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英国投降了

36o章英国投降了

夜间攻击的枪炮声终于停了下来,稍后响起来的是帝的那些大功率扩音机的声音:“对面的英军弟兄们,你们的伯明翰城防司令奥里弗将军,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俘虏,你们的继续抵抗已经没有意义了,放下你们手中的武器投降吧,我们优待俘虏,战争就要结束了,你们的父母、兄弟、妻儿、老小他们在盼望你们早日回家,你们不要再打下去了。”

这令英军大吃一惊的消息无于一颗重磅炸弹,在英军阵地上炸响,他们急忙向自己的城防司令部进行核实,但是核实的结果就是:这是真的,中华帝国的广播宣传没有欺骗自己,到了这一步,英军们没有谁还有信心在打下去了,他们只能是向帝队投降。

英国国王乔治五世他尽管是再不愿意,他也不能扭转局势了,城里的守军他再也调动不了了,万般无奈的乔治五世,只好是命令英队向帝队投降。

伯明翰、伦敦的各个高大的建筑物上,飘扬起了中华帝国的那面龙的图案的旗帜,各地激烈的枪炮声都停止了。

电波飞越了万里之遥,把这个好消息报告给了自己最为敬爱的皇帝陛下,报告给了祖国的亲人们。

元旦这是个喜庆的节日,它表示着新一年的来临,再加上这从远方来的好消息,帝国的广播电台马上就将这消息传播了出去,报纸又加印了数万份的号外,那些报童们拿着报纸满大街跑,一边跑一边大声地喊着:“号外!号外!英国投降了!英国投降了!”路上的行人们马上停了下来,争先恐后地挤向了那些报童。

英国国王开始还要和帝国的军队谈一下条件地,但是高顺将军的回答是:“无条件投降,败了就是败了,没有什么可说的,如果不同意我们还可以接着打。”

那些高层的人物们他们在谈判,但是是帝国的一支支小部队在我们的情报人员地带领下,接收了一个个的“特殊仓库”,里面地东西这都是我们的战利品,是在战争中缴获的,这和跟他们要不是一会事。一辆辆的汽车从里面把那些上百吨的贵重金属运往港口,装上了货轮,在大批部队地保护下,他们向祖国的方向前进,当然了这是第一批撤军回国地部队。

英国国王终于宣布他们无条件投降,并向全国人民宣布了他的投降诏书。

放下武器地英队开出了城外。他们地军队要在城外集结。等待帝队地处理。

一九一八年地一月一日下午三时。中华帝国地军队在伯明翰和伦敦分别搞了一个入城式。他们进入城区地部队并不多。只不过都是两万人地军队进入城区。

伯明翰这里。下午三时整。帝队开始入城了。路地两边有许多地人在观看。英国人他们并没有把中华帝国地人当成他们绝对地敌人。他们认为那是他们地。把原本是朋友地中华帝国给搞成了敌人。但是无论怎么说从心里是过不去地。他们对于帝国地军队还是比较冷淡地。看入城式无非就是看个热闹而已。

最先入城地是那些名为“水箱”地钢铁巨兽。他们地“水箱”可比自己生产地“水箱”强多了。马力大。外观也漂亮。算不上艺术品。但是绝对比自己国家生产地东西要强大地多。后面是装甲车部队。自行火炮。他们只是看到了几百名站在坦克舱口地帝人。但是他们不知道这已经是一万多人地部队进了城了。

后面地就是那些步兵部队了。原来英队地枪支那都是扛在肩膀上地。但是人家帝队地那些枪支却都是挎在肩上地。就是有一些扛在肩膀上地也都有一支瞄准镜在上面。算了不说武器。普通地英国老百姓是不懂那些地。但是帝队给人地感觉就是震撼人心。行走地步伐坚定有力。十二个人一排地队列。迈着整齐划一地步伐。战士们地目光中透出了一种杀气。这绝对是英国士兵所不具备地。虽说是经过了几天地战斗。他们地脸上风尘仆仆。但是他们具有压倒一切地那种气势。那些围观地市民们心中说道。自己地政府怎么能惹上这样地一支军队呢?他们都是一些白痴。这样地军队是绝对不可以招惹地。谁要是招惹了他们那就只能是自取灭亡。

三天以后双方签署了《中英伯明翰条约》。条约规定:英国失去了他们所有地殖民地。他们必须交出他们在一八四零年及以

清皇宫中所非法取得的珍宝,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要还给我们,其余的像是什么战争赔款之类的,中华帝国就给免除了,但是帝国要租借英国的怀特岛九十九年。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反正欠人家中华帝国的贷款,就拿那个小岛还一部分钱吧。

