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千古奇冤

韩国公李善长,和魏国公徐达,开平王常遇春一样,都是安徽凤阳人,朱元璋的老乡,也是最初跟着朱元璋造反起兵的谋臣,响当当的从龙派。虽不像徐达和常遇春这种冲锋陷阵的武将立下战功,但其智谋了得,出谋献策,功勋卓著,是文臣第一人,人称“军中萧何”。

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封了李善长为左丞相,并赐金书铁卷,封韩国公,是唯一得到公爵爵位的文臣,名声大噪。

除了名以外,李善长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权力,身为淮西文官集团领袖的他,成功的将文官里唯一可以于他抗衡的诚意伯刘基从朝中挤走,逼得刘基辞官回乡,去老家青田县养病去了,于是没有了对手掣肘的李善长在朝中呼风唤雨,几乎无所不能。

除了在名利上登峰造极,李善长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贵。李善长和洪武帝是君臣,也是儿女亲家。

临安公主下嫁李善长的长子李琪,成了李家的儿媳妇,而且临安公主是洪武帝的长女,地位尊贵无匹。

李善长心思缜密,思虑周全。难得在名利巅峰时头脑也仍然保持清醒,深知盛极而衰的道理,极力促成长子李琪尚了公主,有了公主的庇护,将来李家后人即使没什么本事,也足以守成了。

之前徐妙仪怀疑过李善长,包括他的对手刘基,因为有能力瞒天过海,一直藏在背后截断线索,甚至将锦衣卫玩弄于鼓掌之间的人,朝中有这种实力的只有几个,一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义父道衍禅师将这个名单一一列举出来,当时李善长的名字就在其中。

有了人选,欠缺的是足够的动机:到底是谁非要弄死谢再兴不可?

张士诚书房那些断断续续的绝密文书揭开了一切关键的线索……

其实一切在源头时就注定了结局。元朝末年,民不聊生,韩山童创建明教,振臂一呼,宣称“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给即将饿死的百姓指出一条活路。

为求生路的百姓纷纷响应,明教的起义军被称为红巾军,红巾军很快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大元,大元无数次派兵镇压,但按住葫芦浮出瓢,星星之火越灭越盛,大元的军队不复以前入主中原的辉煌,被看似乌合之众的红巾军揍得退出江南。

大元暂时和红巾军休战,而江南的红巾军起了内讧,很快各自为阵,互相吞并残杀,明王韩山童被架空,形同傀儡,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三分天下。

所以在三分天下之前,李善长虽然一直跟着朱元璋身边出谋划策,他其实和张士诚同属一个阵营,都是明教红巾军,两人有些私交,且张士诚私盐贩子出身,平日喜欢附庸风雅,深受江南文人的推崇,比起朱元璋这种文盲泥腿子农民,李善长和张士诚诗文相答,更聊的来。

后来张士诚和朱元璋两人都自称吴王,彻底决裂,帐下谋士将军自然各为其主,从盟友变成了对手。私盐和海商起家的张士诚最为富有,控制大量盐田还有漕运海运的船只,人都是要吃盐的,所以朱元璋和张士诚开战的同时,食盐交易买卖也从未断过。

朱元璋下过多次禁令,不准和东吴交易,违者以叛徒处置,但处于现实考虑,这道禁令并没有起很

大作用,朱元璋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佯装不知。

李善长作为朱元璋身边的第一谋士,肩负筹备粮草的重任,食盐是必不可缺的,水至清则无鱼,李善长暗地派手下和东吴贩卖私盐等各种交易,除了军备所需外,自己和手下也获利丰厚。

从密室里的账本上来看,李善长和张士诚的私盐买卖有百万之巨。除了李善长,连外祖父谢再兴,亲爹徐达,姨夫朱文正也和张士诚有过私盐交易,可以说朱元璋帐下几乎人人都这么干过,毕竟盐和粮食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张士诚乘机挖朱元璋墙角,想要将李善长招揽在帐下,李善长皆委婉推拒了。

但随着朱元璋频频遭遇重创,一再陷入困局,被张士诚和陈友谅,甚至大元三面夹击:

陈友谅手下大将张定边攻占饶州,吞并这个重要的城市。

东吴吴王张士诚的大将吕珍攻占了安丰,杀死刘福通,活捉朱元璋的同知枢密院院事廖如安。

朱元璋手下大将蒋英,刘震叛变,杀了金华守将胡大海和郎中王恺,金华失守。

朱元璋的大后方洪都遭陈友谅包围,守城的是朱元璋的侄儿朱文正,当时朱文正守军不到五万,陈友谅足足带着三十万军队攻城!

