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军饷

至少在目前看来,方浩对待老百姓的态度是很好的,他自己没有什么穷极奢欲的表现,管理下的老百姓,生活得都很富足。

如果是让另外一个人拥有方浩现在的力量,想要造反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能不能对老百姓那么好,那就非常的值得怀疑。

池旭也当了一二十年的官了,虽然大多数时间是在坐冷板凳,但是朝廷那些官员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他还是很明白的。

大多数想的都是自己的荣华富贵,哪里有几个真正想着老百姓能不能过好的?

他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说道:“那你为什么不早一点起兵造反呢?你能够早一点当上皇帝,就可以通过你的权力,将你在这边做的事情推广到整个尧国,那不是可以让老百姓早一点过上好日子吗?”

“我不喜欢战争,我不希望因为我自己对权力的欲望,而让这个世界死太多的人。”方浩这样和池旭说道,“我更希望的是,真有一天发生那样的事情,也是在天下老百姓的期盼发生,而不是他们反对的状态下发生,”

“这个不大可能,”池旭说道,“新帝登基之后,一直施行仁政,天下臣民无不感恩怀德,你想要当皇帝,势必引起天下臣民的反对,想要他们期盼你来造反,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方浩笑了笑。

他知道现在的皇帝可不是外界所说的那种仁厚之人,真要是仁厚之人,昭宁就不会来到他这里避祸了。

不过一个人不是仁厚的人,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仁厚之君,一个对身边人残暴的皇帝,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对天下臣民好的皇帝。一个对家人,对朋友都非常好的皇帝,也有可能会成为灭世之君。

池旭对他说现在的皇帝施行仁政,天下臣民都感恩戴德,他并不怀疑。

从他所了解到的情况也确实是这样的,新皇帝的口碑确实挺好的。

在这样的基础下,他想要起兵造反,就会遭遇到很大的阻力。

不过他并不认为这样的情况可以持续下去。

只要他将边关建设得更好,天底下的人都会明白到一个道理——让他来当皇帝,能够让所有的人都过得更加幸福。

好与坏很多时候是要靠着对比才能够显现出来。

他这边发展得更好,尧国那边就会显得很坏。

这一点方浩有着很大的信心。

两边的技术水平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不管是农业技术还是工业技术,方浩这边都要领先太,这里面巨大的差距,不是减免税赋能够弥补的。

他对池旭说道:“如果皇上一直施行仁政,老百姓一直支持他,我当然也会一直是尧国的忠臣,为这个国家戍守边关。”

“如果皇上要剥夺你的兵权呢?或者是派大批的地方官来到你打下的这些地方管理,收取税赋,你又将如何?”池旭问道。

方浩笑着说道:“我没有犯下任何的过错,皇上要剥夺我的兵权,我不认为那是仁厚之举。至于他要派地方官过来管理,我当然不会反对,只不过在草原之上,有很多异族人对我们尧国人还是心怀恨意,地方官来了,会不会遭到意外,那我也不敢保证。”

意思就是,想剥夺我的兵权,那就开打吧。

想要派地方官员来,那就等着他们一个个的去死吧。

池旭当了那么多年的官,当然明白方浩的潜台词,这也破灭了他最后的一丝幻想。

方浩表达出来的意思,最低程度也要对他打下来的这一片土地拥有着独立自主的权力,任何人都不能够干涉。

犹豫了一会儿,又试探着问道:“如果朝廷不给你支出那些士兵的军饷呢?”

“我这边只占了六万士兵的名额,肩负着为这个国家戍守边关的任务,我觉得朝廷应该要支付这些军饷。”方浩说道。

现在的他,并不缺那些军饷。

甚至于他还希望朝廷停止发放他的军饷,那他就有了造反的理由。

——将士们在苦寒之地为国戍边,可是朝廷却连他们应该有的军饷都不发放,这当然是刻薄寡恩的事情。

这样的理由已经足够让他起兵造反了。

一般情况下,敢于克扣军饷的只有军队里面的那些将领,朝廷是不敢扣的。

因为克扣军饷而发生的骚乱可不是一起两起,朝廷不敢冒那样的险。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朝廷里的那些人虽然对武将非常的看不起,可是该支出的军饷,一个铜板都不敢少。

现在是池旭在问方浩对待军饷的态度,方浩当然不能够说自己不需要这个东西,如果自己表态不需要这个东西,朝廷停止发放军饷,那也可以说是在他同意的情况下做出来的决定,这就没有任何的借口来起兵造反。

实际上军饷对他的作用真的是可有可无,那只不过是一些铜钱而已。

而现在,天赐大草原那边,他已经和沙鲁达成了联合开采沙鲁属地那一座大铜矿的意向,已经在开工了。

到时候一年生产的铜就能够达到几千吨,满足工业机械生产需要之余,还可以制造大量的铜钱。

现在的方浩完全是不差钱了,所以他才会有那么大的信心给手下的人提高待遇。

池旭本来还以为这方浩这边发展非常的繁荣昌盛,应该不会斤斤计较于那一点点的军饷,真要这样,他就可以试着说服朝廷不要去管方浩这边的事情。

就当这片大草原没有被方浩打下,还是戎突人的天下,让他成为这一片地方的土皇帝,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至少有这个名义上属于朝廷的将军在卫国守边,那两大节度使都可以裁撤掉,省下的开支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对于国计民生也有着很大的好处。

单单方浩这边六万士兵的军饷,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朝廷能够省下这一笔钱的话,可能会有不少的官员支持他的观点,不去管方浩这一档子事情了。

