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24章 降而复叛

崇祯十二年五月初十日。

保安卫守备徐祖成外甥,舜乡堡庆天福商行东主赖满成来到永宁城,拜见了定国将军王斗。

几年过去,赖满成还是那样的潇洒,一样的油头粉面,手上摇着那把招牌的洒金扇儿。

他笑嘻嘻地给王斗叩头,奉上礼单一份,王斗现在禁止部下收取金银财宝等礼物,超过多少算贪污论处。有镇抚司的迟大成盯着,加上王斗以身作则,各官都不敢造次。

所以赖满成的礼物也只是一些普通土特产之物。

王斗吩咐谢一科收下礼单,看着赖满成笑道:“赖掌柜,看你这几年过得不错,还是那样的光彩照人。”

赖满成笑嘻嘻地道:“托将军的福,小人日子还行。”

王斗让他坐下,赖满成面上一副受宠若惊的神情,恭敬坐下后,问起王斗召自己前来用意。

王斗说了。

赖满成诧异地道:“将军要卖马?”

他沉吟道:“别的不敢说,有马匹出售,众人定然争先购买。”

他板着手指:“各处富户,各家军头,还有各处的商人们,都需要大量的马匹,有多少卖多少。”

他暗暗猜到王斗召自己前来用意,眼中不由露出兴奋的光芒。

王斗问道:“依你估算,一匹马可卖多少银钱?”

赖满成道:“若卖给民间,粗粗估算,每马不会少于二十五两银子。”

王斗点了点头,赖满成说的,与自己估算的价格差不多。

依相关史料记载,明初时,马价分上上马、上马、中马、下马、驹五等,以米绢交易。上上马值米五石,布绢各五匹。上马值米四石,布绢各四匹。中马值米三石,布绢各三匹。下马值米二石,布绢各二匹。驹值米一石,布二匹。

明中叶后,以银交易,以官方互市的价格算,一匹上等蒙古马每匹需银八两余。中等者七两余,下等者六两余。当然,这只是官方互市的价钱,若到了民间,平均一匹马折价要二十四两银子。卖到江南,马价更高。

有关系的商贾豪强,从官方手中购买马匹会便宜些,隆庆五年时,张家口三处互市官方易得马匹四千余匹,平均价格为白银7.07两。然后将其中质量稍次的859匹马转卖给商人,每匹马的平均价格为白银9.35两,转手之赚取差价为白银2.28两。

这些商人都是有后台的,普通的商人可没这种待遇,买马价格都不会少于二十几两。

购买一匹蒙古马可赢利十五、六两银子,因此管理马政的太仆寺颇为富有,史载当时太仆寺老库积银“几至千万”,其中仅“户部所借本寺”的银两就达七百余万。

王斗打算卖出一万多匹马,可获白银达二十几万两,不过他不要银子,只要粮食货物。

想到这里,他笑着说道:“赖掌柜,你发财的机会到了,本将决意大量出售马匹,由你贩卖。”

他看了静静坐在一旁的财政司大使钟荣,满脸兴奋之色的民政司大使张贵,商科主事田昌国一眼,说道:“每卖出一匹马,你可抽取红利若干,由我麾下这几位幕僚协助你。”

……

去年那场战事,王斗夺回马骡二万二千余匹,这些马匹送回保安州后,寄养在保安州各处草场内,给王斗带来极为沉重的粮食,草料等负担,卖了一部分也好。

王斗有言在先,马骡等物,优先向保安州的军民出售,而且价格优惠,只要十两,不过数额定在三千匹,并以粮食货物等价交换。

保安州的军民,现在算是过了温饱阶段,需要一些显示自己身份的物事。可惜定国将军对土地控制甚严,小户人家的,也没必要造什么豪宅。

奢侈浪费,是定国将军所禁止的。买一匹马倒是不错,可显示身份,便如后世的有车族一般。马匹买来,还可骑坐,可耕田,可运货,用途很大。

因此消息传出后,保安州各地立时人心涌动,纷纷挤入赖满成的商行围观,很多人都打算买一匹,特别在这种非常优惠的情况下。由于想买的人多,马匹数量有限,因此只能采取抽签的形式。

