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亲戚

陈静之离去之后,偌大的凌虚阁里,只剩下萧太后一人,这位启国当今最有权势的女人,呆呆的坐在主位上,望着远方发呆。

老实讲,萧太后并不是那种特别精明强干的女子,她比起她的丈夫成康皇帝,要差的很多。

所以她才会犹豫不决。

如果是赵睿坐在这里,就不会有这么多问题,那位成康皇帝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控全局,哪怕赵显远在千里之外,一举一动也逃不过赵睿的遥控,可是萧太后不行。

她一来在朝中没有太大的威望,二来手中的权柄太少,唯一执掌禁军右营的胞弟,还被赵显关在了夔州城。

此时,这位皇太后心中万分纠结。

按照成康帝生前的嘱咐,她是不愿意跟赵显彻底撕破脸皮的,但是现在的局势来看,如果不对西征的肃王加以限制,恐怕那个年仅二十岁的堂弟,真的会带给临安一个天大的惊喜……

就在萧太后犹豫不决的时候,大内官李怀重新回到了凌虚阁,这位大宦官低着头,语气轻柔。

“启禀太后娘娘,有一个紫衣道人,持希夷真人的信荐而来,自称是西楚国师,在宫门外头求见娘娘…”

“希夷真人的信荐?”

陈希夷去年到今年大半年的时间里,数次把赵睿从生死边缘拉回来,因此启国皇室上下,都对这位仙风道骨的老神仙极为尊重,即便是萧太后,对陈希夷也颇为感激。

“希夷真人说什么了?”

李怀轻声道:“希夷真人倒没有说什么别的,只是帮着证明了这个紫衣道人的身份而已。”

“西楚国师……”

萧太后皱着眉头思考了片刻,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

“罢了,既然是希夷真人的朋友,哀家就见上一见,你把他带到凌虚阁来。”

“是。”

李怀躬身退出了偏殿,没过多久就领着一个黑发紫衣的道人走进了凌虚阁里头,李怀在偏殿门口停住脚步,伸手虚引。

“这位道长,太后娘娘就在里头。”

赵传禄弯下身子,对着李怀打了个稽首。

“有劳这位公公了。”

李怀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凌虚阁,去紫心殿陪伴小皇帝去了。

赵传禄微微一笑,迈步走进了凌虚阁的偏殿。

偏殿之中,萧太后已经不再是方才那种呆呆的表情,而是变成了面带淡淡的微笑,显得温和又不失威严。

赵传禄理了理自己宽大的紫色道袍,云淡风轻的拱了拱手,声音清朗:“郢都赵传禄,见过太后娘娘。”

萧太后微笑道:“赵真人多礼了,请坐。”

赵传禄也不客气,自己找了个矮桌跪坐下来,对着萧太后点了点头:“多谢太后娘娘。”

萧太后淡然道:“眼下贵我两国正在交战,不知道赵真人不远千里而来,有何贵干?”

说到这里,萧太后似笑非笑:“贵国的韩当大将军,被我大启肃王打的大败,莫非赵真人此来,是替西楚求和的?”

赵传禄摇头道:“太后误会了,老道只是借住在郢都,并不是楚国人。”

萧太后仍旧面带微笑。

“赵真人身为西楚国师,又是坊间流传的三大道人之一,事迹早已经流传甚广,哀家曾听说真人自小在郢都长大,怎么现在就突然不是楚国人了?”

“自小在郢都长大不假,可未必就是楚国人了。”

赵传禄好整以暇的捋了捋自己的长须,颇有些感慨的说道:“老道今年七十六岁,是两岁那年家里遭逢大难,被家中长辈带到郢都城安家的,转眼七十多年过去了,家中长辈早已经不在尘世,只留下一句祖训,告诫我们这些赵家后辈,永远都是客居郢都。”

说到这里,老道士抬头看了一眼萧太后,笑了笑:“说起来老道还跟太后娘娘有些亲戚,太后娘娘如今在夫家当家做主,可否知道七十四年前赵家发生了什么?”

“七十四年前……”

萧太后皱起了眉头,默默盘算了一番年号之后,这位赵家的媳妇骤然睁开眼睛,惊道:“你是当年世宗皇帝之时,十王之乱的余孽?!”

