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范正归家

“微臣弹劾枢密使曾布,此战寸功未立,反而抢夺下属灭国之功,鸠占鹊巢抢先上奏下属良策!失职至极。”

突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在朝堂之上,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百官霍然一震,顿时循声望去,只见出面弹劾曾布的赫然是御史杨畏,其矛头赫然指向刚刚得胜归来的枢密使曾布。

任谁都知道攻破大理城所依赖的乃是邪医范正翻越苍山的邪方,这才逼迫大理投降,更别说曾布所上奏的上策移民大宋百姓,以及采用流官治理大理,都是在范正以人为蝗的邪方基础之上。

虽然曾布乃是大理之战名义上最高主帅,并且一战灭掉大理,但是大宋的军中兵将分离曾布并非一言堂,更别说枢密使曾布非但抢功没有抢到手,就连自认为的上策也败于范正的中策。

如今被旧党抓住了把柄,公然在朝堂之上爆了出来,很显然要置曾布于死地。

“不好!”

新党上下大呼不妙,谁也没有想到旧党竟然在此刻发难,突然弹劾曾布。

要知道曾布乃是枢密使,掌控大宋兵权,更是新党的二号人物。

一旦曾布出事,那对于新党来说,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启禀官家,微臣弹劾范太丞滥杀无辜,纵兵劫掠,中饱私囊。”蔡京闻言一顿,立即弹劾范正转移朝堂压力。

范正虽然乃是攻灭大理的首功,但是其行事极为残酷,争议颇大,并非没有漏洞和污点。

“臣等弹劾种朴和姚雄二将,畏敌不前,贻误战机!”更有文官趁机混水摸鱼,打压种朴和姚雄等武将。

经过连续的大战,武将渐渐势大,这让向来崇文抑武的士大夫大为不安,趁机对风头正盛的种朴和姚雄二将打压。

………………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一片混乱,弹劾声满天飞。

“咳!”

随着赵煦一声轻咳,顿时满朝大臣为之一静。

“曾爱卿!对于百官弹劾,你有何辩解!”赵煦看向曾布问道。

曾布不由一叹,自己当初一时的贪念如今终于受到了反噬。

然而他知道自己并没有抢夺成功范正的功劳,百官并没有证据,仅仅是闻风奏事,当下硬着头皮道:“老臣问心无愧!”

“好一个问心无愧,堂堂枢密使竟然敢做不敢当!”杨畏讽刺道。

蔡京皱眉道:“众所周知,大理之战的首功乃是范太丞,曾大人也对其如实上报,并未有抢功之说。”

杨畏冷笑道:“那是因为没有抢到手?”

顿时新旧两党争论不休。

“范太丞,你作为当事人,又有何要说?”

赵煦再次看向范正道。

曾布不由一震,他自然知道自己当初的行为的确有抢功之嫌疑,若是范正记恨于他,当众对其抢功行为进行指责,恐怕他难逃一劫。

范正沉默片刻,豁然抬头道:“启禀官家,如今微臣乃是首功,那自然没有抢功之说。”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范正主动为曾布作证。

就连曾布也不解的看着范正,他和范正的关系并不好,再加上新党和医党的矛盾,他没有想到范正竟然为他开脱。

范正并非好老人,如果能够对曾布一击必杀,范正并不介意,然而范正功劳在手,若是赶尽杀绝恐怕会引起朝野不满,更别说范正还有更重要的目的。

“非但如此,微臣认为朝堂打压出征将领的不正之风必须杜绝,否则狄青的悲剧必将再次上演,大宋将领谁还愿意为国出征?”范正郑重道。

“狄青!”

