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节 无题

细柳营的内部,是一个极为宽广的深谷。

不,准确的说,应当是在无数万年以前,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凿而出的峡谷。

在深谷的另一端,渭河潺潺流过。

两千多年后的一九九四年,天朝曾经发掘了另外一个与细柳仓齐名的汉初仓储基地‘澄邑仓’的遗址。

当时发掘出来的‘澄邑仓’遗址,吓坏了无数考古学家。

仅仅是遗址部分,东西长约一千米,南北长约一千五百米。从中发掘出了无数精美的文物以及大量的汉代民用品,更发现了不止一个手工业作坊遗址,特别是在‘澄邑仓’北部,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汉代淘窑。

此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澄邑仓在渭南的蒲城,远离长安,其规模就如同一个城市一样了。

近在长安的细柳仓,就简直是一个完全军事化的要塞城市了。

走进细柳仓的内部,映入刘彻眼帘的,首先就是那整齐排列的军营。

汉军在细柳仓中驻扎了包括细柳营这支野战军在内的将近一万军人,另外还有大约千名少府各司曹的主管官员、技术官员以及上万工人居住于此。

整齐、干净的营房,密密麻麻,向着深谷深处延伸。

只是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刘彻发现,这细柳仓至少延绵两三公里。

不过,这不奇怪。

后世三国时期,曹魏士人如淳引用‘长安图’描述细柳仓的遗址说:细柳仓在渭北,近石缴。

三辅黄图描述说:在长安西,渭水北,石缴西,有细柳仓。

这些可能还不够形象。

那么。考古发现,足以证明细柳仓曾经的宏大。

西元一九八九年,陕西省考古队在咸阳区西部的两寺渡村发现了细柳仓遗址,超过八千平米!

但这还仅仅只是细柳仓的仓储部分遗址。

细柳营的军营驻地,早已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

如今。刘彻站在这细柳营的军营内部。环视整个大营,颇有种发现历史的感觉。

刘彻走近军营,伸手在营墙上摸了摸。

汉代的军营常驻地,基本都是以砖石砌成。

细柳营也不例外。

“一个营房,住几位士卒?”刘彻没有进入军营内部查看,而是问着随同视察的都尉卫驰。

“回禀陛下,赖陛下仁德。关爱士卒。如今一间军营,住士卒十人……”卫驰立刻就笑着回答,对于当今天子,将军们可都是爱死了。

登基以来,就没短过半个钱的拨款。

特别是对于士卒的关照,可谓是体贴至极!

即位后立即就恩旨给士卒每日的伙食增加了一两米!

这可是一两米啊!

每人一个月下来就是两斤多,一年下来就是半石多!

汉室军队何止百万,相当于给军队增加了差不多千万钱的军费!

真正是大手笔!

而对于细柳营这样的王牌。那就更是无微不至了。

前不久,还有天使押送着整整数百石的豆油前来细柳营。给士卒们加餐。

据说以后,每月都会有百石以上的豆油补给。

细柳营跟大多数的汉室野战军一样,都是由军官们从自己的乡族子弟里挑选出来,手把手的教出来的。

同袍之情,自然很深厚。

当然,更主要的是,此时的军官们还没点亮:吃空额,喝兵血这个科技树。

大家推崇的是:岂曰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哪怕是郡兵之中,手足同袍之情,也是非常深厚。

古有吴起,为士卒吸脓,近有周亚夫,拿着自己的俸禄和封国的租税,负担伤残士卒的生活开销。

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卒们与军官们,虽然在地位上有着巨大的鸿沟,然而在人格上,并无什么差别。

每一个将军都知道,善待士卒,就是善待自己的前程。

想要士卒们卖命效死,就要尽量对他们好。

所以,汉军中,有本事的人,常常崛起非常迅速。

继承了秦代军法制度的汉军,更不会发生,立下的功劳会被人黑了的肮脏事情。

军队里有着专门的军法官和记录士卒功勋的军官以及部门。

谁要是敢黑了手下的战功,就是那个手下不说话,军法官也敢把事情往上面捅。

一般来说,尚武之风极烈和自尊心极强的汉代官僚,也不会干出这样人神共愤的龌龊之事。

正是这样的社会风气之下,所以,汉军每逢出征,所过沿路郡县,无数的英雄好汉,常常自带干粮,自备甲胄前去投军。

军队却还要挑三拣四,不合格的人,直接予以拒绝。

宋明之时的人,不知道读史之时,会不会感到愧疚?

