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亮子

bookmark

过年前最后一天,庾亮匆匆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洛阳。

行至潘园以东数里时,他看到了一个“活”过来的村落,遂询问前来迎接的温峤。

这时他才知道,村中百姓竟然都是被强行放散的坞堡民。

说来也是搞笑,昔年梁王于二十郡度田,很多人去梁国之外置产业,居然就有人看中了洛阳。

洛阳都是膏腴之地啊!

洛阳陂池沟渠完善啊!

洛阳的地一亩顶下田三亩啊!

怎么都没人要呢?那我就不客气了。

不过,洛阳田地如此便宜是有原因的。

聪明人割肉甩卖,拿着钱去别的地方置产业。甚至有胆大心细之人去了南阳买地,经营数年,勉强维持下来了,现在就等南北一统,再派次子、三子等人去荆州开拓了。

接盘的人确实过了几年舒心日子,但现在傻眼了。

梁王携攻灭匈奴的无上威望东归,眼见着要在洛阳行禅代之事,你说他对洛阳的土地能没有安排吗?

黑矟右营由中领军糜晃带回来了,第一件事就是清理河南郡诸县的坞堡庄园。

伴随其一起行动的还有右骁骑卫府兵、诸杂胡兵以及被朝廷压服的坞堡丁壮。

整体过程乏善可陈,战斗过程也不激烈,只打了两三次,基本就平息了。

坞堡庄园清理完毕后,河南郡十三县录得约五万五千户、二十五万余口人。

人相当不少了,但其中一大半是过去几个月内陆陆续续迁来的,只有一部分人进行了秋播,剩下的还没来得及投入生产,算不得有效人口。

庾亮在潘园以东见到的就是新近被释放出来的坞堡丁壮,他们各自分了部分粮食,领了一些农具,甚至几家人还共同分得了一头耕牛进行喂养,大概能熬过这个冬天,并在二月进行春播。

庾亮甚至特地停下来看了看。

即便明天就要过年了,这些曾经的坞堡民还在捡拾枯枝败叶,堆放在灌渠中,点火烧热之后,再进行清淤,真是一刻都不放过。

“大王必然要定都洛阳了。”庾亮感慨道。

“元规,有长进啊。”温峤笑道。

庾亮当了几年刺史,官威见长,但面对温峤这个一直以来十分敬佩的好友,也不好发脾气,只无奈道:“我去徐州,可不是悠游聚会的。祖士稚真不是人,三天两头袭扰诸郡。最狠一次,差点烧掉大王的东海潜邸。”

潜邸,茅草屋也。

开玩笑,其实邵勋发达后,其家人在原址旁边新建了一套砖瓦宅院,老茅草屋也有人维护修缮。

不过那次是真的夸张。祖逖一路打到朐县南二十里,差点把邵贼老家烧了。

彼时战局复杂,双方处于拉锯之势,李重不同意分兵救朐县,言下之意邵家老宅烧了就烧了,打赢眼前这仗就行。

当是时也,庾亮公子哥脾气上来,差点把李重骗进大营杀了,好悬最后收手了。

大雨之夜,他亲自带一路兵马,气喘吁吁赶往朐县。

好在雨越下越大,双方都打不起来,最后各自罢兵。

“祖士稚如何了?”温峤问道。

“听闻快死了。”庾亮发自内心地笑了,道:“他一死,祖士少欲统其军,我看没那么简单。建邺朝廷若胡乱插手,还有变乱。”

温峤又上上下下看了眼庾亮,再次笑道:“元规,有长进啊。”

庾亮笑了笑,道:“将来还得你来帮衬我。”

“你是不是忘了我是王家女婿?”温峤问道。

“那有何妨?将来我当了丞相,你就是尚书令,你我联手,天下事尽在掌中。”庾亮说道。

温峤左右看了看,低声道:“元规,此间就你我二人口出狂言无妨,但还得收敛着点。有些话可不能乱说,说出来就没机会了。”

庾亮闻言,躬身一礼,道:“幸有泰真提醒。”

温峤有些无奈,道:“当年就不该问你借钱,欠下如许多的人情。”

庾亮拉着他的手,大笑道:“你我的交情,岂能用钱来衡量?走,随我去潘园,见见我妹婿。”

温峤白了他一眼,道:“我本就是奉梁王之命来迎你。”

“哦?大王看上你了?许了何职?”庾亮问道。

“卖命的差事。”温峤说道:“秦州刺史。”

“边鄙之地啊。”庾亮摇头道:“不如再等等,待攻下江东,当个扬州、江州刺史不好么?”

