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神京城外

第267章 神京城外

客栈之中

宝钗和薛姨妈闻听外间薛蟠之言,对视了一眼。

“乖囡,这是怎么一回事儿?”薛姨妈凝了凝眉,问道。

宝钗轻轻摇了摇螓首,杏眸中闪过一抹疑惑,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这时,薛蟠已举步入得厅中,急得团团转,道:“妈,妹妹,表兄那边儿说是华阴的老百姓为大军送行,堵住了城门口。”

薛蟠心头也有一些不爽,这些华阴百姓没事儿凑什么热闹?

薛姨妈也一时没了主张,看向宝钗,

宝钗纤声道:“妈,不妨先打发了人过去盯着,等人群散开一些,咱们再动身,不然人挤人的,省得手忙脚乱的。”

城门口被堵得水泄不通,如果还是大车小车的紧随其后,就容易出乱子。

薛姨妈心绪一定,点了点头,笑道:“是这个理儿。”

说着看向薛蟠,吩咐道:“蟠儿,派人去盯着,待人群散了一些,咱们再启程,倒也不急这一时半刻的。”

薛蟠应了一声,正要离开。

忽在这时,外间一个婆子,来到回廊下,说道:“太太,那位珩大爷打发了亲兵过来,让太太等半个时辰再启程呢。”

其实,贾珩也没想到华阴百姓会来送行,只得立刻着军兵维持秩序,以防发生踩踏、混乱。

另外倒也想起薛家三口,若赶着车往城外来,不定再出什么事儿,就吩咐了亲兵,过来叮嘱薛家不必急着动身。

薛姨妈脸上重又现出喜色,看向宝钗与薛蟠,道:“那咱们再等一会儿就是了。”

薛蟠笑道:“妈,我就说表兄是个有心的,不过,这么多百姓过去送表兄,也不知是怎么个说法?”

这话一出,薛姨妈将征询目光看向宝钗,笑道:“乖囡,你读的书多,可知道这里的门道儿?”

宝钗默然了下,轻声道:“听说官员离任,有送万民伞、遗爱靴的,但罕有听百姓万人空巷,去送领兵大将的,想来,应是表兄剿灭了贼寇,还一方太平,百姓感恩,都去欢送?”

其实,她心头隐隐怀疑是华阴县官吏鼓捣出来的名堂,无非是打着巴结、讨好那年纪轻轻就位高权重的珩表哥的主意。

“可从昨日来看,那位珩表哥性子清冷,这讨好倒也未必合他的意了。”

饶是宝钗洞明世故,一时间也没有弄清缘由。

因为与其“常识”相违,至于昨日放下车帘后,又没有见着军民互助的一幕,自也无从推测缘由。

薛姨妈笑了笑道:“这倒是奇了,为娘也听过官员离任,似有送万民伞这回事儿,但都是一方父母官,给领兵大将的的确没听过。”

薛蟠笑道:“妈,别乱猜了,我去看看。”

分明是想过去凑个热闹。

薛姨妈脸色倏变,急声道:“蟠儿,外面乱糟糟的,如何好去?别是让……人磕着碰着了。”

想说着仔细别让花子拍了去,但一见自家儿子的大脑袋,还有五大三粗的体格,就将后半句话咽了回去,连忙改口。

薛蟠笑道:“我带着小厮过去,不打紧。”

说着,也不多言,拔腿就走。

薛姨妈急忙唤了一声,但见着一溜烟儿跑没影的薛蟠,也有些无可奈何。

“妈,先坐这儿歇会儿罢。”

母女二人坐在厅中,又是静静等了一会儿,叙着话。

约莫小半个时辰,就见得薛蟠已然去而复返,满面春风说道:“妈,妹妹,你们猜怎么着?”

薛姨妈凝了凝眉,嗔怪道:“你这孩子,少卖关子。”

薛蟠哈哈大笑说道:“那些百姓都是去送表兄去的,那人山人海的,这会儿才散,听说是表兄手下的军卒,剿了寇,不扰民不说,还帮着老百姓干活,您说奇也不奇?”

薛姨妈闻言,面色怔了下,诧异道:“还有这回事儿?”