李善长觉得朱文正年轻,顶不住压力,必定溃败。何况当时朱元璋手下另几位大将都在外面征战,无暇回营帮助朱文正解洪都之围。

胡大海功绍兴;邵荣攻湖州;常遇春攻杭州……皆是久攻不下,陷入僵局,无法退兵支援。

如果守将是徐达或者李文忠这种人物,李善长觉得或许有点胜算,但守将是公子哥般的朱文正,朱文正虽然号称文韬武略皆通,但在李善长眼里,他只是在他叔父朱元璋的照顾下博得的虚名而已,当不得真,类似纸上谈兵的赵括,空有一副好皮囊和出身,真的大敌当前,必兵败如山。

李善长做梦都梦见洪都失守,朱元璋腹背受敌,败走麦城,西吴就此灭亡……李善长对朱元璋这位主公的信心开始摇摆了,对张士诚的一再邀请开始有了含蓄的回应。

毕竟张士诚的实力最强,倘若朱元璋败,李善长良禽择木而栖,还能另谋高就,利益不损分毫。

这就是李善长的性格,永远高瞻远瞩,永远都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不见兔子不撒鹰,李善长是脚踏两只船的老狐狸,朱元璋没有在张士诚的一再相邀下,李善长并未立刻背叛朱元璋,而是指使心腹暗中投靠了张士诚,并且出卖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情报当做投名状,这其中就有参将李梦庚,先给张士诚一点甜头尝尝。

可是后来的局面出乎了李善长的预测:

首先是李文忠和谢再兴联手打败了叛变的蒋英,刘震,夺回了金华城,重新掌握了这个江南重地。喘息未定时,东吴张士信十万大军围城,那时李文忠已经离开金华支援朱元璋去了,只留下谢再兴和金华知府鸾凤守城,守军连带着病残都不足一万。

李善长以为谢再兴也必败无疑。他觉得谢再兴和朱文正这对翁婿都会死,谢家大女儿真是苦命啊,一夜之间失去了丈夫和父亲。

可是奇迹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令李善长无比汗颜:谢再兴以弱胜强,一万对十万,再次守住了金华城。

朱文正干脆五万对陈友谅三十万,守住了洪都,这对翁婿创造了奇迹,朱元璋也神奇的走出了困境,重振旗鼓。

连连的奇迹使得李善长重拾了对朱元璋的信心,成大事者,运气比实力更重要,而好运气似乎永远站在凤阳农民出身的朱元璋这边。所以李善长和张士诚表明了他对朱元璋的忠心,断绝了来往。

可就在这时,变数出现了,谢再兴和鸾凤鸾知府发现左总管和麋万户被张士诚收买,在贩卖私盐的同时出卖情报给东吴,而这两人被发现后被朱元璋下令砍头,将头颅挂在谢再兴军帐内,以警示他失察之罪。

谢再兴很震惊手下的背叛,和鸾凤推断背后肯定有更大的官员投靠了张士诚。

为了引出叛徒,谢再兴和鸾知府决定演一出“周瑜打黄盖”的戏码。

首先谢再兴借口左总管和麋万户是被冤枉的,不满朱元璋处死的命令,将两人头颅收殓埋葬,还在暴怒之下大闹鸾知府的衙门,并大骂朱元璋“昏聩无能”,“不辨忠奸”。

谢再兴在知府衙门摆戏台,唱《窦娥冤》,几乎公开表达了对朱元璋处罚的不满,朱元璋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他再次严词警告谢再兴,并且派出参将李梦庚去金华接替谢再兴守城。

由此谢再兴和西吴王朱元璋不合的事情传出了金华城,江南人尽皆知,张士诚,陈友谅等人当然也知道。张士诚近水楼台先得月,想着弟弟张士信十万军队都攻不下金华,何不如买通谢再兴,让他倒戈投降呢?

见到张士诚派来招降的密使,谢再兴大喜,鱼儿终于上钩了!谢再兴很快和鸾知府演了第二场戏:“鸿门宴”,并且将这个连环计写入密信,送到朱元璋手中。

鸿门宴上,谢再兴先用剑柄拍晕了前来接替他的李梦庚,又和鸾知府夫妻演了一场夫妻双双毙命的惨剧,绑走昏迷的李梦庚。

原本的计划是李梦庚夫妻假死,等候谢再兴深入敌营,拿到叛徒的名单后再复活的。可是连环计的密信落到了李善长手中,李善长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心腹谋士,拦截一封密信并不难,他当即决定将计就计,假戏真做,在鸿门宴后,派出死士杀死了栾知府夫妻。

