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83章 议和之谋

倪元璐去后,崇祯帝又召兵部尚书陈新甲议事。

最近时日,陈新甲感觉圣上对自己冷淡不少,所以言行举止,颇为谨慎小心。

“……南阳失陷,平贼镇紧急回兵襄阳,闯贼止步东向,与革左五营合,声势喧然……”

崇祯帝脸色难看,恨恨道:“丁启睿就是个废物!”

崇祯十四年时,那时闯贼刚刚大败,献贼身死,大贼只余曹操,革、左诸辈,崇祯帝令丁启睿督师,领湖广、河南、四川、山西及江南、江北诸军。

本以为,曹贼诸辈,转眼就可剿灭,没想到,却越发精神抖擞起来。

丁启睿给的解释,官兵不过马三步七,甚至马二步八,而曹贼、革、左诸辈,麾下多骑卒,达数万之多,甚至有一人骑跨双马者,追逐极难。

每每只能追在屁股后,肥的被拖瘦,瘦的被拖死,然后回兵一击,官兵苦不堪言。

还有,各地百姓,心向流贼,往往官兵连个向导都找不到,每到一处,地势不明,经常被左右埋伏,不说崇祯帝闻报愤怒,便是丁启睿自己,都有心力交瘁之感。

现在,更南阳失陷,猛如虎阵亡,唐王遇害,已经是第二个藩王身死了。

崇祯帝心下恨恨,有心替换丁启睿,甚至将丁启睿治罪,可惜暂时没有适当的人选。

本来,洪承畴是最佳人选,只是他身体病重,不劳远行,只能作罢,希望曹变蛟、王廷臣南下,可以改变局势。

他翻阅几份奏折,头也不抬:“靖南伯。宁南伯,已到了开封?”

陈新甲小心翼翼答道:“是的,丁启睿檄邀靖南伯。宁南伯南下,不过二位伯爵与高巡抚商议,集兵在开封不动,伺机逼向河南府。洛阳等地,言其为围魏救赵之策!”

崇祯帝道:“攻其所必救,靖南伯。宁南伯是对的,难道又如丁启睿一样,南下跟着贼寇屁股后面跑,再被拖得溃散?”

“闯贼在河南府据城为守,官兵若攻洛阳,定然回兵引救,王师就有可趁之机。闯贼据城也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陈新甲道:“皇上圣明。”

他看看崇祯帝脸色:“……还有,二位伯爵南下时,曾弹劾沿途官府怠慢,粮草供给不足。又有沿途官府,颇多官将弹劾曹变蛟、王廷臣二人,如今各部正在查核,还有各处官员上疏分辩……”

一声巨响,崇祯帝拍案而起,他声色俱厉:“将这些贼子,统统治罪,他们想做什么,想对朕的新军干什么?不供给粮草,将士如何打仗?一众鼠辈,居心叵测!”

皇帝雷霆大怒,陈新甲吓得大气也不敢出,连声道:“是是,是是……”

“中原为天下腹心,开封又中原腹心,倘一旦沦陷,天下事言何道哉?河南战事,兵部需得着紧心上,还有靖南伯,宁南伯的军伍粮草供给,也必须是最优先的。”

“是是……”

为应对王斗崛起,朝廷现在策略,就是尽量扶持杨国柱、曹变蛟、王廷臣、唐通等人,对曹变蛟、王廷臣南下,朝野是充满信心与期盼的,特别崇祯帝,更是寄托厚望。

若中原流贼剿灭,自己就可以腾出手来,做一系列事情,他也不信,没有王斗,这天下就玩不转了?

谈完中原剿贼之事,让崇祯帝等烦恼的,便是现在各边镇粮饷之争,特别现在愈演愈烈的辽镇与蓟镇粮饷争斗。

过往间,九边内,辽镇的供给,是最丰厚的,万历中期,当时的九边饷银,共约有二百八十多万两,各镇分摊,粮饷分额,较为平均,改变就是后金的崛起。

辽镇,迅速的,拿了大明军费好大一头,便是到现在,辽东,含关外与山海关,虽然粮饷分额减了又减,仍然一年有近五百万之巨,余镇,一般只有几十万两,蓟镇同样如此。

而论大明收入,万历中期,朝廷每年夏粮秋粮,约有二千六百多万石,其中户部的太仓银库,每年约收银三百六十多万两,军费加余者支出,每年已经有所亏空,辽东战事一起,财政更是入不敷出。

三饷加派,从万历四十六年到现在,这些年中,共征收白银约二千万两,然到眼下这些年,每年的军费开支,都高达到八百多万两,加上余者支出,仍然入不敷出,辽饷,就是其中沉重负担。

锦州大战后,观清国情况,似乎辽镇的开支,可以缩减了,特别崇祯帝,重点要扶持杨国柱,蓟镇的军费,需要大大增加,大明现在情况,开源已经不可能,只有节流,还有挪移。

所以蓟镇的开支,很多人,就盯上辽饷,不要多,只需挪一半过来,就足够杨国柱所用,可以编练很多新军了。

当然,说得轻松,事实极难,如晋商一样,辽饷,是上下一个非常庞大的利益集团,多少人在其中受益?就是内阁,可有一人,没在当中分润好处?