不料温峤却不这么认为,只听他说道:“那还不如当秦州刺史。我已年近四十身体每况愈下,而江南卑湿,去了那边随便染一场病,可能就挺不过去了。留在北地,兴许还能多活几年。”

庾亮愕然,但也不得不承认有道理。

他在徐州多年,与祖逖打得有来有回,也不是没有过高光时刻。有次偏师迂回,深入淮南,时逢秋雨,就不幸遇上了疫病,最后匆匆撤军,出征的四千余人死者十六七。

淮南都这个样子了北人去了江南会是什么样?不一定有事,但有事的可能性很高。

“如此倒也没错,不过在金正手下可不好干啊。”庾亮与温峤把臂前行,一边走,一边道:“大王居许昌、汴梁那会,此人便极为跋扈,很不好相与。”

“去了再说。”温峤不以为意。

金正跋扈,那就哄着点他。

他又不指着金正升官,那么在意作甚?与其揣摩金正,不如揣摩揣摩姚老羌等辈。

“家人从徐州接回来了?”

“年后才会回来。”

“李重呢?”

“刺史兼都督,徐州军民事务,一言而决。大王要重用他了,我看他自己也知道。临行之前,一直在囤积资粮、操训军士、打造船只。将来征吴,必为一路统帅。”

“可惜了。元规你该留下来的,征吴之时,你为主帅,凡事多听听李重的,此路必有所获。”

“都这时候,还说此作甚……”

二人身影渐渐远去,很快抵达了潘园。

******

潘园之内来了不少人,多为邵氏宗亲或姻族,如——

游击将军邵慎、刺奸督邵璠、太原太守邵光、九原令邵杰、大将军主簿袁能(妹夫)、西河太守田茂(侄女婿)、黑矟右营督军赵玮(表侄女婿)等。

阵容有点单薄,连族人带舅舅那边的亲戚,也就这么几个。

不过第三代也渐渐长大了,邵勋也在观察,看看有没有可造之材。

庾亮、温峤二人经通传入内后,便与众人见礼。

温峤留在前院,庾亮则直接被引到后宅。

“元规。”邵勋在坐在院中,手里抱着俩娃,脚边还有俩小儿各自抱着一边大腿,看着十分滑稽。

稍远处,王长女符宝扇了虎头一个耳脖子。

五大三粗的虎头竟不敢说什么,灰溜溜走了。

王长子邵璋、次子邵珪看似兄弟情深,在院中一角互相讨教办差事的心得。

王三子邵勖温文尔雅,最先上来行礼。

庾亮回了一礼,然后又向邵勋行礼。

邵勋将手里孩子交给乳娘。

这两个都是女娃。前者生于前年腊月,殷氏所出,后者生于今年八月,荆氏所出。

五月份的时候,毌丘氏还诞下一子,七月就夭折了。

“元规,过完年去趟平阳,陪侍于丞相身侧。”邵勋说道。

“是。”庾亮脸色一黯,应道。

邵勋看了下他的表情,暗暗点头。

庾琛若薨,就算不用守孝三年这么夸张,庾亮一段时间内也是不能当官的。

当年卢志薨逝,邵勋坚持把卢谌带在身边,就惹来了不少非议,对卢谌本身的发展也不是好事。

反正有他在,将来庾亮复起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庾亮若因此不满,那就是心性有问题了。

“去看看文君吧,梁奴在陪着她。”邵勋摆了摆手,道。

“是。”庾亮应了一声,然后在仆婢的引领下来到了花园内。

庾文君披着狐裘,心情有些不好,眼圈微红。

十岁的梁奴侍立于侧,见到庾亮时,立刻行礼:“大舅。”

“兄长。”庾文君起身行礼。

“阿妹快坐下。”庾亮叹了口气,说道。

“年后我就回平阳,陪侍爷娘。”庾亮说道:“京中——”

说到这里又觉得现在说这些不太合适,便闭嘴不言了,只道:“你是王后,实不宜离开,就在洛阳陪着大王吧。他南征北战这么多年,委实辛苦,难得能闲下来。”

说话间,不由自主地看向外甥。

梁奴虽只有十岁,面容俊秀,和他母亲有些像,但身材比同龄人高壮一些,这点又类其父。

庾亮越看越满意。

这个外甥,不比金刀、獾郎、念柳等辈强多了?

大王还等什么?登基之后,就该立太子了。

他在路上就听闻,南阳乐凯频繁入见王长子金刀,委实嚣张。

过两天找温泰真合计一下,看看能不能让乐凯栽个大跟头。

“子据伯父在京中,大兄近日若有暇,最好去探视一番。我今日去见了,形销骨立,已然时日不久。”庾文君低着头,声音有些难过。

庾亮一听也叹气,道:“阿妹放心,过了正旦我便去探望。”

庾文君点了点头,又不说话了。

庾亮有些着急,他满肚子话,但这会又觉得时机不太合适。

唉!妇人就是不经事,容易伤春悲秋。

将来万一国中出大事,担子还得由他来扛,妹妹是不成的。

“梁奴,听闻你学业不错,不知可曾练武?”妹妹不说话,庾亮便看向外甥,问道。

“近日在习练射箭。”梁奴简略地回道。

“大舅亦喜欢射箭。”庾亮立刻说道:“有不懂的可问我。”

“我随父亲习练射箭。”梁奴说道。

庾亮一窒,干笑道:“大王箭术通神。想当年初见,便把家中武师都比下去了。”