“咱们昨个儿进城时,我原就瞧见了,当时还纳闷儿,怎么一些穿着号服的兵卒,在帮着人修房子。”薛蟠笑道。

薛姨妈道:“这也没什么可稀奇的吧?咱们在金陵时,若是街上沟渠堵了,官府的公人也领着一帮人过来疏通的,乖囡,你说这是什么说法。”

宝钗闻言,杏眸闪了闪,眸光焕彩,柔声道:“那是差人征发的徭役,妈可见过哪家的房子塌了,官府让公人亲自修的?更不要说是这些拿刀弄枪的了。”

心头也有几分惊讶。

她方才还猜测是华阴县官吏为讨好珩表哥,故意在涂脂抹粉,不曾想……

“这是古之贤臣、名将之相。”宝钗思忖道。

这种事例一般只能在史书上看到。

薛姨妈面上现出笑意,道:“也是,那些当兵吃皇粮的,怎么舍得弯下腰干这些,可见,你表兄是个有大能为的。”

宝钗螓首点了点,并不多言,只是心底不由想起那位面色澹然,威严肃重的少年。

薛蟠笑道:“能为还用说?你们是没见着,那手下兵马排得长龙一样,一眼都见不着头儿。”

说到这里,薛蟠眼珠子一转,忽地一拍大脑袋道:“坏了。”

顿时,就让薛姨妈心头一惊,道:“什么坏了?”

“咱们也赶紧动身才是,别落在表兄身后太远。”薛蟠急声道。

薛姨妈也为薛蟠的一惊一乍弄得又气又好笑,她方才还当是什么,道:“那你还杵在这儿,还不赶紧准备车马去!”

薛蟠笑呵呵去了。

薛家三口重又登上马车,循着贾珩率领的果勇营大军,向着神京而去。

却说贾珩这边儿,在一众华阴县百姓的目送下,率领果勇营大军,沿着官道向着神京行进。

骏马之上,宋源落后半个马头,目带忧色地看向贾珩,欲言又止。

贾珩感受到目光注视,笑了笑道:“宋先生有话和我说?”

宋源斟酌着言辞,缓缓道:“大人,百姓夹道欢送,人望众瞩,一旦传扬出去,只怕引得一些宵小攻讦……”

贾珩沉吟片刻,低声说道:“于地方有着功绩的督抚离任,万民相送,依依惜别,也未见这些封疆大吏如何,况我一个三品武官?说来,我也没想到华阴县父老竟有如此盛情。”

他现在还没有到权倾天下,位极人臣,需要自污避祸的地位。

别说是他,就是那些谥号文正的宰辅,位极人臣,也不必全然仿效萧何自污。

不是哪个皇帝都是老流氓刘邦。

再说,开国之初的相国和王朝中期的宰臣,也不可同日而语,一味萧规曹随,不过是东施效颦,徒惹人笑。

况且,在庙堂衮衮诸公眼中,这些泥腿子的声望,自是远远不如士林声望。

因为这些沉默的大多数,都是官僚阶层不放在眼中的“愚民”、“泥腿子”,没有任何话语权。

即所谓,“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宋源闻言,见贾珩胸有成竹,心下稍宽,也不再说什么。

果勇营大军浩浩荡荡,向着神京城迤逦而来。

而就在贾珩中军之后里许之地外的官道上,薛家的车队也于后坠行着。

薛蟠骑着高头大马,昂起一颗大脑袋,望着前方远处如林旗幡,心头欢喜不胜,大脸盘子上笑意繁盛,凑近一旁的马车,隔着车窗对着薛姨妈,说道:“妈,你看前面这几万大军,倒是像给咱们开路一般啊。”

薛姨妈:“……”

贾珩都是没有想到,没有让亲兵护送薛家三口,还能被如此解读,只能说薛大傻子的脑回路,迥异旁人。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就是两天时间。

果勇营大军从华阴县城出发,中途在渭南县县城外稍作休整,终在第三日半晌午行至长安城外的灞桥。

而贾珩班师的消息,也随着一日一日派来军卒入京往兵部衙门禀告行程,以及过往驿站驿卒的急递,为神京城所知。

大明宫,偏殿之中

御案之后,崇平帝正在伏案批阅着奏疏,忽地,殿外进来一个内监,正是戴权,面带喜色,笑道:“陛下,贾子钰派来报捷的信使已经到了兵部了,言大军已至城外。”

崇平帝闻言,抬眸,面上同样有着一丝喜色,放下手中毛笔,道:“朕刚才还想着,也差不多到了。戴权,你出城将旨意传给贾子钰,即刻召他入宫面圣。”