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各级官员深深明白这一点,所以都不敢深刻表明自己态度,只敢含糊不清的说几句。

辽饷的支持者,也是振振有辞,他们言,辽镇与山海关,现兵马有一、二十万。

以每兵每人每月一石粮计算,一年就需粮食二百万石,还有各样一应花费,事实上,现今的兵饷,其实远远不足,士卒每年都有拖欠,更不用说,还要减少军费开支了。

还有,辽东大战后,东奴虽有受挫,然整体战力,还是超过大明(如果排除王斗在外的话),只需暂时的休养生息,就可以保持对辽东的攻势压力,所以更要修缮城池,增添兵甲,这都要钱。

所以说,辽饷。不能减少,更不能挪移,不但如此。因辽东防线,增加到义州一带,还需增加一部分。

收复城池,当时虽然振奋民心。不过带来的苦果,是现在必需承担的,除了极少数人。无人敢言放弃义州,将防线收缩到锦州,所以平西伯吴三桂,辽东巡抚邱民仰等人,要起粮饷,也是理直气壮。

对崇祯帝来说,辽东兵将。不得不安抚,恐这些丘八一个不好,哗变,甚至转投东奴去,那样的后果。是他不敢承受的,毕竟历年降事清国的官将,有很大部分,就是出自辽镇,早有先例。

剿灭流贼的关键时刻,辽东不能乱,只是,辽饷不削减,蓟镇的开支何来?

看朝野纷争,连作为兵部尚书的陈新甲,一样含糊其辞,崇祯头疼无比。

最后,陈新甲又低声提起一事:“东奴已遣使而来,密居会同馆内,观其意,有议和之心,未知圣上之意……”

……

三日后,京师,会同馆。

中国历代都城,都设有接待宾客之所,汉之后,多为鸿胪寺,其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接待藩属贡使,可谓古时的外交部。

明时,设立会同馆,由兵部所辖,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二人,从九品,代替鸿胪寺功用,不过会同馆的主管官员,仍然加鸿胪寺少卿衔。

明时会同馆,还是全国驿站的总枢纽,地点就在大兴县东王府街乌蛮驿旁,此时,一个汉人打扮的中年人,匆匆回到会同馆,到达门口时,他呸了一声,心想:“这南朝明国,越来越衰败了,连京中街道,也是如此。”

这京中道路,很多地方,青石板已经不见了,到处是坑坑洼洼的土路,积起厚厚的泥沙粉尘,此人出门办事,为了不吸人注意,很多地方,都是步行,结果走得一身一脸的灰。

回到馆内某处,推开一门,内中同样有几个汉人打扮之人,个个脸上,皆有阴沉凶戾之色。

屋内气氛严肃,一个年约五十,看起来颇象武人之辈,他手指在桌上轻弹,沉吟道:“连日议探,看来这些南蛮子,对与我大清议和之举,颇不热衷,对内中平等相交,还有岁币、疆界事,更不以为然,议和之条款难行……”

此人,却是清国弘文院学士鲍承先,曾为都督佥事,沈阳新勇营副将,天启年时奉命驰援,结果遇伏战败,全军覆没,只身隐匿数日后,最后投降后金。

因为忠于后金,时后金智囊宁完我,推荐他在文馆任职,此后与宁完我、高鸿中等人,对清国忠心耿耿。

此次,更得多尔衮密令,前来大明,除议和外,还肩负一系列重任。

经大把花钱后,鲍承先得暗见兵部尚书陈新甲,不过,虽满清颇有议和诚意,然陈新甲等人却不以为然,不说大明对外一向强硬,便是此次大战,大明大肆宣扬自己的胜利,就更不可能与敌国议和,否则,舆论上,就过不去。

而且,中原的对外关系,几千年来,不是纳贡称臣,就是委曲求全两个极端,对别种条约,一般没有概念。

或许,在中国历代条约,只有崇祯十年的广州地方官员,体现了优胜与平等条约这一点。

便是这年的广东地方水师,击败了英王查理一世派遣的,威德尔上尉率领的六艘船舰,迫使其签下保证书,对虎门之事表示歉意,还赔偿白银二千八百两,中国与英国的第一次冲突,以中国胜利告终。

