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章 毒虫

bookmark

车辙压过积水,惊起一汪蚊虫。

纪世和拍了下手臂,将扁掉的蚊子弹飞,然后擦了擦汗走向城门。

就在此时,城外的某处军营内突然响起了聚兵的鼓声,接着便是一浪高过一浪的喧哗。

纪世和挥了挥手,让自家子侄押送军粮入城,他则留在外面。

“阿爷。”宣城令纪成走了过来,行礼道。

纪世和看了眼儿子,不觉莞尔。

七月中了,正是最热的时候,儿子却一丝不苟地穿着官袍,仿佛不怕热似的。

想到这里,就有些唏嘘。也别怪纪氏子弟如此,实在是高兴坏了。

他为宣城太守,儿子纪成当宣城令,一门得了两官,这一把是真的博对了,奠定了宣城纪氏百年之基,后世子孙都会感谢他们的。

“你在这乱窜什么呢?一县之长,何等重要?切勿误了军国大事。”纪世和板起脸来训斥道。

“阿爷说得是。”纪成虚心受教,旋又道:“大军出征所需资粮已然发放下去,足支一月。阿爷只需将新运之粮装入邸阁即可。”

说完,又低声问了句:“粮草还够吗?”

“勉强还能支应。”纪世和亦低声答道:“江北成片归降,下个月就有河南粮草输送过来了。先忍一忍,都这个时候了,万不能出岔子。若引得招讨使大怒我家这两个官未必能保得住啊。”

纪成听了,脸色严肃地点了点头,道:“阿爷说得是。”

若没投入就罢了,可纪家已然投入了这么多,不仅仅是钱粮,还有部曲庄客的性命,积攒的人情消耗等等,价值难以估量。只要保住一太守、一县令这两个职官,慢慢都能赚回来,甚至还有可能抬升门第。

义兴周氏、武康沈氏、长城钱氏折腾了上百年没得到的东西,他们已然得到了一半。

另外一半需要持续性,即至少连续三代人当官。家族也得有点文化底蕴,不然你都没法加入那个圈子,没法认识郡中正,没法认识州大中正。

不认识这些人,没人为你家说好话,没人吹捧你家子弟,如何得入郡中谱牒,名列士族之林?

“这批人出征,没问题吧?”纪世和又指了指正在出营列队的军士,说道。

“银枪军会派几百人压阵,应无大碍。”纪成说道。

“怎就几百人?”纪世和眉头一皱。

“招讨使不舍得。”纪成说道:“这是病愈后的军士,好像来自数幢,临时抽调编成的,由一名叫汤祥的幢主带队。宣城兵三千余,我家千把人,其余各家凑了两千。”

其实纪成说得没错,这确实是病愈后的银枪士卒。

所谓病愈,其实主要是发烧、拉肚子之类的“轻症”,渡江后几个月内陆陆续续发生的,六月达到高峰,本月已经有所缓解了。

无论是随军医者还是宣城本地请来的瞧病之人,都说不清他们得了什么病,最终只能以“水土不服”四个字大而化之地概括。

看起来非常粗陋,但没办法,医学知识就这样《风土病》已然罗列了很多疾病种类,但比起世上真正存在的疾病数量,仍然是九牛一毛。

水土不服的人很多,大概占到了一半。

有的人病几天就好了,有的人十天半个月才好,有人则两个月内都病恹恹的,浑身无力,当然也有没挺过去的。

至于那些明确上了《风土病》目录的疾病,如疟疾、下利(痢,即痢疾)等也不少,死亡的也大有人在。

纪氏父子说话间,城内出来数人。

领头的便是汤祥身边还跟着一位最近才从

江北过来的官员,看着颇为年轻。

纪世和没见过,但纪成却直接上前行礼,道:“汤将军、王博士。”

纪世和亦上前行礼,二人回礼。

见礼完毕后,汤祥看了纪氏父子二人一眼,道:“汝等自便,我还有事。”

纪氏父子遂告退。

汤祥又看向“王博士”,道:“你别光惦记写书了,想想办法。”

“好。”王博士应了一声。

他叫王锦,乃五原内史王秉之子,东海王氏族人。

他年纪不小了,已然过了三十,以前一直留在老家无所事事。

当然,这样说也不完全对。

此人有一桩怪癖,那就是好给人治病,且不收钱。但有一条,他治病完全不遵循旧法,完全看自己的理解,有时候一拍脑袋想出个什么法子,就按照这个来了。

你要能接受这条,他就给你免费治病,不接受他就看着你死,也不会皱下眉。

累了、倦了或者心情不佳,那就出去游山玩水,或者与人清谈,一个典型的无聊到极点、试图在生活里找点乐子的士人子弟。

邵勋问左右有无东海贤才时,有人举荐了这个老乡,于是被发掘了出来,加入太医署,随军南下,记录军中疫情,顺便完善《风土病》——这种书必然是定期出新版,因为随时增录新病种。

“你昨日说吴人带虫活着,听着便是谬论。”临行之前,汤祥转头说道。

“不是我说的,天子说的。”王锦面无表情地回道。

汤祥一窒。

王锦嗤笑一声,道:“天子还说有些吴人体内可能有导致疟病的毒虫(疟原虫),被蚊子吸血后传给他人。我收集了一碗血,瞪大眼睛找了一天,都没看到毒虫。天子的话,你都信吗?”

