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哭秦庭?

bookmark

盛乐吵吵嚷嚷之后,终于形成了最终的决议:派遣第二拨使者至平阳,争取晋人的支持。

使者一人五马,自盛乐出发后,不畏严寒,快马加鞭,数日就抵达了草城川。

在看到晋人于塬上筑起一城后,大为惊讶。

似乎之前有人提及过,但诸事纷杂,最后被人遗忘掉了……

很自然地,他们被巡逻的骑兵拦下了。

贺兰奴根没有多说话,只派人上前交涉了一番,然后便被引到了遮虏城外,看管了起来。

贺兰奴根没有丝毫不耐,出使别的部落或他国,难道次次有好脸色?早习惯了。

他更关心的是这座城本身的存在。

看似没有直接挡着路,但人家就在路的旁边,居高临下,一旦大队人马过去了,就可以跳出来袭扰你脆弱的后路。

以前这里其实是有部落的,但贺兰奴根忘了是哪个了,实在离得太远。

他只知道这边的部落投靠了祁氏母子,似乎被调走了。

这就是内战造成的直接恶果之一。

如果兵力充足,晋人筑城时就大举杀过来了。现在城已筑毕,说什么都晚了。

“能威胁平城,也能威胁盛乐!”凛冽的寒风之中,贺兰奴根一边跺脚,一边哈着热气,心中似乎比身上还冷。

有随从拿刀柄敲了敲城墙,又听了听声音,道:“挺厚实的。”

贺兰奴根瞟了眼黄土墙,没说什么。

晋人喜欢筑城。

城筑到哪里,就推进到哪里。如果城池里的兵有野战能力的话,那么这块地就真的占下来了。

明年开春之后,他们与祁氏母子大战的可能性不小,当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晋人兴许已经推进到平城了。

接下来怎么办呢?似乎也没太好的办法。

世人只顾眼前,长远的事情或许能考虑到,但有时候真的无能为力。

贺兰奴根曾经设想了一下,如果祁氏弑杀郁律之后,他们就待在意辛山不动,而王氏也没有选择逃回广宁,而是将拓跋什翼犍藏了起来,让祁氏找不到,那么结局会怎样?

大概是贺傉称王后,无法服众,在盛乐感到恐惧,待不住东逃平城或东木根山。

但他一时半会也不会找广宁王氏的麻烦,更不会跑到阴山以北的贺兰部搞事,顶多要求他们交出拓跋翳槐。

这样是没有结果的,最终很可能以贺傉倒台而告终——大概率不会活着倒台,很可能被人弑杀,再找个理由,比如忧惧而死之类,弄得体面一点。

那时候翳槐是不是能不动刀兵就被拥立为主呢?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不会打内战,国家不至于分裂。

但世上没有如果。

贺兰奴根恨恨地踢了一脚城墙,下令建造此城的人憋着一肚子坏水呢。

傍晚时分,奴根等人获准入城歇息。如此停留数日后,终于接到消息,可以继续前行,并由遮虏城方面派人沿途护送至秀容县。

******

就在贺兰奴根等人抵达秀容县城,等待下一批护送他们的人的时候,他收到了一个消息:下洛城被攻破了。

这个消息做不得准,因为是一位接待他的县吏提及的。

简直离谱!县吏从哪里听来的?

呃,斜对面的一处宅院外,大群髡发乌桓兵有气无力地蹲在墙根下,就着难得的晴天晒太阳。

院落之内,隐隐传来声音:“哭!一定要哭!哭得哀婉泣血,如此方有奇效。”

“哭?”

“夫人听过申包胥哭秦庭的故事么?”

“嗯。昌平寇氏擅《左氏春秋》,我读过他们家的书。”

“申包胥哭秦庭七日,哀公感其诚意,最终决定出兵,令楚国得以复国。今广宁已失,唯代郡尚余二三县勉力维持,数万老弱妇孺避入晋国,嗷嗷待哺,而那幽州、冀州长吏却不放粮。夫人若能在正旦朝贺上乞得援兵,局势定然可以扭转。”

围墙内静默了下来,良久之后,才有妇人幽幽一叹,道:“二郡皆败,就算乞得援军,又能如何?”