百官眉头一皱,他们自然对狄青的事情极为熟悉。

仁宗朝,狄青乃是一代军神,出征西南击败侬智高大胜而归,最后官升枢密副使,可以说做到了武将的最高职位。

然而狄青的官位越高,越遭到一众士大夫的排挤,最终抑郁而终。

赵煦眉头一皱,如今朝廷征讨大理的三路大军都遭到朝臣弹劾,这种情况和当初狄青的处境何等的相像。

杨畏顿时大急,连忙辩解道:“臣等绝无此意。”

杨畏不明白,范正明明被曾布抢了功劳,为何会主动替曾布解围,如果范正趁机落井下石,坐视曾布抢功的罪名,凭借官家对范正的崇信,定然让曾布再也无法翻身。

曾布见到事情有转机,当即道:“启禀官家,大理地势和气候险恶,当年大唐十万雄兵就在南诏全军覆没,我大宋必须用尽一切可能的办法获得胜利,再说杀戮过重的乃是西南夷和滇东三十六部,范太丞所带领的宋军可以说秋毫无算,又怎能对其苛责。”

范正接话道:“我等奉命出征,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获胜,如果我等惨败而归,朝廷如何追责,我等亦毫无怨言,如今我等得胜还朝,朝廷三路大军主帅皆被人弹劾,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屡次如此,岂不是让军方心寒,我大宋还有辽夏宿敌环视,胜败皆受打压,又有谁愿意为国死战。”

百官一片默然,他们再一次小看了邪医范正,其行事如此邪魅,让他们再一次失算。

赵煦脸色凝重道:“此乃朝廷得胜还朝的大喜之日,其他杂事莫要再提,传朕旨意,犒赏三军,封赏一众有功之臣。”

“官家英明!”范正躬身拜道。

看着一众官员不解的表情,范正心中冷哼,虽然父亲如今乃是旧党的党魁,但是他却清楚,杨畏等人并不会真心为其出头,只不过拿他的事情作为攻击曾布的武器罢了。

范正自然不会容忍这种行为,且不说曾布的抢功行为已经被他化解,就算和曾布有仇,他也会亲自来报,无需借助他人之手。

更别说,朝堂百官竟然在他凯旋之日公然弹劾三路军主将,这种士大夫的傲慢顿时激怒了范正,比起他和曾布的私人恩怨,文官和武将的宿怨才是他真正目的。

“传旨!升种朴姚雄为湟州正副防御使,官位从四品。”

“枢密使曾布升观文殿大学士。”

曾布豁然一震,拱手道:“老臣叩谢官家之恩!”

虽然观文殿大学士仅仅是一个虚职,但是其却是拜相的必要职位之一。

也就是说,从现在起,曾布就是宰相的候选之一了,其他百官也不由艳羡的看着曾布,

最后赵煦将目光看向范正,他知道此刻大理之战,范正当为首功,然而范正并没有军职,所担任的官位也颇杂,既有太医之位,又有军器监监正,更是掌控皇家银行,实在不宜再添新职位。

“升太医署为太医寺,升太医令钱乙为三品,太医丞范正为四品。”赵煦眼神一闪,大手一挥道。

“太医寺!”百官不由一震,他们没有想到官家为了给范正升官,竟然直接将太医署整体升官。

一直以来,太医署都是在太常寺的管辖之下,由于太医之位较为特殊,太医署一直都是独立的存在,而且地位不显。

自从邪医范正横空出世,医家如日中天,让医家的地位大增,再加上范正深受官家崇信,太常寺早已经无法控制太医署。

如今赵煦直接将太医署拔高一级,让其和太常寺平起平坐,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多谢官家!”

范正顿时大喜道。

他欣喜的并非是个人官位升到了四品,而是太医署终于独立于太常寺外,提升为太医寺,这距离医家成立医部又近了一步。

……………………

朝会结束,百官脸色复杂的离开,很快朝廷的任命很快在朝廷传开,顿时引起一片哗然。

三路大军得胜还朝,朝廷对三路主将封赏升官,百官并不足为奇,然而让百官哗然的竟然是太医署提升为太医寺。

朝野都知道,范正最大的目标就是在朝堂成立医部,然而百官都不以为然,朝廷之所以成立商部,是因为大宋本就重商,商税比重极大,更别说还有辽夏的威胁,让朝廷对商税的依赖极大,这才有商部的筹备。

而医家的太医署本就是太常寺下属的机构,乃是朝堂的边缘部门,若不是出了一个邪医范正,根本不会引起多少关注。

如果是范正一人,以其备受宠信程度和屡出不穷的邪方,日后封侯拜相也不足为奇,但是想要让一个最高

然而让边缘部门的太医署日后和朝堂六部平起平坐,在所有人都看来乃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而如今官家亲自将太医署的地位提升,足以证明官家对范正医部的理念是支持的,至少是不反对的。

也就是说,医部极有可能会出现在朝堂之上。

“太医寺!”

