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消停了

bookmark

腊月已至,张硕值勤之余,有时候也会一会亲友,比如从汴梁赶来的王秉。

他其实有点迷惑,邵师有时候打压士族,有时候又对士族很好,所谓又打又拉。

再一深想,明白了。

他若不上武学,根本做不到粗通文墨的程度。

前面十余期武学生,要么流民,要么战争孤儿,谁有能力读书认字?

读写公文、执筹计算这两样不会,当不了官。

不过邵师也没给王秉什么好处,可能因为他们以前有过过节吧。

“平阳天寒地冻,实在磨人。”王秉叹了口气,问道:“处厚,为何不愿在鲁阳置产业?大王说过,只在梁国二十郡度田,于梁国之外置产的人多不胜数。你看看济阳东面的济阴,堡寨相连、庄园相望,士人群聚之时,堪比盛会。”

张硕摆了摆手,道:“大王赏赐够多了。”

他指了指跟在身后的一辆马车,道:“腊八节全军齐聚,食赤豆粥,又吃又拿,车上有五十匹绢、沙狐皮十张、扶余美珠十颗、金银器十件、青瓷二十,还有一匹果下马,小得可怜,都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

王秉看了看,笑道:“赏赐只是一时,产业才是细水长流啊。”

“正旦还有赏。”张硕说道。

王秉不说话了。

他知道梁王特别喜欢召集军校饮宴,然后趁机发下赏赐,钱财、货品、美人都有。

“处厚,过完年我就要去沔北了。”二人放慢了脚步,徜徉于整修过的驿道上,王秉望向茫茫雪原,说道:“梁王几乎把我忘了,再不争一争,族中如何且不论,我自己家却要不太行了。”

“去沔北做什么?”张硕问道。

“王敦王处仲死了……”王秉说道。

“哦?果真?”张硕惊讶道,他不知道这个消息。

“当然是真的。”王秉叹道:“陶侃都升任荆州都督了。”

“荀崧呢?”

“都督豫州江北诸军事。”王秉说道:“其实就是管着安丰、弋阳二郡。”

“纪瞻去哪?”

“也死了。”王秉道:“处厚,你是一点不知道外面的事啊。”

张硕有点不好意思,但也就一点而已,他确实不如东海王氏消息灵通。

“大王给了你何职?”他问道。

“沔北幕府水曹令史,其实和毌丘宗儒一样,挂个名而已。”王秉说道:“去了那边,主要是为大王考察荆州风物,为将来北地士族大举南下置宅建业打个前哨。卫家有个人会和我一起去,他们家在江夏有封地,或许要尝试着联络。”

“若大王鼎革,前朝封地做不得数吧?”张硕问道。

“虽说做不得数,但顺势将其划为卫家庄园,也未必不可能。”王秉说道。

“也是。”张硕笑道:“所以,欲置庄园,还是得到南边去。大王是许了富贵的啊,晋阳论道时明明都谈妥了,奈何又反悔。”

王秉无语。

晋阳论道是给你们许的富贵啊。对天下豪族来说,他们不满是很正常的。

王秉自汴梁来时,听闻汝阴郡有一家豪族暗中联络安丰,只不过纪瞻死了,一时没能给出回应,然后还泄密了……

人家没法,趁着大军尚未围剿过来,收拾细软,带上家人及少部分部曲庄客,仓皇南下,被安置到了江州。

这事情弄得!你说你何必呢?

到头来,不还是去了江南?泰半家产还落在汝阴,没法带走,算起来亏得慌。

但这就是有些豪族的想法,念头不通达,咽不下这口气。

“就此告别了。”行至岔路口时,张硕朝王秉拱了拱手,说道。

“告辞。”王秉回了一礼,又道:“鲁阳置产之事,其实没什么。离大王打下江东还不知多有多少年呢,这会置产,大王也不会怪罪。等打下江东之后,大不了吐出来就是了。”

