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亲戚?进宫?”
许氏也是个心急的,生怕真有亲戚进过宫,然后得罪了秦姑姑,那可就不妙了。
虽然刚才来路上,容月安慰许氏,哪怕真得罪了,这不是还有秀秀的关系在嘛。
更何况,人家秦姑姑也不会来故意找自家麻烦吧?
让许氏放宽心。
可许氏哪里能放宽心。
你想,二蛋以后要进京赶考吧?
人家秦姑姑确实在这儿看在秀秀的份上,不来为难自己家。
可京城不是人家的大本营?
万一秦姑姑到时候使坏呢?
人家或者压根不用干嘛,只要在信里,随便和皇帝,或者国公爷一提……
倘若真有什么亲戚在京城当宫女,又横死了的,许氏是觉得,索性就不让二蛋赶考了,以后如了他的愿,让他当讼师得了……
“娘,你别急,慢慢让外婆回想回想。”容月倒是不怎么急,给秦氏倒了杯茶,然后安抚许氏道。
“容月啊,这是不是你们看着你们二婶家的二儿媳妇,有亲戚是在宫里的,觉得有啥便宜好占,所以,也想有亲戚在宫里啊?”
秦氏眼珠子一转,然后道,“容月,你老实告诉外婆,是不是觉得人家在宫里很风光,所以,你也想进宫当宫女?”
自己的外孙女自己知道,确实聪明,不过,有的时候就怕人太聪明,聪明过头反而会坏事。
反倒是憨人有憨福!!
容月本来刚端着茶碗在喝的,被秦氏这么一说,一激动,一口茶给喷了出来。
“你看你这孩子,毛毛燥燥的,不是外婆小瞧你,做生意倒是不错,也机灵,不过,我告诉你,这在宫里生活,越机灵,越聪明的人,活得越短命!!”
秦氏郑重其事的告诫道。
“外婆,我哪有那想法啊,我好好的掌家娘子,干嘛要去当奴才,管他是皇帝的奴才还是王爷的奴才,奴才就是奴才,我没兴趣!!”
不过,为啥外婆居然知道在宫里,越机灵,越聪明的人,越短命啊!!
这可不是一般农村妇女会讲的话啊!!
倘若自己不是穿越人,倘若不是以前看了很多宫斗小说啥的,自己压
根也不会知道好么!!
“没兴趣那是最好,我就怕你一时想歪了。”秦氏拍了拍胸口定了定惊说道。
秦氏知道容月没兴趣去当什么宫女的,便静下心来听许氏说道。
听完过了半晌,秦氏才道,“无论是你爹那边还是我那边,可都没有人当宫女的,你也知道,你爹那边以前也算是读书人家,怎么可能送子女去当宫女的。”
对于自家外公的身世,容月大概也知道一点点,可以说许家或者是秦家两家基本都算是古代的小资家庭,要不然,秦氏也不会认识字了。
在古代,哪怕是一般的富农家,男丁也不可能认识字,就拿曾经的花家来说,也算是富农。
花水木就不说了,不是人家亲生的,可花老二和花老三也就认识几个简单的字罢了。
据花正杰说,也是花老四读了书,偶尔教兄长几个字啥的。
至于第三代,也就花正一去读书,像花正栋和花正杰不也没读书。
所以,在古代,一般是家境优良,又是书香门第的人家,才会让女儿读书。
这也是容月感觉很奇怪的原因。
烂船还有三千丁呢,怎么当年外婆就把许氏配给了花水木?
“外婆啊,这事啊,其实不急,你确定真没有?要不你再想几天,给我们答复也成。”
“那是肯定没有的。”秦氏斩钉截铁的说道。
“你爹家当年没有破落的时候,那也是使奴唤婢的,怎么可能会让家族的子女去当奴才的,这还要不要脸了,以后还要不要晋升仕途了?”
秦氏一脸严肃的说道,“至于我们家,虽然不如你爹家好些,可也不可能让家族中的女子进宫当奴才的。这种事儿传了出去,咱们秦家要不要在十里八乡混了?”
容月一想也对。
秦许二家虽然现在家道中落,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最最要面子了。
虽然像秦姑姑这样确实风光,可是,死在宫里的又有多少。
要不然,也不会每几年要招女子进宫的时候,就会有富户人家出银子买穷人家女儿来顶替了。
“外婆,我也就多口一问,这不是为了二蛋的将来嘛,或者人有相似呢。”
容月见秦氏这样,也放心下来了。
那么,接下去便可以办自己的大事了。
秦姑姑自从把书信送出之后,便也就在园子里种种花养养草,偶尔召秀秀过来聊聊天。
而国公爷则也跟着秦姑姑住了过来,美其名曰要陪着秦姑姑,实际上也是在行宫有很多的不妥和不方便。
而据正杰所说,国公爷和郭氏兄妹倒是一直保持着联系。
像郭氏兄妹所在的通政司算是情报组织,二人不怎么出去派任务,不过,倒是挺能知道一些朝堂上的风向。
可以说国公爷当初放了他们兄妹一马,也是给自己招笼了两员得力干将。
毕竟,以国公爷的身份,现在想要安插人手去通政司,压根是不可能的,而他又远在江南,朝堂上的事自然不知道。
虽然他在京城也是有耳目的,不过,毕竟没有郭氏兄妹那样,能对时事有所了解。
“你是说,明年我们这边要对倭寇动手?真的假的?”容月一听正杰所说,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说道。
“骗你做什么,只不过,我们这边相对是内陆还好些,唉,容月你误我啊,你想,倘若我今年跑去当兵,指不定能拼下一场富贵来呢!!”
花正杰一脸惋惜的说道。
“你以为上战场是这么好玩的?那是把脑袋系在裤腰管上的,能够马革裹尸已经算是运气很好了。”
容月气呼呼的说道,“你看看隔壁村的那个谁谁谁,人家回来的时候,那是骨灰,还不是全部的骨灰,还不知道另外的骨灰被拿去干嘛了呢,你想,死了,也没全尸,你乐意?你高兴?”
“还有那个王台乡的那三兄弟,三个去,十几年来,谁回来过,据说七八年没踪影了,最近的一封家书,还是七八年前,说死了两个,还有一个腿残了,人家的老爹和老娘就每天靠着村里谁丢点给他们吃吃,要不然,早饿死了……”
这些事儿,自然是之前钱氏打听来的。
别看江南地区富裕,不过,每个村每个乡的,都会有这种悲惨的事儿,那时候,钱氏说过,容月也记住了。
“还真是巧了,人家王台乡的,也是三兄弟,你们不也是三兄弟?”
容月越说越夸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