刘彻听着卫驰的话,思虑了一下,问道:“可是一营一什?什长与士卒同住?”

卫驰点点头,道:“回禀陛下,正是如此!”

什长与士卒同住一营,这是从虎贲卫和羽林卫中传出来的‘先进经验’。

经过虎贲卫与羽林卫实践后,各个山头,都觉得这个办法很不错,很赞。

什长与士卒同营,朝夕相处,培养出兄弟之情,队率又对什长施以恩义,屯长与队率约为兄弟,司马与屯长同出一族。

这样层层相连,哪怕是万人之军,将军指挥起来,也是如臂指挥,非常好用。

当然,像虎贲卫与羽林卫那样,还要给士卒们普及文化,甚至授以兵书,这样的事情,目前在其他山头,还是阻力重重。

也就只有南北两军,在空降了一批羽林卫和虎贲卫出身的军官后,才得以在小范围内实施。

此时。绝大多数军官,都是出身将门世家。

祖父是军官,父亲是军官,他也是军官。

这些人可不想培养出一批竞争者来。

平时施以恩义,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只是想要士卒为自己效死,在战场上为自己拼命罢了。

将士卒们变成与自己一样的将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刘彻对于这样的情况,也并没有太多好办法,只能耐心等待,等待旧有势力崩溃的哪一天。

至于现在?

并无任何办法!

要知道,即使两千年后的世界。也是如此。

无论是‘人类希望国’。还是‘资本主义最后的堡垒’这两大巨头,你可有见过从一个小兵干到上将的例子?

一万人中,能有一人最后爬到团长这个位子,都是邀天之幸。

多数人,连个士官长都是要过五关斩六将。

而有个好爹的就不一样了……

一门三上将,父子七将军。

这不是童话,是现实。

相对来说,现行的汉室军队。平民子弟的升迁之路,可能更多一些。

只要你武艺超群。一个能打三个甚至更多。

保证你升官如尿崩。

典型的例子就是灌夫的老爹张孟。

从一个家奴到两千石郡尉,只用了七年。

靠的就是勇猛无比,在战场上跟开了无双一样。

还有小猪朝时,霍去病的小弟赵破奴,从一个逃人,到列侯,也只是数年而已。

所以,刘彻也没跟个中二一样的想要对现有利益阶级和将门集团下手。

只要他们听话,能打,能打赢,就万事大吉了。

“善!”刘彻对着卫驰笑道:“同袍手足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我汉家立军之本,首在爱卒,其次用命,再次训练!”

“将军请带朕去看看细柳营操演……”刘彻微笑着道:“朕曾经对义纵和剧孟都说过,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训练是军队之本,朕皇祖高皇帝曾诏曰:士不教不得征,正是这个道理!”

“陛下圣明!”将军们自然也不会吝啬马屁。

………

在群臣的簇拥下,刘彻乘着战车,来到了细柳营的演武场。

这演武场,并不在营寨之内,而是在细柳仓的另外一侧,石缴前的‘短阴原’。

在汉代,缴与激互通。

所谓石缴,其实就是石激。

什么叫石激?就是一种用于挑离冲击堤岸的河水,保护河堤安全的人工石礁。

细柳仓所在渭河北岸,恰好位于沣水与渭河交汇之处,千百年的两大水系互博之力,使得河流不断的侵蚀岸边。

人类出现后,自然不允许大自然这样肆无忌惮的侵蚀自己生存的土地。

于是,劳动人民创造了石缴这样一种防护堤坝安全的措施。

只不过,这细柳仓前的石缴,规模有些大而已。

秦汉以来,这石缴甚至成为了长安一景。

当初,刘邦就曾在这石缴附近勒兵检阅,然后进入咸阳城。

可惜,项羽这货不要脸,直接推翻了先前约定的‘先入关中者王’。

好在刘邦也是个开挂的……

刘彻此刻就站在石缴前的演武场的高台上,望着林立于演武场中的军列。

汉军与秦军一样,极为讲究纪律。

上千名士卒,静静的站在演武场中,凝视着高台上的天子。

但天子没有发话前,人人都是屏息凝神,没有半分骚动。

耳畔只有河水不停的拍击堤坝前的石缴的声音。

刘彻听着,非常满意,对王道吩咐:“传朕的命令,都尉卫驰,治军有方,着赐金十金,帛布一匹!”