这是第一招,接下来李善长双管齐下,利用主公朱元璋对侄儿朱文正的猜疑和忌惮,离间这对曾经情同父子的叔侄。因为朱文正是谢再兴的女婿,一损皆损。

谢再兴绑走了李梦庚,投奔张士诚,他本想在半路故意放了李梦庚,可是苏醒过来的李梦庚居然对他说自己早已投奔了西吴,正好两人一起去西吴升官发财。

谢再兴干脆杀了李梦庚,装作不知情,提着他的头颅当做投名状去见张士诚。说自己本想带着鸾凤一起投降,献出金华城的,可是鸾凤不配合,他没有法子,只得杀了鸾凤夫妻,将李梦庚的头颅当做礼物献给张士诚。

张士诚大喜,以为谢再兴真心投降,又得密报,说鸾凤夫妻已死,都验明了尸首,朱元璋大怒,宣布谢再兴为叛徒,并且派兵围住了绍兴的谢府,下令满门抄斩。

都闹到这个地步了,应该不是诈降。张士诚放心的十万大军交给张士诚,命他攻打金华城。

李善长明知谢再兴是诈降,却没有写信告诉张士诚,因为他要坐实谢再兴投降的罪名,就必须帮助谢再兴隐瞒诈降的企图。

当时谢再兴很是焦虑,他每天都在听说谢府被困,谢家人要死绝了的消息,他刚开始以为朱元璋得到密信后,为了将投降的假戏做的真一些,故意放出谢家满门抄斩的消息,其实谢家人只是假死而已。可是当他发现和鸾凤的秘密联系中断,他开始失去了自信,怀疑鸾凤已经死了,朱元璋并不知内情!

当朱元璋派出大将李文忠来守护金华城,和叛徒谢再兴十万大军对阵,谢再兴在阵前屡次试探李文忠口风,李文忠的表情都没有预料中的反应时,谢再兴的怀疑得到了证实。

看着李文忠冷漠的表情,一瞬间,谢再兴终于明白,谢家人祠堂上吊,连同自己的小女儿小谢氏被刺杀身亡,孙女徐凤失踪的噩耗居然都是真的!

是真的……他们都已入了黄泉。

失魂落魄的谢再兴毫无意外的输掉了金华之战,十万大军一举崩溃,只有他逃到了苏州城。

为了回去证明清白,谢再兴再次说服了张士诚,又领了十万西吴军攻打义乌城。这一次他打算再葬送十万军队,尽自己最后的力量削弱张士诚军力,并且乘乱逃到朱元璋那边自诉清白。

从始至终,谢再兴都不曾背叛朱元璋,哪怕谢再兴明知朱元璋逼谢家人悬梁自尽,他对西吴的忠诚都不会动摇。

可是李善长不会给谢再兴任何翻身的机会,他利用谢再兴谋反案继续离间朱元璋和朱文正,一再怂恿鼓励朱文正给岳父谢再兴求情,求朱元璋网开一面,放过谢再兴和剩余的谢家人,但是当着朱元璋的面,他又表达了对谢家翁婿三人的忧虑,由此朱元璋对朱文正五分的忌惮,变成了十分。

恶果是朱元璋对谢再兴谋反案没有详查的耐心,只想尽快杀了谢再兴结案,因为在朱元璋心里,谢再兴,朱元正,徐达翁婿三人的威胁太大了,他必须快刀斩乱麻,将一切可能消灭在发迹的时候,不会原谅任何人的背叛。

另一方面,李善长收买了李文忠的手下,在义乌之战中,乘乱杀死了谢再兴灭口。

为了毁尸灭迹,李善长命人将谢再兴的尸首撞进麻布袋子里,在马蹄下踩得粉身碎骨,碎肉扔进河里喂鱼,所以李文忠沿河撒网似的搜索,一直找不到谢再兴的下落。

家人自缢,谢再兴失踪,弟弟谢四谢五绝望中接受了张士诚的招降,但李文忠念在和谢再兴,徐达,朱文正三人的交情,一再苦劝谢氏兄弟,保证不杀他们,谢四谢五本不想背叛朱元璋,实在逼得没法子,才被迫接受张士诚的招降,他们觉得李文忠是大将,还是朱元璋的亲外甥,说话应该可靠,于是放下武器开城门投降。