还有一个附加条款,那就是英国必须交出五千吨以上的军舰,而且以后不允许他们再自己或是为别人再建造五千吨以上的战舰,他们只能是拥有一些小型的军舰,同时也给他们限定了一个总的吨位数,即不能过八万吨。

英国国王宣布退位,英国政府重新组建了一个新的亲华的政府,他们的新政府总统原来是一个商人,有着和中华帝国有着近二十交情的商人,由于身价倍增,英国王室还给了他一个爵士的头衔,由于他和中华帝国有着广泛的多方面的联系,从中华帝国取得了大量的援助,粮食、布匹、各种生活资料,对于英国民众的生活有巨大的帮助,但是这些都得益于他的朋友——金龙先生,自己得意之余也没有忘自己的朋友,在他的提议下金龙先生作为英国的总理,登上了政治舞台。

英国政府由于连年的战争,他们国内的经济状况已经很困难了,尤其是粮食和各种资源极为缺乏,请求中华帝国给予经济方面的支持,这些事情帝国倒是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反正自己大批的粮食也是需要出口的,卖给谁也是卖,还不如在这里取得当地民众的好感和支持。要经济支援也可以,那我们就可以正大光明地进行经济渗透了,英国的造船业、建筑业、铁路等这些企业都是由帝国的资金进入了其中,另外英国人欠下了大批在战争中的赔款,也是他们短时间内不能还清的。

由于中华帝国的一惯政策,以及英国新政府主要人物的努力,批五十万吨粮食运到英国,那些高傲的英国人终于低下了头来,如果没有中华帝国的经济援助,随后的一个漫长的冬天,就没有办法渡过,没有粮食和燃料,这一个遭受战争破坏的国家,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冻饿而死,战争带给人民的只有灾难,战争极大地破坏了大量地人力、经济和社会资源,英国这个原来世界上的经济第一的国家,在经济上整整倒退了几十年,从原来的“日不落帝国”到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这当中的滋味不是身临其中,是不会体会到的,他们要想缓过劲来,没有个十年、二十年是不行的。

受到帝国最高层的关照,帝国的情报人员盯上了原海军大臣丘吉尔,只有肖峻才知道他在二战时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不过此人由于在战争中的表现,他现在已经在英国,已经逐渐被人们给忘记了,他把自己在位时的积蓄拿出来,自己搞了一个小型工厂,他在那里自得其乐地进行着管理。但是他直到去世,他的身边总是有一个影子在伴随着他。

同时关注的人里面还有一个德国人,那就是原来第三帝国的元阿道夫希特勒,如果他们平平淡淡地生活下去,那就算了。只要他们在政治上有什么行动和企图,那绝对是不会让他们再见到第二天的太阳的。

至于原来的意大利,他们是一个善于投机的国家,在原来的世界里,他们先是选择了同盟国,然后又在利益的驱使下,加入了协约国,现在他们随着中华帝国加入了同盟国,他们在帝国强大的军事力量的作用下,他们不敢有什么表现,在帝国一参战他们就急忙把自己的军队全部撤回了国内。

但是在对同盟国的另一个大国奥匈帝国的战争中他们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尤其是当奥匈帝国从俄罗斯撤兵以后,又直接进入了意大利的国土,随着战争的展,他们积极地向以帝国为的同盟国举起了白旗,作为战败国,他们也交出了自己的战舰,给德国、奥斯曼土耳其、奥匈帝国、保加利亚等国家割地、赔偿军费,去尽一个战败国的义务,但是当他们向中华帝国请求进行援助时,中华帝国在有抵押保证和条件下,还是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当然给他们的是只能是我们的中华元了,这样中华帝国的建筑业、铁路、重工业等以庞大的经济军团开进了意大利。