张硕笑了笑,转身离去。

王秉则摇了摇头。

他倒不是故意坑害张硕,他就是这么想的。

置产之后,两三年就有稳定收益,每多一年都是赚的。

唯一的坏处,大概就是将来度田扩大到鲁阳后,这些梁王的门生要尝一尝现如今梁国豪族割肉的滋味。

可能会由此心生怨恨吧。

不过,张硕可能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才懒得折腾。

武人这个群体,聪明人越来越多了。

王秉不由得想起前些天遇到的卢谌,听闻他费尽口舌说服了幽州豪族割舍部曲私兵,充作驻防府兵,然而却被梁王否决了,因为没有足够的资粮。

其实,王秉觉得梁王并不太过忌讳收豪族部曲为府兵。

当了府兵之后,那些部曲真的会和你一条心么?这可未必。

梁王所做的“最出格的事”,就是慢慢唤醒了武人。

以前兵家子是贬义词,即便士人当了兵家子,那也是要被歧视的。

现在兵家子还是贬义,但没以前那么夸张了。

王秉就是士人家庭出身的兵家子,太清楚其中的变化了。他若是东海王氏主脉,绝对不可能进东海王国军,太掉价。

兵家子被士人说了三百年,心气低到了尘埃里,甚至就连他们自己都认为兵家子就该从属于世家子,因为他们从事的是低贱的役门职业,不配得到较高的地位。

梁王唤醒了他们,从此以后,士人再想呼来喝去,用轻微的代价驱使他们奔走,已然不太可能。

******

与张硕分别之后,王秉来到了一处背靠山林、俯瞰平野的庄园内。

这是一场徐州籍士人的聚会,且以晚辈为主,王秉算是其中年岁较长的了,故甫一露面,众人纷纷打招呼。

王秉先向主人家行了一礼,然后坐了下来,看着屋内的陈设,暗道糜家不愧跟了梁王多年,都习惯用高足案几、胡床之类的器具了。

“今日论的什么?莫不是药材?”王秉拿起桌上的白及、生石斛看了看,笑道:“何时论过此物了?”

中领军糜晃二子、大将军府督护糜直之弟糜曲笑道:“宏礼好眼力,便是此物了。大王觉得清谈之风甚好,然所论之事多空洞无物,宜改。今日徐州俊异皆在此间,论的便是药材买卖了。”

“此物产于何处?”王秉随口问道:“应是淮水以南吧?”

“正是。”糜曲说道:“《风土病》一书尚未编成,但已有部分篇章流传在外。有人读了,惊出一身冷汗。而今药价每天都在涨,有那富户,即便家中无人生病,也愿意买些回去屯着,或者蒸熏屋室。”

惊出一身冷汗并不夸张。

自汉末以来,时人始终难以摆脱疾疫这个梦魇。

远的有建安七子在大疫中死五个,那是什么级别的灾疫?全天下病死一两千万人并不夸张。

灾疫之下,时人颓废,觉得有今朝没明天的,不如及时行乐。曹魏清谈之风盛行,其间探讨生命之事的论题非常多。

士人们一方面恐惧疾疫,一方面又不知道如何摆脱。然《风土病》搜集整理之后,很多人一读,才发现很多时候染疫其实是自己作死!

譬如“传尸”(肺痨、肺结核),都告诉你这个名字了,伱还去因染传尸而死的人家里吊唁。主家也是没数,大操大办,宾客盈门,一办就是好多天。

这些都是人为搞出来的破事。

当然,很多人不懂,那么书里详细叙述了病症,浅显易懂,自己去比对。

“药材真那么紧俏?”王秉放下白及、石斛,问道。

“五兵曹大肆征用、收买药材,发往晋阳,以为战备。”糜曲说道:“诸郡也在搜集,如此一来,价钱可不得水涨船高?”

“但此物生于南国。”王秉说道。

“不错。”糜曲笑道:“我等正在商议将来去了江东,要不要置药园呢。”

“好想法。”王秉礼貌地赞了句。

与在场的其他人不同,他关注的重点是:清谈已经开始谈论攻取江东后的经营方向了?

谈这个其实算不得多奇怪,因为将来总要去的,提前论一论南下之事肯定没错。但问题在于,讨论这个的前提就是他们愿意南下。

而愿意南下的前提,则是愿意放弃——至少是部分放弃北方的土地和庄客。

这是都屈服了吗?

因为邺城办了四家豪族,兖州办了一家,豫州一家逃亡?

自多年前度田开始,河北大规模叛乱过一次,被李重、刘灵等人扫平。

汝南动乱不断,此起彼伏。

汝阴、谯国、沛国更有人献城投降……

到了今天,终于都怕了?

晋阳论道之后的数月,应该是最后的反叛高潮了。

下一次再发生叛乱,或许只有等梁国二十郡之外也开始度田。只不过,真到了那会,又有几人敢叛?