“夫人这就想得差了。二郡还有很多忠勇之辈,暂时降贼,只不过屈身隐忍罢了。一旦局势大变,比如晋军大破祁氏,他们又会反正,拥什翼犍为主。”

“这些墙头草,就算得了他们的效忠,又有何用……”

这句话是真的把天聊死了。

片刻之后,只听“吱嘎”一声,院门被打开了,一中年文士模样的男子出了门,直奔不远处的县衙。

院中一高挑妇人站在光秃秃的树下,满面愁容。

宇文丘不勤出兵后,晋人大部退了回去。

王家独木难支,丢了下洛,目前只剩代县、平舒二地,后者还掌握在卫氏手中。

如今避入范阳、常山、中山、上谷四郡的人太多了,既有吃了败仗的精壮,也有老弱妇孺。带过去的牛羊粮食能济得一时,却救不了一世。

现在最关键的是保住这几万军民,别让他们冻死、饿死。

不然的话,王氏完了,什翼犍也完了。

只是,晋人很好说话吗?

秦哀公时代还能讲点大义,或许能不求回报,但现在成么?

但他们母子、广宁王氏也没办法了,只能以外藩君主的身份,前往平阳朝贺,希望那个男人能有点豪侠气,慨然出兵帮助什翼犍复国。

至于要付出什么代价,她大概也清楚,无非就是让什翼犍变成他的傀儡罢了。

但傀儡总比当孤魂野鬼好。

再者,只要大义名分定下,待什翼犍长成,获得越来越多的部落大人们效忠,未必就需要继续当傀儡了。

一切都还没到最坏的那一步,一切都还有机会。

收回思绪的王氏轻轻叹了口气,下意识往院门外瞟去。一开始还没什么,但渐渐地,她的眼神凝了起来。

对面那帮髡发骑士是哪来的?

王氏悄悄前行几步,自门后望去,那不是贺兰蔼头的从侄奴根么?以前经常出现在盛乐,帮贺兰部打点诸事。

甚至于,奴根还给自己送过礼,请她在郁律耳旁吹吹风,帮他们解决诺真水汊(腾格淖尔湖)归属的问题。

他来做什么?

王氏不敢往下想了,其实答案很明显了不是么?

广宁王氏丢了二郡大半土地,而贺兰蔼头却进了盛乐,声势极盛。如果梁王要选一家帮的话,真的会倾向什翼犍么?

王氏慢慢捂住脸。

什翼犍没什么本钱,她也没本钱了。

或许,什翼犍以及广宁王氏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

两路使团走走停停,几乎前后脚抵达了平阳,时已近年底。

平阳北边到处是平整的农田,里面长满了郁郁葱葱的麦苗。

一些雄壮的武人呼朋唤友,哈哈大笑着策马而过,自山中返回,马鞍下还挂着不少猎物。

汾水河面上,有胆大的孩童在冰面上嬉闹着,快活无比。

大夏门外,载满冬菜的牛车几乎充塞了城门洞。

到处都是悠闲等待过年的百姓。

到处都是浓郁的节日氛围。

到处充斥着富饶的气息。

等待许久之后,王氏所乘的马车终于进了城。

车帘紧闭着,什翼犍在怀中哭闹不休,王氏手忙脚乱地安抚着,也不知道行了多久,终于停了下来。

接着便是无尽的交涉甚至吵闹。

王氏默默听着,似乎梁国鸿胪寺的客馆已经住满了人,城内外的驿站也挤满了前来参加正旦朝贺礼的外地官员。

交涉没有结果。

没过多久,马车又启动了。

一位鸿胪寺官员在前头带路,七拐八绕之下,将他们带到了一处还算清幽的府邸内。

随行而来的护兵被带到了城外安置,只有几名侍女被允许留下。

马车停下之后,家令王昌在外头禀道:“太夫人,接下来旬日,只能住在这座府邸内了。”

“此为何地?”王氏抱着孩子下了马车,抬头看了看,问道。

“此为晋国大将军幕府监军程遐府邸。”王昌回道:“程监军去徐州公干了,年后才能回来,府中只有程氏女眷,较为方便。”

“嗯。”王氏点了点头,道:“准备一份礼物,叨扰程家了。”

“以何为礼?”

“捡一些稀罕的貂皮、狐皮吧。”

“遵命。”

举步进入程府后,王氏忽然问道:“梁王会不会提前召见?”