这也引起余者各地的强烈嫉妒,暗恨自己不是保安州人氏,让保安州的军民更是耻高气昂,庆幸跟随定国将军早。由于差价太大,为了防止转卖,王斗定下了三年内保安州军民禁止转卖的规定,如有违者,重罚二十石米。

卖马行动,进行得轰轰烈烈,东路许多乡绅富户都向王斗买马,还有一些豪强矿主,商家商队之流。更由赖满成组织,向东路境外贩卖。王斗竟不收银子,各买家惊异咒骂的同时,只得用货物与王斗交易,粮食,布匹,煤铁等物,诸类繁多。

特别东路各地矿主,多用煤铁交换,这些矿主,大多身家巨万。

大明由于市场巨大的需求,铁器销售一直供不应求,贩卖铁器,是一项获利非常丰厚的行业,因此出现的民间巨富,不计其数。

明初铁器专营,由于管理落后,到了洪武后期,民营矿业己经占据主导地位。对铁矿的管理,大明采取定税执照,抽取铁课的方法,朝廷用铁,都是向民间购买。

不过从明中叶起,各处矿山,己经被豪强侵占完毕,他们多半不交税,后台还多是各地官员勋贵,藩王太监什么的,非常难惹。由于他们势力大,各地能开采的矿山也被他们侵占完毕,害得王斗当初只能在偏僻的辉耀堡山内采矿炼铁。

对这些矿主,总有一天,王斗要从他们头上收税。

王斗的卖马之事沸沸扬扬,这些马匹从哪里来,各人大多心知肚明,兵备府幕僚,还有管粮通判郭士同向马国玺抱怨,言王斗不与他们商议,便自顾自卖马,实是跋扈。

依他们的意思,王斗所得,应该分他们一份才是,竟自己全部吞了。

马国玺呵呵一笑,捋须笑道:“王将军集资屯田,这是好事,也是为百姓着想。”

依马国玺看来,王斗卖出马匹后,大多用在屯田上,未来屯田出了成绩,很大部分算在他的头上,何乐而不为?对王斗的举动,朝中各员都是沉默,自己又何必多事?

镇城的杨国柱听闻后,也是不可思议地摇摇头,说道:“王将军竟舍得将马匹出售。”

在乾清宫之内,听闻锦衣卫的回报后,崇祯帝来回踱步良久,叹道:“王将军忠义为国之心,实是难得。”

虽然王斗对保安州控制甚严,但王斗初到东路,该地便如漏风一样,要得到情报不难。听闻为了筹措屯田之资,王斗不惜将麾下马匹出售,崇祯皇帝颇为意外,也有些感动。

去年那场战事,己经越来越明朗,杨国柱,虎大威,王斗等人缴获丰厚,对他们的收获,崇祯皇帝默认了。只是与杨国柱,虎大威等人不同,他们将银两马匹藏得紧紧的,王斗却愿意拿出来为朝廷出力,这份心……

从今年起,保安州那几十万亩军田己经可以收税。来年东路屯田大兴,那几十万新军户安置下来,又可以收取多少赋税?崇祯皇帝想想就开心。

当然,为了不给这个练兵,打仗,治政都颇为出众的将官起异心的机会,崇祯皇帝决定让当地官员看紧一点。宣府镇东路兵备道马国玺的名字,第一次进入他的眼内。

……

王斗抢来的马匹不断卖出,各样换来的粮食,货物慢慢堆满仓库。与此同时,东路大规模的屯田垦地也在进行,希望能在秋播前建立一些屯堡。

十五日之天,兵备道马国玺赶往永宁城,与王斗一起举行一个新屯堡建设仪式,他与王斗一起挥舞锄头,一口气镐个半亩地,虽然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老脸通红,最后还是坚持下来,让王斗对这个老官僚评价更高一层。