这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赏赐。

荣誉的意义大于物质的奖励。

但卫驰却是非常感动,立刻恭身道:“陛下厚遇,末将无以为报,唯誓死效忠!”

刘彻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若是可以的话,刘彻真想挖挖周亚夫的墙脚。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细柳营身上有着浓厚的不可祛除的周氏印记。

不然,前世周亚夫死后,刘彻的老爹也不会通过各种手段,去解散和编遣细柳营了。

换句话说,细柳营是忠于刘彻,忠于汉室。

但是,他们更爱戴周亚夫。

刘彻可以命令细柳营去为他攻城伐地,灭国擒王,但周亚夫却可以让这支军队,为他战到最后一刻。

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

别说是现在,就是党指挥枪的时代,某位将军或者领袖,都可以用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让军队跟着他走。

刘彻也不需要去跟周亚夫抢细柳营士卒的爱戴,也抢不来!

“开始吧!”刘彻对着卫驰下令:“让朕看看,细柳营与虎贲、羽林两卫,哪个更强一些?”

卫驰闻言,立刻就脸色涨红起来。

细柳营天下第一强军的地位,目前已经受到了虎贲与羽林这两个小兄弟的严重挑战。

作为天子亲军,虎贲卫与羽林卫,有着最好的兵源,最好的待遇,最好的装备与最好的军官补充。

传说,天子甚至直接从考举士子里选了近百人,丢到虎贲和羽林两位,参赞军事,筹划谋略。

而细柳营则只得到不过十名士子。

就这,还是将主周亚夫从其他将军那里虎口夺食抢来的。

对文人,汉室军队,还是很尊重的。

毕竟军中都是大老粗,忽然来一批饱读诗书的参谋,就算是看个稀奇,追个时髦,也是不错。

何况,分配到军队的士子,大家最后都发现,都有着不错的能力。

或是精于算术,明于文字之士,这样的人,能辅助军官,将军营内外的一切事务,都准备的好好的,更能提出许多很好的建议,规范和管理军伍。

甚至还有一些特别高端的人才。

此等士子,出生于将门世家,饱读兵书,对军队非常熟悉。

虽然没什么实践经验,理论水平远高于实际能力。

真要放在主官位置,那就是一个马服君。

但作为副手,这些人的到来,却是极大的解决了许多将军的问题。

训练士卒,可以让这些人做,规划方略,也可以让这些人做,军中大小杂伍,也能甩手。

更关键的是,这些人是一个集体。

他们常常会聚集在一起,讨论问题。

一人计短,三人计常。

三个马服君凑在一起商量问题,就算不如武安侯,也不比将主自己差多少了。

拾遗补缺,查找疏漏,这些人更是非常在行。

所以,今岁考举的事情,还没有影子的现在,汉军的各个山头就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在今年的考举抢人了。

南军的卫尉放出话来,今年要抢一百个士子。

北军也不甘示弱,叫出来三百士子的口号。

卫驰觉得,细柳营也不能落后。

南北两军的丘八,倒不是什么问题。

细柳营的战功和战绩,完全碾压这帮渣渣。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还有虎贲与羽林两卫。(。)