毕竟不是灭国之战,执敌酋之首而还,断没有天子出城相迎的道理。

而崇平帝着戴权前去半是传旨、半是相迎,已颇示恩宠之意。

戴权闻言,先是一愣,笑道:“奴婢这就去。”

心头暗道,这圣眷之隆,实在让人艳羡。

目送戴权离去,崇平帝拿起手中的奏疏,正是贾珩所写,垂眸思索。

在奏疏中,贾珩不仅具陈了募流民为军一事,还说明了用意,“收鲁豫二地青壮以国家财用供养,以防为寇裹挟生乱,滋扰地方。”

“果勇营已补齐兵额,京营诸军似也可募山东、河南之兵充入,但二地逃户众多,若都选入京营,于地方农耕多有不利,况宋时厢军于国家财用也是负累,罢了,等下再面议罢。”

崇平帝念及此处,就是掩下奏疏,转而拿起一份简报,其上文字赫然记载前日华阴县城外,百姓惜别果勇营官军之盛况。

“军民鱼水之情,许这就是亚圣所言,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缘由了。”崇平帝喃喃说着,冷硬的面容上现出思索之色。

神京城,永业坊,王宅后院

午后时分,书房之中,王子腾端坐在紫檀木长条方案后,脸色阴沉,手中拿着一份簿册。

黄花梨制的椅子上列坐着几人,为首之人是一个中年文士,名为方冀,头戴蓝色方巾,身着月白色棉衫,面容清颧,气质儒雅、朗逸,其人是王子腾礼聘而来,处置机谊文字的主簿。

下首则是坐着四将,分别是耀武营都督佥事李勋、扬威营参将庞师立、立威营参将岳庆,奋武营参将姚光,这些将领都是王子腾为京营笼络的心腹。

岳庆年岁三十出头,方面阔口,身形魁梧,沉声说道:“节帅,果勇营今日应回京了,卑职听说果勇营新军已筹齐空额,如论兵力,应为十二团营之最。”

耀武营都督佥事李勋发出一声讥笑:“募一群饭都吃不饱、兵器都没力气拿的流民为兵,会有多少战力?只怕连本将手下一营兵马都打不过。”

王子腾面色淡淡,放下手中的簿册,目光幽寒,心头多少有些烦躁或者说是涌起一股危机感。

不仅是来自宫里圣眷的厚此薄彼,还有京营的一些部将,这些部将原本都是宁国一脉的部将,前日,他召集议着整军一事,就有不少人托词不来。

“若说是等贾珩?贾珩也不受北静王那帮人待见。”

在他看来,如非那位贾子钰在下面“咄咄逼人”,他就不会着急忙慌地着手整顿京营,可从容和五军都督府周旋。

但现在,箭在弦上,却是不得不发。

姚光皱了皱眉,也是附和道:“节帅正要整军,这贾珩,不知从哪儿招募一些流民混入军饷,如何能堪大用,这不是在添乱吗?”

王子腾脸色冷意幽然,道:“流民多非身家清白的良家子弟,难堪大用,此事本帅自会禀奏圣上,予以裁汰。”

然后看向一旁的中年文士,问道:“方先生以为呢?”

方冀沉吟了下,徐徐道:“节帅,学生以为,节帅整顿京营若想功成,恐怕还真离不得这位贾云麾的支持,前日圣上就说,节帅要多与贾云麾商议,学生以为,圣心在彼,不可违拗。”

却是看出了王子腾心头的一些不快和别扭。

王子腾听着方冀的话,面色变幻了,沉吟片刻,道:“方先生可细细道来。”

方冀道:“节帅出身之王家,原就和贾云麾之贾族为姻亲,而贾云麾年纪轻轻,就已功封一等云麾将军,听节帅昨日所言,圣上还有令其独掌一军之意,可谓简在帝心,信重有加……”

说着,面色顿了下,却是瞥见王子腾脸色愈发难看,连忙语气一转,沉声道:“但是,节帅,其人虽年少有为,但资历浅薄,功勋不著,难以服人,如今节帅主持京营军务,正可借其力而扶摇直上,若其不顾大局,再作计较。”

王子腾闻言,目光闪了闪,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是的,这位贾珩纵然再得圣眷,年龄、资历在那摆着,暂时也威胁不到他,甚至他可以利用这位贾子钰。