张贵的民政司忙着屯田的同时,还收集各样农书,研究如何提高耕地产量。

又过了五天,王斗突然想起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应该在月初刊行了,该书六十卷,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和荒政等十二篇。总结与保留了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精华,此书,极为重要。

所以情报司大使温达兴被王斗召去说话后,很快的,他便派出一个机灵的夜不收,前往江南之地获取该书文册。同时的,他还要带回《吴中水利全书》,《景岳全书》等文册,二者同样在五月撰成。

《吴中水利全书》为应天巡抚张国维所撰,绘有苏州、松江、常州、镇江等府水利总图,还有各府属州县水种图共五十三幅,是研究明代江南地区水利建设的重要资料。

《景岳全书》更不得了,为张介宾所辑,全书六十四卷,可说是一部综合性的医学巨著,集瘟疫、虐疾、咳嗽、霍乱等治疗大全,新方、古方数甚多。该书抄来后,便是未来境内发生瘟疫,也有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

这些时间,王斗一边关注匪徒招降之事,一边关注屯田开垦之事,一边还要关注道路修整之事,可说非常繁忙。

靠东路境内的土地怕是安置不完那些百姓,王斗虽然打起塞外满套儿诸地的主意,不过目前来说,东路各地使用人力的地方还是多的。比如说这个修整境内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的好处说不完,虽说大明官方驿站废弛,但相关的民间邮驿系统却是蓬勃发展,便如这个民信局。

这个首创于大明永乐年间,由宁波帮商人创立的私人赢利机构,早在明中叶便在大明各处兴旺壮大。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等,业务极为兴盛,并不因为乱世有所减弱。

王斗打算修好路后,也在东路发展相关产业,而且修路需要大量人手,可以为东路百姓谋一碗饭吃。也减弱分流进入保安州的人口,虽说王斗大力控制,但怕万一瘟疫传入保安州,那就损失巨大了。

在王斗忙忙碌碌时,时间飞快地进入五月下,这日,兵备道马国玺忽然商请王斗议事。

在王斗来到怀来城时,马国玺拿出一份邸报,忧心忡忡地对王斗道:“张献忠又叛了,这个逆贼,降而复叛,完全不知忠义为何物。”

王斗默默接过邸报,上面写得很清楚,五月初九日,接受招安的张献忠在谷城重举叛旗,杀谷城知县阮之钿,火焚官署。同时罗汝才率四营起于房县,二人合兵攻克该县,杀知县郝景春,连下郧西、保康等地。不久,屯于均州的惠登相五营也反。

邸报上白纸黑字,触目惊心,其实王斗早在永宁城看过邸报,也知道历史上发生的这些事。他己经忘了,张献忠等人降而复叛是八次,还是九次。或许,对他们来说,造反,投降,再造反,再投降,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职业吧

看马国玺长吁短叹的样子,王斗不知道他内心在想什么。

回到永宁城的当日,王斗再派出一个夜不收,到江南找寻一些磨制镜片的人才,未来作为炮镜与千里镜之用。同时的,又有一些夜不收奉令前往京师,看能不能搞一些火炮图纸与铸炮工匠回来。