ps:ps:明天把这两天忘了注解的资料发一下~

第899节 封禅博弈(1)第1027节 狂欢(1)第1410节 河套的开发(1)第415节 匈奴公主(2)第73节 袁盎第144节 因材施用第1596节 战起(3)第587节 新世界(3)第247节 太子刘德(3)第411节 考举(4)第1130节 刷新第782节 魔鬼交易(2)第16节 决裂第159节 三个条件第464节 大朝仪(4)第282节 终结第483节 阅兵第531节 帝国主义(2)第1529节 刷经验(1)第34节 觉悟第1459节 军队的愤怒第1182节 讲道理(3)第73节 袁盎第230节 刘濞的对策第1577节 流血的单于庭(5)第1467节 期许第816节 最后的折兰骑兵(4)第1275节 不教胡马度燕山(2)第859节 季心的盘算第843节 颜异的麻烦(2)第750节 南越回归(1)第486节 政体第1211节 新法家(4)第1227节 明道第741节 中亚与印度(2)第1211节 儒家的反击(1)第227节 自以为是的刘安第752节 远航(1)第1533节 敲打第342节 背锅侠(1)第1377节 任务第914节 解决内忧(1)第1243节 军臣的想法第848节 武夫当国(1)第398节 清醒清醒第1317节 运动战(1)第454节 城头变幻大王旗第1346节 射术的较量(1)第201节 奇人异士(2)第646节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1270节 英雄豪杰(1)第392节 忐忑第1327节 李广出击(1)第603节 鱼海!鱼海!(3)第1350节 决战(2)第1013节 卫道的法家(1)第386节 制度第1245节 平贾的威力第1059节 诸胡的畅想第1279节 匈奴百态第1458节 掀桌子(4)第1590节 博弈(2)第555节 墨家复兴第1409节 成功的开始第196节 义婼的变化第1166节 决心第355节 决定第1522节 刘荣之死(1)第1200节 变革之大世!(1)第546节 血流成河(2)第453节 朝鲜之战(2)第173节 千万不要做豪强第114节 高庙事变(1)第599节 无题第1474节 众智(2)第481节 商税的顾虑第536节 洗脑(1)第994节 战俘换时间第509节 祸事第13节 橄榄枝第859节 季心的盘算第1133节 匈奴的战略调整(1)第862节 新时代的序幕第789节 马邑会战(3)第1088节 汉朝人太可怕了(2)第1145节 经济(2)第296节 迷雾第910节 楼船的脑洞(1)第73节 袁盎第65节 前世仇第67节 安排第1574节 流血的单于庭(2)第761节 团结大多数第944节 萌芽第1005节 杀鸡第1293节 帝国的毁灭(2)第7节 推恩(下)第1414节 相亲(2)第896节 风起南国(3)第1445节 归一(2)
第899节 封禅博弈(1)第1027节 狂欢(1)第1410节 河套的开发(1)第415节 匈奴公主(2)第73节 袁盎第144节 因材施用第1596节 战起(3)第587节 新世界(3)第247节 太子刘德(3)第411节 考举(4)第1130节 刷新第782节 魔鬼交易(2)第16节 决裂第159节 三个条件第464节 大朝仪(4)第282节 终结第483节 阅兵第531节 帝国主义(2)第1529节 刷经验(1)第34节 觉悟第1459节 军队的愤怒第1182节 讲道理(3)第73节 袁盎第230节 刘濞的对策第1577节 流血的单于庭(5)第1467节 期许第816节 最后的折兰骑兵(4)第1275节 不教胡马度燕山(2)第859节 季心的盘算第843节 颜异的麻烦(2)第750节 南越回归(1)第486节 政体第1211节 新法家(4)第1227节 明道第741节 中亚与印度(2)第1211节 儒家的反击(1)第227节 自以为是的刘安第752节 远航(1)第1533节 敲打第342节 背锅侠(1)第1377节 任务第914节 解决内忧(1)第1243节 军臣的想法第848节 武夫当国(1)第398节 清醒清醒第1317节 运动战(1)第454节 城头变幻大王旗第1346节 射术的较量(1)第201节 奇人异士(2)第646节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1270节 英雄豪杰(1)第392节 忐忑第1327节 李广出击(1)第603节 鱼海!鱼海!(3)第1350节 决战(2)第1013节 卫道的法家(1)第386节 制度第1245节 平贾的威力第1059节 诸胡的畅想第1279节 匈奴百态第1458节 掀桌子(4)第1590节 博弈(2)第555节 墨家复兴第1409节 成功的开始第196节 义婼的变化第1166节 决心第355节 决定第1522节 刘荣之死(1)第1200节 变革之大世!(1)第546节 血流成河(2)第453节 朝鲜之战(2)第173节 千万不要做豪强第114节 高庙事变(1)第599节 无题第1474节 众智(2)第481节 商税的顾虑第536节 洗脑(1)第994节 战俘换时间第509节 祸事第13节 橄榄枝第859节 季心的盘算第1133节 匈奴的战略调整(1)第862节 新时代的序幕第789节 马邑会战(3)第1088节 汉朝人太可怕了(2)第1145节 经济(2)第296节 迷雾第910节 楼船的脑洞(1)第73节 袁盎第65节 前世仇第67节 安排第1574节 流血的单于庭(2)第761节 团结大多数第944节 萌芽第1005节 杀鸡第1293节 帝国的毁灭(2)第7节 推恩(下)第1414节 相亲(2)第896节 风起南国(3)第1445节 归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