屋内那帮后生们又议论起了哪种药材更赚钱,在哪里种更好。谈兴浓时,甚至拿出地图比划,再互相打探消息,问问有没有宗亲好友在江东为官,总之听起来十分认真。

王秉听着听着,不由自主地也加入了进去,甚至认真考虑在沔北幕府为官时期,好好查探一番,为将来搬迁家业做好准备。

直到华灯初上,王秉才不顾主家挽留,离开了庄园。

彼时风雪如晦,野地里还有一队队胡人朝平阳方向赶路。

王秉孤独地行走在原野中,双眼几乎看不清前路,一如他的内心看不清楚天下将走向何方。

抓住时势的脉搏,真的太难了。

抓不准,顿成齑粉。

抓准了,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梁王抓准了吗?王秉不知道。

但他在晋阳论道时已阐述了自己的志向,讲明了他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

不管认不认可,他给出了自己的方案。能做到这一步,其实已经是凤毛麟角,更别提顶着巨大的阻力做了。

王秉觉得可以跟一跟,跟在梁王身后,走走看看,不合则中途离去,就像他多年前带兵离开范县,返回东海一样。

数日后,新的一年(神龟十年,326)静静到来。

也是在这时,孛星入紫宫,天子司马炽避殿减膳,痛哭流涕。

尧舜以来,莫不称天以举事。

俗谚又云“孛星现,灾祸起”,紫宫乃帝宫之象,意味着除旧布新。

神龟十年,或许是极为关键的年份。

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梦开始的地方(下)第1234章 心气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乱第七十六章 信号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二十章 密诏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与人选第1200章 祖制第三十一章 道途第1241章 去国第1069章 赌得起!第857章 白登台(上)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1140章 挺进再挺进第1070章 哪里最为紧要?第923章 跃进西岸第三章 巴掌与甜枣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军第829章 人心与战术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三十二章 有那么傻吗?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议第五十六章 大妇第864章 试点第974章 试探第五十九章 关中与平阳第七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935章 入城(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六十五章 团结的宴会第1058章 正反典型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说个“斩”字吗?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十八章 相国第一百七十四章 筹集第1043章 应对之策(上)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1144章 “双向奔赴”第796章 老人第892章 财政(上)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八章 同化之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会玩啊第1058章 正反典型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812章 借题发挥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1117章 王府议事第919章 办法(下)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六十四章 两个皇帝第一百三十八章 卖命第802章 送行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966章 表率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1037章 震惊!孩子们竟然第一百十二章 谁能阻我?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十七章 先锋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四章 摊子第四十四章 驱虎吞狼第八十七章 过河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阳第一百六十六章 风险与机会第1204章 咸集第一百五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二十四章 遭遇战第九十三章 贡品与来使第九十九章 结交第六十一章 荥阳第924章 长草的人心第一百十章 派别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又至洛阳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十六章 汲桑第815章 无法挽回第1230章 抢时间(下)第796章 老人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1127章 探亲(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风险与机会第一百二十一章 文石津第1181章 卖命的门路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八十四章 上朝西晋爵位制度第1074章 水战(上)
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梦开始的地方(下)第1234章 心气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乱第七十六章 信号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二十章 密诏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与人选第1200章 祖制第三十一章 道途第1241章 去国第1069章 赌得起!第857章 白登台(上)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1140章 挺进再挺进第1070章 哪里最为紧要?第923章 跃进西岸第三章 巴掌与甜枣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军第829章 人心与战术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三十二章 有那么傻吗?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议第五十六章 大妇第864章 试点第974章 试探第五十九章 关中与平阳第七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935章 入城(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六十五章 团结的宴会第1058章 正反典型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说个“斩”字吗?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十八章 相国第一百七十四章 筹集第1043章 应对之策(上)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1144章 “双向奔赴”第796章 老人第892章 财政(上)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八章 同化之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会玩啊第1058章 正反典型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812章 借题发挥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1117章 王府议事第919章 办法(下)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六十四章 两个皇帝第一百三十八章 卖命第802章 送行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966章 表率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1037章 震惊!孩子们竟然第一百十二章 谁能阻我?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十七章 先锋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四章 摊子第四十四章 驱虎吞狼第八十七章 过河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阳第一百六十六章 风险与机会第1204章 咸集第一百五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二十四章 遭遇战第九十三章 贡品与来使第九十九章 结交第六十一章 荥阳第924章 长草的人心第一百十章 派别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又至洛阳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十六章 汲桑第815章 无法挽回第1230章 抢时间(下)第796章 老人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1127章 探亲(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风险与机会第一百二十一章 文石津第1181章 卖命的门路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八十四章 上朝西晋爵位制度第1074章 水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