以往……他对这些手段并不陌生。

念及此处,虽然心头仍有一些别扭,但也不得不承认方冀之言可行。

“待其人还京,节帅可出城相迎,以示亲厚、礼遇,毕竟,圣上也叮嘱过节帅,遇事与其多多商议,那时,节帅顺道儿探探口风,若他识时务也就罢了,若是不识时务,节帅以流民充军一事,再作计较?”方冀笑了笑说道。

王子腾闻言,面上现出欣然,点了点头道:“先生所言甚是,不说其他,他募流民为卒,就不可行,本官如今主管京营整顿,势要为圣上练出一支敢战之军,岂能见其自作主张而无动于衷?”

念及此处,心头打定主意,笑道:“那等下,本官去迎迎他,先礼后兵。”

若是敬酒不吃吃罚酒,那时落在宫里的圣上眼里,就是不识大体,年少轻狂。

不提王子腾如何筹谋,却说贾珩率领果勇营大军,近得长安城。

坐在马上,眺望着不远处巍峨、耸立的长安城,贾珩脸上也不由现出欣然之色。

“诸将听令,各率所部前往南营驻扎。”

却是吩咐着前锋步骑二军,饶行至南城归营。

贾珩则打算率领一部亲兵以及锦衣府诸卫士,大约近百人,自城门而入,前往兵部交令。

因为不是什么帅师伐国,大胜而还,自也不会有天子领文武百官出城相迎。

当然,按说应有兵部之人过来交接,但不知为何未曾见。

而在贾珩目送果勇营诸将领兵向南营而去之后,正要吩咐身后扈从一同进城,却见从城门方向有一骑飞驰而来。

定睛细看,却是一个着飞鱼服的锦衣卫,近得前来,一拉缰绳,勒停了马。

身姿苗秀、气质英武的女骑士,在马鞍上端坐,拱手道:“贾云麾。”

贾珩看清来人,拱手还了一礼,笑了笑道:“原来是夏侯指挥。”

不是旁人,正是夏侯莹。

夏侯莹那张英秀、清冷的玉容上,面无表情,只是目光深处蕴藏着复杂之色,清声道:“晋阳殿下的马车,就在前面恭候云麾,还请云麾至前方一叙。”

贾珩闻言,就是一愣,心头又惊又喜,问道:“她……公主殿下怎么来了?”

晋阳长公主能出城迎他,却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贾珩默然了下,转头对着一旁的曲朗,说道:“曲千户,你先领着人进城,一来到兵部衙门交令,二来派人到宁荣街宁府上知会一声,我稍后就到。”

之后,他或许去兵部坐一会儿,然后递牌子入宫面圣,至于回家,反而是面圣之后了。

曲朗也不多言,拱手应道:“是,大人。”

挥手吩咐着扈从先行离去。

然而,正待拨马而走,却见前方数骑扬鞭而至。

(本章完)