太医署,不,太医寺中,太医令钱乙目瞪口呆的看着朝廷的新任命。

他没有想到天上掉馅饼竟然砸到了他的头上,征战大理的功劳他没有一分,却成为收益最大之人,直接成为朝廷的三品大员,虽然其手中的权力没有丝毫的改变。

然而一个五品的太医令和一个三品的太医令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如今太医令的官位连升两级,医家以后所发出的命令,自然不会如之前那般可有可无了。

当然他也明白,自己的三品官职是官家日后为范正所准备,但是他丝毫也不在乎,毕竟三品官位是他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美事。

其他太医署的官员也纷纷欢呼,太医令三品,太医丞四品,那他们这些太医岂不是也水涨船高,无论是品阶还有上限都将大幅度提高。

更甚者,日后医家更进一步,从太医寺一跃成为朝堂医部,那他们岂不是还能位列朝堂。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其他各部见状,对此不由羡慕嫉妒,若非邪医范正,小小的太医署又岂能有如此机遇。

然而他们却对此无可奈何,谁让他们的长官不是邪医范正。

范正自然不会在意朝廷的议论,如今的他李家大半年,早已经归心似箭。

范府,李清照直勾勾的盯着大门,早有消息传来,范正今日回京,她早已经翘首期盼!

莲儿抱着范直安慰道:“小姐莫急,姑爷如今已经进宫复命,一旦向官家复命,定然会最快回来。”

李清照点了点头,而眼神却是不时的飘向范府大门。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一个身影翻身下马,同样急切的冲向范府。

“少爷!”

早已经等候在门房的范管家不由高呼道。

刹那间,李清照满脸惊喜,只见范正一身戎装出现在范府大门前。

二人四目相对,顿时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我回来了!”

“你回来了!”

二人异口同声道,他们皆是当世最声名赫赫的诗人,然而哪怕他们穷首皓经,将他们写出了最经典的诗词拿出来,也比不上这句话所代表的深情。

李清照看着范正那夜夜念想的脸庞,不由喜极而泣。

“娘亲!”

忽然一声稚嫩的身影,打破了这份情谊。

李清照擦了擦泪水,抱着范直指着范正道:“快叫爹爹!”

“爹爹!”

范直顺从的喊道。

“直儿!”

范正上前,将范直抱在怀中,一股幸福油然而生。

当初范正出征的时候,范直还不会说话,如今无论是走路还是说话皆已经顺畅。

看着家中的妻儿,范正征战千里的疲倦顿时不翼而飞。

大宋朝野不明白范正为何爱出邪方,甚至行事颇为偏执,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大宋所面临的敌人有多么恐怖。

他不想让大宋经历靖康之耻,更不想让华夏文明中断,任由异族统治汉人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儿,守护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文明,他宁愿背负一切。

