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火枪雏形

苏永贵一听,精神一振,忙说道:“岳将军,下官以前是和陈规大人共事的,见他在研究一种装填火药,以发射瓦罐的铜管……但我觉得他那个铜管太大了,我便想弄一种能发射钢珠射击敌人,小一号的铁管……”

他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道:“陈大人当主事时,还好说,因为他也在研究这个东西,所以我的材料可从他那里拿。但他被调到明州水师任主簿后,管我们武器监的主事就不肯再拔材料给我了,认为我研究用铁管装填火药去发射钢珠是无稽之谈。哪怕我将样品给他们看了,他们也不屑一顾……”

“你那样品在何处?能拿来我看看吗?”岳云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这比火炮小一号的铁管,能发射钢珠的,岂不就是最初的火枪吗?

“哦,那样品在我房间的,我马上去拿!”苏永贵见岳云很感兴趣,心中大喜。

他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跑回自己房间拿出了一根竹筒,然后递给岳云道:“将军,这就是我研制的火筒,因为工部的主事不肯给我铁管,我就只得用竹筒作筒身了,它可以发射钢珠。不过就是容易炸膛,如果能用铁管做筒身,想必能够好很多!”

岳云接过这火筒,只见它是用粗大的楠竹筒身做成的,底部有一个塞子,可以从后面装填火药,在尾部的筒身处还有一个小孔,插着一根引信捻子。而在筒口则放有一颗圆形的白色钢珠,正嵌在上面,只要点着了这引信,想必火药爆炸的冲力就能将这钢珠发射出去。

这不就是突火枪的雏形吗?岳云拿着这只火筒,心中不禁欣喜若狂。

在历史上,第一只突火枪是南宋开庆元年寿春府始造。据《宋史.兵志》记载,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点火后“子窠发出,如砲声,远闻百五十余步”。这里说的“子窠”是一种弹丸。

而突火枪则是由火枪发展演变而来。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只火枪,是南宋绍兴二年,陈规守德安(今湖北安陆)时,制成长竹杆火枪20支,用以喷射火焰,焚毁敌人的大型攻城器械“天桥”。

南宋绍定五年,金军曾用飞火枪同蒙古军作战,其制是以16层纸卷成筒,长2尺(约合0.62米)许,内实火药及铁滓、磁末等,再绑缚在矛的前端,临阵燃之,以烧灼蒙军人马,喷火后再用矛格斗。突火枪同上述火枪相比,已经从喷射火焰烧灼敌人的管形喷射火器,发展为发射弹丸杀伤敌人的管形射击火器。

突火枪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其发射原理是后世步枪、火炮发射原理的先导。

岳云拿着这只火筒,暗道:在历史的长河中,汉人曾经有多次从冷兵器时代过渡到热兵器时代的机会,但最后却在自己政权的儒弱无能和异族的打击下埋没了。

这本应在公元1141年就问世的突火枪,却因为工部主事的官僚作风,就硬拖到了一百多年后的公元1259年,因为蒙古人入侵,而不得不加快研制武器的速度。这样才把突火枪造出来。

如果能够提前研制出突火枪,再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说不定汉人便能抵抗住后来的蒙古军队,避免崖山之后无中国的悲剧出现了。

“永贵,这东西的确是很有前途的武器,我就把它命名为火枪了,你就安心弄这个东西吧!钱的事你不用担心,我会吩咐优先照顾的。现在元则也在研究火炮……也就是你说的大一号的铜管。你们研究的东西其实有共通之处,互相探讨一下吧。争取早日能让这武器用在对抗金人的战斗中!”岳云郑重地说道。然后将那只竹火筒还给了他。

苏永贵听闻之后大喜,亦十分感动。他接过竹火筒,身岳云躬身行了一礼,正色道:“属下一定竭尽全力,决不辜负将军厚望!”

绍兴十一年十月十五日,岳云的舰队终于开回了台湾淡水港。和他一起回来的,除了高宣、苏永贵等一干工匠外,还有临安城内的几名商人,现在台湾卫所新建,百废待兴,迫切需要大量资金涌入。

只不过,虽然他有李家的这层关系,又有赵眘支持,但临安城内的商人都听说那东海第一海盗杨月要来进攻台湾,一个个都吓得战战兢兢的,说什么也不肯来。岳云给他们下了保证,称击败杨月当不在话下,他们的生命安全决不会受影响,投资的银钱也决不会打水漂。但这些商人却都不信。后来还是李雨柔以李家的信誉作了担保,才有四五名商人肯冒风险跟他来台湾看看。

“到了!这就是淡水港了!”岳云指着前方的码头,对甲板上第一次到这里的商人及工匠们说道。

“哎,虽然知道台湾不咋样,但也没想到荒凉成这个样子。”几名商人顿时大失所望。

岳云要忽悠人来,自然免不了要将这里夸张一下。而他们靠港之后,看到这如同渔村一般的小镇,如何不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相比之下,工匠们倒还好说,他们原本就没对台湾抱多大希望,认为自己是发配来这荒岛的。