第1176章 薛姨妈:乐安郡主?这又是哪一位?第1269章 贾珩:我能有什么罪?(第626章 上下同欲,同甘共苦第866章 甄晴:辅幼主,摄国政,她临朝称制第642章 秦可卿:薛妹妹,邸报上怎么说?第845章 甄雪:王爷让她好好打扮打扮……(第263章 薛蟠:珩表兄,我是文龙啊第1281章 真是一天问三遍,珩大哥,你嘛时候第552章 先斩后奏,便宜行事?第800章 崇平帝: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第630章 贾珩:大晚上的,来都来了……第741章 贾珩:这倒是个好主意第1432章 这大清真是要完了。第356章 凤姐:又是羡煞人,又是气煞人呢第993章 宋皇后:真是一头小狐狸(三 更求月第1664章 皆成刀下之鬼!(月初,求月票!)第648章 两江官场同气连枝,岂能见死不救?第1423章 炮轰盛京城!(求月票!)第856章 秦可卿:不是,怎么突然叫着她夫人第956章 济尔哈朗:皇兄,平安州到了第6章 此事可有为难之处?第52章 三日之后,中秋迎亲!第991章 宋皇后:好端端的,她突然想着生孩第315章 宝钗:还能怨着人家不成?第315章 宝钗:还能怨着人家不成?第591章 贾珩:所以,殿下还是为女儿身的好第653章 贾珩:黛玉这是……害羞了?第771章 沈邡:佞幸之臣当道……第1489章 咸宁公主:怎么,还看呢?第1310章 李纨:凤丫头,你莫要以己度人第1205章 宝钗:那样就是他的长子了。第1643章 贾珩:已然是初见峥嵘第946章 崇平帝:不知多少人想看他们君臣翁第1281章 真是一天问三遍,珩大哥,你嘛时候第58章 机事不密则害成第672章 晋阳长公主:……以后就是两个人宠第1238章 宋皇后:她才不到四十岁她有错吗?第602章 咸宁:所以,婵月和……她要来了?第1007章 宋皇后:谁还能管着她心底怎么想?第1076章 崇平帝:严柳二人,皆是一丘之貉!第1276章 贾珩:你非要这样想,我也没办法。第380章 熙和殿中,五问杨国昌!第531章 崇平帝:……朕其可乎?第731章 贾珩:来人,拖下去,严刑拷问!第1508章 贾珩:这个雷迟早都会爆第436章 崇平帝: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第1102章 贾珩:自古以来就是汉土!第1027章 秦可卿:虎死不倒架,输人不输阵第1506章 卫郡王势必身败名裂!第1028章 秦可卿:不是,你还挺骄傲是吧?第1049章 甄晴:怎么不踢,男孩儿不是都调皮第115章 荣庆堂中第1165章 宋皇后:疯了,疯了!第1095章 军心浮动,即行劫营!第988章 戴权:女婿半个儿。第644章 公怫然不悦,携扈从微服暗访……第751章 宋皇后:当夜至三更,凉衾微寒,孤第1309章 凤姐:这个冤家终于应允给她一个孩第1194章 宋皇后:万一再珠胎暗结,天爷第1608章 陈然:号令诸军,撤出关城第1250章 崇平帝:不要打草惊蛇第382章 宋皇后的担忧(感谢书友“第一因”的第1724章 新朝新气象第614章 晋阳: 婵月可就在隔壁呀……第79章 政老爹……然之。第743章 甄兰:妹妹,你看那永宁伯来了……第138章 除恶务尽第1232章 宝琴:赐婚也不一定是只要两个罢?第291章 承骨肉分离之痛第80章 人心自有公论第1008章 贾珩:毕竟,宝玉罪不至死第620章 尤为重视农耕水利……第312章 真不愧是宁国后人,将门子弟,好手第1552章 宋皇后:这个混蛋,外面有人啊第206章 人在东城,嫖到失联第504章 元春: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第69章 生不如死第1185章 贾珩:他并无其他奢求,让李小纨第1409章 多尔衮: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第1013章 李纨:上面明明有印章的,还非要问第1075章 岳讬:谁扔的炮仗?第1243章 事急矣,当行酷吏手段,资应王事!第65章 见一叶而知秋第248章 不以剿寇多少为赏,而以戡乱治平为第514章 宝玉:珩大哥这是把我忘了?第754章 甄晴:他腻了,腻了?第180章 卑职有罪第1676章 贾珩:最后一块儿改朝换代的拼图第1484章 魏王: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第1136章 甄晴:什么礼都没有办,就稀里糊涂第1481章 贾珩:二太太,你也不想二老爷的仕第1496章 楚王:子钰,救我!子钰救我!第1271章 贾珩:圣上,微臣择日启第1257章 贾珩:顺其自然,不可强求第885章 宝钗:就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儿一样第188章 刺破宝玉的面纱第1085章 宋皇后:那小狐狸,又打赢了一场胜第482章 元春二梦第391章 藏都藏不住的欢喜第624章 贾珩:留个门,只是想……亡命天涯
