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秋收时节

九月底,益州和荆州的秋收季节先后到来,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原野里仿佛披上了一件淡黄色的秋装,厚实的稻穗终于成熟了,原野仿佛无风的大海,沉甸甸的谷穗将稻杆压得弯下了腰,黄色的波浪此起彼伏,到处洋溢着人们丰收的欢笑。

秋收时节也是各地官府最忙碌的时刻,官员们都要离开官衙,前往农田和农民们一起收粮,以身作则,表示对农业的重视,替农民们解决困难,这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曹操还是刘璟,或者是江东,都是一样的规矩。

刘璟也在蜀郡和广汉郡视察秋收,除了防御的必要的军队外,所有的士兵都投身到火热的秋收中,尤其今年夏天益州小麦歉收,所以秋收对于益州而言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在广汉郡雒县宽阔的官道边停泊着十几辆马车,数百名士兵列队站在官道两旁,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情况,田野里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稻田里到处是忙碌的农人,经过几天的奋战,大半稻子都已收割,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农人的脸上。

在紧靠路旁的一片已经收割的稻田里,刘璟正和十几名老农休息聊天,几名官员则紧张地站在一旁,提心吊胆地等待这场会面的结束。

“大家秋收完,最想做什么?”刘璟笑着问众人道。

“睡觉!”

一名老农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接口道:“忙累了一年,就等着秋收结束后大睡三天呢!”

老农的话引起众人的共鸣,大家都一起笑了起来,又一名老农道:“州牧或许不知道吧!益州是一年两熟,荆州那边听说和北方一样,都是两年三熟。”

他刚说完,旁边之人捅了他一下,“你这是在说什么,州牧怎么可能不知道!”

刘璟确实知道这个原因,主要是稻麦轮作用传统播种方法在时间上来不及,传统方法是播稻种,等冬小麦成熟后再播种稻种,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北方都只能做到两年三熟,小麦和粟米轮作,而南方只能一年一熟。

但随着农业技术发展,东汉后期出现了插秧播种方式,也就是在小麦成熟后期,便在秧田里开始先育秧,等小麦收割后,立刻开始插秧,这样就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时间,就实现了一年两熟。

在农业发达的中原地区,这种一年两熟的耕种方式早已开始普及,而南方地区,由于巴蜀人口众多,农业发达,也保持着和北方同步的耕作技术。

而荆州和江东地区由于人口稀少,土地辽阔,农业技术落后,一直是一年一熟,直到黄巾之乱后,大量北方农民南逃,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

再加上刘表的大力推广,荆州的襄阳、南郡和江夏三郡也渐渐改成了一年两熟的耕作方式,不过在荆南地区依然是一年一熟。

刘璟笑道:“襄阳和江夏那边也是一年两熟,但说实话,亩产量没有巴蜀多,一亩最多收两石半,而巴蜀这边的亩产已达三石了,可别小看这半石粮食,这就是强国富民之源。”

“请问州牧,听说今年冬天的徭役要改了,不知怎么改法?”

有人问出了这个敏感的问题,众人顿时鸦雀无声,一起忐忑不安地望着刘璟。

以前普通农民每年有一个月的徭役,一般是在冬天农闲时,或进城当差,或去疏通河道、修建道路等等,几十年来都是这样。

但最近传出一个消息,益州的徭役制度要改了,这无疑关系到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就不知怎么改法,是天数增加了,还是花钱可以免徭役。

刘璟笑道:“徭役是朝廷制度,当然不会轻易废除,但在一些细节上会有变更,实际上就是江夏的徭役制度在益州推广,大家如果了解江夏的徭役制度,就会明白了。”

“州牧给我们说说吧!”有人恳求道。

众人都一起恳求起来,“州牧就说一说吧!”