不过上岛之后,那些居民们及水师官兵的热情欢迎,还是让他们十分感动,尤其是听说在岛上的一些山地里,发现有铜矿和铁矿后,更是让这些商人精神为之一振。

当然,岳云让他们开采矿产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所得矿石必须优先供应卫所和岛上的居民,有多余的才能卖到岛外。

这些商人见台湾荒凉成这个样子,而岳云又雄心勃勃地要大搞建设,倒是不怕矿石的销路问题。

宋朝的卫所多是设在一些与敌人交界的前沿地带,地位与县平级,长官多是武将,实行军政一体的管理方式,再往上就是军、地位与州、府平级,而军再往上就是宣抚司了。地位与路平级,相当于现在的省。

不过宣抚司由于管辖地方太大,而宣抚使的权力又和旧唐时代的节度使差不多,极易形成藩镇割据势力。赵构一门心思想撤销宣抚司,倒不全是懦弱,不想北伐的原因。他更多的是担心出现唐朝时的那种分崩离析局面。

眼下台湾只成立了一个卫所,却配了个正四品的承宣使作留守,比它的上一级泉州府的知府官品还要高一级,也算是奇葩了。

上岸后第二天,几名商人就找到岳云,认为淡水港这里作为码头还算适合,但如果要建城,却是不够开阔,建议将卫所的驻地设在淡水河东面的平原上,这里地势平坦,紧临淡水河的支流新店溪,水源充足,又临大海,适合建城。

岳云听闻之后,才猛然想起,商人所说的位置,岂不就是后世的台北市所在地吗?看来,历史的选择是惊人的一致啊!

他征求了一下所属幕僚和将领的意见后,便决定在商人们提议的新址建设城池,并索性就将新城命名为台北,作为将来全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只不过罗马不是一天能建成的,台北更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建好的。在新城建成之前,大家还只能老老实实在淡水先住着。

将那批眼里只盯着钱的商人打发去深山探矿之后,岳云却接到了密报,称发现在泉州港的蔡家舰队正从南洋及广州调集舰只,似有出海作战的打算。

岳云当然不会认为蔡家会是去剿灭海盗的,自己刚刚将蔡晓坤的舰队歼灭,又夺了蔡家苦心修筑的淡水港。和蔡家已经结下了深仇大恨。是个瞎子也看得出,蔡家要对自己不利了。只不过,他们不敢公然攻击朝廷水师,届时极有可能假扮海盗进行攻击。

于是,入台之后第一场作战会议就在淡水港的卫所府衙内召开了。

大厅内,已经坐齐了人。巩义指着挂在墙上的海图,述说着目前收集到的情报。

“据现在我们在泉州港的探子回报,蔡家已经将主力舰队由南洋调回,并把留驻广州的舰队也集中到了泉州港,而且他们似乎还拉拢了一批交好的南洋海盗协同作战。眼下仅在泉州附近海面上,就聚集了大小战舰一百多艘,且还在不断增加中,如果等他们人马到齐,估计将超过两百艘,实力远远强于我们。最让人担心的是:眼下他们似乎也在制作瓦罐炸弹。届时我们的火器优势将荡然无存!”巩义神色凝重地说道。

众人皆是面沉如水,就算加上杨月的舰队,他们总兵力也才一百来艘战舰。上次击败萨摩藩的舰队后,虽然没有暴露出岳云和杨月的秘密关系,但不少民商船只都在海战结束后到了现场察看,那爆炸的瓦罐又无法全部收回,自然也被人探知到了。

火药的配方这时代已经流传很广了。虽然别人一时弄不清楚岳云这种瓦罐炸弹的确切配方,但仿制出会爆炸的瓦罐炸弹却是没有问题的。这样一来,就让己方的优势大大削弱了。

如果不能想出一条妙策击败敌人,恐怕便会成了一场伤亡惨重的血战,而他们的舰只只及敌人的一半,战败的可能性不小,就算能胜,恐怕亦是一场惨胜,台湾水师将再无实力征战了。