王昌沉吟了一下,看了看那位正在和程家主母说话的鸿胪寺官员,低声道:“方才我找那位客馆令打听了,梁王以前来过程府,可能会亲来此地。”

“梁王来程府做什么?”王氏好奇道。

王昌摇了摇头,道:“这却不知了。”

想了想后,又道:“听闻程遐是石勒降官,为人谄媚、巴结,十分不要脸,在邺城、汴梁、平阳的风评都不好。程遐之妹乃石勒侍妾,这些年一直独居在家,也不知为何。”

王氏闻言脸上一红。

王昌这话说得十分露骨了,就差指着程遐说他卖妹求荣。

“先去看看住处吧。”王氏说道。

“好。”王昌应了一声,然后快走几步,追上了鸿胪寺客馆令。

什翼犍在王氏怀里扑腾了一下。

王氏会意,将他放了下来。

小儿瞪着大大的眼睛,也不哭闹了,就目不转睛地看着院内的树木、屋舍,仿佛中原风物特别吸引他一般。

看他那样子,王氏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情绪突然变得很低落。

什翼犍啊什翼犍,你若运道不好,怕是要长居此地了。

第二百零四章 四处活动的老登们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三十三章 猜测第九十五章 羊、刘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九章 火并第九十章 洗爵执盖第1238章 散第1120章 豪族化第1139章 战争的脚步(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1099章 两难选择第1062章 陛下可走华容道,也可径下赤壁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状第四十二章 悬在头顶的剑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诸州都督、刺史(一)第八十一章 “无主之地”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861章 晋阳之议第九十章 洗爵执盖第1221章 第二战场第1182章 大会第1024章 无疾而终第1221章 第二战场第二十八章 大汉第三十九章 怎么打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1050章 挑选第871章 旧人第1140章 挺进再挺进第1044章 应对之策(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态第五十六章 诸般手段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886章 改制(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二十八章 偶然与必然第985章 行为艺术(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年前日常(下)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丧之余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八十一章 “无主之地”第1038章 来了,都来了第1110章 差距第八十三章 仪典第808章 站直了,别躲!第1022章 风格迥异的对手第933章 谋算第一百零五章 舌战群儒第995章 老人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十九章 都督第五十三章 动手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914章 乖巧第1091章 见面第1019章 生机勃勃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长第一百零四章 宜阳第七十章 韩陵山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笼第十一章 努力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1245章 精舍(下)第十五章 授旗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一百六十四章 方面大将第二百十一章 以后不要打电话给我了第811章 鸿篇巨著第三十四章 劝第850章 失败者第一百零九章 借钱第1085章 余波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气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1179章 压力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一百六十章 出发第十三章 离别与战术第五十章 看望第1115章 失能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坞第1031章 土断与商(上)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三十九章 问对第七章 双管齐下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八十五章 风平浪静(上)第1045章 准备、消化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942章 谈心
第二百零四章 四处活动的老登们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三十三章 猜测第九十五章 羊、刘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九章 火并第九十章 洗爵执盖第1238章 散第1120章 豪族化第1139章 战争的脚步(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1099章 两难选择第1062章 陛下可走华容道,也可径下赤壁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状第四十二章 悬在头顶的剑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诸州都督、刺史(一)第八十一章 “无主之地”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861章 晋阳之议第九十章 洗爵执盖第1221章 第二战场第1182章 大会第1024章 无疾而终第1221章 第二战场第二十八章 大汉第三十九章 怎么打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1050章 挑选第871章 旧人第1140章 挺进再挺进第1044章 应对之策(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态第五十六章 诸般手段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886章 改制(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二十八章 偶然与必然第985章 行为艺术(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年前日常(下)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丧之余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八十一章 “无主之地”第1038章 来了,都来了第1110章 差距第八十三章 仪典第808章 站直了,别躲!第1022章 风格迥异的对手第933章 谋算第一百零五章 舌战群儒第995章 老人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十九章 都督第五十三章 动手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914章 乖巧第1091章 见面第1019章 生机勃勃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长第一百零四章 宜阳第七十章 韩陵山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笼第十一章 努力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1245章 精舍(下)第十五章 授旗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一百六十四章 方面大将第二百十一章 以后不要打电话给我了第811章 鸿篇巨著第三十四章 劝第850章 失败者第一百零九章 借钱第1085章 余波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气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1179章 压力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一百六十章 出发第十三章 离别与战术第五十章 看望第1115章 失能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坞第1031章 土断与商(上)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三十九章 问对第七章 双管齐下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八十五章 风平浪静(上)第1045章 准备、消化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942章 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