“好吧!我就给大家说说江夏郡的徭役制度。”

刘璟笑了笑对众人道:“江夏的徭役天数是和益州现在一样,男丁每年二十五天,女丁十五天,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每个人都必须服徭役,包括我和妻子在内都要服徭役,一视同仁。

当然,我和妻子不会去筑路修桥,那就必须交免役钱,或者交粮食充抵,各位如果不想去服徭役,也可以,交点粮食给官府就可以了,也不会太多,一升米抵一天,也就是两斗五升米就免去一年的徭役了。”

刘璟说到这里,众人顿时窃窃私语,心中都在算一笔帐,两斗五升米还能拿得出。

如果是夫妻二人,就是四斗米,稍微有点重了,那么一般是留妻子在家,男子出徭役,或者交三斗米,只出十天徭役,这样就轻松了很多。

这时,刘璟摆摆手,众人又安静下来,他继续说道:“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从军,江夏从军有很好的待遇,不仅每月有粮米,而且打仗时粮米加倍,还有额外的俸钱,最重要是,从军就可以免家人的徭役,包括妻子和父母。”

事实上,江夏实行钱粮充抵徭役后,每年服徭役人数锐减了七成,但充抵钱粮也有很可观的收入。

如果确实需要民夫时,就出钱去招募,一样能招到人,关键是实行抵免制度后可以收入大量粮食,这对于处于扩张期间的汉军而言,就显得十分宝贵了。

就在众人窃窃议论之时,两名骑兵从西面官道疾奔而至,刘璟知道这是有事情了,他起身走到路边,问报信士兵道:“有什么事?”

报信士兵单膝跪下禀报:“启禀州牧!曹操派使者来成都,贾军师请州牧立刻回去。”

刘璟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他随即吩咐左右,“大家收拾一下,立刻返回成都!”

出乎刘璟意料的是,这次曹操派来的使者还是他的次子曹植,不过曹植是为副使,正使却是陈群。

陈群现在是曹操继荀攸后的第二号谋士,极得曹操信赖,在魏国建立后,他被任命为御史中丞,虽然职位不高,但权力极大,监察百官,同时也能有时间为曹操策划军事。

曹植虽然在前次犯错,但他毕竟是曹操的儿子,曹操便给了他一个改错的机会,让他跟随陈群出使益州,继续培养他的处政才能。

在成都贵宾馆内,曹植正在堂上和陈群谈话,经过一次教训后,他明显比从前变得谦虚了,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甚至可以说,他有点开窍了。

“侄儿有点不太明白,为何父亲不害怕刘璟将我扣为人质?上次出使时我竟然没有意识到,世叔能给侄儿解释一下吗?”

陈群捋须笑道:“假如是出使马超,你父亲绝对不会派你前去,甚至连我也不会派去,但刘璟这里无妨,公子还记得刘备之子刘禅吗?丞相最后还是把他放了,表面上是和刘璟谈妥了条件,其实不然,毕竟绝人子嗣之事影响名望,刘备也是大汉皇叔,在北方士族中颇有名望,所以丞相最后还是给了刘璟一个面子,放了刘禅。”

“世叔的意思是说,刘璟也是一样,因为注重名声才不扣押我?”

“确切说是没有必要!”

陈群笑道:“以刘璟的身份,他是万万不会做这种低智无能之事,扣押公子为人质,对他而言又有什么意义?丞相会让什么利益给他?丞相心里很明白,所以才放心让公子出使,其实这也是丞相给刘璟的一种姿态,表现出了诚意,公子明白吗?”

“世叔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以前都是懵懵懂懂,上次被父亲狠狠责骂,我才感觉自己有点明白事理了。”曹植叹了口气道。

“那是因为丞相对公子寄托了很高的期望,公子可别让丞相失望啊!”

曹植点了点头,“世叔说得对!”

这时,馆丞飞奔而来,在堂外急声道:“陈先生,曹公子,我家州牧来了!”

曹植腾地一下站了起来,神情显得颇为紧张,后面陈群慢悠悠站起身,笑道:“公子不必紧张,他只是来探望我们,不会谈正事。”

曹植顿时醒悟,哪有在贵宾馆谈正事的道理,他见陈群神情淡然,从容不迫,心中不由有些惭愧,也尽量平静下来,这时,刘璟快步走进了院子,老远笑道:“出门巡视秋收了,怠慢了陈中丞和植公子,莫怪!莫怪!”