如今的皇帝赵寿,是启国的第八代皇帝了,而世宗皇帝,则是第三代皇帝!七十四年前,世宗皇帝在位之时,赵家的藩王还有封地私兵,那时十王并起,要夺取临安,幸赖世宗皇帝英明神武,一一平定十王之乱,并且借此机会大肆削藩,把启国的藩王权柄,削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而当年的十王后人,也大多被世宗皇帝屠戮殆尽,只不过还是有一些漏网之鱼不知去向,听这西楚国师的口气,他竟然是当年十王之乱之时,遗落在西楚的血嗣!

赵传禄洒然一笑:“老道虽然做了出家人,但是俗世姓名一直未改,太后娘娘不妨算一算,这“传”字辈在赵家该是什么辈分?”

萧太后闭口不答。

她嫁进赵家已经二十余年,对于赵家宗室的情况自然了如指掌,她的儿子赵寿,是“延”字辈,丈夫是“宗”字辈,再往上是赵长恭的“长”字辈,然后就是赵成器那一辈的“成”字辈。

而这个“传”字,比起成字辈还要高上一辈!

原先萧太后并没有把赵传禄这个“传”字放在心里,现在听到赵传禄这么一说,才恍然大悟。

不过赵传禄等人,已经离开启国七十四年,启国也不可能承认他们的身份,所以萧太后只是微微吃了一惊,并不是太过放在心上。

“赵真人是十王之中哪一家的后人?”

赵传禄淡然道:“江陵郡最后一代江陵王,正是家祖。”

萧太后点了点头,开口问道:“赵真人在西楚郢都待了七十多年都不曾回来认亲,这一次特意来见哀家,不会是为了要认祖归宗吧?”

赵传禄微笑摇头。

“之所以说这些陈年旧事,只是为了向太后娘娘说明,老道此来,不止是站在楚国的立场上。”

这位西楚国师眯着眼睛说道:“太后娘娘可能不知道,你们家的那位肃王殿下,如今已经兵进涪州了,等他打下涪州府,就可以一路平推到郢都城下!太后娘娘不妨想一想,那时这位肃王殿下的影响力,将会在启国大到什么地步?”

不等萧太后回答,这个老道士就自顾自的说道:“真到了那时候,莫说老肃王赵长恭及不上这位新肃王,就算是七十多年前的十王加在一起,也未必赶得上这一个肃王。”

萧太后面色阴沉,冷笑道:“赵真人说了这么多,无非是为了给楚国说情,此次是西楚先进攻我大启藩属国,我大启不过是反击而已,此战所有后果,都该由西楚独自承担!”

赵传禄不慌不忙。

“可肃王殿下就算打到郢都城下,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甲子以前,苏定边大将军也曾经打到过郢都城下,最后还不是乖乖的带兵退回函谷关以内?楚国国力毕竟胜出一筹,赵家可以借势胜一时,却不能胜一世,肃王他就算打下了再大的疆土,也是守不住的。”

萧太后皱眉不止,过了片刻,她才低声道:“我大启或许无力占据函谷关以西的土地,但是赵真人莫忘了,函谷关西面,现在还多了一个西陈,有了西陈割据西楚势力,我大启西陲就再无边患了!”

这些征伐西楚的理由,都是赵显曾经跟她汇报过的,萧太后都一一记了下来。

“罢罢罢,既然萧太后执意如此,老道也没有办法劝阻,太后娘娘只当老道没有来过就是了。”

说罢,这个老道士转身就要离开凌虚阁,临走之时,这个年逾古稀的黑发道士转过身子,对着萧太后哈哈一笑。

“太后娘娘,赵家七十多年前是我江陵王一脉出走他国,过几年,怕是成康帝一脉也要被逼得出走他国!”

“甚至,你们未必有机会能够走的出去。”

说完这句话,老道士飘然远去,萧太后死死的看着赵传禄离去的方向,把嘴唇咬出了血。

过了不知道多了,萧太后才颤声开口,

“李…李怀,去把陈静之喊进宫里来!”

