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安内与联手

bookmark

宴会接近尾声时,邵裕得了个机会,与代国辅相苏忠顺见了一下面。

“代国四大辅相,王丰在平城,卫雄在盛乐,君在此,长孙睿去哪了?”邵裕问道。

“长孙睿已升任羊真(三公),不再管事了。”苏忠顺说道:“接替他的是纥豆陵氏的窦勤。”

邵裕不太明白代国内部各部大们的倾向,但他知道王夫人最初的两个支持者都失势了。

刘路孤被槛送洛阳,斩于东市。

长孙睿被高高挂起,明升暗降。

可见代国稳定的表面下,暗流涌动得十分激烈,且时不时有暗流冲破水面,溅起一阵巨大的水花,然后慢慢归于沉寂,而此时水下又开始酝酿新的暗流。

苏忠顺见燕王不是很清楚,于是为他解释了一番。

拓跋代国的体制一直在变。

就目前而言,代公是名义上的君主,因年幼,故由太夫人王氏实际掌权。

代公之下有三公——相当于曹操建立的魏公国、邵勋建立的梁公国三公。

鲜卑人称三公为“羊真”,但不做具体区分,目前有段繁、长孙睿二人——听闻段繁垂垂老矣,快死了。

和中原一样,三公地位崇高,但无实权。

王丰、苏忠顺、卫雄、窦勤四人为辅相,分理国政。

四人之中,王丰代表陆续西迁的广宁、代郡乌桓势力;

苏忠顺代表早年迁过来的幽州乌桓势力;

卫雄只是孤身上任,不过在云中、马邑二郡垦荒治产业,有两座庄园,其家族仍留在代郡,而那边已是梁土;

窦勤代表旧党纥豆陵部,但因为与大梁君臣接触较多,且被暴打过一次,纥豆陵部现在比较老实,旧党色彩没那么浓了,开始尝试着在五原郡黄河沿岸的肥美土地上垦荒。

早在拓跋猗卢时代,辅相其实没那么大权力,因为国家体制就是一个部落联盟。

时间过去快三十年后的今天,形势大不一样了,被代公直接掌控的人口大增,主要包括被打散后编户的诸部人口,以及云中、马邑二郡陆续编户的人口,林林总总十余万口,相当不少了。

所以,比起拓跋猗卢时代,现在的四位辅相日子是非常好过的。

辅相之外,侍卫亲军进行了改革。

这是王氏这两三年催得最急的事情,可能与她内心强烈的不安全感有关。

这支部队目前员额是一万二千,原本是各部选调精壮入侍卫亲军,有点类似大梁的府兵轮番上直京城。

现在这部分人还有,但没那么多了,大概只剩三分之一。

另外则是来自代国朝廷的编户人口,以及从中原招募的府兵余丁,整个格局突出一个杂字:有部落丁壮,有类似世兵的兵员,还有部分朝廷供养的募兵。

统领侍卫亲军的也不再是四镇将军,而是左右前后将军,即左将军莫含(汉人豪强)、右将军王平(乌桓王氏后族)、前将军拓跋克辅(亲近宗室)、后将军丘敦举(输诚外系部落首领)。

很明显,王夫人非常注重抓军权,千方百计让侍卫亲军变成朝廷的军队,尽量免受部落掣肘。

简而言之,四辅相、四将军是代国朝廷核心重臣。

四镇将军则是外镇大将,在朝廷和地方势力之间摇摆不定。

凉城是裂土封国。

云中、定襄、马邑、五原、朔方以及新设的河西(卑移山北半部分)六郡是山前部分,山后部分则是部落联盟辖区,以游牧为主。

这是一个杂糅了汉地制度和草原传统的二元制国家,天然就有矛盾,更别说女主当国了。

邵裕也是听苏忠顺这么一介绍,才有了深刻的认识。

以前只是听过拓跋代国怎么怎么样,结果有些是真的,有些则有偏差,现在更清楚了。

“王夫人也不容易啊。”听完后,他笑了笑,道:“我看和贾南风有的一拼。”

“可不敢这么说。”苏忠顺苦笑道:“殿下之意,太夫人已尽知。义从、落雁二军当尽快抵达马邑河曲渡,做好渡河的准备。朝旨册封也要尽快下来,太夫人属意五原郡公。”

“五原郡公不是拓跋翳槐么?”邵裕问道。

“改封就是了。”苏忠顺脸色微变,低下头说道。

邵裕暗自思索,也不是不可以。

苏忠顺见邵裕在思考,心下一紧,赶忙说道:“太夫人尝有言,即便这次压下去了,将来还有一道大坎。代公十一岁了,按草原风俗,最早十三岁就可娶妻成婚。以代公的身份,定然不可能娶小部落之女,如果与大部联姻,形势就会有变化。亲政之后,他可名正言顺掌握大权。眼下这些部大之所以支持太夫人,未必没有等着代公亲政的原因。此事诚为可虑,太夫人或许可以向后拖一拖,但能拖到几时呢?十四岁、十五岁?不可能再往后拖的,最晚不会超过十五岁……”

邵裕听了,微微颔首,然后问道:“如果什翼犍死了,会怎样?”

