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叙村庄琐事 现村庄背景
(一)
二十年前,兰溪村的房屋虽然都是一幢一幢的瓦房子,不过看上去还是挺漂亮的。这里是一个很好农耕的地方:村前有着平坦开阔的田野;村的中间有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的水常年不断地流向村里的每片田,也流向整个新圩镇的各个村庄,它不仅是兰溪村老百姓的“命脉”,也是整个新圩镇人民的“命脉”。每当夏天来临时,小河便是村庄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因为许多乖巧的小孩儿都跳进河里去游泳打闹;而村庄的后面,有着许多山,山上树也很多,可以称得上是“绿洲之地”。因此,来到这座村庄的人,都会用“山清水秀”四个字来描述村庄。不过,这座村庄的电话机倒是没有几家人有的,除非是在经销店。还有这里的称呼也有点特别,叫父母就叫爹娘。当然,这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每当吃完午饭后,村里的妇女们都会有一个茶花会。但村里有个不好的氛围,就是村庄的成年男子一般都是外出打工,而把妻子和公公婆婆留在家里,所以很多家庭的婆媳关系都很不好,不过凤秀和阿芬的关系倒还不错,凤秀和她自己的丈夫永德却天天吵个不停。
“阿爹,今年准备种多少亩田?”大肚子阿芬亲切地问道永德。
阿芬是凤秀和永德的媳妇,她和凤秀的儿子阿龙结婚一年了,现在已经怀孕了。她也就是主人公乡香的母亲。她穿着朴素,扎着一个长辫子,是一个非常善良孝顺体贴的媳妇,也是一位世间无法用词语去形容的母亲。可惜,她的命并不长,她在无奈中、在挣扎中丢下一家老小就离开了人间。
“五亩。”又高又瘦的永德答道。
“马上就要耕田了,犁田的事打算怎么办?别说你一个人挖,看你那样做事,全家都得饿死。”凤秀向永德说道。
凤秀是个坐享其成的女人,因为她出生在“富裕”家庭,也读了点书,识几个字。但由于走路一拐一拐的,说话又刻薄,村里哪个人要是得罪了她,那她非得骂你三天三夜。吵架和哭闹是她的特长,她对这方面很感兴趣,这样的媳妇也就没人敢娶。可当年永德的母亲考虑家里穷,永德的父亲去世得早。虽然永德干活挺勤快,但将近三十岁还没结婚,永德的母亲心里很担心,也就叫村里的媒婆把凤秀撮合给了永德。最后,凤秀是经过永德的母亲教导,家里的活还是开始在做了,与邻居也相处得好点了,除非哪个人得罪了她。可永德的母亲死后,永德基本上是天天得被凤秀骂上一两句,所以难免有些争吵。
“近段时间,我在想买牛的事,不过钱倒是个大问题。”
“买牛是好事,和阿龙说说,如果实在没有就先去借点。”阿芬答道。
“你简直是个废物,连买牛的钱都没有,我这辈子怎么就嫁了个这样的穷光蛋呢。”凤秀流着眼泪哭骂道。
这时,外面经销店的老板娘叫道:“凤秀大妈,永德叔,你儿子阿龙回了电话,快去接电话吧。”
永德急忙地跑了过去,凤秀和阿芬也跟了过去。
“喂,阿龙。”
“阿爹,现在家里很忙吧,我回去帮帮你?”
“阿龙,不用的,你在那好好干。过几个月,你的宝宝就会出生了,那时才回也节省钱嘛。你阿娘在这,跟她聊聊吧。”其实永德本想和阿龙说说买牛的事,可凤秀来抢他手中的电话筒了,所以也就让给了凤秀。
“阿龙,在那有活干不,吃得饱吗?”
“阿娘,不用担心我,我很好,最近我挺忙的。你和爹没有吵架了吧?”
“那个穷光蛋,混了这么多年,还说买头牛的钱都没有,差点又吵起来了呢。”
“阿娘,你说你俩都这把年纪了,还吵什么,有什么事给我打个电话来告诉我就是了嘛。这个月正好发了700元的工资,我给你们寄回去。”
“阿龙,还是你有出息,不像你爹那傻样。不过你得好好照顾自己,记得时常打个电话回家,报个平安。”
“阿娘,好的,你要保重啊。阿芬来了吗?”