相信他们以后离开了中华帝国,那他们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的。

第69章 与日谈判第225章 美国华侨的代表第54章 再看海军第239章 要给皇帝造游艇第353章 世界新格局第59章 不留辫子第266章 皇帝的专机第329章 空降兵出手第201章 扬眉吐气的谈判(二)第254章 波斯入藩(二)第95章 战场救护第147章 西藏是联军侵略的前奏第191章 中华帝国第290章 空地协同的演习第52章 与民同乐(二)第53章 参观山西第212章 灾情的考验第205章 航空母舰第225章 美国华侨的代表第308章 大海战(二)第120章 天津老战场第126章 天府之国第93章 全面备战第211章 兵的质量在军官第211章 兵的质量在军官第270章 北非的志愿军第245章 高傲的“高卢鸡”第325章 制空权(二)第109章 遥远的路程第358章 新的国际局势第10章 升任总兵第200章 扬眉吐气的谈判第60章 新式海军第60章 新式海军第216章 丛林部队第90章 执行廉政第67章 解放妇女第301章 水下行动(二)第225章 美国华侨的代表第199章 想不到的成功第270章 北非的志愿军第179章 天津保卫战(三)第266章 皇帝的专机第98章 河间新军第335章 封锁英伦三岛第165章 步兵打军舰第358章 新的国际局势第358章 新的国际局势第365章 参观帝国军工厂第50章 初次阅兵第65章 奇袭日海军第76章 武器换民工第225章 美国华侨的代表第25章 初战告捷第261章 和皇帝在西去列车上第309章 大海战(三)第161章 捉住敌人的将军第100章 军事演习第125章 直飞承德第246章 战争机器开始运转了第101章 又是人才第39章 重整福建水师(二)第3章 小试牛刀第194章 皇帝的婚礼第354章 政治攻势第318章 中英海空斗第145章 洋人的中国式婚礼第199章 想不到的成功第317章 鱼雷攻击机起飞第28章 全线反击第365章 参观帝国军工厂第24章 西去打俄军第192章 日本并入了我们的版第89章 菜市口第99章 河间史话第273章 德国海军的担忧第279章 黄金本位和中华元本位第46章 俄国来人第33章 初见海军第148章 美妙的梦想第185章 天津保卫战(九)第177章 天津保卫战第162章 举国欢庆西藏大捷第156章 穿插敌后扎口袋第348章 搂草打兔子第52章 与民同乐(二)第156章 穿插敌后扎口袋第37章 上海之行(三)第21章 遭遇土匪第98章 河间新军第140章 未来的狙击手第157章 口袋扎好了第24章 西去打俄军第54章 再看海军第218章 抗英游击队第140章 未来的狙击手第204章 下一步的军备第187章 香港上空飘扬着龙旗第271章 火药桶爆炸了
第69章 与日谈判第225章 美国华侨的代表第54章 再看海军第239章 要给皇帝造游艇第353章 世界新格局第59章 不留辫子第266章 皇帝的专机第329章 空降兵出手第201章 扬眉吐气的谈判(二)第254章 波斯入藩(二)第95章 战场救护第147章 西藏是联军侵略的前奏第191章 中华帝国第290章 空地协同的演习第52章 与民同乐(二)第53章 参观山西第212章 灾情的考验第205章 航空母舰第225章 美国华侨的代表第308章 大海战(二)第120章 天津老战场第126章 天府之国第93章 全面备战第211章 兵的质量在军官第211章 兵的质量在军官第270章 北非的志愿军第245章 高傲的“高卢鸡”第325章 制空权(二)第109章 遥远的路程第358章 新的国际局势第10章 升任总兵第200章 扬眉吐气的谈判第60章 新式海军第60章 新式海军第216章 丛林部队第90章 执行廉政第67章 解放妇女第301章 水下行动(二)第225章 美国华侨的代表第199章 想不到的成功第270章 北非的志愿军第179章 天津保卫战(三)第266章 皇帝的专机第98章 河间新军第335章 封锁英伦三岛第165章 步兵打军舰第358章 新的国际局势第358章 新的国际局势第365章 参观帝国军工厂第50章 初次阅兵第65章 奇袭日海军第76章 武器换民工第225章 美国华侨的代表第25章 初战告捷第261章 和皇帝在西去列车上第309章 大海战(三)第161章 捉住敌人的将军第100章 军事演习第125章 直飞承德第246章 战争机器开始运转了第101章 又是人才第39章 重整福建水师(二)第3章 小试牛刀第194章 皇帝的婚礼第354章 政治攻势第318章 中英海空斗第145章 洋人的中国式婚礼第199章 想不到的成功第317章 鱼雷攻击机起飞第28章 全线反击第365章 参观帝国军工厂第24章 西去打俄军第192章 日本并入了我们的版第89章 菜市口第99章 河间史话第273章 德国海军的担忧第279章 黄金本位和中华元本位第46章 俄国来人第33章 初见海军第148章 美妙的梦想第185章 天津保卫战(九)第177章 天津保卫战第162章 举国欢庆西藏大捷第156章 穿插敌后扎口袋第348章 搂草打兔子第52章 与民同乐(二)第156章 穿插敌后扎口袋第37章 上海之行(三)第21章 遭遇土匪第98章 河间新军第140章 未来的狙击手第157章 口袋扎好了第24章 西去打俄军第54章 再看海军第218章 抗英游击队第140章 未来的狙击手第204章 下一步的军备第187章 香港上空飘扬着龙旗第271章 火药桶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