“代国四分五裂,群雄逐鹿。”苏忠顺脸色一变,说道:“陛下也不想看到这副场面吧?最好的办法还是管起来,若任其自散,时时寇边,朝廷永无宁日矣,也会坏了陛下的大计。”

邵裕听了,眉一挑,道:“寇边又如何?打回去便是。”

“若有这么简单,陛下当初为何不灭了拓跋鲜卑?”苏忠顺苦笑道:“一是很难做到,二是朝廷不可能常年在边塞屯驻重兵,那样吃不消。武周、高柳、红城三镇军的供养可不是什么小数目,三分之一靠自食其力,三分之一靠代国上供杂畜粮果,三分之一靠军市征税,就这还不够,朝廷时不时还得发点绢帛赏赐。”

“若真乱起来,军市肯定没了,鲜卑人也不会上供,自家屯垦的田地也不一定能完完整整收获。况靠这三镇兵也堵不住全部南下孔道,代国维持这么多年,不知道为陛下省了多少钱粮。”

“打赢胡人不难,但控制胡人才真的不容易。陛下为了维持代国,免除后顾之忧,节省钱粮,不知道费了多少心思。”

邵裕听了半天,觉得还是有道理的,但他有点怀疑苏忠顺的立场。

他在代国这么多年,会不会已经不是那么全心全意为大梁做事了呢?人是会变的,邵裕怀疑苏忠顺有点享受在代国的地位,不太想入大梁为官了。

不过他没有说出来,而是默默记在心里。

“其实此番前来还有一事。”邵裕清了清嗓子,说道:“这几年慕容廆野心大炽,东攻高句丽,打得其上下尽皆胆寒,西伐宇文氏,横扫诸部,掳掠人丁牛羊无数。也就大梁天威震慑,不敢在幽州造次罢了。但这般勃勃野心,却不可不警惕。陛下有意令拓跋氏、宇文氏联手,共抗慕容氏。”

“当年宇文氏屡次南下劫掠幽州。”苏忠顺咬牙切齿道:“我家就深受其害,战死的族人都记不清多少了。这等贼子,死了正好——”

“此一时彼一时。”邵裕连忙阻止了他下面的话,说道:“宇文氏已经为其所伤,实力大减,不复为患。正所谓唇亡齿寒,今还是要联起手来。不然的话,君以为以代国现在的情形,正面对敌,可是慕容氏的对手?”

苏忠顺摇了摇头。

内乱始终是拓跋鲜卑头顶挥之不去的阴影,很多年了,一直摆脱不了。慕容氏若攻过来,说实话,很多部落首领宁可投靠慕容鲜卑,也不愿意降顺大梁,他们只是没有选择罢了。

不能给他们选择的机会!

宇文鲜卑在,拓跋鲜卑就是安全的。若慕容氏尽吞宇文氏的部落、土地,则与拓跋鲜卑直接接壤,形势就会急转直下,这个道理他是懂的,王夫人应该也是明白的。

想到此处,苏忠顺立刻说道:“仆会极力促成此事。”

“不是极力促成,是一定要办到。”邵裕说道:“这是天子的意思,他不想在攻伐晋国的时候,背后有人生乱。”

说到这里,又笑道:“放心,李镇北已至幽州。我也会领兵上阵,和慕容氏耍一耍。”

“什么?殿下要上阵厮杀?”苏忠顺有些震惊。

“孤十六岁了,有何不可?”邵裕一听就不高兴了,道:“练了那么多年武艺,读了那么多年兵书,难道就是给人看的,又或者是清谈?”

他嗤笑一声,道:“大丈夫死则死矣。怕什么?”