陈群眼睛笑眯了起来,刘璟心中果然有数,知道自己是主使,曹植才是副使,要知道官方的文牒上是曹植的名字在前面,和这样的聪明人打交道,确实很省力。

陈群走上前,躬身施礼道:“州牧视察秋收是大事,是我们来的时机不巧,应该是我们致歉。”

“我们不必再彼此道歉了,请吧!”刘璟一摆手笑道。

第328章 危机一刻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360章 蕲春风云第137章 血战柴桑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238章 书房秘谋第1118章 计中之计第897章 陶家抉择第466章 摆不起的架子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1053章 欲速不达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187章 江东急报第438章 孙权的抉择第1018章 初战京口第586章 紧急商议第519章 兄弟争位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22章 台前台后的较量第73章 获封新职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1010章 山庄避暑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82章 小牛刀初试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447章 陶湛探营第359章 蕲春风云(七)第894章 迁都议事第743章 各个击破第689章 弃守南阳第389章 赤壁大战(下)第504章 威逼利诱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870章 进退维谷第104章 当面对质第1037章 江东后事第864章 刺杀敌酋第1051章 难容政敌第522章 智取武阳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1123章 最后谈判第255章 二战于禁第636章 合肥激战(下)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107章 月下谁人牵红线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629章 渡江突围第423章 夜谋巴蜀第957章 重镇沦陷第644章 江东使至第844章 孙权遇刺第205章 愚蠢的告状第633章 倒逼江东第83章 进营第406章 势取江陵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23章 一战成名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106章 绝妙好事第721章 河曲设郡第922章 黄家之恩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825章 夜攻乌桓第617章 严惩不贷第42章 枕边风再起第388章 赤壁大战(中)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188章 彭泽生变第295章 愿效犬马之劳第710章 族人南归第939章 假道灭虢第817章 羯人骑兵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826章 砧板之鱼第680章 土产深意第670章 第二战线第215章 人心难测(下)第1012章 汉国科举第593章 家贼难防第500章 汉中出兵第674章 声东击西第92章 唇枪舌箭第82章 小牛刀初试第488章 走投无路第48章 离别又重逢第99章 黄忠授艺第739章 诸葛对陆逊第574章 连环双计第266章 心无灵犀第661章 血战木门(上)第1028章 围猎丁奉第84章 验功第107章 月下谁人牵红线第902章 丰盛收获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262章 胆识过人第1004章 相国之争
第328章 危机一刻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360章 蕲春风云第137章 血战柴桑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238章 书房秘谋第1118章 计中之计第897章 陶家抉择第466章 摆不起的架子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1053章 欲速不达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187章 江东急报第438章 孙权的抉择第1018章 初战京口第586章 紧急商议第519章 兄弟争位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22章 台前台后的较量第73章 获封新职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1010章 山庄避暑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82章 小牛刀初试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447章 陶湛探营第359章 蕲春风云(七)第894章 迁都议事第743章 各个击破第689章 弃守南阳第389章 赤壁大战(下)第504章 威逼利诱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870章 进退维谷第104章 当面对质第1037章 江东后事第864章 刺杀敌酋第1051章 难容政敌第522章 智取武阳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1123章 最后谈判第255章 二战于禁第636章 合肥激战(下)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107章 月下谁人牵红线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629章 渡江突围第423章 夜谋巴蜀第957章 重镇沦陷第644章 江东使至第844章 孙权遇刺第205章 愚蠢的告状第633章 倒逼江东第83章 进营第406章 势取江陵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23章 一战成名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106章 绝妙好事第721章 河曲设郡第922章 黄家之恩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825章 夜攻乌桓第617章 严惩不贷第42章 枕边风再起第388章 赤壁大战(中)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188章 彭泽生变第295章 愿效犬马之劳第710章 族人南归第939章 假道灭虢第817章 羯人骑兵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826章 砧板之鱼第680章 土产深意第670章 第二战线第215章 人心难测(下)第1012章 汉国科举第593章 家贼难防第500章 汉中出兵第674章 声东击西第92章 唇枪舌箭第82章 小牛刀初试第488章 走投无路第48章 离别又重逢第99章 黄忠授艺第739章 诸葛对陆逊第574章 连环双计第266章 心无灵犀第661章 血战木门(上)第1028章 围猎丁奉第84章 验功第107章 月下谁人牵红线第902章 丰盛收获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262章 胆识过人第1004章 相国之争