第305章 商场如战场第207章 马扩的提议第509章 与赵琢摊牌第231章 刘琦的决定第730章 赵琢之死第152章 南撤的危机第514章 六亲不认的万俟卨第589章 岳飞和李清照的婚礼(上)第342章 四处挖人才第164章 决战小商河(五)第422章 完颜禀之死第590章 岳飞和李清照的婚礼(下)第四三十二章 掌控卫戍军第333章 杨月的心思第265章 金人的逆袭第159章 危机乍现第636章 德兰之战(上)第609章 辛政的故事第545章 岳云的谋划第43章 行军日志第327章 联合舰队第186章 潜入府衙第158章 分兵第749章 两面夹击第255章 比武开始第794章 银铃的要求第253章 又见雨柔第638章 德兰之战(下)第663章 掉包计第523章 奇袭随州第551章 九岭镇之战(二)第793章 银铃出战第671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下)第317章 两女暗斗第35章 楚州的逆流第594章 建康的风波第329章 请君入瓮第340章 得偿所愿第381章 翻云覆雨第632章 黎元雄的交待第47章 参加寿宴第102章 进抵襄阳第711章 西姜口之战第154章 赴辽廷议(上)第269章 事情闹大了第721章 日本的剧变第509章 与赵琢摊牌第436章 离别前的缠绵第803章 辽国女帝第545章 岳云的谋划第174章 白家的秘密第660章 江南时报第356章 石见银山第728章 宴会的异常情况第7章 要人不要钱第15章 巧遇虞允文第556章 九岭镇之战(七)第163章 决战小商河(四)第89章 递交万民书第88章 中原民众请愿团第765章 德州之战(上)第288章 生离死别第325章 回到水师第61章 逆转第729章 辛弃疾的夺权方案第824章 剿灭蒙古的方法(上)第804章 日本大乱第300章 落难公主第381章 翻云覆雨第819章 爱恨情仇第436章 离别前的缠绵第208章 驿站惊变第461章 与朝廷摊牌第270章 堂审开始第396章 高丽剧变第547章 涪江之战(上)第442章 朝廷水师的动向第18章 瘟疫的防治措施第829章 秦桧被擒第677章 金国的反应第351章 台湾的管理体制第22章 作战会议第801章 耶律普速完的决断第528章 彭泽之战(五)第411章 潼关之战(二)第572章 最是难消美人恩第116章 断后重任第669章 南洋的战事第472章 金国的情形第665章 水落石出第361章 鹿儿岛海战第509章 与赵琢摊牌第459章 万俟卨的毒计第412章 潼关之战(三)第80章 险象环生第682章 陷入僵局第828章 杀了成吉思汗的父亲第283章 水战名将李宝第205章 赴辽使节团出发了第129章 突合速之死
第305章 商场如战场第207章 马扩的提议第509章 与赵琢摊牌第231章 刘琦的决定第730章 赵琢之死第152章 南撤的危机第514章 六亲不认的万俟卨第589章 岳飞和李清照的婚礼(上)第342章 四处挖人才第164章 决战小商河(五)第422章 完颜禀之死第590章 岳飞和李清照的婚礼(下)第四三十二章 掌控卫戍军第333章 杨月的心思第265章 金人的逆袭第159章 危机乍现第636章 德兰之战(上)第609章 辛政的故事第545章 岳云的谋划第43章 行军日志第327章 联合舰队第186章 潜入府衙第158章 分兵第749章 两面夹击第255章 比武开始第794章 银铃的要求第253章 又见雨柔第638章 德兰之战(下)第663章 掉包计第523章 奇袭随州第551章 九岭镇之战(二)第793章 银铃出战第671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下)第317章 两女暗斗第35章 楚州的逆流第594章 建康的风波第329章 请君入瓮第340章 得偿所愿第381章 翻云覆雨第632章 黎元雄的交待第47章 参加寿宴第102章 进抵襄阳第711章 西姜口之战第154章 赴辽廷议(上)第269章 事情闹大了第721章 日本的剧变第509章 与赵琢摊牌第436章 离别前的缠绵第803章 辽国女帝第545章 岳云的谋划第174章 白家的秘密第660章 江南时报第356章 石见银山第728章 宴会的异常情况第7章 要人不要钱第15章 巧遇虞允文第556章 九岭镇之战(七)第163章 决战小商河(四)第89章 递交万民书第88章 中原民众请愿团第765章 德州之战(上)第288章 生离死别第325章 回到水师第61章 逆转第729章 辛弃疾的夺权方案第824章 剿灭蒙古的方法(上)第804章 日本大乱第300章 落难公主第381章 翻云覆雨第819章 爱恨情仇第436章 离别前的缠绵第208章 驿站惊变第461章 与朝廷摊牌第270章 堂审开始第396章 高丽剧变第547章 涪江之战(上)第442章 朝廷水师的动向第18章 瘟疫的防治措施第829章 秦桧被擒第677章 金国的反应第351章 台湾的管理体制第22章 作战会议第801章 耶律普速完的决断第528章 彭泽之战(五)第411章 潼关之战(二)第572章 最是难消美人恩第116章 断后重任第669章 南洋的战事第472章 金国的情形第665章 水落石出第361章 鹿儿岛海战第509章 与赵琢摊牌第459章 万俟卨的毒计第412章 潼关之战(三)第80章 险象环生第682章 陷入僵局第828章 杀了成吉思汗的父亲第283章 水战名将李宝第205章 赴辽使节团出发了第129章 突合速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