苏忠顺都有些佩服这位燕王了。

有那么一股子豪迈、勇武之气,仿如年轻时的天子,就是不如那位狡诈——是的,在苏忠顺看来,多年前的梁帝就堪称“狡诈”,这是被很多人忽视的一点。

勇武、慷慨、睿智,关键时候豁得出去,有股豪迈之气,偏偏还隐藏着自己狠辣、狡猾的一面,不是眼前这个毛头小子能比的。

不过,燕王才十六岁啊,谁知道将来会变成什么样?

与邵裕分别之后,苏忠顺又悄悄见了下王氏,将两人谈话的内容尽皆相告。

王氏思虑良久,道:“攘外必先安内,先料理了内部再说。”

第二天,邵裕在凉城招募了数十名擅使大戟、长槊,骑术卓绝的骑士——标准之一便是能轻松驾驭光背战马。

随后便直奔幽州,没再多作停留。

临行之前,将一路以来的见闻汇总成文,发往洛阳。

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七十一章 名不见经传之地第三十章 劝降与府兵第二十二章 重臣们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一百七十九章 对付第三十章 口袋里的老鼠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1011章 萧关善后(上)第1125章 户口与改变第一百二十二章 挣命第一百十六章 收拢第一百十一章 露布飞捷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五章 动员第1238章 散第1023章 抉择第989章 岔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1259章 随心所欲第三十一章 谶谣第837章 代公但内里坐第1080章 边界线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祐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九十八章 布防第七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第1040章 货币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802章 送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干!第1199章 闲人们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刘裕灭南燕之战第九十六章 会玩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十九章 一鱼两吃第十五章 授旗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五十四章 拜访第1187章 山城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916章 议定第1007章 只要坚守,就有希望第861章 晋阳之议第二百十二章 注解第1275章 门路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第一百零五章 兵临城下第六十三章 主业第1013章 降人与卖命之人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五十二章 交接与赏赐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925章 归正西晋爵位制度第1017章 试探?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军神速(上)第808章 站直了,别躲!第1149章 搅动第十章 乱兵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二十二章 行踪第一章 消化(上)第二百零七章 机会给到你了(暂缺)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报第十三章 南北布置(上)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806章 汾水(下)第1205章 逐渐分流的两拨人第四十七章 话疗与出路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830章 左中右第十三章 无题第1278章 今人何必不如古第1209章 篱笆城(下)第832章 踏入雁门第三十八章 转变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与公事第四十九章 势力格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胜(上)第830章 左中右第三十二章 金帐第827章 后方老登们(为盟主提拉忒弥斯加更)第912章 盐池畔第一百三十章 斩将与撤军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1201章 改变命运的礼物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态第1021章 斛兵塘第一百八十二章 归正(上)第五十章 东线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势与方伯第一百六十六章 稳重的选择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长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胜(下)第995章 老人第933章 谋算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
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七十一章 名不见经传之地第三十章 劝降与府兵第二十二章 重臣们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一百七十九章 对付第三十章 口袋里的老鼠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1011章 萧关善后(上)第1125章 户口与改变第一百二十二章 挣命第一百十六章 收拢第一百十一章 露布飞捷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五章 动员第1238章 散第1023章 抉择第989章 岔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1259章 随心所欲第三十一章 谶谣第837章 代公但内里坐第1080章 边界线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祐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九十八章 布防第七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第1040章 货币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802章 送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干!第1199章 闲人们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刘裕灭南燕之战第九十六章 会玩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十九章 一鱼两吃第十五章 授旗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五十四章 拜访第1187章 山城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916章 议定第1007章 只要坚守,就有希望第861章 晋阳之议第二百十二章 注解第1275章 门路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第一百零五章 兵临城下第六十三章 主业第1013章 降人与卖命之人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五十二章 交接与赏赐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925章 归正西晋爵位制度第1017章 试探?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军神速(上)第808章 站直了,别躲!第1149章 搅动第十章 乱兵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二十二章 行踪第一章 消化(上)第二百零七章 机会给到你了(暂缺)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报第十三章 南北布置(上)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806章 汾水(下)第1205章 逐渐分流的两拨人第四十七章 话疗与出路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830章 左中右第十三章 无题第1278章 今人何必不如古第1209章 篱笆城(下)第832章 踏入雁门第三十八章 转变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与公事第四十九章 势力格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胜(上)第830章 左中右第三十二章 金帐第827章 后方老登们(为盟主提拉忒弥斯加更)第912章 盐池畔第一百三十章 斩将与撤军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1201章 改变命运的礼物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态第1021章 斛兵塘第一百八十二章 归正(上)第五十章 东线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势与方伯第一百六十六章 稳重的选择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长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胜(下)第995章 老人第933章 谋算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