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又见悬羊击鼓
王安把所有的军队将官召集到中军大营之中召开会议,民兵的将官成分五花八门的,这些将官都是一些村长、或着耆老,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军队纪律,到了大营还在散漫的互相开着玩笑打着招呼。
王安说:“各位请安静一下,现在我们开会”,吵闹的人群终于安静下来了。王安说:“各位边关的边民们,感谢你们把人员集合起来一起作战,可是军队就是军队,必须拥有纪律,而且必须指挥统一”,底下的军官也知道王安说的有道理,于是就一起点头。
王安继续说:“我希望军队的指挥能够统一”,一个耆老说道:“王大人请你放心,道理我们都懂,只要你安排,我们就照做,只要能够打败匈奴,让我们干什么都行”,其他各地的武装也是纷纷的表态。“对,耆老说的对,我们一定按照王将军吩咐的做”“你就下命令吧,我们定当执行”,王安非常的高兴的说:“感谢各位对王某的支持,现在我们的兵力要远多于匈奴,而且我们还是本土作战,有很多的优势,我们要争取这一次狠狠的打击匈奴的主力,削弱匈奴的力量,各位,这是我们大晋对匈奴最关键的一场战斗,如果这场战争打的好,我们可以争取很长时间的和平,可以彻底解除匈奴对于边疆的威胁”,轰,人群热烈的讨论了起来“消除匈奴的威胁,以后我们就可以过上太平的日子了”,“太好了,晚上也可以睡个好觉了,不用像以前一样提心吊胆了。”“这场战斗我们打了,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如果能为将来赢得和平,无论多么大的代价我们都愿意付出”。王安也兴奋了起来,多年的努力,就要实现了。
人们慢慢的安静了下来,不过他们还没有从刚刚的兴奋中缓过神来。王安也继续说:“诸位我现在安排军事部署”。
匈奴的军队也在忙碌着,他们忙着撤退,然后安营扎寨。
王安部署万任务后,对士兵说:“我们明天进攻,争取消灭这只匈奴的军队,即使不能消灭也要给予较大的杀伤”,王安的士兵摩拳擦掌,兴奋的准备着第二天的战斗。
第二天清晨,王安的士兵饱餐一顿,准备与匈奴大战一场。王安叫来了斥候士兵,问道:“匈奴有何动静”,斥候士兵说:“匈奴害怕我军夜袭,昨晚退了30里,然后安营扎寨,现在军队还在休息,他们的战鼓响了一夜”,王安一听立即仰天长叹说:“匈奴居然逃跑了,真是不可思议”,斥候兵立即说:“大人绝无可能,我们明明听到他们的战鼓响了一夜,现在还在响,我们亲耳听到,绝对不会错。如果你不相信可以跟我们去看,匈奴绝对还在原地”,王安说道:“匈奴已经连夜逃亡了,这点你们不用怀疑了”,其他将官纷纷对王安说:“王大人,我们一直相信你的判断,可是有句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斥候兵看到了匈奴的实际情况,他们说匈奴在那里,应该是真的,请大人相信他们”,王安说:“好吧,我就陪你们去看一下,不过我百分之百的断定,匈奴已经撤走了”。所有的将官都表示怀疑,心道王安也不是千里眼,顺风耳,他怎么就能够断定匈奴已经撤走了呢。
王安的军队小心翼翼的前进,这令王安偷笑不已,心道匈奴现在已经撤走了,你们这样的小心翼翼全无用处啊。
大晋的军队来到了匈奴的大营外面,斥候兵为了保证情报的准确无误,再次把埋伏在附近的斥候兵叫来,确认匈奴的去向。那个斥候兵说:“匈奴的确在大营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战马在巡逻,你们也可以看到,就在那边,而且他们的战鼓响了一夜”,所有人向那里看,果然发现匈奴士兵的大营还在那里,营帐稠密,士兵坐在战马上,不断的巡逻。
各位将官一起断定王安弄错了,但是没有明说,他们要为主帅留面子。王安说:“看了这个情况,我就更加的断定,匈奴的军队已经撤走了”,各位将官都是面面相觑,心道看了这种情况,你应当承认自己的错误才对,怎么更加的断定匈奴的军队已经撤退了。
王安立即派出了士兵到大营之中去侦查,士兵立即向匈奴的大营纵马而去,初时在接近匈奴的大营之时士兵还在非常的害怕,可是在接近之后士兵变得更加大胆了,因为他看清了,原来骑在马上的匈奴士兵都是草人。