汤祥讷讷不敢言。

王锦哈哈大笑,道:“其实我是有点信的。来此之前,天子于碧霄宫清谈,论及江南多见的疟疾,说了‘带虫生存’四个字。言下之意,很多吴人得过疟疾,后来好了,但毒虫并未死光,还活在体内。故有些人还会发作,但很轻(轻症),有些人则不会再发作(无症状),不过蚊子若吸了他们的血,再去咬北人,北人可不一定扛得住。”

汤祥叹了口气。小小毒虫莫奈何!

你便是放几十个吴兵在他面前,他都敢一个人捉刀冲上去,但毒虫看不见摸不着,却无

计可施。

其实带虫生存(无症状,但携带疟原虫,即不完全免疫)是有一定道理的,南下的北方流民都被疟疾横扫过,死了一大批,但也有很多人活了下来,这些人的五脏六腑以及鲜血中有毒虫吗?难说。

“你还是好好写书吧。”汤祥说道:“上次见你记了好几种不同的疟病,我都看得毛骨悚然。这次真是被毒虫坑害得紧了,住到城里才好些。走了,莫要相送。”

王锦拱了拱手,果然没送。

******

七月二十二,艳阳高照,酷热难当。

不过在过去的七天之内,汤祥统率的这支三四千人的队伍可是经历了两场暴雨的洗礼。

帐篷根本不顶事,睡觉时浑身都湿透了,不少人又烧了起来,乃至说胡话,不得不将其安置到辎重部伍中,嘱咐随军丁壮好生照料一一其实野地里条件又能好到哪里呢,能不能痊愈完全看命硬不硬。

前方远远出现了芜湖城的轮廓。

登高瞭望之时,汤祥发现路好像全被水淹没了。

石城尉刘小树带着五百人为前锋,在黄泥汤中艰难前进着。

泥巴完全糊住了裤管,草鞋底上全是烂泥。

五百人用一种非常缓慢、滑稽的动作慢慢接近城墙,刘小树更是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这个时候若有人在城头射箭,他们可就是活靶子了。

芜湖的南门似乎开了,大队人马走了出来。

刘小树手抚向刀柄,部曲们亦纷纷戒备。

还好,守军停在了门口。片刻之后,数人上前,高呼道:“可是大梁王师?”

“正是。”刘小树挺起了胸膛,高声回应道。

“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对面领头一人似乎松了口气,道:“若再不来,又有人要造反了。”

刘小树加快脚步,一时间浑水四溅。

待走到一处高地后,他使劲跺了跺脚,问道:“山遐呢?”

“走了。”此人回道:“他若不走,我等也不便投顺。”

“为何走?去哪了?”

“本来是要坚守来着,不过他病了,昏昏沉沉。幕僚将佐们灰心丧气,便将他抬上船,回建邺去了。”

“带走了多少人?”

“应有八千之众。”

“你怎知道?”

“濡须坞水师的人说的,他们中不少人也回建邺了。剩下的多为淮南、庐江、宣城人,不愿跟着去建邺,便聚集到芜湖,与我等一同归顺大梁。”

“兵败如山倒啊。”刘小树感慨了一句,然后大手一挥,道:“让城里所有人都出来列队,上交器械。”

“遵命。”对面应了一声,然后回去传达命令了。

刘小树又一溜小跑回到汤祥站立之处,禀报了此事。

汤祥点了点头,道:“怪不得江北攻东关、濡须坞那么顺利呢,原来已是两座空城。”

说罢,抬头看了看空中的烈日,道:“尔母婢!行军数日,阳暑倒地者都有数十人,总算到地方了。”

二十二日当天梁军就控制了芜湖。

休整数日后,宛陵来了一个信使:报荆州水师已获得全胜,王彬举家自焚,江州诸郡陆续向诸葛恢投降。

杨勤意欲在八月中下旬天气转凉后往建邺挺进,令汤祥征发芜湖降众,配合进兵。

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1254章 书第859章 节日第一百四十五章 这口锅谁敢背?第五十八章 战机(上)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1197章 不得已而为之第855章 行猎与政治(上)第1054章 倒反天罡了!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839章 新平第一百九十七章 堵截(下)第887章 避其锋芒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胜(上)第四十一章 拜访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1077章 最后时刻第四十七章 话疗与出路第941章 心态的转变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1139章 战争的脚步(下)第798章 伏杀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义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会玩啊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一百十二章 大宴宾客第一百二十一章 团建第1047章 会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二百章 蜕变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一百七十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六十三章 最实在的东西第二十章 密诏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1191章 补不足第858章 白登山(下)(为盟主谷神通加更)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806章 汾水(下)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升平第1139章 战争的脚步(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忆苦思甜第1014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一百十九章 叮嘱第十六章 归心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810章 疫第837章 代公但内里坐第1026章 朴实无华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801章 政务第930章 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第990章 面见(上)第911章 分而治之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给盟主盖世之平凡加更)第957章 西事第二百零六章 善后与二羊第八十六章 “反贼”巢穴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1047章 会第828章 偏师第848章 夺城第一百零九章 军议第1134章 护鲜卑长史第一十七章 后路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第一百二十章 兵马动,粮草行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929章 围城“大军”第三十三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1095章 平城行(下)第1066章 终极目标第八十七章 归使第五十四章 亲迎第四十章 二手准备第1005章 言尽于此第十章 契机第四十三章 来了,都来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传统之人第1038章 来了,都来了第1249章 上班第二百十二章 注解第五十章 大都督还要逃吗?(给盟主金角半岛加更)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973章 势力与西情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稔第1243章 老区第1026章 朴实无华第十五章 汲桑小贼,何足忧也第八十一章 今昔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八十七章 归使第三十三章 鼓起余勇第一百二十一章 团建第三十九章 问对第813章 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