范府隆重为范正接风洗尘之后,范母就悄然的抱走了范直,将空间留给这对阔别已久的夫妻。

是夜,红帐摇摆良久方息。

李清照趴在范正怀里,脸色红润,听着范正讲述大理之战的惊心动魄。

虽然她早已经从邸报和坊间传言中,听到了夫君一个个邪方,然而当听到范正的亲口讲述,李清照更明白其中的惊险。

为何要用邪方,自然是兵力不足,唯有用邪方,可以说范正的每一次邪方,都是在走钢丝,而幸运的是范正每一次都有惊无险。

第263章 邪方:保险第289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100章 权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药(二合一)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82章 此情无计可消除第209章 医城第二方491.第491章 开封震动第77章 快去请邪医范正第326章 金融之战第252章 神奇的军器监第2章 亲上加亲其生不蕃第231章 听诊器问世第224章 《我侬词》第287章 少年赵佶的烦恼第227章 终成眷属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221章 婚书第351章 简体字大兴468.第468章 方腊第113章 惩奸除恶令(1300订加更)第159章 平夏城第438章 邪方:卫生纸第195章 司马光四大罪第10章 邪方:伤口撒‘盐’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43章 邪方:皇子养猪第243章 西夏来犯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237章 验证鹅颈瓶实验!489.第489章 兵临城下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331章 西夏战败,辽国撤军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174章 辽国调停 (二合一)第63章 赵家算计第56章 家长找上门第196章 功过三七分489.第489章 兵临城下495.第495章 范正反击第443章 西夏变法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60章 二十天筑城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282章 范正护妻第415章 邪方:蝗灾将成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第176章 范正归来第188章 医家作保498.第498章 汴东新区第366章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第72章 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66章 雁过留声,人过留痕第252章 神奇的军器监第358章 变法法家第188章 医家作保478.第478章 种马赵煦第30章 《赵氏神妙帖》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435章 千年人参是毒药第299章 解决厢兵之患第84章 帝王心疾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350章 殷墟464.第464章 科举舞弊案第83章 重现华佗绝学第123章 恶政大赦天下第72章 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第330章 西夏铁鹞子战败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440章 《男儿行》第375章 宋商第207章 炭毒实验第78章 打石膏法第107章 邪术vs邪方(二合一)第60章 起死回生第105章 赵煦的反击(二合一)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434章 辽夏惊恐第284章 曲剧《杨门女将》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第150章 西夏来袭第271章 医闹立法第22章 太学惨案第4章 钗头凤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251章 宋夏和谈第161章 震天雷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第258章 免费义务教育第4章 钗头凤第289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第135章 再也不开邪方了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431章 非处方药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机第410章 石城关破
第263章 邪方:保险第289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100章 权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药(二合一)第194章 追封王安石第82章 此情无计可消除第209章 医城第二方491.第491章 开封震动第77章 快去请邪医范正第326章 金融之战第252章 神奇的军器监第2章 亲上加亲其生不蕃第231章 听诊器问世第224章 《我侬词》第287章 少年赵佶的烦恼第227章 终成眷属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221章 婚书第351章 简体字大兴468.第468章 方腊第113章 惩奸除恶令(1300订加更)第159章 平夏城第438章 邪方:卫生纸第195章 司马光四大罪第10章 邪方:伤口撒‘盐’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43章 邪方:皇子养猪第243章 西夏来犯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237章 验证鹅颈瓶实验!489.第489章 兵临城下第280章 大俗即大雅第331章 西夏战败,辽国撤军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开封城墙第174章 辽国调停 (二合一)第63章 赵家算计第56章 家长找上门第196章 功过三七分489.第489章 兵临城下495.第495章 范正反击第443章 西夏变法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60章 二十天筑城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282章 范正护妻第415章 邪方:蝗灾将成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第176章 范正归来第188章 医家作保498.第498章 汴东新区第366章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第72章 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第66章 雁过留声,人过留痕第252章 神奇的军器监第358章 变法法家第188章 医家作保478.第478章 种马赵煦第30章 《赵氏神妙帖》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435章 千年人参是毒药第299章 解决厢兵之患第84章 帝王心疾第49章 踢馆太医局第350章 殷墟464.第464章 科举舞弊案第83章 重现华佗绝学第123章 恶政大赦天下第72章 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第330章 西夏铁鹞子战败第98章 大宋少年(3800字)第440章 《男儿行》第375章 宋商第207章 炭毒实验第78章 打石膏法第107章 邪术vs邪方(二合一)第60章 起死回生第105章 赵煦的反击(二合一)第152章 耶律公主第434章 辽夏惊恐第284章 曲剧《杨门女将》第44章 开创兽医一脉第150章 西夏来袭第271章 医闹立法第22章 太学惨案第4章 钗头凤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251章 宋夏和谈第161章 震天雷第134章 清算赵挺之第258章 免费义务教育第4章 钗头凤第289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第135章 再也不开邪方了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431章 非处方药第403章 大宋百年危机第410章 石城关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