可以一切都晚了,此时的朱元璋不可能再听任何求情和劝告,徐达,朱文正,李文忠,甚至李善长也假惺惺求情,他冷酷的对谢四谢五处以极刑,凌迟处死。

不到半年,朱文正被朱元璋栽赃谋反,夺官圈禁,郁郁而终……

而真正的背叛者李善长则位极人臣,风光无限。

作者有话要说:  这样写大家应该能看明白了吧,朱文正和谢再兴谋反案是大明初期的两大奇案,基本无解,以上是我自己根据一些史料的推断

第58章 刨根问底第161章 帝后恩情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46章 踏墨煮梅第220章 公主之争第127章 分崩离析第44章 父女对垒第183章 永不相负第214章 只争朝夕第245章 燕王布局第254章 鸳鸯□□第43章 冥昭瞢暗第167章 青史虎头第120章 燕王心机第29章 指尖情挑第8章 变故横生第188章 步步生疑第82章 宜家宜室第36章 善恶有报第252章 天无情第180章 心内成灰第178章 失意对酌第18章 嗟我征迈第164章 春雷震震第270章 毛骧赴死第48章 城隍□□第240章 收自如第151章 棠棣之华第21章 浮沉无形第175章 速逮射之第234章 久别重逢第78章 生老病死第154章 君威如山第132章 同命相连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244章 王妃难为第91章 情深缘浅第138章 当面揭短第127章 分崩离析第257章 揽朝纲第263章 各自为战第13章 将谁与谋第99章 萤火传情第172章 驾鹤圆寂第254章 鸳鸯□□第89章 无情便休第73章 振臂一呼第102章 风中之烛第67章 乱点鸳鸯第175章 速逮射之第135章 韭山攻防第153章 故技重施第97章 刨墓问底第165章 风雪夜归第95章 桑扈裸行第58章 刨根问底第21章 浮沉无形第25章 深山幽狱第176章 风雨故人第260章 十八相送第117章 烈火燃情第91章 情深缘浅第138章 当面揭短第152章 祸水东引第25章 深山幽狱第167章 青史虎头第179章 军心不忿第180章 心内成灰第76章 后生可畏第37章 火芋传情第81章 兄长立威第27章 愿者上钩143.凿壁偷光第183章 永不相负第150章 劳燕分飞第190章 再次抉择第277章 相爱相杀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251章 因果循环第151章 棠棣之华第13章 将谁与谋第136章 逆转全局第81章 兄长立威第225章 马革裸尸第54章 金兰之交第240章 收自如第83章 姑嫂暗斗第244章 王妃难为第190章 再次抉择第119章 蒙混过关第240章 收自如第82章 宜家宜室第274章 人生重叠第260章 十八相送第217章 倾国倾城第130章 混战杀局第179章 军心不忿第222章 洞房花烛第243章 重返朝堂第189章 相面认亲
第58章 刨根问底第161章 帝后恩情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46章 踏墨煮梅第220章 公主之争第127章 分崩离析第44章 父女对垒第183章 永不相负第214章 只争朝夕第245章 燕王布局第254章 鸳鸯□□第43章 冥昭瞢暗第167章 青史虎头第120章 燕王心机第29章 指尖情挑第8章 变故横生第188章 步步生疑第82章 宜家宜室第36章 善恶有报第252章 天无情第180章 心内成灰第178章 失意对酌第18章 嗟我征迈第164章 春雷震震第270章 毛骧赴死第48章 城隍□□第240章 收自如第151章 棠棣之华第21章 浮沉无形第175章 速逮射之第234章 久别重逢第78章 生老病死第154章 君威如山第132章 同命相连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244章 王妃难为第91章 情深缘浅第138章 当面揭短第127章 分崩离析第257章 揽朝纲第263章 各自为战第13章 将谁与谋第99章 萤火传情第172章 驾鹤圆寂第254章 鸳鸯□□第89章 无情便休第73章 振臂一呼第102章 风中之烛第67章 乱点鸳鸯第175章 速逮射之第135章 韭山攻防第153章 故技重施第97章 刨墓问底第165章 风雪夜归第95章 桑扈裸行第58章 刨根问底第21章 浮沉无形第25章 深山幽狱第176章 风雨故人第260章 十八相送第117章 烈火燃情第91章 情深缘浅第138章 当面揭短第152章 祸水东引第25章 深山幽狱第167章 青史虎头第179章 军心不忿第180章 心内成灰第76章 后生可畏第37章 火芋传情第81章 兄长立威第27章 愿者上钩143.凿壁偷光第183章 永不相负第150章 劳燕分飞第190章 再次抉择第277章 相爱相杀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251章 因果循环第151章 棠棣之华第13章 将谁与谋第136章 逆转全局第81章 兄长立威第225章 马革裸尸第54章 金兰之交第240章 收自如第83章 姑嫂暗斗第244章 王妃难为第190章 再次抉择第119章 蒙混过关第240章 收自如第82章 宜家宜室第274章 人生重叠第260章 十八相送第217章 倾国倾城第130章 混战杀局第179章 军心不忿第222章 洞房花烛第243章 重返朝堂第189章 相面认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