“来了。阿芬很勤劳,她的肚子也挺大了,我估计今年秋天就能抱上孙子咯,你和她聊聊吧。”凤秀笑着说道。
“阿龙,最近好不?工作挺累的吧,辛苦你了。”
“阿芬,你怀着宝宝更累,还在为家里干活。为了你,为了我的儿,为了我的家,辛苦也值得。”
“是啊,辛苦也值得。”
“阿爹说买牛,没钱,你得想想办法。”
“我听阿娘说了,买牛是件好事。有了牛啊,种田也方便,我明天就去帮你们寄钱。”
“那好,你要自己保重哦。”
“好。宝宝快出生了,别人都说我有福气,娶了一个这么贤惠的媳妇。你啊,要多多休息,别累着了。身体啊,很重要,一定要记住哦。”
“嗯,再见。”
电话接完了,永德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摸了摸,递给了经销店的老板娘,三人便愉快地回到了家。
天空是蓝蓝的,空气也很新鲜。
永德背着锄头出去了,出去干活了;凤秀也出去了,出去与伙计喝茶了;留在家里的,只有孤单的怀着宝宝的阿芬。
阿芬这时并没有感到寂寞,因为除了心情好以外,家里还有鸡犬鸭猫的“合唱音”,唯独还缺少的也就是牛的“交响乐”。
过了好一阵子,天渐渐的暗了下来,阿芬对自己肚子里的宝宝说道:“儿子啊!不要怕,妈妈在这呢。妈妈呀,这就去点煤油灯。”过了片刻,永德回来了,阿芬早已做好了晚饭,可凤秀大妈和伙计喝了茶后又打牌,所以直到现在还没回来,永德也没说什么,因为又怕吵起架来。这晚也就这么过去了。
(二)
第二天,永德很早就起床了,什么也没带,就那样千里迢迢地走到了新圩镇上,来到了卖牛的地方。
今天镇上很热闹,叫卖的人特别多。
“永德,永德,”那边的何三爷大声叫道。头上戴着一顶乌黑帽子的何三爷是卖牛出了名的行家,家里专门养牛。有黑牛、红牛,也有公牛、母牛,最近他卖牛是赚了一笔大钱的。
永德听到了三爷的叫声,便回应了他,说道:“何三爷,生意不错嘛。”
“近段时间,供不应求啊!今天已经卖了两头了,现在也就只剩下这一头了。你好像没养牛吧,要不牵头去?”
“我正有这想法,不过今天没带钱啊。”
“没钱没关系,我俩老交情了。你的状况和心情,我都懂。我不是叫你牵头去吗?不是叫你买呢,牵头去吧!”其实他俩就是在前些年烟厂卖烟的时候相互认识的,最后也从未见过面。不过,三爷早就听说永德的女儿小芳和他儿子阿天的关系了,那事“丢人”,不好意思告诉永德而已。
永德正表示感谢。对面又有人叫道:“三爷,三爷,今天我要牵头牛去。”
“顺子,今天卖完了,下次吧。”
顺子和永德以前也见过面,我一时想不起来了。
顺子提着一斤肉走了过来,说道:“永德也在这,你也是买牛?”
“是啊!顺子,好久不见呀,活得挺潇洒的嘛。”
“永德不错,有钱买牛了。”
“这次没带钱来,儿子寄的钱还得过几天才会寄到。”
“没带钱来买牛?等你儿子把钱寄回来再说吧。”
“今天,我本来是想过来看一看,可三爷让我先牵回去再说,要是顺子也要买牛,那就顺子先买吧。”
“我今天带了钱,我当然得先买呀。有钱,什么事都好办,这是硬道理。”
三爷听说顺子以前杀过人,在监狱也呆了许多年,便说道:“那顺子牵去。永德啊,下次我牵头到你家去。”
顺子看了看永德毫无笑脸的表情后,大笑说道:“哈哈哈哈······我刚才是开玩笑的呢,我不是以前霸占为王的顺子了,我啊,改啦。永德先来,牛,应当永德牵去。三爷,永德是老实人,没钱也放心。”
“那好,就听顺子的意见。牛,永德牵去,价格就以后再说。顺子,你明天到我家任选一头便是。”三爷连忙说道。
永德感激不尽,牵着牛说道:“那过几天,两位来我家喝上几杯,菜没有,酒还是有嘀。三爷啊,钱的事,儿子寄给我了,就给你送去。”“好好好”。“两位,那我先告辞了。”三爷和顺子齐说道:“好。永德,慢走啊。”他俩还在镇上聊着永德家里的一些事,大概顺子也会知道小芳和阿天的事了吧。
(三)
傍晚时分,永德牵着牛回到了家。凤秀正在为了一只鸡的事与对面的桂花吵架,听阿芬说吵了一整天了,她也劝了一整天了。
凤秀看永德牵牛回了,吵架便停了下来,说道:“回来了,那个死桂花,今天把我家的一只鸡打断了腿,她还有理和我吵。”
永德向阿芬问了经过,原来是自己家里的鸡去了桂花家偷吃食物,被桂花的小孙子踢了一脚,桂花并没打鸡。
“小孩子,不懂事,大家都别计较了。桂花,你以后要管教好你的孙子,从小就这样使用‘暴力’是不好的。”永德怕凤秀说他没威信,便插上了最后一句话。
桂花承认了错误,其他的都没说,她也许累了。凤秀也没吵了,只是在一个人嘀咕,大概是嗓子痛了吧。
永德拿了猪圈门的钥匙,把牛牵了过去。凤秀做饭去了。而一直体弱的阿芬感到头晕,便上床躺下休息了。
牛到了家,种田或许会方便很多。不久,永德和凤秀忙着耕那五亩田;阿芬则每天在家做家务,也够累的。
那时,兰溪村的稻田一片绿油油,山上的树木也是蓊蓊郁郁,蓝色的天空覆盖着的就是一片绿,金色的太阳照耀着土地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