第二百七十六章 穷途末路第八十一章 讨价第一百九十九章 用人制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败!第一百七十章 外放第六十章 病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长公主城第八十五章 瞬息万变第七十四章 约会第十七章 怒气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司马第一百九十五章 萧老头第七章 不许动第六十章 脂粉第四十六章 诊病第一百四十七章 松了口气第一百四十章 “演讲”第三百二十五章 心愿第三十一章 冷兵器的哀鸣第十七章 怒气第九章 为什么?第三百二十章 没治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篝火第九十二章 国运之争第一百九十四章 探监第一百一十章 生死之争第一百三十五章 四封信第十二章 上朝第三百章 兵进郢都!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退还是进?第三百一十七章 木楼议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大罪第二十八章 索赔第四十一章 小心眼的赵显第一百五十七章 很有意思人第三百章 兵进郢都!第四十二章 人民群众的举报第三百二十七章 教育第八章 乃父之风第四十四章 药浴第四十七章 赵公子,跟我造反吧!第一百二十章 杀心第五十五章 落子布局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会淡第一百三十六章 上门第八十章 撩妹第四十七章 静心斋第七十八章 庙堂之高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秋宴第一百九十二章 假如第七十六章 两鞭子第六章 肃王宗祠里有女鬼?第三十六章 闹事第三章 结盟第十一章 杂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罚第七十八章 共伐临安第二百二十四章 阴冷第一百六十一章 战绩第七十二章 政事堂第十章 挡箭牌的反击!第八十一章 西北俱缟素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权第四十八章 成康罢朝第一百五十五章 女子心机第四十八章 明教揽月分舵第十三章 你是什么东西第六十四章 发难第九十章 好人第六十六章 探望第十九章 胡闹第一百一十章 生死之争第二十八章 承诺第九十四章 煞星第九十章 邀请第十三章 聘请第六十九章 村长第七十八章 庙堂之高第三十四章 托孤第二十二章 后院起火第四十四章 插曲第二十章 甥舅第一百一十二章 愤怒的赵宗显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诈!第一百三十一章 出力第九十二章 国运之争第八十二章 入宿第一百二十一章 愿为我齐王否?第七十九章 等第一百七十三章 争一争未来第六十一章 放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出力第十一章 找了个活(为失落之战歌加更)第六十二章 字迹第一百零八章 岳父大人在上第七十六章 郢都公主府第三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五十六章 表妹第九章 阎王贴第二百一十一章 喝药
第二百七十六章 穷途末路第八十一章 讨价第一百九十九章 用人制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败!第一百七十章 外放第六十章 病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长公主城第八十五章 瞬息万变第七十四章 约会第十七章 怒气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司马第一百九十五章 萧老头第七章 不许动第六十章 脂粉第四十六章 诊病第一百四十七章 松了口气第一百四十章 “演讲”第三百二十五章 心愿第三十一章 冷兵器的哀鸣第十七章 怒气第九章 为什么?第三百二十章 没治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篝火第九十二章 国运之争第一百九十四章 探监第一百一十章 生死之争第一百三十五章 四封信第十二章 上朝第三百章 兵进郢都!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退还是进?第三百一十七章 木楼议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大罪第二十八章 索赔第四十一章 小心眼的赵显第一百五十七章 很有意思人第三百章 兵进郢都!第四十二章 人民群众的举报第三百二十七章 教育第八章 乃父之风第四十四章 药浴第四十七章 赵公子,跟我造反吧!第一百二十章 杀心第五十五章 落子布局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会淡第一百三十六章 上门第八十章 撩妹第四十七章 静心斋第七十八章 庙堂之高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秋宴第一百九十二章 假如第七十六章 两鞭子第六章 肃王宗祠里有女鬼?第三十六章 闹事第三章 结盟第十一章 杂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罚第七十八章 共伐临安第二百二十四章 阴冷第一百六十一章 战绩第七十二章 政事堂第十章 挡箭牌的反击!第八十一章 西北俱缟素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权第四十八章 成康罢朝第一百五十五章 女子心机第四十八章 明教揽月分舵第十三章 你是什么东西第六十四章 发难第九十章 好人第六十六章 探望第十九章 胡闹第一百一十章 生死之争第二十八章 承诺第九十四章 煞星第九十章 邀请第十三章 聘请第六十九章 村长第七十八章 庙堂之高第三十四章 托孤第二十二章 后院起火第四十四章 插曲第二十章 甥舅第一百一十二章 愤怒的赵宗显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诈!第一百三十一章 出力第九十二章 国运之争第八十二章 入宿第一百二十一章 愿为我齐王否?第七十九章 等第一百七十三章 争一争未来第六十一章 放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出力第十一章 找了个活(为失落之战歌加更)第六十二章 字迹第一百零八章 岳父大人在上第七十六章 郢都公主府第三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五十六章 表妹第九章 阎王贴第二百一十一章 喝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