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入夏天,太阳还不算是很毒,可也是要分时间的,王青看着脚下的碎石路,忍不住摸了一把汗,抬头看着前面的小木桥,马上就要到芦苇村了。
望着眼前的景象,在他的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慨,桥还是当年的那座桥,三米见宽,桥身全是木质,不能承重,就算是普通的小汽车也不能过去,只能承受村子里面的牛板车。
而村子也是当年的那个村子,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没啥大的变化,黑瓦沉砖,院子房也依旧如此低矮杂乱。
天空中散落的那几缕炊烟,也就仅仅那几缕,在走进一段距离,便能看到村子里面的年轻人在往外蹦跶。
在他的印象中,村子里面也只有老弱妇孺了,若是想要听到孩子的玩闹声,也只能等到节假日了。
可现在,基本上没有人有那么多闲功夫出来在太阳下暴晒。
近乡情更怯这次词语来,其实这个词更多是因为人,在他上大学的时候,父亲走了,而母亲走的更早了,等他再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小村子里面,并没有太大的波澜,只是多了些感慨。
有几个婶子见到了走进村子里的年轻人,先是愣了一下,半天才想起来村里面还有这么一个年轻人了,对陌生人的冷脸色彩有了些变化。
不管咋样,至少都是热情的打了招呼。而王清不管是谁,都很有礼貌的回应,聊了两句才往家赶。
村子最中央有棵大槐树,树干粗的要好几个壮年男子合抱才勉强可以围住,据说在这个村子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就已经在这里了。
每逢盛夏,村里人都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村子不算太大,家里面的人聚在一起,打打荤儿,闲聊唠嗑,一个个晚上就这么过去了。
当然白天的时候,这个树下也
不闲着,王清路过的时候,几个年轻的小媳妇正带着孩子嚼舌头。
虽然这两年没住在村里,但逢着谁家讨个媳妇生个娃,他也都会回来随份子。所以这些小媳妇,王清几乎都认得,在他的印象中,按着辈分年龄他都得叫声嫂子。
走南闯北,绝不忘记家乡人情!这是老王头的遗训。
“翠萍嫂…”王清满脸兴奋的上前打招呼,许是见着他面生,翠萍嫂怀里的孩子听着声音,便哇哇哭了起来。
“清子回了啊!”翠萍嫂笑了笑,忙哄孩子,打量着王清。
王清尴尬的笑着,就岔开话题,跟其他热情的小媳妇打着招呼。
聊儿两句,却不见那孩子停止哭声,翠萍嫂也没办法了,只好使出了杀手锏,直接将衣服捞起来喂奶。
顿时这光天化日之下白花花一片啊,王清脸一红,晃得让人眼疼,这乡下女人就是这样,喂奶也不顾及旁边他这个大男人。
“清子脸红了,嘿哟,在城里呆了几年,这就是不一样。”几个嫂子打趣开了。
“要不嫂子这里也给你吃几口?”说着站起身就要捞衣服,做的这么绝。
“不了不了,我刚回来,还是再找时间,再和大家聊吧!”王清满头黑线,说完就跑。
见着王清落荒而逃,几个嫂子都乐得哈哈大笑。
翠萍嫂得孩子终于不哭了,她也有闲心,笑着骂了句:“瞧你们几个都就把人吓跑了,害臊不。”
“害臊什么啊!王清生得俊,我才愿意给他吃。”
刚才那逗王清的嫂子强词夺理,却又笑:“翠萍,你家娃刚吃过的!你这会儿又喂,还不是也想让王清看的!”
翠萍嫂脸红的横了她一眼:“在胡说,我可打你,小孩子
嘴馋,往怀里拱,要不让他哭,不然咋办?”
“哈哈……”哄笑声又是一片儿。
王清个儿有一米七八,不算魁梧也算健壮,不像那么唬人腰粗膀园的大汉,但也不显得干瘦,还真别说,总体说来两个字:匀称!
这样的俊俏,这些小媳妇也觉得喜欢,至于她们心里到底是什么心思,真的不好说。
在这村里面,哪家女人出个红墙外的事,也算不上奇事,家里头男人常年不在家,又有几个女人能守得住寂寞的。
老王家是最里头的几户之一,一片儿竹林窝窝着在两边,周围清净得很,不想村子里面那么热闹。
“这村子里的空气,就是比城里的好。”王清安慰着自己,放下随手的行礼,就开始清扫屋子。
两年没回来了,杂草都涨了几茬,在这五月份里面,蒿子都能长到了他的小腿肚,再看屋檐下,成了堆的蜘蛛网,今天肯定不轻松了。
别看老王家就一个王清,屋子可不小,前面三间正房,外加后面两间仓房,忙活到天色擦黑,王清才收拾前厅的房间,看着不那么杂乱了。
仓房和厨房都没动呢,之前溜达的时候,他发现有几个地方好像会漏雨,这个还得抓修一修。
看着已经干净的前厅,王清喘口气,打开电箱,整个屋子通上电,刚换上的灯泡就都亮了。
就着电灯的光亮,稍微休息一会,院子里的杂草稍稍拔了些,至少现在不像刚回来时感觉荒凉了。
王清前前后后的溜达了一圈,查对着缺少的东西记下来,打算黎明天出去买。
今天晚上嘛,王清早就料到了,之前准备好几袋泡面,虽然没热水,但干活累了,干啃着觉得味道也不错。主要是饿了,吃啥都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