而早几年的料罗湾大战,明军水师,又大败荷兰舰队,不过还是旧思维,没有向荷兰人索要赔款。

所以,思想不开化的多尔衮,好死不死,依旧例,还想要大明赠送一笔岁币,虽然也说得委婉,但内中的意思,明眼人都可以看到,当然让陈新甲雷霆大怒,将上门使者,乱棍打出。(。)

第623章 痕迹第114章 骑射第624章 攻寨第211章 石桥之战(上)第218章 出兵抢粮第781章 骗局第772章 到了第72章 贫穷第416章 争论第701章 督查专员第264章 突围第575章 蛆虫第668章 缓冲第94章 纪小娘子第18章 兼任屯堡官第753章 出关第453章 溃败第675章 斯文扫地第313章 重新评价第793章 惊叹第323章 静观其变第435章 宁远争议(上)第790章 监国第506章 大决战(下)第489章 密信第442章 黄土岭之战(中)第472章 姜是老的辣第465章 侧翼第370章 闯兵围城第596章 魅力第808章 拉开第491章 攻山第183章 小鬼难缠第88章 缴获所得第527章 皇太极死了第498章 隔河炮战(4)第491章 攻山第222章 胡儿可敢再战第26章 外柔内刚第349章 若贼围洛阳,我该如何?第636章 淹没第310章 隐患第407章 祭拜、变化第50章 银秤第443章 狂轰滥炸第510章 大崩溃、擒获(上)第563章 宾客如云第360章 陈永福想立功第93章 威振宇内的背后故事第583章 议和之谋第324章 降而复叛第371章 强攻、硬守(下)第33章 飞枪第346章 飞蝗、出征准备。第716章 战争乌云第430章 京师第465章 侧翼第791章 颤栗第351章 进开封第327章 灭之第199章 满载而归第371章 强攻、硬守(中)第525章 密议第279章 强攻第96章 烽火连天第582章 户部应对(上)第545章 各方关注第549章 处置第48章 纳捐第589章 所见第133章 意外、吃惊第252章 火力对拼第514章 破阵第435章 宁远争议(下)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70章 旧日上司第260章 援兵第775章 涅槃第319章 新的天地第523章 京师沸腾第238章 献捷太庙、贺表如云第245章 合围第461章 再冲上去第658章 构想第448章 土车、医士第512章 白虎第805章 三方第466章 样子货第713章 崩溃第149章 沸沸扬扬第51章 邓一脚第401章 交由世人评说第479章 哨骑第528章 他们是在找死!第271章 整编第260章 援兵第490章 序幕第386章 到达第817章 光复第201章 游击将军
第623章 痕迹第114章 骑射第624章 攻寨第211章 石桥之战(上)第218章 出兵抢粮第781章 骗局第772章 到了第72章 贫穷第416章 争论第701章 督查专员第264章 突围第575章 蛆虫第668章 缓冲第94章 纪小娘子第18章 兼任屯堡官第753章 出关第453章 溃败第675章 斯文扫地第313章 重新评价第793章 惊叹第323章 静观其变第435章 宁远争议(上)第790章 监国第506章 大决战(下)第489章 密信第442章 黄土岭之战(中)第472章 姜是老的辣第465章 侧翼第370章 闯兵围城第596章 魅力第808章 拉开第491章 攻山第183章 小鬼难缠第88章 缴获所得第527章 皇太极死了第498章 隔河炮战(4)第491章 攻山第222章 胡儿可敢再战第26章 外柔内刚第349章 若贼围洛阳,我该如何?第636章 淹没第310章 隐患第407章 祭拜、变化第50章 银秤第443章 狂轰滥炸第510章 大崩溃、擒获(上)第563章 宾客如云第360章 陈永福想立功第93章 威振宇内的背后故事第583章 议和之谋第324章 降而复叛第371章 强攻、硬守(下)第33章 飞枪第346章 飞蝗、出征准备。第716章 战争乌云第430章 京师第465章 侧翼第791章 颤栗第351章 进开封第327章 灭之第199章 满载而归第371章 强攻、硬守(中)第525章 密议第279章 强攻第96章 烽火连天第582章 户部应对(上)第545章 各方关注第549章 处置第48章 纳捐第589章 所见第133章 意外、吃惊第252章 火力对拼第514章 破阵第435章 宁远争议(下)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70章 旧日上司第260章 援兵第775章 涅槃第319章 新的天地第523章 京师沸腾第238章 献捷太庙、贺表如云第245章 合围第461章 再冲上去第658章 构想第448章 土车、医士第512章 白虎第805章 三方第466章 样子货第713章 崩溃第149章 沸沸扬扬第51章 邓一脚第401章 交由世人评说第479章 哨骑第528章 他们是在找死!第271章 整编第260章 援兵第490章 序幕第386章 到达第817章 光复第201章 游击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