王安的斥候士兵立即寻找了整个匈奴的营垒,发现这座大营是空的。在一座大营之中居然发现了一只被吊起的羊,这只羊还是活着的,他不断的瞪着鼓,给外人造成了这里还有士兵的假象。
王安的士兵与军官听了斥候士兵的话后纷纷的感觉不可思议,他们也去看了匈奴的大营也发现这里的匈奴士兵早就不见了。王安的军官一起聚集到了王安的身边,向他问道:“大人,我们一直与你在一起,你做出匈奴早已撤退的判断的时候也没有接到新的情报,你为何断定匈奴士兵早就撤退了呢,我们实在是不懂,希望大人能够明确的告述我们”,王安说:“斥候告述我,他们敲了一夜的鼓,我就判断匈奴已经撤退了”,将官还在面面相觑,心中实在是不明白,王安跟他们说:“匈奴士兵指挥作战不用鼓,而用胡笳,他们敲鼓不止,我判断一定是学习了我当年悬羊击鼓而退的方法,所以我判断匈奴军队早就撤退了”,将官一起拜服,说:“王将军真是神仙啊”。
王安却没有丝毫的得意之情,心道匈奴撤退了,我们全歼匈奴的计划落空了,看来以后的从长计议了,短期内解决匈奴问题是不可能的了。匈奴一面撤退,心中一面发怒,撤退对于匈奴来说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尤其是对大晋的军队撤退,这令一向自尊心强烈的匈奴有些受不了。
匈奴的单于心中恨着王安,他对右贤王说:“你们要想一个办法,不计一切代价,除掉王安”,右贤王为难的说:“可是我们在关内的间谍已经被王安全部的摧毁了,短期之间重建起来难度很大”,匈奴的单于说:“为难也要做,否则再过几年,大晋在王安的领导下,国富兵强,那就是我们匈奴的末日了”。右贤王立即点头,他也认为除掉王安是必须的。
王安回到了大晋的京城,沿途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大晋军队再次出击,消灭了匈奴军队将近七万人,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有心人算了一笔账,现在匈奴的军队全部加起来只有27万人,不到全盛时期60万人的一半,而消灭如此多匈奴士兵的将军就是这个王安,王大人,一个文弱书生一样的人,这样一个连弓箭都无法拉开的人成为了扭转大晋与匈奴匈奴实力对比的关键人物。
人们对于王安有了更大的期待,希望看到他彻底的消灭匈奴的军队。说书艺人将王安的故事变成了评书,到处的说书,据说这些说书人的生意很好,每次听到王安大胜匈奴的时候都是情不自禁的发出欢呼声。
王安的出生之地,几乎成了圣地,很多的人们都前去看了一下王安的故居,他们想要知道到底是怎样的土地才能养育出这样的英才。清泉城早就重建了,还在原址上,它如同凤凰一样涅槃重生,只不过比过去更加的繁华,当年王安火烧这里的传奇依然在这里不断的相传着。
随同王安一起作战的士兵自然也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士兵受到了各种慰问,还有很多怀春的少女希望嫁给这只军队之中的士兵们,还有妓女希望免费劳军,虽然士兵听后高兴异常,并且准备勉为其难的接受妓女的这项请求,不过没有想到的是王安居然断然的拒绝了这个要求,他说服将士们,害怕这里有传染病,一旦传染病在军队之中流行开来,那么整个军队就完了。
王安把这只胜利凯旋的军队编成第三军,并且给他补充了新兵。他们继续驻扎在长城沿线,王安分成六个军。每个军有五万骑兵,都驻扎在长城沿线,准备作为对匈奴作战的主力部队,现在王安军队的骑兵数量第一次超过了匈奴的军队。
王安为第三军向朝廷庆功,很快他们的战功得到了从优序录,朝廷的赏赐很快就拨付下来了。很多的将官得到了晋升,士兵的军衔也得到了晋升,另外军饷也得到了增加。士兵们顿时大喜过望,他们早就听说王安军队的战功奖励很公平、很公正、很丰厚,但是没有想到居然这么的丰厚。京城的官员也是一肚子的苦水,每当王安报来战功,孙尚拿着捷报找到丞相、礼部尚书,监督他们给士兵记功、发赏,一旦不和心意,孙尚立即拿起战功去找皇帝,见了皇帝也不称臣,一口一个大侄子,皇帝还异常的听孙尚的话,总是按照孙尚的意思办
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