“父亲的本事,我只习得皮毛。”梁奴好奇地看向庾亮的手,发觉上面似乎没有常年习练弓箭留下的老茧,顿时怀疑大舅所说之话的真实性。

不过他并没有说出来,只默默记在心里。

这个大舅,好像有点不太靠谱的样子。

“兄长一路风尘,还没用饭吧?”庾文君擦了擦眼角,起身问道。

“嗨,无妨。”庾亮说道:“刺徐州之时,战事频繁,经常来不及吃饭,早习惯了。”

梁奴默默听着。

昨日三叔告诉他,大舅在徐州置精舍两区、养女乐三队,时常大宴宾客,看着便是士人做派。

但这会说的话又不像假的。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了,大舅不打仗时喜欢享乐,打仗时也能吃得了苦。

思及此处,他对大舅的印象稍稍有所改观。

“梁奴,速去温习功课。”庾文君怜爱地摸了摸儿子的脑袋,道:“晚上你二舅还要过来。”

“是。”梁奴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温泰真来了吗?”庾文君看向庾亮,问道。

“来了。”庾亮有些奇怪。

“泰真胸有韬略,有国士之风。”庾文君低头看着地面,轻声道:“你若有暇,带着他见见梁奴。”

“呃——好!”庾亮反应了过来,立刻应下了。

第1057章 襄樊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二章 部曲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1248章 自家事与别人家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四章 总要种地的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四十二章 悬在头顶的剑第四章 长史与司马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812章 借题发挥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997章 沈阳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动第841章 主动第1108章 山城(上)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监狱签到第1171章 姨甥第五十七章 战报与会面第八章 项目推介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阳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一百三十八章 年前日常(下)第931章 换防第三十六章 捣巢(下)第1034章 赌神(上)第919章 办法(下)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五十五章 形势第1097章 都水监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状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十一章 努力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会玩啊第1226章 喜剧与悲剧第四十章 二手准备第919章 办法(下)第五十五章 昏礼第一百十六章 收拢第一百三十二章 又至洛阳第998章 河州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气啊第1249章 上班第868章 新气象第八十二章 迟到的惊喜第1218章 威逼第二十三章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六十五章 团结的宴会第二十九章 迟恐晚矣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二百十章 檄文第1162章 狮子大开口第六十八章 造桥第1182章 大会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草原、中原兵制第一百九十三章 赎人第七十六章 讨价还价第1007章 只要坚守,就有希望第856章 行猎与政治(下)第一百十章 派别第一百八十二章 归正(上)第二十章 撤离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八章 两京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丧之余第929章 围城“大军”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略意图第1037章 震惊!孩子们竟然第840章 城内城外第三十章 劝降与府兵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准备的人第三十七章 祁氏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险第六十五章 团结的宴会第二十六章 迂回第841章 主动第1004章 遍地奉先第978章 登基(下)第920章 坐看小儿辈破敌第894章 探望第六十五章 团结的宴会第968章 要脸不要脸第十九章 平阳拾遗(下)第1263章 贞明第九十五章 羊、刘第951章 高贵乡公冤气第一百七十五章 极限施压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958章 策略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八十九章 天渊池
第1057章 襄樊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二章 部曲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1248章 自家事与别人家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四章 总要种地的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四十二章 悬在头顶的剑第四章 长史与司马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812章 借题发挥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997章 沈阳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动第841章 主动第1108章 山城(上)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监狱签到第1171章 姨甥第五十七章 战报与会面第八章 项目推介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阳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一百三十八章 年前日常(下)第931章 换防第三十六章 捣巢(下)第1034章 赌神(上)第919章 办法(下)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五十五章 形势第1097章 都水监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状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十一章 努力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会玩啊第1226章 喜剧与悲剧第四十章 二手准备第919章 办法(下)第五十五章 昏礼第一百十六章 收拢第一百三十二章 又至洛阳第998章 河州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气啊第1249章 上班第868章 新气象第八十二章 迟到的惊喜第1218章 威逼第二十三章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六十五章 团结的宴会第二十九章 迟恐晚矣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二百十章 檄文第1162章 狮子大开口第六十八章 造桥第1182章 大会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草原、中原兵制第一百九十三章 赎人第七十六章 讨价还价第1007章 只要坚守,就有希望第856章 行猎与政治(下)第一百十章 派别第一百八十二章 归正(上)第二十章 撤离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八章 两京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丧之余第929章 围城“大军”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略意图第1037章 震惊!孩子们竟然第840章 城内城外第三十章 劝降与府兵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准备的人第三十七章 祁氏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险第六十五章 团结的宴会第二十六章 迂回第841章 主动第1004章 遍地奉先第978章 登基(下)第920章 坐看小儿辈破敌第894章 探望第六十五章 团结的宴会第968章 要脸不要脸第十九章 平阳拾遗(下)第1263章 贞明第九十五章 羊、刘第951章 高贵乡公冤气第一百七十五章 极限施压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958章 策略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八十九章 天渊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