能联络江北,再渡一批人过来。”

******

庐江两岸的战斗已经持续多日。

山遐的大船进不来,但调拨了许多小船,载运军士自江中抵达对岸,反复厮杀。

他们的主要对手是纪氏。

一开始因为有梁军骑兵在,与纪氏鏖战之时吃了点小亏。不过随着梁军逐渐东行,纪氏连吃败仗,以至于山遐杀到了宣城之下,围攻多日,直到梁军骑兵被迫回返,山遐吃了一次败仗。

若非有人拼死断后,围城大军绝无可能安然退至庐江西岸。但这样一来,他们也无法轻易夺取宣城了。

山遐不死心,又自上下游觅地渡河,与梁军互有胜负战事始终呈僵局,双方都难以彻底击败对方。

僵持本来也不算完全的坏事,至少拖住这部分战力相对较强的梁军了,令其无法东进、北上,给虞谭、刘超等人构筑营垒、组织防守甚至等待援军的机会,不过在四月初十西边传来梁军大举登陆并进占石城的消息后,山遐便感到有些焦心了。

“合肥音讯全无,历阳形势危急,就连芜湖

都屡见贼骑……”山遐行走在庐江西岸的芦苇、湖荡之畔,神思有些不属,道:“军众鼓噪,皆欲回芜湖,如之奈何?”

“都督。”许朝怒目圆睁,道:“军未败,缘何退?我许氏毁家纾难,上下正为朝廷力战,死伤子弟不下十人,这都没退,都督为何退?难道将宣城让予梁贼?”

说话之时,雪白的胡须随风飘扬,自有一股气势。

山遐暗叹一声。

其实,他也弄不清楚自己心里在想什么?大抵是灰心失望,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吧。

梁军大举攻江北时,他传令各地婴城自守,等待春暖花开之际,水军大举出动,联络诸城,其围自解。

不料江南局势急转直下,他被迫抽调江北精锐,集结了一万五千余人,由濡须坞水师载运,渡江南下,增援宣城,现在被拖在这里了,而江北城寨次第失陷,无力救援。

这不是他的错,是整体颓势导致的,但心中的愤懑、憋屈只会更多。

许朝是濡须坞水师都督,统领大小舰只数百艘、军士万余。他不参与陆战,但对宣城非常关心,近日来一直力劝山遐于此坚持。

“都督,我军在东岸已有城寨,梁贼不能克。今当一鼓作气,攻克宣城,兵发宛陵,与

刘将军、虞府君两面夹击,灭此顽敌,而后再返身与新来之敌交战。”许朝说道:“宣城之贼骑已不足四百,精锐敢战之步卒亦不过数百而已,纪氏等辈若豚犬耳,再坚持旬日,必能大胜。”

“新安怎么办?”山遐问道。

“可劝琅琊王领兵攻去,顺道把东阳郡一起收拾了。”许朝说道:“他若不愿,老夫自去相劝。”

“非琅琊王不愿,实则其无能统御大军。”山遐说道:“罢了,我便遣司马而去,弹压诸将。值此之际,须顾不得琅琊王的颜面了。”

琅琊王司马冲倒也不是一点用没有。

纪成见其按兵不动,以为有可乘之机,遂率两千兵攻向安吴,为司马冲帐下数千兵马所败,泾县也不敢留了,领着千余败兵奔回宣城。

新安郡叛乱之后,司马冲欲攻之,奈何将校要么是禁军,要么是芜湖精壮,听闻后方不稳,皆思北归,司马冲不能制。

至于东阳郡,那是最近两日刚发生的事情。

太守举旗降梁,但没协调好内部,为郡将弑杀,仍归大晋。不过现在东阳郡内部混乱得很,两派互相攻杀,一时间难以决出胜负,地方倒祸害了个稀巴烂。

“将军明鉴。”见到山遐愿意留在此处,许朝大喜,道:“而今当深沟高垒,以遏贼兵,待至暑热之际,梁人必不能久持,溃败不远。”

山遐不愿多说了,只道:“君遣人催一下粮草吧,江州的粮可不一定好讨要。”

江州有一个特点,就是邑地非常多。大晋朝的功臣食邑密集分布在江州诸郡,导致征收、调拨赋税非常烦难,不催一催怕是要拖很久。

许朝走了之后,山遐仍站在那里,静静思索着。

朝廷其实是沉得住气的,一直没有瞎指挥,充分信任他,哪怕江北连连丢失城邑。

现在局势很明了了。

梁人想抢在暑热来临前,尽可能击破宣城、吴兴一带的防线,进薄建邺。

许朝建议他坚守此地,与东面的刘超、虞谭等人呼应,尽可能阻滞敌军,拖到夏天,看看能不能渡过此次危机。

双方都在抢时间。

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第四章 总要种地的第八十四章 规划与变化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三十九章 进兵方向第一百六十章 稳定与返回第八十四章 规划与变化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准备的人第一百三十章 出镇第845章 制度第888章 四方消息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四十二章 真正的目标刘裕灭南燕之战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869章 学生们第1062章 陛下可走华容道,也可径下赤壁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并施第六十九章 招徕第九十八章 嚣张(下)第1195章 新门路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五十三章 动手第1268章 儿女之事第五十五章 形势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852章 分化(上)第1206章 纵横江北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路见闻(上)第七十九章 体系下第1258章 新旧第910章 放弃第1107章 登高第1138章 战争的脚步(上)第1201章 改变命运的礼物第1211章 还有高手第1261章 又是随心所欲第1184章 服从第六十六章 大风第一百四十五章 这口锅谁敢背?第一百四十六章 传统之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滚!第一百三十二章 烂透了!第1133章 看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权第三十八章 慰问第1135章 新衙门开张第一百十三章 送粮第二百零六章 善后与二羊第三章 劝羊第1030章 补救(下)第957章 西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军镇(上)第四十章 二手准备第五十五章 辞别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第一百四十五章 抢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意已决第九章 天地之威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头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十五章 汲桑小贼,何足忧也第917章 上郡第1127章 探亲(上)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一百八十三章 决断难做第三十一章 起风第1127章 探亲(上)第八十七章 归使第一百九十二章 又来?!第1211章 还有高手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八十五章 分兵简单介绍下东汉和鲜卑的战争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八十五章 风平浪静(上)第1005章 言尽于此第1001章 战和之策第1047章 会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决第1268章 儿女之事第875章 争论第二十九章 说客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军神速(上)第940章 代理人第947章 入宫(上)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陈郡第四十四章 势力(上)第1053章 落日第五十五章 形势第二十二章 重臣们第四十四章 驱虎吞狼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议第806章 汾水(下)第1256章 行田(上)第二十章 我意已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