第360章 陈永福想立功第517章 后路第272章 看来真得学习王斗之法了第554章 大同、太原第79章 示范第33章 飞枪第467章 身死第392章 名动天下第631章 岂曰无衣第498章 隔河炮战(4)第287章 铜墙脸皮第475章 塞外第110章 义无反顾第427章 汇合行军(下)第474章 王斗为蓟镇总兵?第3章 你信不信?第109章 围点打援第25章 比赛第27章 匠头李茂森第476章 魔盒打开(上)第672章 微服私访(下)第485章 遇敌第320章 东路兵备第314章 凌驾之上第385章 定计第414章 辽东消息知第267章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第409章 子女、粮票309章 观闻第168章 参将来了第494章 调兵、调炮第72章 贫穷第579章 裹胁第749章 城下町第259章 最后一战第826章 吾乡第710章 胡寨主第684章 潜伏任务(上)第522章 怎么还不死?第724章 对比第702章 吏员开考第222章 胡儿可敢再战第744章 发展第249章 看谁狠!第427章 汇合行军(下)第217章 再次分兵、拉拢第446章 血路第583章 议和之谋第520章 长岭山绞肉机(中)第672章 微服私访(下)第607章 立寨第332章 他们以为我不敢动手?第149章 沸沸扬扬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749章 城下町第443章 狂轰滥炸第370章 闯兵围城第52章 冲突第218章 出兵抢粮第492章 攻下第564章 天下无处不汉风第337章 圣意第368章 我跟你谈忠义,你跟我谈钱第86章 饥民第189章 开建据点第639章 泪水第754章 安慰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782章 借虏平寇第294章 王斗为前锋、大丈夫当如是第496章 河水与血水(上)第229章 圣旨到第693章 姑念什么?第242章 王斗此人必除第400章 天使第174章 此事别有蹊跷第602章 这片土地第582章 户部应对(下)第813章 拼命第523章 京师沸腾第795章 力量第379章 不想死也得死第498章 隔河炮战(完)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462章 神机箭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惊第65章 争夺第43章 形势第616章 糜烂第716章 战争乌云第813章 拼命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临城下第416章 争论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741章 暴雨第371章 强攻、硬守(中)第394章 行刑!第374章 洛阳城血腥攻防战(上)第817章 光复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临城下
第360章 陈永福想立功第517章 后路第272章 看来真得学习王斗之法了第554章 大同、太原第79章 示范第33章 飞枪第467章 身死第392章 名动天下第631章 岂曰无衣第498章 隔河炮战(4)第287章 铜墙脸皮第475章 塞外第110章 义无反顾第427章 汇合行军(下)第474章 王斗为蓟镇总兵?第3章 你信不信?第109章 围点打援第25章 比赛第27章 匠头李茂森第476章 魔盒打开(上)第672章 微服私访(下)第485章 遇敌第320章 东路兵备第314章 凌驾之上第385章 定计第414章 辽东消息知第267章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第409章 子女、粮票309章 观闻第168章 参将来了第494章 调兵、调炮第72章 贫穷第579章 裹胁第749章 城下町第259章 最后一战第826章 吾乡第710章 胡寨主第684章 潜伏任务(上)第522章 怎么还不死?第724章 对比第702章 吏员开考第222章 胡儿可敢再战第744章 发展第249章 看谁狠!第427章 汇合行军(下)第217章 再次分兵、拉拢第446章 血路第583章 议和之谋第520章 长岭山绞肉机(中)第672章 微服私访(下)第607章 立寨第332章 他们以为我不敢动手?第149章 沸沸扬扬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749章 城下町第443章 狂轰滥炸第370章 闯兵围城第52章 冲突第218章 出兵抢粮第492章 攻下第564章 天下无处不汉风第337章 圣意第368章 我跟你谈忠义,你跟我谈钱第86章 饥民第189章 开建据点第639章 泪水第754章 安慰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782章 借虏平寇第294章 王斗为前锋、大丈夫当如是第496章 河水与血水(上)第229章 圣旨到第693章 姑念什么?第242章 王斗此人必除第400章 天使第174章 此事别有蹊跷第602章 这片土地第582章 户部应对(下)第813章 拼命第523章 京师沸腾第795章 力量第379章 不想死也得死第498章 隔河炮战(完)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462章 神机箭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惊第65章 争夺第43章 形势第616章 糜烂第716章 战争乌云第813章 拼命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临城下第416章 争论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741章 暴雨第371章 强攻、硬守(中)第394章 行刑!第374章 洛阳城血腥攻防战(上)第817章 光复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临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