第1176章 薛姨妈:乐安郡主?这又是哪一位?第1269章 贾珩:我能有什么罪?(第626章 上下同欲,同甘共苦第866章 甄晴:辅幼主,摄国政,她临朝称制第642章 秦可卿:薛妹妹,邸报上怎么说?第845章 甄雪:王爷让她好好打扮打扮……(第263章 薛蟠:珩表兄,我是文龙啊第1281章 真是一天问三遍,珩大哥,你嘛时候第552章 先斩后奏,便宜行事?第800章 崇平帝: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第630章 贾珩:大晚上的,来都来了……第741章 贾珩:这倒是个好主意第1432章 这大清真是要完了。第356章 凤姐:又是羡煞人,又是气煞人呢第993章 宋皇后:真是一头小狐狸(三 更求月第1664章 皆成刀下之鬼!(月初,求月票!)第648章 两江官场同气连枝,岂能见死不救?第1423章 炮轰盛京城!(求月票!)第856章 秦可卿:不是,怎么突然叫着她夫人第956章 济尔哈朗:皇兄,平安州到了第6章 此事可有为难之处?第52章 三日之后,中秋迎亲!第991章 宋皇后:好端端的,她突然想着生孩第315章 宝钗:还能怨着人家不成?第315章 宝钗:还能怨着人家不成?第591章 贾珩:所以,殿下还是为女儿身的好第653章 贾珩:黛玉这是……害羞了?第771章 沈邡:佞幸之臣当道……第1489章 咸宁公主:怎么,还看呢?第1310章 李纨:凤丫头,你莫要以己度人第1205章 宝钗:那样就是他的长子了。第1643章 贾珩:已然是初见峥嵘第946章 崇平帝:不知多少人想看他们君臣翁第1281章 真是一天问三遍,珩大哥,你嘛时候第58章 机事不密则害成第672章 晋阳长公主:……以后就是两个人宠第1238章 宋皇后:她才不到四十岁她有错吗?第602章 咸宁:所以,婵月和……她要来了?第1007章 宋皇后:谁还能管着她心底怎么想?第1076章 崇平帝:严柳二人,皆是一丘之貉!第1276章 贾珩:你非要这样想,我也没办法。第380章 熙和殿中,五问杨国昌!第531章 崇平帝:……朕其可乎?第731章 贾珩:来人,拖下去,严刑拷问!第1508章 贾珩:这个雷迟早都会爆第436章 崇平帝: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第1102章 贾珩:自古以来就是汉土!第1027章 秦可卿:虎死不倒架,输人不输阵第1506章 卫郡王势必身败名裂!第1028章 秦可卿:不是,你还挺骄傲是吧?第1049章 甄晴:怎么不踢,男孩儿不是都调皮第115章 荣庆堂中第1165章 宋皇后:疯了,疯了!第1095章 军心浮动,即行劫营!第988章 戴权:女婿半个儿。第644章 公怫然不悦,携扈从微服暗访……第751章 宋皇后:当夜至三更,凉衾微寒,孤第1309章 凤姐:这个冤家终于应允给她一个孩第1194章 宋皇后:万一再珠胎暗结,天爷第1608章 陈然:号令诸军,撤出关城第1250章 崇平帝:不要打草惊蛇第382章 宋皇后的担忧(感谢书友“第一因”的第1724章 新朝新气象第614章 晋阳: 婵月可就在隔壁呀……第79章 政老爹……然之。第743章 甄兰:妹妹,你看那永宁伯来了……第138章 除恶务尽第1232章 宝琴:赐婚也不一定是只要两个罢?第291章 承骨肉分离之痛第80章 人心自有公论第1008章 贾珩:毕竟,宝玉罪不至死第620章 尤为重视农耕水利……第312章 真不愧是宁国后人,将门子弟,好手第1552章 宋皇后:这个混蛋,外面有人啊第206章 人在东城,嫖到失联第504章 元春: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第69章 生不如死第1185章 贾珩:他并无其他奢求,让李小纨第1409章 多尔衮: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第1013章 李纨:上面明明有印章的,还非要问第1075章 岳讬:谁扔的炮仗?第1243章 事急矣,当行酷吏手段,资应王事!第65章 见一叶而知秋第248章 不以剿寇多少为赏,而以戡乱治平为第514章 宝玉:珩大哥这是把我忘了?第754章 甄晴:他腻了,腻了?第180章 卑职有罪第1676章 贾珩:最后一块儿改朝换代的拼图第1484章 魏王: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第1136章 甄晴:什么礼都没有办,就稀里糊涂第1481章 贾珩:二太太,你也不想二老爷的仕第1496章 楚王:子钰,救我!子钰救我!第1271章 贾珩:圣上,微臣择日启第1257章 贾珩:顺其自然,不可强求第885章 宝钗:就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儿一样第188章 刺破宝玉的面纱第1085章 宋皇后:那小狐狸,又打赢了一场胜第482章 元春二梦第391章 藏都藏不住的欢喜第624章 贾珩:留个门,只是想……亡命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