可是一边要给方浩支出军饷,一边却要让他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力,这就让人没有办法接受了。

第四十三章 省钱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守之势第二十二章 大草原第一百零二章 储位之争第七十九章 阿桑的表姐第二十三章 公主驾到第二十一章 寒碜的教育体系第六十二章 可惜了第一四零章 试航成功第十章 考据党什么的最讨厌了第九章 凑巧的事情第一二三章 扶桑省第一四四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二十八章 和公主的约定第五十九章 卢总兵的反对第十三章第八十九章 圣人第六十二章 专门开辟道路的队伍第五十八章 杀光山贼第八十五章 招工第八十四章 行政体系第三十七章 忠心属从第六十四章 文人裘伯贤第二十四章 干柴烈火第四十二章 招供第二十四章 大海的彼岸第一二九章 陆路第一一三章 三辞三让第一二一章 野狼突击团第四十五章 十年内的计划第九十八章 巡查(二)第五十四章 入阁争议第七十一章 搓背第二十七章 落后第八十章 痛苦往事第一一四章 大汉帝国第一百七十一章 战争结束第九十六章 望风而降第二十三章 心照不宣第七十七章 围攻第一百零四章 漂亮的姑娘就要嫁人了第八十九章 不好的消息第三十七章 一个大胆的想法第三十章 怀疑第一百零五章 大雪第一零八章 一团乱麻第二十二章 将门子弟第十九章 帮人帮到底第一一八章 土地政策第七十章 先帝遗诏第九章 请教第四十七章 圣眷甚隆第十五章 夜谈(五)第八十八章 满载而归第二十五章 刺杀第六十一章 做人的道理第一百零二章 特务府第一零七章 摄政王第十七章 诗人裘伯贤第八十九章 想种地的沙鲁第二十四章 交易第一四七章 前后夹击第二十五章 射雕第五十二章 舆论第八十八章 自治区第四十二章 幽戎总督第三十七章 忠心属从第二十五章 烫手的山芋第五十七章 屏风第三十章 北行见闻录第三章 请辞第九十六章 望风而降第八十三章 首相第一二三章 扶桑省第五十七章 朝廷的决议第十二章第三十一章 千里镜制造技能第十二章 夜谈(二)第五十六章 一份奏章引发的风波第七十五章 朝廷任命第五十三章 隐秘第一四六章 僵持的军队第九十四章 未来的战争状态第七十一章 女仆(三)第六十三章 刘戈的梦想第八十七章 惋惜第二十一章 裘蓉的肯定第五十三章 惊动县令第五十三章 惊动县令第十二章第九十五章 生意成本第二十六章 苦难第五十章 掀盖子第五十五章 谢恩折第六十五章 结案第二十七章 落后第一六六章第一三九章 试航第十六章 闺房密语第二十章 偷窥
第四十三章 省钱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守之势第二十二章 大草原第一百零二章 储位之争第七十九章 阿桑的表姐第二十三章 公主驾到第二十一章 寒碜的教育体系第六十二章 可惜了第一四零章 试航成功第十章 考据党什么的最讨厌了第九章 凑巧的事情第一二三章 扶桑省第一四四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二十八章 和公主的约定第五十九章 卢总兵的反对第十三章第八十九章 圣人第六十二章 专门开辟道路的队伍第五十八章 杀光山贼第八十五章 招工第八十四章 行政体系第三十七章 忠心属从第六十四章 文人裘伯贤第二十四章 干柴烈火第四十二章 招供第二十四章 大海的彼岸第一二九章 陆路第一一三章 三辞三让第一二一章 野狼突击团第四十五章 十年内的计划第九十八章 巡查(二)第五十四章 入阁争议第七十一章 搓背第二十七章 落后第八十章 痛苦往事第一一四章 大汉帝国第一百七十一章 战争结束第九十六章 望风而降第二十三章 心照不宣第七十七章 围攻第一百零四章 漂亮的姑娘就要嫁人了第八十九章 不好的消息第三十七章 一个大胆的想法第三十章 怀疑第一百零五章 大雪第一零八章 一团乱麻第二十二章 将门子弟第十九章 帮人帮到底第一一八章 土地政策第七十章 先帝遗诏第九章 请教第四十七章 圣眷甚隆第十五章 夜谈(五)第八十八章 满载而归第二十五章 刺杀第六十一章 做人的道理第一百零二章 特务府第一零七章 摄政王第十七章 诗人裘伯贤第八十九章 想种地的沙鲁第二十四章 交易第一四七章 前后夹击第二十五章 射雕第五十二章 舆论第八十八章 自治区第四十二章 幽戎总督第三十七章 忠心属从第二十五章 烫手的山芋第五十七章 屏风第三十章 北行见闻录第三章 请辞第九十六章 望风而降第八十三章 首相第一二三章 扶桑省第五十七章 朝廷的决议第十二章第三十一章 千里镜制造技能第十二章 夜谈(二)第五十六章 一份奏章引发的风波第七十五章 朝廷任命第五十三章 隐秘第一四六章 僵持的军队第九十四章 未来的战争状态第七十一章 女仆(三)第六十三章 刘戈的梦想第八十七章 惋惜第二十一章 裘蓉的肯定第五十三章 惊动县令第五十三章 惊动县令第十二章第九十五章 生意成本第二十六章 苦难第五十章 掀盖子第五十五章 谢恩折第六十五章 结案第二十七章 落后第一六六章第一三九章 试航第十六章 闺房密语第二十章 偷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